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這個老牌強國正面臨內部危機,從去年的黃背心到今年力挺黑人的活動,完全看不到團結的氣氛,撇開法國接收的阿拉伯難民不算,法國黑人已經是個巨大隱患,應有接近六分之一的法國人「黑化」了,而且新生兒中的黑人比例超過60%。但法國政治家不是傻瓜,如果有一個按鈕只要按下去就能讓所有法國境內的黑人消失,那麼馬克龍、薩科齊這些人肯定會毫不猶豫地按下去。
(法國球員薩尼亞的白人妻子,對這位仁兄長什麼樣有興趣的粉絲自己去查吧)
之所以不控制黑人人口,是因為法國像美國一樣民主思潮泛濫,控制人口這種有違人權的法案不可能獲得社會支持,即便議會通過了,也不可能像我們一樣高效推行,甚至還會引起法國社會的激烈反彈,再鬧一出去年那樣的黃背心之亂也不是不可能。
歷史證明,膚色分明的國度是不可能抹掉那個矛盾的,這一點大家都能理解,比如我國去年鬧的沸沸揚揚的山東大學事件,簡直可以載入史冊了,我國如此嚴重,西方國家簡直不敢想像。
歐地區美黑人眾多,不足7000萬人口的法國已經有630多萬黑人了,而且這部分人出生率極高,在不遠的將來歐美國家的黑人都會成為多數群體,法國政客絕對不會看不到問題的嚴重性。
但問題是,法國的黑人已經滲入到了法國的政治精英團隊裡,她們也能參與政策選擇活動,會根據需要維護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說黑人已經在歐美深深紮根,任何驅趕、限制她們的行動都不可能開展。就算拋開政治問題,黑人與白人通婚產生的混血人群也是個大問題,因為你不可能為了驅趕黑人而拆開無數的白人親情,這也是為什麼大量白人反對驅逐黑人的原因。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經濟排名第二的日本也面臨黑人人口越來越多的問題,當時的日本黑人為了對抗政府的驅逐措施,不惜撕毀護照賴在日本社會了,而且以人權自由民主等作盾牌,到處宣揚自己的「無辜」。
日本政府採取的措施值得參考,首先是通過經濟援助拉攏非洲國家莫三比克的配合與支持,最後在這個黑人國家建立難民營,同時嚴厲抓捕分散在日本社會的黑人,在短時間內將大約50萬黑人遣送到莫三比克,一勞永逸地解決了黑人泛濫的問題。
可與日本大大不同,法國一開始是歡迎黑人移民法國的,原因就是這個西方國家陷入了人口陷阱,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說馬爾薩斯的《人口論》了,這種主張限制人口的論點爭議頗多,我們社會的討論也如火如荼,但是到底該不該限制人口成了誰都說不清楚的問題。
法國接觸人口論是在19世紀,也是從這時起法國的人口增長緩慢,在工業革命浪潮中人口勞動力不足問題越發突出,換言之法國人早在200年前就不願意多子多福了!工業化缺人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吸納移民,法國也確實就是這麼幹的,它首先吸納法國周邊地區說法語的人口,其次是法國殖民地說法語的人,也就是阿拉伯白人和非洲黑人,以至於今天的法國社會有20%左右的人屬於外來移民。
憑心而論,歐洲在一戰、二戰之後都陷入了或多或少的人口不足問題,也都曾經大力引進外來勞動力人群,在上世紀後半頁也確實起到了振興經濟的積極作用,但如今幾乎都出現了外來移民尾大不掉的問題,德國就因為土耳其裔太多而頭痛,全國8000萬人口中竟然有600多萬土耳其裔,形勢不比法國樂觀。
各國政府早都想出手整治了,但它們就是不願意撕掉民主、自由、平等的虛偽面具,在政治正確的綁架之下遲遲無法行動。
所謂的政治正確,其實就是一種匪夷所思的輿論綁架,最早起源於美國的女權運動,主要就是修改了英語中突出男性的單詞,為的是增加男女平等,誰曾想這種追求平等的行為一下子泛濫開來,以至於任何體現不平等的現象都被打上政治不正確的標籤,受到社會輿論的無情譴責!哪怕它是正確的。
因此,法國政客哪怕只是口頭上提出限制黑人,都會受到整個西方世界的口誅筆伐,甚至在一片譴責聲中倒臺,這很像明朝末年的言官政治,明明知道皇帝是正確的,但為了突出自己的正直、正義仍然要去諷刺一下,最後搞得皇帝難有作為!比如崇禎皇帝想對大清議和,集中力量剿滅關內的農民起義,但言官們就是把這種決策當作是賣國,崇禎做什麼都不對,活生生的脫死了大明帝國。
今天的法國也一樣,反對黨就算知道黑人問題後患無窮,馬克龍採取限制黑人的措施也是應該的,但為了推翻他奪取權力也會毫不猶豫的攻擊馬克龍,最後的結果就是讓馬克龍像崇禎皇帝一樣難有作為,只能眼看著法國大難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