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對決湖人,原本被認為是傳統籃球和小球時代籃球的精彩對決,但在湖人變陣後截然改觀,兩隊在都具有機動性下,控制失誤和保護籃板變成了贏球因素 。
火箭的後場在整個系列賽中其實都蠻受湖人系統性的防守針對。從包夾到協防,再到弱邊的補防。湖人一整套系列的防守給火箭莫大的壓力。尤其是詹姆斯哈登 (雖然他的平均得分還是蠻高的),但湖人大大降低的是他串聯隊友的能力,類似進攻發動機位置。在湖人的防守下,他在被包夾後的失誤大大的提升,往往被弱邊的防守者搶斷後快攻得分。
我們可以知道一個球隊的攻勢連貫性是很重要的,而湖人對火箭最大的核心防守策略就是避免進攻的連續性,雖然在某些時候並沒有貫徹執行(像是第三場的第三節或是第四戰的第四節),但大部分的時刻湖人還是維持防守的一貫性。
而有時並不是湖人影響火箭的進攻而是他們自己造成的,德安東尼的調度有時真的讓人匪夷所思,讓原本已經在場上串起攻勢的關鍵球員下去坐板凳。例如在第二戰時,火箭在第三節攻勢再起,由哈登配上P.J. 塔克、埃裡克戈登、考文頓和豪斯的陣容,打出單節41比上23的攻勢。但到了第四節卻讓該場狀態不好威斯布魯克幾乎打滿。
威斯布魯克在本次系列戰中也是一個雙面劍的存在,當初交易他來的時候就是為了提升火箭的活力以及釋放火箭的進攻空間。他的確有時在火箭危急的時刻打出好表現,但他也損壞了火箭的節奏。
有時他的投籃選擇使火箭更邁向進攻停滯的沼澤,但有時他的英雄球也幫助火箭追分和止血。然而根據統計,威斯布魯克是今年賽季中跳投次數500次以上但命中率最低的球員。他對火箭帶來的效果終究是弊大於利。火箭教練團是否可以平衡威斯布魯克的出手和選擇而不是一味濫投可以在下一季而得知了。
籃板也是系列賽的一大看點之一,我們可以說第一場火箭籃板做的很好,常常用P.J塔克卡住安東尼戴維斯,讓其他人在抓下籃板,因此雙方在第一場籃板數持平。但沃格爾也不是省油的燈,從第二場開始,他派後衛們積極的衝搶進攻籃板來爭取二次進攻的機會,的確收到很好的效果。這個方法除了可以增加得分機會,也可以使火箭進攻節奏變慢,使湖人防守布陣更加確實。
雖然有人會說由八月份火箭對決雄鹿,可見籃板不是火箭贏球的關鍵因素。當時火箭也是輸雄鹿的籃板一倍,但贏下的比賽。可是沒有被看到的是失誤次數,當時雄鹿失誤了22次而火箭只有9次,利用輪轉防守製造對手失誤才是火箭能在巨大的籃板差下奪取勝利的因素。
可是整個系列賽中,火箭大部分時候控制失誤都比湖人差,自然也不會出現放棄籃板而贏球的現象。
而我也想給火箭的角色球員一個掌聲。P.J塔克整個系列賽都給安東尼戴維斯蠻大的壓力,努力卡位只為了避免濃眉拿到球,在做進攻犯規和籃板位子的判斷也是一流。而羅伯特考文頓也是火箭能走得長遠的原因,從對手視線盲區抄球和火鍋是他的拿手絕活。戈登也證明健康的他是火箭的中流砥柱之一,在進攻:三分的long ball是火箭的空間概念進攻的主軸;防守上:他的盯防和力量可以使對手得分更不易。
然而經過今年的小球洗禮之後火箭的何去何從也不得而知了,因為根據Adrian Wojnarowski 報導,德安東尼將不會和火箭續約,他也會接受其他隊的邀約。
德安東尼在火箭執教了四年,共取得了217勝101敗,這四年中火箭每年都能在季後賽打進八強,其中在2017-18季後賽打到了西決遇上勇士才輸的。
德安東尼最著名的就是他的小球戰術。從太陽時期開始他就以&34;打出名堂。到了火箭後也與總管的&34;結合,在這季捨棄了傳統的中鋒,改打&34;,並以此陣容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究竟火箭的下一步是什麼呢?繼續往小球發展?我們就繼續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