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歲老人甩掉放大鏡讓眼鏡「退休」

2020-12-27 騰訊網

劉利娟主任為白內障患者(非文中案例老人)講解手術原理。

近日,福州東南眼科醫院為一名88歲老人成功施行了白內障手術。術後,老人雙眼視力恢復到1.0,不僅能讀書看報,還能出門走走。目前,為耄耋老人做白內障手術,在福州東南眼科醫院已經頗為常見。並且,只要老人沒有眼底問題,手術目的就不滿足於「掃盲」,而是要讓老人能看清世界,充分享受晚年生活。

88歲做白內障手術效果超乎家人意料

88歲的張老伯,退休前是一名中學語文老師。退休後,他仍習慣每天讀書看報、看新聞聯播、寫書法。另外,老人還喜歡出門走走,到福道、花海公園等福州的新晉網紅打卡地看一看。

隨著年齡增長,張老伯發現自己的雙眼看東西越來越模糊,讓本來就行動不便的他雪上加霜。前段時間,他的視力下降到連拿著放大鏡都看不清報紙上的字。在家人陪同下,他到福州東南眼科醫院檢查。

「他畢竟上了年紀,我們原本都不敢對預後抱太大希望。沒想到,醫生評估後果斷地說可以手術,術後視力會有所提高。」張老伯的家人回憶說。

當時,接診張老伯的醫生、福州東南眼科醫院白內障專科主任劉利娟副主任醫師檢查發現,張老伯的白內障已經十分嚴重,好在他身體的各方面指標均符合白內障手術的要求。經過與張老伯及其家屬充分交流,了解到張老伯有讀書看報、寫字、出門遊玩的用眼需要,最終劉利娟主任為張老伯植入了多焦點人工晶體。

術後次日,張老伯就欣喜地發現,不僅可以看到遠處的風景,還能看清報紙、書籍上的小字。目前,他的遠、中、近視力都十分理想,無需戴眼鏡,更丟掉了放大鏡。

東南眼科治白內障有國際成熟主流技術

「手術是治療白內障的有效途徑。然而,我們在門診中發現,一提到手術,許多老年朋友就有懼怕心理。這主要因為大家對白內障手術缺乏了解。」劉利娟主任說。

她說,目前國際上針對白內障的治療技術已經發展得很成熟。福州東南眼科醫院實施的「超聲乳化摘除聯合植入人工晶體術」是目前國際成熟的主流技術。手術微創、高效、舒適,患者術後視覺質量良好。

根據不同病因,白內障可分不同類型。老年性白內障為主要類型,眼睛退行性改變是其主因。老年白內障患者佔白內障病人的80%以上。

不過,高齡已不再是白內障手術的「攔路虎」。據了解,近年來,福州東南眼科醫院已經幫助不少超過90歲的老人成功實施了白內障手術。其中,年齡最大的105歲,是連江縣馬鼻鎮的林老太太。福州東南眼科醫院專家還曾前往寧德市壽寧縣南陽鎮,為100歲老紅軍張雅俤成功實施了復明手術。

據福州東南眼科醫院統計,在該院接受白內障手術的患者中,90歲以上的老人約佔5%,80歲以上的患者佔比更高,約佔30%。這些高齡老人的白內障病情一般都較嚴重,多是直到患眼幾近失明才來就診,手術風險也相應增加。

老年人選人工晶體也要考慮生活需要

劉利娟主任提醒,白內障手術拖不得。一旦確診,應遵從醫囑儘早接受手術治療,避免青光眼等嚴重眼部併發症發生。

高齡患者往往年老體弱,合併多種全身疾病。為使手術成功,術前檢查尤為重要。相關檢查涉及眼部檢查和全身檢查兩方面。

眼部檢查方面,受白內障患者混濁的晶狀體遮擋,醫生往往無法通過儀器看清患者的眼後段部分。因此在手術前,患者需接受視力、光定位和紅綠色覺、眼壓、淚道情況、角膜曲率、A超和B超等常規檢查。如果光定位不好,還應進行視覺電生理檢查,以了解視網膜和視覺通路的情況。

全身檢查一般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凝血功能、血糖以及血壓、心電圖等檢查,目的是評估患者的身體能否承受白內障手術。

此外,許多人以為,高齡老人無需用太好的人工晶體,用單焦點的就可以了。然而這樣一來,這些老人術後雖然看得清楚,但看手機或讀書看報時,就需要戴老花鏡,不太方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老人們的晚年生活越來越豐富,他們對用眼的需求也在提高。劉利娟主任提醒,老年患者及其家屬在選擇人工晶體的時候,除了要考慮眼部條件,也要考慮生活需要。

來源:福州日報社數字報

相關焦點

  • 眼鏡都甩掉了,但真的很帥!
    眼鏡都甩掉了,但真的很帥!也來不及撿起救人成功後,項丞才撿起眼鏡蹲在一旁繼續觀察男子的情況周圍好心的路人也在不停地扇風降溫圍觀群眾將現場視頻發到網上大家紛紛為項丞醫生和周圍幫忙扇風的路人點讚!
  • 退休30多年沒見過工資卡,88歲老人負氣出走,民警:都是老婆管錢
    據有關媒體在12月20日報導,12月19日,在重慶沙坪垻街頭一位88歲老人疑似迷路走失,警方趕到現場後上前詢問,老人就開始大倒苦水,表示自己跟老伴因為瑣事發起了爭吵,再加上自己30多年了也沒有看到工資卡,一時委屈就想去找兒子訴苦。
  • 88歲老人說:人到六十,要想安享清福,請記住這8個字
    這天午後,我和鄰居88歲的退休老人,坐在開滿了紅紅豔豔蔦蘿花的小院子裡聊天,我們聊起人到六十的話題,老人說:人老了,都是想能夠安享清福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夠安享清福。一個人到六十的人,要想安享清福,就必須要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與此同時,在自己的精神方面,也要牢記這8個字,我們才能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把我們的晚年生活,過得更有質量啊。
  • 南京88歲老人在永康以「健身會友」
    老人叫魏廉,88歲,江蘇南京人,和在永康創業的盧東彪是忘年交。他的絕活,除了倒立,還有騎行。  26年前,魏老來過永康。在永康的日子裡,他也不忘健身,不少永康市民也成了他的健身朋友。之後,盧東彪與魏老相識了。經常通過電話,或者網絡與魏老聯繫。這一次,他專程將老人請到永康,分享健身心得。
  • 日本老人80歲才能退休引爭議,這也會是中國老人的未來嗎?
    不同的是,他的同事們大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但佐藤忠志已經72歲了。除了他之外,此公司的3000名正式員工在達到65歲的退休年齡後,都仍可與公司續籤工作合同。需要提到的一點是,退休金仍然是65歲起領,續籤合同仍需要看個人意見。
  • 青山區八旬退休老人創辦家庭公園
    近日,筆者採訪時發現,家住武漢市青山區新溝橋街蔣家墩社區現年已88歲高齡的老人喻雁生,自費購買了100多盆鮮花,在家辦起了一個家庭公園。12月9日上午,湖北電視臺「幫女郎」攝製組走進喻雁生老人家時,老人正在給一個個花盆澆水,見到老人屋裡屋外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鮮花,攝製組現場完整拍下了一個個美麗的場景。
  • 60歲老人存多少錢,退休之後能衣食無憂?農村老人默默垂下了頭
    但是我國的老齡化問題也逐漸凸顯了出來,目前我國退休的職工已經超過了1億人,還有一部分人是沒有養老金的,社會養老壓力隨之而來。 大量的老人退休,同時年輕人生育願望走低,未來社會的人口結構和社會福利體系,或將會出現不小的變化。那麼對於一個老人來說,60歲退休之後,到底有多少存款,才能安穩養老呢?
  • 88歲老人一年三季打赤腳,吃飯從來不上桌,不吃魚肉之外的肉類
    老人名叫程紹貴,今年88歲,家住重慶市黔江區城南街道香水社區5組,小地名新房子。程紹貴1958年參加工作,是一名養路工人,一生修橋補路,為保證公路暢通做出了貢獻。連續多年被單位評為「先進工作者」,也多次出席縣級勞模表彰大會。
  • 廣東眼鏡88公司參與年會
    (年會專題:http://cpre.winshang.com )   組委會最新消息,廣東眼鏡88公司明確表明將參加2011年4月9日商業推動地產論壇第六屆年會。   企業簡介:   廣東眼鏡88公司是香港寶光實業(國際)有限公司的成員公司。母公司寶光實業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業務包括零售、貿易、物業投資和製造等。
  • 退休老人最低多少歲可以申請領取養老金?
    相信不少朋友應該知道,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退休老人每月都可以領取一筆養老金。對於一些剛剛繳納社保的朋友來說,何時能夠領取養老金就比較在意了。那麼,多少歲可以領養老金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吧。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養老金需要累計交滿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領取養老金。
  • 88歲獨居老人田玉珍:過年想要個電飯煲
    恩施晚報訊(記者張漢傑)在一個昏暗破舊的老房子裡,88歲的老人田玉珍在這裡獨居了20年,一個月靠著400元撫恤金過日子,大事小事全都由自己承擔。1月29日上午9點,記者來到了位於恩施市第二中學背後井灣巷的田玉珍老人家。老人的家十分破舊,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在昏暗的臥室裡,田玉珍老人由於感冒臥病在床,看見記者到來,她打開手電筒,穿好了衣服緩慢地走了出來。
  • 88歲老人5個子女 卻無處可去只能派出所過夜?
    來源 | 都市現場(jxtvdsxc)原創發布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3月19號下午5點左右,江西南昌有位熱心人報警,稱一位80多歲的老人好像迷路了。可派出所把老人接到所裡一問,發現完全不是這麼回事。記者了解到,老人叫胡金梅,今年88歲,有5個兒女。其中一個女兒在國外,兩個女兒和兩個兒子都在南昌。老人告訴記者,3月19日,二兒子將她送到了隨外孫女住的二女兒那裡,但二女兒一直聯繫不上。於是,老人只好在小區門口一直等。
  • 退休就當志願者,長沙80歲老人的「另類」晚年生活
    三湘都市報10月13日訊(記者 李琪 實習生 龍飛鵬)黃智仁今年80歲了,60歲退休那年他就當起了志願者,20多年來一直默默從事公益活動。長沙市芙蓉區湘湖街道西湖社區,黃智仁在這裡開過輔導班給學生們授課,也做過網管,堅持六年引導學生們文明上網,拒絕「網癮」;免費開書法班,指導學生練習書法;幫助農民子弟工解決上學難問題......回憶起自己20年的「另類」晚年生活,老人笑稱:「我做志願者這個事,要堅持到我拔掉氧氣管,不能呼吸為止。」
  • 上海88歲獨居老人,300萬房產贈水果店主:老年最大的絕症是孤獨
    01獨居老人300萬房產贈水果店主最近,很多人都被上海88歲獨居老人將300萬房產贈送給水果攤店主的事震驚到了。這位老先生姓馬,原本是一名退休工人,老伴去世得早,只有他和患有精神病的兒子相依為命。沒想到馬老先生的兒子有一天意外猝死,他白髮人送黑髮人後,便成了孤苦伶仃的一個人。實際上成為獨居老人後馬先生家門庭若市,不是有同小區的老太太找上門,就是有親戚頻繁來探望。可惜,這些人沒有一個是安了好心的。
  • 話說老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吳春隨筆,ID:gh_5d115dd7553f】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老人,一生雨雪風霜,恰如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不論最終是否修來正果,生命卻已近垂暮。我們常說從對待婦女兒童的態度可以看出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而老人亦然。雖然至今尚未在年齡上對老人有一個明確的界定,但不可否認的是老已經逐漸蔓延開了。杜甫詩云: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七十為老應該沒什麼異議。那六十呢?我們印象中的退休之齡。既言退休,自然是退位而休息之。原因嘛,肯定是精力不濟。如此亦可歸入老齡之列。
  • 因疫情錯過88歲哥哥生日,83歲老人扛幾十斤紅薯進城送禮物
    由於疫情管控錯過哥哥今年生日,83歲老人在疫情緩解後扛著幾十斤紅薯輾轉坐車奔波幾十公裡進城,只為送給88歲的哥哥一份遲到的「生日禮物」……這份濃濃的兄弟情,即使隔著屏幕,都能讓人感到暖暖的。3月20日上午,四川宜賓敘州城區,從觀鬥山鄉下扛著四五十斤紅薯進城找哥哥的吳亨元傻眼了:大哥吳亨才的家在哪條街呢?想不起了。迷路的老人被熱心市民指引給義務巡邏隊,他被送到了到派出所。
  • 山西農村山坡上有個長沙發,88歲老人專為1人安放,看咋回事
    近日,攝影師在一個周六來到山西省晉南地區農村採風,我們路過一個小山村在路邊看到一位老人坐在那裡,他身後是一條長長的黃土大溝,似乎裡還住著人家,已經是下午5點多鐘,按照農村人的習慣,老人們會在這個時間點聚集在一起聊天,為何只有大爺一人,他旁邊還擺放著一個長沙發?
  •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退休教授潘金生去世,享年88歲
    4月13日,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官網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退休教授、日本古典文學博士生導師潘金生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4月11日15時4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訃告中寫道,尊重潘金生先生及家屬意願,喪事從簡,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 「你拖累死我了」,60歲女兒怒斥80老母親,退休老人新型壓力來了
    不過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很久,一轉眼孫阿姨已經60歲了,這時想抱孫子的願望也已經達成了,孫子出生後孫阿姨就滿心歡喜地去兒子家幫忙照看小孫子。可是沒過多久卻接到消息稱,自己80歲的老母親突然病倒了,需要有人照顧。
  • 大明王朝1566:兩副眼鏡隱藏的歷史真相
    戴眼鏡的是徐階,因為年齡大,視力不好,戴上了一幅和現代眼鏡結構基本一樣的眼鏡,是有鏡框和鏡架支撐的,取下後,鏡爪甚至是可以摺疊的。徐階這幅眼鏡似乎太現代從眼鏡的歷史來看,中國最古老的眼鏡是水品或透明礦物質製作的圓形單片鏡(即現在的放大鏡),在宋代時就有人用水晶鏡掩目來提高視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