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IoT)近年來已成為和AI、大數據、雲計算齊名的熱詞。根據國外權威機構預測,2017—2018年,全球物聯網業務迎來了高速增長的拐點,每年連接數以兩位數的速度成長,2019年,全球連接數將突破120億。
然而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滲透卻稍顯落後。一方面,由於製造業裝備種類繁多、生產廠家眾多,統一進行數據採集、處理、分析難度大,一方面企業之間融合融通、相互促進的產業生態尚未形成,使得各環節之間的壁壘難以跨越。專家表示,「根據國務院的報告,超過八成的機器設備沒有聯網,而工業數據的協議不標準,接口難度大,更是在這些設備之間劃了一道長長的鴻溝。」
就此,作為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風向標,9月17日,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展現了工業領域最前沿的物聯網+創新探索與應用實踐。展會現場,本次工博會佔地面積最廣、參展規模最大的品牌,京東工業品也對外展示了京東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最新成果——智能工業物聯網產業平臺解決方案。
據了解,京東智能工業物聯網產業平臺能夠通過設備連接、設備管理的核心技術,在工業製造的核心生產環節中實現設備快速接入,將生產環節中每一個部件的工作數據進行記錄、收集、匯總並高效分析,實現廠區單點設備及整個廠區設備管理、監控、預警等功能。此外,京東工業品還可將京東智能工業物聯網產業平臺與iSRM智能採購管理系統打通,自動預測生產部件的生命周期和壞損率,建立及時科學的補貨體系,如果遇到設備故障等意外情況也會自動報警並上報iSRM系統,第一時間反饋觸發採購流程。
京東工業品此次整合京東物聯的技術能力和數據積累,結合自身在企業市場服務領域長期積累的經驗、資源及技術優勢,推出首個智能工業物聯網產業平臺解決方案,率先打破工業物聯網應用「難落地」僵局,對於物聯網和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都有著標杆性意義。
對於為什麼是京東能夠率先落地工業物聯網,業內專家認為,這與京東在物聯網領域的發展和布局,以及在企業服務領域的長期積累密不可分。京東早在2014年就開始布局物聯業務,並在短短幾年間,快速落地應用服務並對外連接和賦能,建立起初具規模的物聯網生態體系。目前,京東物聯網平臺已經連接超過200多個品類,500多個品牌,2000+SKU,3000萬+智能設備,在多個場景下產生超5.7億次服務數據。
而在企業服務端,京東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資源和技術優勢,在攻克工業物聯網技術的難點——系統接口技術上,更是領先整個行業,不僅能夠實現企業內部管理系統的連結,還能夠將企業對外管理的數據和內部的數位化系統無縫打通,實現資源的精準匹配。截至6月30日,京東企業業務已同96家國資委直屬央企實現了100%合作,對世界500強企業的合作覆蓋率提升至85%。此外,京東工業品還與菲尼克斯電氣、德力西電氣等全球頭部工業品牌達成戰略合作,為建立全鏈路一體化智能協同的服務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京東工業品提供的智能工業物聯網產業平臺解決方案,是在當前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激發工業網際網路乘數效應的有益嘗試。」京東集團副總裁、企業業務事業部總裁宋春正表示,該解決方案不僅僅是一個橫向「平臺」,而是從「端數據」一直到「雲處理」再到產業鏈多維融合的集成智能供應與服務的立體架構。「智能工業物聯網產業平臺解決方案的發布,也是對京東工業品數位化、平臺化和生態化戰略的落地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