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娟主任為白內障患者(非文中案例老人)講解手術原理。
近日,福州東南眼科醫院為一名88歲老人成功施行了白內障手術。術後,老人雙眼視力恢復到1.0,不僅能讀書看報,還能出門走走。目前,為耄耋老人做白內障手術,在福州東南眼科醫院已經頗為常見。並且,只要老人沒有眼底問題,手術目的就不滿足於「掃盲」,而是要讓老人能看清世界,充分享受晚年生活。
88歲做白內障手術效果超乎家人意料
88歲的張老伯,退休前是一名中學語文老師。退休後,他仍習慣每天讀書看報、看新聞聯播、寫書法。另外,老人還喜歡出門走走,到福道、花海公園等福州的新晉網紅打卡地看一看。
隨著年齡增長,張老伯發現自己的雙眼看東西越來越模糊,讓本來就行動不便的他雪上加霜。前段時間,他的視力下降到連拿著放大鏡都看不清報紙上的字。在家人陪同下,他到福州東南眼科醫院檢查。
「他畢竟上了年紀,我們原本都不敢對預後抱太大希望。沒想到,醫生評估後果斷地說可以手術,術後視力會有所提高。」張老伯的家人回憶說。
當時,接診張老伯的醫生、福州東南眼科醫院白內障專科主任劉利娟副主任醫師檢查發現,張老伯的白內障已經十分嚴重,好在他身體的各方面指標均符合白內障手術的要求。經過與張老伯及其家屬充分交流,了解到張老伯有讀書看報、寫字、出門遊玩的用眼需要,最終劉利娟主任為張老伯植入了多焦點人工晶體。
術後次日,張老伯就欣喜地發現,不僅可以看到遠處的風景,還能看清報紙、書籍上的小字。目前,他的遠、中、近視力都十分理想,無需戴眼鏡,更丟掉了放大鏡。
東南眼科治白內障有國際成熟主流技術
「手術是治療白內障的有效途徑。然而,我們在門診中發現,一提到手術,許多老年朋友就有懼怕心理。這主要因為大家對白內障手術缺乏了解。」劉利娟主任說。
她說,目前國際上針對白內障的治療技術已經發展得很成熟。福州東南眼科醫院實施的「超聲乳化摘除聯合植入人工晶體術」是目前國際成熟的主流技術。手術微創、高效、舒適,患者術後視覺質量良好。
根據不同病因,白內障可分不同類型。老年性白內障為主要類型,眼睛退行性改變是其主因。老年白內障患者佔白內障病人的80%以上。
不過,高齡已不再是白內障手術的「攔路虎」。據了解,近年來,福州東南眼科醫院已經幫助不少超過90歲的老人成功實施了白內障手術。其中,年齡最大的105歲,是連江縣馬鼻鎮的林老太太。福州東南眼科醫院專家還曾前往寧德市壽寧縣南陽鎮,為100歲老紅軍張雅俤成功實施了復明手術。
據福州東南眼科醫院統計,在該院接受白內障手術的患者中,90歲以上的老人約佔5%,80歲以上的患者佔比更高,約佔30%。這些高齡老人的白內障病情一般都較嚴重,多是直到患眼幾近失明才來就診,手術風險也相應增加。
老年人選人工晶體也要考慮生活需要
劉利娟主任提醒,白內障手術拖不得。一旦確診,應遵從醫囑儘早接受手術治療,避免青光眼等嚴重眼部併發症發生。
高齡患者往往年老體弱,合併多種全身疾病。為使手術成功,術前檢查尤為重要。相關檢查涉及眼部檢查和全身檢查兩方面。
眼部檢查方面,受白內障患者混濁的晶狀體遮擋,醫生往往無法通過儀器看清患者的眼後段部分。因此在手術前,患者需接受視力、光定位和紅綠色覺、眼壓、淚道情況、角膜曲率、A超和B超等常規檢查。如果光定位不好,還應進行視覺電生理檢查,以了解視網膜和視覺通路的情況。
全身檢查一般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凝血功能、血糖以及血壓、心電圖等檢查,目的是評估患者的身體能否承受白內障手術。
此外,許多人以為,高齡老人無需用太好的人工晶體,用單焦點的就可以了。然而這樣一來,這些老人術後雖然看得清楚,但看手機或讀書看報時,就需要戴老花鏡,不太方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老人們的晚年生活越來越豐富,他們對用眼的需求也在提高。劉利娟主任提醒,老年患者及其家屬在選擇人工晶體的時候,除了要考慮眼部條件,也要考慮生活需要。
來源:福州日報社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