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雅加達灣建造的高級遊艇會。
雅加達的富商權貴們會經常出沒這片區域。
法拉利,很多男人一生的夢想。
當時忘了看型號。
該社區位於雅加達中心城區,旺中帶靜,有河水環繞其中。
全部是單棟別墅,園林和外觀裝修奢華。
據說業主以華人居多。
這是舅舅家的在建別墅,已建了一年多了,還在搞著主體建築。
據說,印尼的建築業多為當地土著人從事,他們的生活習性比較散漫,家裡有什麼事情的話,他們都會放下手中的工作去處理,所以做一棟別墅要3-5年是正常現象.這要在國內,這種慢真的不敢想像。
在別墅工地裡,遇上一個建築工人正在吃手抓飯。
我在旁觀察了很久,發現他一直在微笑開心地吃著,當我示意他要拍照時,他靦腆地笑了。
感覺他們都很簡單純樸,笑容也真實、開心。
也許適當簡單的生活,會讓人更真實地活著,沒有束縛,沒有假像。
就像我們住在大大的別墅裡,到最後還不是睡在兩米床上嗎?
別墅區外的精緻、舒適、安靜的餐廳。
餐廳牆上裝飾畫,是印尼爪哇島著名的皮影戲造型。
餐廳裡就餐的人基本是華人的面孔。
食物品種繁多,口味以酸、甜、辣為主。
批發市場的街道人多車多,比較雜亂,與富人區的安靜舒適形成強烈反差。
好多兒童玩具都是中國製造的。
燒烤用艾草和米粉製作的艾餅。
艾草的功效: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溼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安胎。
街道比較狹窄,車流緩慢,但不至於大堵車,在雅加達行走幾天了,發現司機的車技都很了得。
要在國內這樣的橫街窄巷行車,早堵死了。
皮包大多是中國製造的。
批發市場附近,有典型的荷蘭式建築(廣東地區也可見這種俗稱的「南洋建築」)。
殖民時期的烙印在此隨處可見。
這座紅色建築位於雅加達西區的主要運河卡莉大的旁邊。
當地人稱它為鞭打Merah印尼「紅色商店」是一個荷蘭殖民裡程碑式的老建築。
建於1730年,它是在雅加達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VOC(贊·范裡貝克奧斯特身東印度公司),這也是殖民時期的荷蘭建築。
至今保存完好。
參觀PLUITCITY城。
這是建在人工島裡的大型綜合商業項目。
項目位於印尼雅加達灣,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也參與其中,為該項目建設一座護岸。
目前該項目已開放部分商場和住宅,大部分商住綜合體還在建中。
下圖是整個項目的效果圖。
項目售樓部的模型沙盤。
商場外就是海景,能看到遠處的遊艇會建築。
商場外水天一色,視野非常開闊,公寓窗外絕對是無敵海景。
以下是商場內部隨拍。
印尼季節變化不明顯,幾乎全年都是夏季,所以拖鞋是他們的最愛。
時尚的年輕一代也是穿著拖鞋滿大街跑的。
雅加達街頭的摩託車陣。
下班時分。
看到這摩託洪流,讓我想起九十年代的廣州城和珠三角的城市,整個城市熱鬧嘈雜但卻充滿活力和希望。
老當益壯的老司機。
街上的教堂也常見到。
來到雅加達市中心獨立廣場,在廣場的中心,就是雅加達民族獨立紀念碑。
它是雅加達市的象徵。
民族紀念碑是1959年印尼第一任總統蘇加諾下令修建,1968年竣工。
這座石碑高137米,頂端有一個用35公斤黃金製成的火炬雕塑,象徵著印尼的獨立精神。
碑身上的浮雕,反映出印尼人民反抗荷蘭殖民統治的英勇事跡。
紀念碑旁還有噴泉、水池以及民族女英雄的雕像。
廣場有供遊客乘坐的馬車。
廣場外的5星級豪華酒店。
傳統與現代的交織,造就了城市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