嶽飛背上刺的4個大字,並非「精忠報國」,900年來我們都念錯了

2020-12-15 波波的小鹿

嶽飛背上刺的4個大字,並非「精忠報國」,900年來我們都念錯了

我們從小就知道「嶽母刺字」的故事。嶽飛最後還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成為千古奇冤。我們都知道,嶽飛背後有其母為其刺的字,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精忠報國!可是,在正史的記載裡,嶽飛背上刻的並不是這四個字

靖康年間,金人滅遼後,開始南侵,嶽飛也未能倖免。嶽母飽受戰爭之苦,不忍心看到更多的人流離失所。於是她告訴嶽飛她沒事,讓嶽飛報國,就在嶽飛背上 刺了四個大字。嶽飛背後刺的四個字並不是「精忠報國」,而是「盡忠報國」。

據《宋史·嶽飛傳》記載,當嶽飛入獄之初,秦檜讓何鑄審訊,嶽飛義正言辭,力陳抗金軍功,愛國何罪之有?並當著何鑄的面「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個大字,深入膚裡。」浩然正氣,令何鑄汗顏詞窮。

而嶽飛在刺字明志後,也的確沒有辜負母親對自己的期待。他第一次在侍御林與金兵遭遇,就殺死敵將,擊退了金兵,後來在滑州南一戰中,又奮勇拼殺,帶領百餘人衝出重圍。後來更是收復建康以及襄陽六郡,名揚天下。

根據目前關於嶽飛的一些史料記載,把「盡忠報國」寫成了「精忠報國」,應該是與宋高宗趙構有關係。嶽飛在對抗金兵入侵的戰爭中,連續擊敗金兵,立下赫赫戰功。為了表彰嶽飛,當時也為了激勵南宋抗金將士的士氣,宋高宗御賜了「精忠嶽飛」四個大字給嶽飛

"精忠"一詞的記載出自嶽飛之孫嶽珂之手。他在《鄂王行實編年》中記載,因為嶽飛剿匪有功,所以紹興三年(1133)宋高宗"賜宸翰於旗上, 曰'精忠嶽飛', 令先師行之次建之"。這個記載後來也被《宋史》吸納。

參考文獻:

《鄂王行實編年》

《宋史·嶽飛傳》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嶽母刺字,嶽飛背上刺的四個大字,我們念錯了千年,不是精忠報國
    我們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經歷了幾千年,歷盡滄桑,一直屹立不倒,靠的就是民族氣節,我們中華兒女有著可歌可泣的中華魂。
  • 嶽飛在背上刺的不是「精忠報國」四個字,我們念錯了900年!總算知道...
    只是,我們所熟悉的"精忠報國",其實算是一種誤傳。無論是在秦腔劇目還是河北梆子,豫劇還是歌仔戲,嶽飛都是一個經典形象。而有關他背上的刺字,在《精忠報國》或《嶽母刺字》之中都說,這是嶽飛的母親為了激勵兒子而在他背上刺上的——精忠報國。
  • 嶽飛被母親在背上刺的竟不是「精忠報國」四個字,我們念錯了數百年
    當初嶽飛決心投軍報效國家,母親姚氏為激勵兒子奮勇殺敵、為國雪恥,便在其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嶽母刺字」這一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但隨著近年來諸多研究的逐漸深入,對於這個故事的質疑之聲越來越高。加之其流傳的版本眾多,又各不相同,於是相關爭議也就水漲船高起來。那麼,嶽飛的母親真的在兒子背上刺下過這四個字嗎?這一典故的真實面目應當是怎樣的呢?
  • 嶽飛後背刺「精忠報國」,其實不是這四個字,我們讀錯900年
    ——科林伍德(英)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890,閱讀約2分鐘公元1103年,在宋代象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嶽家莊的一個農民家裡,一個小男孩出生了。這孩子叫什麼名字?就在男孩父母尷尬的時候,一群大雁從天空飛過。
  • 嶽飛母親在他身上刺的四個字,不是精忠報國?原來我們念錯了數百年
    在幾千年的歷史積澱之中,"民族英雄"已經成為一個我們熟悉的詞語。而在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之中,嶽飛大抵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人們關注他的戰績,關注他坎坷的仕途,也關注到他背上的那四字。只是,我們所熟悉的"精忠報國",其實算是一種誤傳。
  • 嶽飛背上刻的或許並非「精忠報國」四個字,我們搞錯了近千年
    在影視劇中,每次嶽家軍出徵的時候,都會帶著一面刻有「精忠報國」的大旗。這面大旗上的字和他背上的字據說是一樣的。在影視劇中,為他刺字的人是他的母親,當時的畫面感可強了。可是,隨著專家對嶽飛研究的不斷深入,卻發現他背上的字很有可能不是這四個字。那麼,他背上所刺的到底是什麼內容?又是誰為他刺上去的呢?
  • 嶽母在嶽飛背上刺下四個字,其實不是「精忠報國」,而是這四個字
    嶽飛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從小就知道「嶽母刺字」的故事。然而,百年之後,這樣的故事仍被後人傳唱。然而,在嶽飛背後的四個字其實並不是「精忠報國」,而是這四個字。我們一起去看看。 靖康年間,金人滅遼後,開始南侵,嶽飛也未能倖免。嶽母飽受戰爭之苦,不忍心看到更多的人流離失所。於是她告訴嶽飛她沒事,讓嶽飛報國,就在嶽飛背上 刺了四個大字。
  • 嶽母刺字是假,何談「精忠報國」四字?揭秘嶽飛刺字的歷史真相!
    文丨曹鏡明題丨嶽母刺字是假,何談「精忠報國」四字?揭秘嶽飛刺字的歷史真相!嶽母刺字是假,精忠報國也是假,那嶽飛身上究竟刺的什麼字?近些年來,嶽飛、魯迅、朱自清並稱科教界三大疑雲。什麼意思?《說嶽全傳》節選:「(嶽飛)就將衣服脫下半邊,安人取筆,先在嶽飛背上正脊之中寫了『精忠報國』四字,然後將繡花針拿在手中,在他背上一刺……」事實上,嶽母刺字本是一則故事,只是太過深入人心,被許多人信以為真而已!
  • 嶽飛背上的4個字,到底是什麼?時至今日,很多人都沒有讀對!
    嶽飛背上的4個字,到底是什麼?時至今日,很多人都沒有讀對!在靖康之變的時候,宋朝的皇帝都被金兵抓到了北方。國家支離破碎偏安江南,當時赫赫有名的嶽飛則是帶領嶽家軍北伐。我們都知道,嶽飛是民族英雄,是抗金名將。
  • 嶽飛後背刺字並非「精忠報國」,也不是嶽母所刺,解鎖古人刺青史
    我將『精忠報國』刺入你皮膚了,你當日夜牢記。念君奮力把胡酋退,念親及早把捷書寄。"這是來自康熙年間《如是觀傳奇》裡的一段話,講述了抗金大英雄嶽飛的傳奇人生。而這一段更是其中最為經典的嶽母刺字片段。嶽飛精忠報國的故事已經在華夏大地上流傳許久,多少人啟蒙時就曾讀到過這個故事,幻想著自己也能成為像嶽飛一樣的大英雄。幼時初讀這個故事,思維有些跳脫。
  • 嶽飛背後刺下的四個字不是「精忠報國」,誤傳八百年只因這2人
    [老袁侃一侃]嶽母刺字的典故從小就是父母、老師、電視劇教導我們愛國主義的必備大殺器。「精忠嶽飛」也在我們心中傳唱了多年,但其實嶽飛背後刺下的字並不是「精忠報國」,而是另有版本,究竟真實的版本是什麼樣子的,而真實的版本又是怎樣的機緣得以流傳的呢,跟著老袁,一起來看。[本期主人公]嶽飛,公元1103年生於「商都」治下的湯陰。
  • 嶽飛被移出教科書?背刺「精忠報國」,卻不再是「民族英雄」?
    嶽飛是南宋傑出的抗金統帥,一提到他的名字,就會想起四個字「精忠報國」,這四個字被刺在了他的背上面,他的形象一直都是英勇的民族英雄,一直都是激勵著我們愛國的精神榜樣,炎黃子孫「愛國魂」的體現。處處無不展示一種「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高尚情懷。
  • 嶽飛:「盡忠報國」與「精忠報國」
    皇帝親授的作為行軍大纛的錦旗,正是上面所書「精忠嶽飛」四字,因此,這成為混淆「盡忠」的重要原因之一。 原因二:得自清人錢彩的歷史評書演義《說嶽全傳》。該書第二十二回「結義盟王佐假名,刺精忠嶽母訓子」記錄了嶽母姚氏給嶽飛背後刺「精忠報國」四字。
  • 嶽飛背後的是什麼字?千年來我們都錯了,不是精忠報國!
    嶽飛背後的是什麼字?千年來我們都錯了,不是精忠報國!在歷史上有很多為了民族出生入死的英雄,他們在國家危亡的時刻挺身而出,抵禦外辱入侵,給百姓安居樂業的機會。今天小編就講其中一位,他就是家喻戶曉的南宋抗金名將嶽飛。
  • 嶽母刺字的真偽及「精忠報國」的認知意義
    其後嶽珂又繼承父親之志繼續從事嶽飛事跡的收集整理,才撰成《金佗稡編》與《金佗續編》。為什麼其時那麼多人(也包括何鑄等參與過嶽飛案件審理的官員的後代)都沒有提及嶽飛背上有刺字,倒是宋理宗寶祐五年(1257年)也就是嶽珂去世14年後修成的《中興四朝國史》,突然就多出了嶽飛袒背以示何鑄,背上有先前刺下的「盡忠報國」四個大字這一情節?所以,這個史料的真實性,仍然值得打一個很大的問號。
  • 精忠報國話嶽飛
    2020年9月7日上午,參觀完殷墟甲骨文景區後,我們驅車來到了湯陰嶽飛廟景區。
  • 嶽飛為何不再是「民族英雄」?背刺「精忠報國」,以移除教科書收場?
    炎黃子孫的血脈中流傳著世界上最為剛正不阿的勇氣與堅持,而作為炎黃的子孫,形形色色的民族英雄也為中國歷史上所有的豐功偉績畫下了屬於自己的永恆的一筆,這些英雄,我們在生活中、網絡上、教科書裡都能見諸筆墨。雖然時代在不停的推進與發展,可是他們帶給後世的影響卻是始終無法忘懷的。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嶽母刺字」的故事。
  • 嶽飛:「精忠報國」的故事永流傳(文化類)
    嶽飛小時雖家境貧寒,但勤奮好學,還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成為文武雙全的人才。當時,北方金兵常攻打中原。母親鼓勵兒子報效國家,並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孝順的嶽飛不敢忘記母親的教誨,那四個字成為嶽飛終生遵奉的信條。每次作戰時,嶽飛都會想起「精忠報國」四個大字,由於他勇猛善戰,取得了很多戰役的勝利,立了不少功勞,名聲也傳遍了大江南北。
  • 精忠報國不改初衷—粵曲《血寫嶽家旗》視頻與簡譜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南宋抗金名將嶽飛幼年喪父,由母親養育成人。當時北方的金兵常攻打中原。母親鼓勵兒子報效國家,並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送他投軍。那四個字成為嶽飛終生遵奉的信條。嶽飛投軍後與抗金名將宗澤、韓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鬥爭的最前線。他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英勇的抗金軍隊—「嶽家軍」。其治軍嚴明聞名於世,金兵統帥曾嘆道:「撼山易,撼嶽家軍難!」但就在嶽家軍郾城大敗金兀朮,正準備直搗黃龍府,迎還二聖(即徽宗與欽宗)時。
  • 【傳統】精忠報國——嶽飛的故事
    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嶽飛再次投軍開始了他抗擊金軍保家為國的戎馬生涯。傳說嶽飛臨走時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成為嶽飛終生遵奉的信條……                     嶽飛投軍後很快因作戰勇敢升秉義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