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國王的演講》這部電影,在這部電影中,國王克服口吃的問題,發表了歷史上著名的戰爭演講,成為二戰時期國家抵抗的象徵。最後,當電臺裡傳來國王鏗鏘有力的聲音,大家都在認真地聽著,臉上的表情分外莊嚴。聲音像水一樣流淌在每個人耳邊,激起的是內心的層層漣漪。
整篇演講只有400多個單詞,然而鼓舞了全國的民眾,為前線的戰士帶來了希望。這就是演講的力量,演講為國王開啟了新的大門,為整個國家帶來了戰勝困難的力量。但有評論說,雖然這部電影獲得了那麼多的奧斯卡獎,但沒有什麼共鳴,因為自己不用在公共場合發表演講。
第四季《奇葩說》裡,羅振宇說過這麼一句話:「未來社會最重要的資產是影響力,影響力是怎麼構成的?兩個能力,一是寫作,二是演講,這都是讓你出一份力,然後能夠大規模地複製你影響力的方法。」
是的,儲備影響力資產是走向未來的你必須要面對的,具備寫作和演講能力是未來的一項基本技能。寫作好像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只要拿起筆就可以,那麼演講就要困難很多,真的是這樣嗎?《演講的力量》的作者克裡斯·安德森說:「如果你知道如何在飯桌上對著一群朋友講話,那麼你就知道如何發表公共演講。」在他看來,演講真的沒有那麼難。
克裡斯·安德森是全球最頂尖的演講平臺TED的掌門人和演講教練,他2001年接管TED,15年來參與並指導了上千場TED演講,曾經與比爾·蓋茨、諾貝爾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超級暢銷作家肯·羅賓遜等無數演講者深入合作,總結了第一手公開演講實戰經驗。他把自己與TED團隊的公開演講經驗,都寫進了《演講的力量》這本書裡。
下面,我從點燃思想、克服恐懼、獲得自信三個方面,來為你介紹演講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我們可以從演講中得到些什麼?告訴你為什麼無論公共演講多麼重要,未來只會更加重要。
01 真誠分享,點燃思想
艾梅·穆斯林1歲的時候被截去雙腿,但她一直過著充實的生活。作為一名大學生和短跑運動員,在一對設計漂亮的短跑運動員的假肢幫助下,順利通過美國帕運會代表隊的選拔。在TED的舞臺上,她講述了她成功和失敗的經歷,並展示了她如何在不同的場合替換不同功能的假肢。
這是書中講到的一個事例,艾梅讓每個聽她演講的人感受到,她所展示的普通背後不普通的一面。作者克裡斯·安德森認為,人類需要溝通,要讓人們有機會看到彼此的脆弱、真誠和激情,讓人們息息相通。這就是為什麼演講如此重要,我們需要演講的原因所在。
克裡斯·安德森說:「演講的唯一目的是分享有價值的思想,而且要用你獨特的方式真誠地分享。」
思想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力量。我們的祖先就是通過在篝火旁分享故事、希望和夢想,讓不同的心靈凝聚成一個共同的意識,邁開共同行動的步伐。當演講從篝火旁走向舞臺,它的作用依然是尋求共鳴,激發熱情,分享知識和見解,帶動大家追逐共同的夢想。現在,由於網際網路的存在,一個會場的一次演講能夠被千千萬萬的人所觀看,演講者的影響力已經被無數倍地放大。一場成功的演講能夠激發全場觀眾的熱情,改變他們對世界的認識,這比任何一種書寫的文字都更有力量。
1963年8月28日,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馬丁·路德·金髮表《我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的著名演講時,他點燃的是黑人追求種族平等的思想。他說:「如果美國要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這個夢想必須實現。讓自由之聲從新罕布夏州的巍峨峰巔響起來!讓自由之聲從紐約州的崇山峻岭響起來!讓自由之聲從賓夕法尼亞州阿勒格尼山的頂峰響起來!」從此,美國和世界都被馬丁·路德·金充滿激情和希望的演講所影響。如今,種族平等已經不是人類夢想,而只是一個個普通人的生活。
02 克服恐懼,掌控人生
恐懼是人類祖傳的一種情緒,是人類避免危險,得以生存的一件必備的武器。而在所有令人感覺恐懼的事件中,公共演講是其中最大的恐懼之一,超過對蛇、深水甚至死亡的恐懼。許多著名的演說家,像聖雄甘地、林肯、邱吉爾等人都會在走上講臺前覺得緊張。
在亞伯拉罕·林肯最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說》之前的兩星期,林肯在穿衣、刮臉、吃點心時都在想著怎樣演說。演說稿改了兩三次,他仍不滿意。到了葬禮的前一天晚上,還在做最後的修改,然後半夜找到他的同僚高聲朗誦。走進會場時,他騎在馬上仍把頭低到胸前默想著演說辭。在要上臺前,林肯還在不安地掏出舊式眼鏡,又一次看他的演講稿。
古羅馬著名演說家西塞羅說:「我每逢演講伊始必身心皆懼,難以自已。」美國著名喜劇演員傑裡·塞恩菲爾德曾戲言:「假若有得選,多數人在葬禮上寧願做行將入土的那個,也不願當眾致悼詞。」
然而,當你具備了正確的心態,恐懼就會轉變為寶貴的財富。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說》只有短短的3分鐘,可觀眾的掌聲卻持續了十分鐘,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演說之一,也是美國歷史上為人引用最多的政治性演說。
就算是克裡斯·安德森本人第一次站上TED的舞臺的時候,也是非常緊張,甚至無法站著演講,於是他從後臺搬了一把椅子,坐下之後才開始講話。後來,每當回想起那次講話,他依然感覺恐懼。沒有讓他崩潰的唯一方式,就是他讓自己沉浸在思想的世界裡。
作者告訴我們克服恐懼情緒的經驗是:不管你對自己當眾發言的信心有多麼不足,只要你想到自己有思想需要傳播,就能使你的恐懼情緒獲得改善。有些人天生就具有能言善辯的能力,但那只是少數幸運兒。對大多數人而言,演講是一個可以後天練就的技能。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並學習一些必要的技巧,從而成功發表演講。如果你能克服走上公共舞臺演講的恐懼,那麼你一定能夠成為掌控自己生活的強者。
03 獲得自信,成為自己
當你將自己有價值的思想,通過公共演講的方式成功地分享給他人,並獲得很好的正向反饋的時候,我想,每個人的自信心指數一定會獲得大幅度的飆升吧。電視劇《歡樂頌》裡的邱瑩瑩失業後,買了一大堆成功學的書,每天在家喊口號增加自信心。這不是真的自信。真的自信是像安迪那樣,一切盡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書中給我們介紹了一個「獅心男孩」,他非常靦腆,而且英語都不流利。當他發表演講時,觀眾仔細聆聽他說的每一個字,當他結束演講時,觀眾起身歡呼。這增強了他的自信心,並使他的個性散發出光芒。
自信的演講不一定非要激情四射,非要贏得觀眾雷鳴般的喝彩。克裡斯·安德森告訴我們說:「你的目標並不是成為溫斯頓·邱吉爾或者納爾遜·曼德拉,而是成為你自己。」
TED演講中有很多人分享了「如何成為一個自信的人」這一主題,伊萬·約瑟夫博士說:「我把自信定義為完成一件事的能力和信仰,不管有多大可能性,不管這件事有多困難,不管會遭遇什麼挫折。這種相信自己能做成一件事的信仰就是自信。」
相信自己,每個人都能找到值得為大家分享的思想,只是你現在還不知道而已。希望在尋找思想的路途中,我們每個人都能散發出屬於自己的自信的光芒!
04 寫在最後
克裡斯·安德森說:「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留名史冊的最好方式或許不再是著書立說,而是起身發表演講……因為文字及其相伴而生的激情,能以難以想像的速度傳遍世界每一個角落。」
當你勇敢走上舞臺去為大家分享思想,你就是在為你內心的風景做導遊。想讓自己能更好地展示,讓你的遊客熱愛你所介紹的風景。去學習《演講的力量》教給我們的那些技巧,提升表達和演講技能,讓自己的想法產生更大的影響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