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錫林郭勒盟
性格:廣闊,美麗,歡騰
語言:蒙語,漢語
阿巴嘎旗是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下轄的一個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中北部,北與蒙古國有175公裡的國境線,東與錫林浩特市、東烏珠穆沁旗相鄰,西接蘇尼特左旗,南臨正藍旗。
阿巴嘎旗是由一個古老的部落演變而來,「阿巴嘎」系蒙古語,漢語「叔叔」之意。因部落首領為元太祖成吉思汗同父異母弟別力古臺後裔,故將其所率部落稱為「阿巴嘎」部,並延用至今。
阿巴嘎旗旅遊景點有烏裡雅斯臺、彥都廟、呼爾查幹淖爾、明圖布山「通天穿石路」,古蹟有「金界壕」遺址,突厥石人墓碑,隋唐時期古墓群等。
漢時為上古郡北境。
晉時由拓跋氏管轄。
隋唐時被突厥人佔領。
遼代是上京道的西境。
金代為北京路的西北境。
元朝時期阿巴嘎旗地區劃入上都路,北元時被封為察哈爾萬戶地。
明為察哈爾萬戶地。崇德四年(1639年),別力古臺二十世孫額齊格諾顏多爾濟率領阿巴嘎部落從原牧地克魯倫河畔(今蒙古國境內)南移到此。
清代,阿巴嘎部落向清政府服臣納貢。阿巴嘎右翼旗、阿巴嘎左翼旗、阿巴哈納爾右翼旗、阿巴哈納爾左翼旗先後建制,清政府對其均設札薩克統治,世襲罔替。
民國三年(1914年),察哈爾特區成立,改由察哈爾都統節制管轄。
民國十七年(1928年)屬察哈爾省府管轄。
1937-1946年為偽蒙疆政府統治。
1946年,建立民主政府。
1948年,阿巴嘎右、阿巴哈納爾右旗合併為西部聯合旗,阿巴嘎左、阿巴哈納爾左旗合併為中部聯合旗。
1952年中、西部聯合旗合併,統稱為西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設在漢貝廟。
1956年7月西部聯合旗改稱為阿巴嘎旗。
1959年9月將阿巴嘎旗的伊勒圖人民公社劃歸阿巴哈納爾旗(今錫林浩特市)。
1963 年12月將阿爾善寶拉格人民公社劃歸阿巴哈納爾旗(今錫林浩特市)
生活
藝術照
如果這就是你愛的阿旗
請收好簡歷並傳遞下去!
如何把這篇好文章分享給您的朋友
點擊右上角→點擊「分享到朋友圈」
如何還能免費收到如此精彩的文章
1、點擊右上角→點擊「查看公眾號」→點擊「關注」。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2、點擊標題下面「阿旗微生活」→點擊「關注」。
3、添加朋友→搜號碼:aqwsh0479→點擊「關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微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