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食卡食譜 | 10款口水雞菜品

2021-02-16 奧食卡愷賢廚道

將紅油、蒜泥、味精、酥黃豆、花椒粉、辣椒末、酥花生、鹽、蔥花等調料分別盛入小碗中,集結後放在一個大盤內,再配上一大碗調好的蘸汁,客人可以直接蘸雞肉食用,也可以根據食客喜好來調味。

原料:

淨童子雞1隻(約重1千克),炒熟的白芝麻15克,熟花生仁、酥黃豆各50克。

口水料:

A料(桂皮、薑片、蔥、八角各15克,料酒10克),姜、蒜末各30克,幹辣椒、花椒各25克,辣豆瓣醬、芝麻醬各10克.

B料(鹽、醋、雞精、香油各4克,紅油40克,香菜、蔥末各8克),色拉油40克。

製作:

1、把淨童子雞放入開水中汆1分鐘,迅速撈出衝涼。鍋中重新加冷水,同時加入A料,水開後放入雞,蓋上蓋燜煮5分鐘,然後關火,不敞蓋燜15分鐘,把雞取出迅速放入冷水或冰水裡,冰30分鐘後取出,瀝乾水分,切塊擺盤備用。

2、炒鍋放入色拉油燒至三成熱,加幹辣椒和花椒,用小火炒出香味,辣椒變成深紅色,關火撈出。用刀把炒好的辣椒和花椒剁碎,放小碗中備用。

3、把炒鍋中剩下的油再加熱至四成熱,加入辣豆瓣醬及姜、蒜末各15克炒香,關火,盛入小碗中。

4、把芝麻醬加水調稀,混入B料中,同時加入50克煮雞的湯,攪勻後嘗嘗味道,鹹度適中,麻辣味濃就可以了。

5、上桌後把調好的麻辣汁澆在雞塊上,同時撒上炒熟的白芝麻及花生碎、香菜末或蔥花即成。

雞肉去骨後搭配鮮筍,便於兒童和老年人食用,還可以起到解膩增鮮的作用,成菜細嫩芳香,麻辣味足,略帶回甜。此菜既可做涼菜,也可做熱菜。熱制熱吃比較奔放,麻味較重;熱製冷吃比較婉約,麻辣味比較純正(以下為熱制涼吃)。

原料:

山地土公雞1隻(每份實際用半隻,約350克),鮮竹筍50克,花生10克,去皮白芝麻1克。

口水料:

生抽、白糖、紅油各30克,鹽5克,味精20克,香油15克,蒜蓉、薑末各10克、花椒麵4克,刀口海椒(即炒香後切碎的幹辣椒末)、芝麻醬各25克,小蔥3克。

製作:

1、將雞洗淨,按上法煮至熟透起鍋;鮮筍切片,飛水,放入盤中墊底。

2、將口水料調勻後備用。3.把雞肉去大骨,砍成大小均勻的條,蓋在筍片上面,淋上調好的口水料即成。

此菜在酸、鮮、辣的基礎上,突出鮮椒的清香。調製口水料時,應邊調邊嘗,以口水汁味道濃厚、鹹鮮酸辣為宜。

原料:

淨童子雞1隻(約重700克),青椒圈80克,紅椒圈20克

口水料:

A料(薑片、花椒、蔥段各10克,料酒8克,鹽12克)

B料(薑汁、蒜汁各10克,醋、野山椒水各15克,鹽8克,白糖3克,香油、花椒油各5克),色拉油20克。

製作:

1、將淨童子雞放開水中焯1分鐘,取出。

2、燒一鍋水,加A料和童子雞,大火煮至斷生(筷子插進去沒有血水湧出來就行),關火,雞繼續泡在原湯中,晾涼後取出剁塊。

3、把B料加入煮雞肉原湯80克調好,淋在雞肉塊上,再加上青紅椒圈,淋入六成熱的色拉油就好了。

江蘇人不想吃得太辣,在熬製紅油時,要加入甘草來中和紅油的辣度,讓汁水辣得滋潤。成菜同時具備麻、辣、鮮、香、嫩、爽6種風格。

原料:

三黃雞1千克,熟白芝麻20克,熟花生25克

口水料:

A料(蔥節、薑片、花椒、料酒、精鹽各20克),

B料(花椒油、白糖、芝麻醬、複製紅醬油、醋、麻油各10克,姜蒜汁30克,蔥花8克,料酒15克,熟油辣椒50克,味精25克)。

製作:

1、將雞按上法煮至熟透,撈起,用清水衝洗乾淨。

2、鍋中摻水,燒到70℃時放入雞,下入A料,煮到剛斷生時起鍋,放入冷湯中浸泡,完全涼後撈起,斬切成條形裝入凹形盛器中。

3、將B料於碗中對成汁,淋在雞條上,撒上芝麻、花生、蔥花即成。

口水雞調製紅油味,具有色澤紅亮,鹹鮮香辣,回味略甜的特點。調製時,複製紅醬油的質量決定著口味的好壞,其調製方法為:鍋中加入生抽5千克,老抽500克,放蔥段、薑片各30克,冰糖、紅糖各500克,香料包1個(內有茴香、八角、桂皮各30克,香葉50克,白豆蔻、香草、沙薑片、丁香各10克),小火熬製60分鐘,至湯汁濃稠即可。

用自製口水汁拌菜,不麻辣,不油膩,色澤黃亮,味鹹鮮,酸辣可口。

原料:

公雞肉1千克

點綴料:

青、紅椒圈各10克,蔥絲、香菜葉、紅椒絲各5克

口水料:

藤椒油30克,自製口水汁300克,姜塊20克,花椒5克,鹽15克,味精、白醋各4克,香油3克

製作:

1、將公雞肉放進開水中,用小火保持水溫在90℃左右,燜1個小時撈起,過一道冷水,撈出晾涼備用(目的是為了讓熱量慢慢穿透雞肉,把雞燜熟。如果溫度達到100℃,雞皮易裂。如果是雞腿則只需要25分鐘,雞翅20分鐘內就可以了)。

2、將冷卻的雞肉切成塊,擺盤後將口水料調和均勻,淋在雞塊上,放點綴料即可。

自製口水汁:用野山椒末50克,薑片、蔥段、香菜根、圓蔥片各40克,加入鹽、味精各10克,清雞湯1千克熬製15分鐘,過濾即成。

將鹽火局三黃雞二次調味,味感豐富。刀口辣椒是用幹辣椒炒至棕紅色時,用刀切碎而成的,有辣而不燥的特點。調味成菜後集麻、辣、鮮、香於一身。

原料:

熟的鹽火局三黃雞450克,青筍絲100克,熟芝麻8克,酥花生仁40克

口水料:

刀口海椒20克,鹽2克,味精4克,雞精3克,混合油50克,A料(鮮湯100克,鮮露10克,生抽、醋各50克,姜粒、圓蔥粒各10克,香芹粒、小蔥粒、小米椒粒各5克)

製作:

1、將青筍絲加鹽拌勻後墊底,鹽火局三黃雞去大骨改刀裝盤。

2、將A料熬成味汁,晾涼後淋在雞上,再將刀口辣椒撒上。

3、鍋內燒混合油至五成熱,澆在刀口海椒上,撒上蔥花、酥花仁粒、熟芝麻即成。

原料:

淨雛母雞1隻(約重800克),蔥花8克,青、紅椒圈各10克。

口水料:

A料(蔥節、幹辣椒各10克,薑片8克,蒜瓣6克,料酒12克,麻椒20克,鹽15克)

B料(味精12克,糖30克,白醋10克,海鮮醬油25克),花椒4克,花生油15克。

製作:

將活雞宰殺洗淨,去雞手和翅尖,入沸水中氽去血水,撈出衝洗乾淨。鍋中加水燒到70℃時放入雞,下入A料,開鍋後離火放置5分鐘,再上火煮至開鍋時又離火浸泡5分鐘,以此類推,至母雞肉九成熟時放入冷水中浸泡,涼透後撈起,斬切成條形,裝入盛器中,加入80克煮雞的原湯和B料,撒上香蔥丁、花椒和青紅椒圈,澆入燒至六成熱的花生油即可。

將辣味減輕,增加海鮮醬油調味的方法很好。南京風味的蝦籽口水雞,蝦籽用調製鹹鮮味也不錯。

方法是:將三黃雞1隻(約1千克)煮製20分鐘,撈出激涼。取蔥、薑末各10克,鹽15克,醬油、糖各8克,雞精15克,蝦籽、麻油各20克熬成蝦籽滷備用。三黃雞改刀裝盤,澆上蝦籽滷即可。成菜時皮肉潔白,皮脆肉嫩,蝦籽滷味鮮美。

原料:公雞肉1千克

口水料:

鮮花椒、小蔥各50克,特製番茄紅油200克,鹽6克,味精、雞精各10克

製作同「竹筍口水雞」,不用配竹筍,但紅油用量加大。

特製番茄紅油:

1、將郫縣豆瓣醬100克、泡辣椒50克斬細,盛入盆中,再倒入辣椒粉50克、洗淨的紫草10克,加清水200克調勻;大蔥、老薑各50克用刀拍松;胡蘿蔔100克切成大片;圓蔥100克切成3釐米見方的塊;

A料(桂皮、香茅草、茴香、香葉各10克,甘草、紅豆蔻、草果、肉蔻、山柰各5克)入清水中浸泡20分鐘,撈出瀝去水分備用。

2、炒鍋上火,注入1千克煉熟的菜子油,燒至三成熱時依次放入大蔥、老薑和A料,用中小火緩慢提高油溫(最高至五成熱),小火熬製約20分鐘左右,待各料均被炸至金黃色且香味充分溶入油中時,用漏勺撈出料渣;油再次上火,下番茄醬50克小火煸1-2分鐘至油色發紅,再倒入冷花生油500克,依次加入調勻的辣椒粉、豆瓣醬、泡辣椒、紫草及圓蔥、胡蘿蔔和香菜根100克,並不斷順同一方向攪動,用小火熬約30分鐘,待鍋中油色紅潤、香味濃鬱時再撈出料渣,將紅油起鍋盛入不鏽鋼盛器內即成。

特製番茄紅油成本較高,可把把雞肉調成怪味,將酸、甜、麻、辣、鹹五種味巧妙地調和在一起,具有獨特的味覺。五味調和,互不壓抑,細品之下,味中有味,回味無窮。調製方法是:先用麻油把芝麻醬調散,再把醬油、醋、白糖、味精、鹽放在一起調散溶解,然後將上述兩部分原料調和在一起,再加花椒麵、薑汁、蒜泥,最後加紅油、蔥花調勻,即成怪味汁。調製時,掌握好調味料的投放量,要邊調和邊嘗試,正確把握住味道。

用小木棒輕輕捶敲,可以使雞肉的組織纖維鬆軟,有利於調味汁滲透。

原料:

三黃雞腿2根(約800克),去皮生花生30克

口水料:

口水油50克,芝麻醬5克,紅油辣椒10克,白糖3克,口蘑醬油15克,味精、花椒麵各4克,蔥花12克,芝麻油2克

製作:

1、將雞腿肉放入湯鍋內,煮10分鐘左右,至肉熟時撈起,晾涼,抽出腿骨,再用小木棒輕輕捶敲,接著將雞肉斬成條,放在沙缽內。

2、取碗一隻,將蔥花以外的口水料調和均勻,淋在雞肉上,撒上去皮生花生和蔥花即成。

口水油:不鏽鋼桶內加入菜子油500克,邊加熱邊把幹紅辣椒100克掰斷放入,至油五成熱,辣椒呈棕紅色時撈出,撒入辣椒碎200克,花椒50克(四川漢源最好),迅速將鍋從火上移開。右手持鍋蓋,左手端50克涼水。將水倒入油鍋,蓋緊鍋蓋,此時會有劇烈反應發生,待鍋涼裝瓶密封。

棒敲的方法可以使雞肉更嫩,不過在上海味型必須改。「雙味口水雞」是用豉油汁和冰梅醬蘸食的。冰梅醬口味酸甜,超市就可以買到。而豉油其實就是蒸魚豉魚,味鹹、鮮、香,略回甜。過去的蒸魚豉油汁,要用生抽、老抽、花雕酒、魚露、芝麻油、白糖、胡蘿蔔、香菜、芹菜、鯪魚骨、火腿骨等十幾種配料共同熬製,工序麻煩;現在則方便得多,有現成瓶裝的售賣,很容易使用。

口水雞要做到麻辣鮮香、口味霸道,就要掌握好兩個要點:一是將雞煮至斷生後,過一下冷水,讓雞皮爽脆,再用雞湯浸泡入味,取出斬件便可;二是需要用幹辣椒、辣椒油、麻醬等佐料來調製濃厚的味汁。

原料:

淨光雞1隻(約1千克),熟芝麻10克,油炸花生米40克

口水料:

A料(薑片、蔥段各20克,花椒、料酒各15克,鹽10克),熟菜子油40克,幹辣椒末、花椒各15克

B料(薑蓉、蔥花各10克,蒜蓉20克)

C料(白醋20克,芝麻醬15克,醬油10克,冷鮮湯、辣椒油各40克,白糖、雞粉、鹽、香油各5克)

製作:

1、光雞斬去頭和腳,衝洗乾淨,瀝乾水分備用。

2、燒開鍋內的水(水量以沒過雞身為宜),放入光雞及A料攪勻,以小火煮20分鐘,至雞身可以用筷子插透,無血水滲出。

3、撈起光雞用冷水過涼,放入沙鍋內,倒入煮雞的湯,浸泡30分鐘入味。

4、熟菜子油燒至四成熱,放入幹辣椒和花椒,小火煸香,倒入碗中,加入B料拌勻,繼續加入C料調勻成醬汁。

5、將熟雞斬件,排放至盤中,將醬汁淋在雞塊上,灑上蔥花和花生米即成。

口水雞成功與否,跟選料、煮製、冷處理3大工藝有很大關係。

做好口水雞,首先要注意選材。飼料餵養的肉食雞肉軟乎乎的,渣又多,口感發柴,切塊用辣椒炒可能比較適合,根本不適合做口水雞。可以用的雞肉有4種:

(1)土公雞—鮮嫩肥美,肉質緊實,味道純正;

(2)童子雞—個頭嬌小,質地細膩,易熟易嚼;

(3)三黃雞—具有黃毛、黃皮、黃腿等特徵,其肉質細嫩、皮薄,肌間脂肪適量,肉味鮮美;

(4)烏雞—肉質烏黑細嫩,味鮮可口,對人體最具滋補功能,蛋白質含量和人體所必需的胺基酸含量均比普通雞肉高。

雞肉煮製3種方法:

1、開水下鍋,90℃浸煮。雞開水下鍋,水裡加拍破的老薑、蔥段和少許花椒,起到提味祛腥的作用。水不宜多,淹過雞身少許即可。下鍋前,先用勺子舀滾水淋雞身,使雞皮變緊。然後,再把雞放入滾水,這時水溫下降,改調小火,不再沸騰,水面只冒極小的氣泡(就像打開可口可樂1分鐘後所冒的氣泡),煮15—20分鐘,雞肉既熟又嫩。

2、加葡萄酒煮。煮雞時放姜、蔥,等水開了,把10克紅葡萄酒和500克帶骨雞肉放進去,關火,加蓋燜18分鐘左右撈出,晾涼後放進冰箱凍1小時,色澤非常誘人。

3、米湯煮。米湯中澱粉含量高,煮出的雞肉口感嫩滑。為了雞肉熟得快,可以在胸脯、大腿等肉厚的地方用竹籤插幾下,沒有血水就可以了,再煮2分鐘,關火。

冰鎮處理 肉質緊實

雞肉煮製九成熟時,撈出,趁熱放在冰水中,讓雞皮變得緊實。接著再放開水中煮4分鐘,然後重複用冰水泡一遍,接著再煮2分鐘,最後趁熱把雞拿到乾淨的案板上,在雞身上塗上花生油,皮會特別光亮,還可以防止雞皮風乾,減少水分的蒸發。

煮雞時,雞肉組織的表層細胞受熱破裂,內部汁液流失,肉質緊實,吃起來就感覺柴。雞煮熟後,放在湯汁中浸泡,能使細胞重新充水,形體重新飽漲,肉質就嫩了。

斬雞時要心穩、手準、力沉,一刀下去,就是均勻一條,別猶豫遲疑,否則皮破肉爛,賣相不佳。本人不喜歡操刀,一般用手撕碎,感覺比較原生態,熟雞一過刀,怎麼都覺得有股生澀的鐵鏽味。撕好後,調味汁時要取用原湯,口味就自己看著辦好了。此外,浸雞的湯別浪費了,把雞腳、雞頭、雞脖子之類的雜碎及內臟扔下去,加點絲瓜塊燒一鍋絲瓜湯,非常鮮美可口。

報名諮詢微信&手機: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報名愷賢大課堂!

相關焦點

  • 每日食譜之口水雞
    大家好,歡迎來到每日食譜,我是蘑菇,今天介紹的是口水雞。 這是四川的傳統特色菜餚,屬於川菜系中的涼菜,佐料豐富,集麻辣鮮香嫩爽於一身,有著「名馳巴蜀三千裡,味壓江南十二州」的美稱。 在製作前,你需要準備的材料有:雞腿4隻、香蔥3-4根、蒜9-10瓣、料酒2大勺、生抽2勺、陳醋3勺、糖1勺、花椒油1勺、0.5勺、辣椒油1勺、香油1勺。 準備好材料,我們就可以開始製作了。 第一步,雞腿放在涼水裡,加入料酒去腥,也可以放入薑片。
  • 10款桌桌必點的口水雞菜品
    這道菜在調味方面有所突破,根據其創新理念,我試做了這款「椒麻口水雞」,它採用鹽、味精、雞湯、鮮花椒蓉、蔥葉蓉、青瓜皮蓉、香油調和成青瓜椒麻味,具有鹹鮮清香、風味優雅、色澤青綠的特點。巴蜀口福雞取蔥、薑末各10克,鹽15克,醬油、糖各8克,雞精15克,蝦籽、麻油各20克熬成蝦籽滷備用。三黃雞改刀裝盤,澆上蝦籽滷即可。成菜時皮肉潔白,皮脆肉嫩,蝦籽滷味鮮美。廣州人常吃鹽火局雞。我將其製作成「蔥油口水雞」,取用大蔥、圓蔥、小蔥末各30克,澆上燒至五成熱的色拉油100克和香油10克,拌出香味後,加鮮湯100克,精鹽、味精各10克調勻即可。
  • 奧食卡食譜 | 七道菜品分享
    如果你想把自己的菜品或者關於餐飲廚師美食的原創文章,投稿到本微信公眾號。
  • 奧食卡食譜—10道高毛利黃瓜菜品!
    點擊上方「奧食卡愷賢廚道」關注並置頂從廚之路,每天有 老朋友  陪伴,真好!
  • 奧食卡食譜 | 16款火鍋鍋底和18款蘸料配方
    點擊上方「奧食卡愷賢廚道」關注並置頂從廚之路,每天有 老朋友  陪伴,真好!
  • 奧食卡食譜 | 十款上海菜,不單是濃油赤醬,厲害了
    料:鱸魚一條約750克,洋蔥絲15克,青紅尖椒粒各5克。想不到偏清淡的桂花醋在口味上更能引發蝦仁的甜味,而桂花獨特的香氣更是幽幽地為菜品增添一絲別樣的氣氛。B:蔥、姜、蒜各10克,鹽17克,味精10克,雞汁3克,勁霸湯皇5克,烤牛肉汁適量,白芝麻2克。製作:1、將牛黃瓜條切約10釐米長的大塊氽水備用。2、將調料A用紗布包好,放入不鏽鋼桶內,再往桶裡注水並放入鹽15克、蔥、姜、蒜和牛肉條,小火煮約30分鐘至斷生撈出。
  • 奧食卡食譜|七款菜品高顏值創意融合菜
    原料:蹄髈一隻、蔥段40克、薑片20克、紅蔥頭30克、紗布一塊、麻繩、冰糖50克、生抽60克、老抽60克、雞粉10克、桂皮10克、八角10克、香葉10克做法:1、把整隻的新鮮蹄髈去骨;2、把水燒開後放入去骨蹄髈,沸水燙後刮去浮皮,拔去毛洗淨;趁熱將老抽抹在蹄髈上,等10 分鐘;3、將紗布裹住蹄髈,將蹄髈揉成圓柱形後用麻繩紮緊定型;淨水中放入姜、蔥段、紅蔥頭、桂皮、八角、香葉、冰糖、生抽、老抽;4、將紮好的蹄髈放入調好味的湯水中小火燜煮一個半小時至兩個小時
  • 蓉城口水雞
    郭沫若在所著《賟波曲》中,有:"少年時代在故鄉四川吃的白砍雞,白生生的肉塊,紅殷殷的油辣子海椒,現在想來還口水長流……。"烹調賜拈來"口水"兩字,倒成就了大名鼎鼎的"口水雞"。口水雞之所以叫口水雞是因為有很多花椒,吃了會麻到嘴巴癱瘓不由自主流口水。2風味口水雞具有麻辣、鮮香、嫩爽的特點。
  • 奧食卡食譜 - 7款讓顧客上癮的旺銷湘菜!
    點擊上方「奧食卡愷賢廚道」關注並置頂從廚之路,每天有 老朋友  陪伴,真好!
  • 奧食卡食譜| 火爆的餐飲單品,七道旺銷牛蛙菜品來襲!
    點擊上方「奧食卡愷賢廚道」關注並置頂從廚之路,每天有 老朋友  陪伴,真好!
  • 2014年10月18號奧食卡北京大課堂國際名廚賽邀請函( 國宴御廚·亞洲大廚 聯袂主評)
    2014年「低碳飲食與食品安全論壇」暨奧食卡北京大課堂名廚交流賽。嘉賓評委:(中國烹飪大師、中國御廚)奧食卡海外理事會成員、奧食卡國內各區分會理事會成員、論壇重要嘉賓及企業家代表活動流程:日 期活 動 流 程時 間10月18日星期六開幕儀式/奧食卡名廚交流賽(百子灣大鴨梨店)13:00—
  • 10款不同風味口水雞做法!
    製作:1、將雞洗淨,按上法煮至熟透起鍋;鮮筍切片,飛水,放入盤中墊底。2、將口水料調勻後備用。3.把雞肉去大骨,砍成大小均勻的條,蓋在筍片上面,淋上調好的口水料即成。此菜在酸、鮮、辣的基礎上,突出鮮椒的清香。調製口水料時,應邊調邊嘗,以口水汁味道濃厚、鹹鮮酸辣為宜。
  • 國際奧食卡第89個全球分會成立——奧食卡中國大連分會
    國際奧食卡第89個全球分會成立——奧食卡中國大連分會2014年11月17日,國家發改委中國民促會、世界中小企業聯合會、國際奧食卡酒店餐飲聯合會大連分會成立儀式在大連天海賓館隆重舉行,中國國寶級宮廷菜大師李光遠先生,奧食卡執行會長葉子愷,天海賓館總經理付立勇,及經理江亮新,以及大連餐飲界企業家和名廚出席分會成立儀式
  • 奧食卡食譜|海中人參——八道滋補海參料理!
    原料:75克海參、20克大米、20克江米、20克香米、100克高湯、5克雞油、2粒枸杞、1片薄荷葉、10克蠔油、10克醬油、10克冰糖老抽做法:1、用調料將海參煨至入味。把香米蒸好,用油炸至金黃色,加入高湯調味。
  • 口水雞的10款做法,不一樣的風味!
    製作:1、將雞洗淨,按上法煮至熟透起鍋;鮮筍切片,飛水,放入盤中墊底。2、將口水料調勻後備用。3.把雞肉去大骨,砍成大小均勻的條,蓋在筍片上面,淋上調好的口水料即成。此菜在酸、鮮、辣的基礎上,突出鮮椒的清香。調製口水料時,應邊調邊嘗,以口水汁味道濃厚、鹹鮮酸辣為宜。
  • 奧食卡食譜 | 天氣寒冷,做這些菜一定會受歡迎
    如果你想把自己的菜品或者關於餐飲廚師美食的原創文章,投稿到本微信公眾號。
  • 奧食卡食譜—27款旺銷特色農家菜!
    點擊上方「奧食卡愷賢廚道」關注並置頂從廚之路,每天有 老朋友  陪伴,真好!
  • 峨眉山美食記錄:翹腳牛肉、豆花肥腸、口水雞……這些味道很地道
    簡簡單單,有著牛肉的原味,搭配一碗白米飯,佐著湯水、時蔬,牛肉則蘸著辣椒粉而食。豆花肥腸:豆花肥腸是四川的一道經典美食,按我的理解其實有點像加了肥腸的麻婆豆腐!而在當地,豆花飯也是很受歡迎的,基本的搭配是一份清爽的原味水豆花,再就是一碗米飯,蘸著醬汁一起食用!
  • 奧食卡食譜 | 10款辣得過癮的旺銷川味菜
    說明:吃肥腸魚時,大多會配味碟蘸食,味碟的製法是:取芹菜碎、蔥花、香菜碎、油酥豆豉、油酥豆瓣和酥黃豆入碗,上桌後現舀入肥腸魚鍋裡的麻辣湯汁,攪勻即成。牛舌青筍片:是先把青筍(即萵苣)片成長薄片,然後在清水盆裡泡脆後撈出來。
  • 口水雞 霸王雞 藤椒雞...秘密配方
    自製口水汁 用野山椒末50克,薑片、蔥段、香菜根、圓蔥片各40克,加入鹽、味精各10克,清雞湯1千克熬製15分鐘,過濾即成。這道菜在調味方面有所突破,根據其創新理念,我試做了這款「椒麻口水雞」,它採用鹽、味精、雞湯、鮮花椒蓉、蔥葉蓉、青瓜皮蓉、香油調和成青瓜椒麻味,具有鹹鮮清香、風味優雅、色澤青綠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