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

2020-12-15 虹新聞

中宏網北京12月6日電(記者 王鏡榕)12月5日,「十四五規劃與思想強國——第三屆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暨第六屆新型智庫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此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智庫理論與實踐》承辦。國內知名智庫學者、社會賢達及媒體界200多位人士齊聚一堂,旨在加強智庫國際影響力建設,提升中國智庫全球布局,以思想強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效途徑。

論壇嘉賓合影

在開幕式上,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作致辭,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作主旨演講,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絲路學院副院長、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文主持開幕式。

劉元春致辭

劉元春副校長在致辭中向到場來賓表示歡迎和感謝。劉元春副校長表示,黨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中提出了「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和「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的新要求,這也為新時代的中國智庫工作提出了研究方向和使命,為此,新時代中國智庫應在成果傳播上增加國際影響力,在倡議設置上促進國際凝聚力,在方案執行上形成國際協同力。劉元春副校長指出,中國人民大學作為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提出打造中國智庫的「人大品牌」,進一步加強和推進學校智庫建設。作為中國人民大學的智庫國際化領銜平臺,人大重陽在全球治理、「一帶一路」、公共外交、宏觀政策等領域做出了很多智庫國際影響力的實踐探索。中國智庫必須堅持開放發展、合作發展、共贏發展,積極與國際智庫搭建共同發展的中國平臺,共同探討研究把握世界經濟發展新特點、新態勢,爭創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動世界經濟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希望通過今天的論壇深入探討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的新時代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建設與發展,共創中國智庫的未來。

樂玉成副部長主旨發言

樂玉成副部長做主旨發言時提到,疫情對我們的經濟、社會各個領域都帶來了嚴重的衝擊,全球經濟陷入前所未有的衰退,經濟全球化遭到冷風、逆流。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個別大國,搞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甚至挑動新冷戰,國際矛盾、地區衝突明顯增多,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當下的「動蕩變革期」,第一當務之急必須要儘快遏制疫情,戰勝疫情,第二中心任務是要促進世界經濟的恢復發展,第三迫切要求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治理體系,第四根本出路在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對於中國外交,樂玉成副部長也向參會嘉賓分享了個人心得,即外交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要堅定的捍衛國家利益、展現大國責任和擔當、辨證看待機遇和挑戰。樂玉成部長對於當前國際社會給中國貼「戰狼外交」也分享了觀點,他認為,「戰狼外交」是中國威脅論的又一個翻版,是又一個話語陷阱,目的就是讓我們打不還手,罵不還口。100多年前的舊中國當時任人宰割,現在我們不允許。所以希望我們不抗爭、不還手的這些人,他們要從100年前的舊思想當中走出來。最後,樂玉成副部長對如何提升國際影響力、如何講好中國故事也分享了看法。

樂玉成副部長與嘉賓互動

主旨演講環節後,在提問互動環節中,樂玉成副部長就與會嘉賓提出的諸多問題,如時下較為關注的中美關係、中澳關係、重建跨大西洋關係等話題做了細緻的回答。

王文院長發布報告

在會上,王文院長發布主題為《調動「百萬大軍」,講好中國故事——中國智庫提升國際影響力的困境剖析與務實建議》的研究報告。

隨後王文院長主持進入了「思想強國:未來五年的中國與世界」大會討論環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副會長、大使歐渤芊、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曉春、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副主任、《智庫理論與實踐》主編劉細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劉志勤、南京大學中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副主任兼首席專家李剛參與了討論。

大會討論環節

陳文玲對於為什麼要建設思想強國,什麼是中國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如何應對當前百年不遇的大危機分享了個人看法。陳文玲認為,思想的庫是真正的庫,要真正成為思想庫,要具備五種能力:一是格局思維能力,要有大的格局,要有家國情懷;二是要有大局思維的能力;三是要有戰略思維的能力;四是要有底線思維的能力;五是「漣漪思維」的能力。

歐渤芊指出,第一,智庫影響力要注意到一個問題,我們不要掉到別人的話術當中去;第二,講好中國故事可能不僅僅是專業團隊的事情,更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情。歐渤芊借基辛格先生曾經講的中美關係回不到過去的說法強調,美國也回不到過去,中國也不可能再回到過去;第二美國不是全世界,歐美也不是鐵板一塊,發展中國家才是我們的戰略依託;第三,全球化不會因為任何人、任何事而停下腳步,多邊主義就是我們唯一合理的選擇。

楊曉春的發言圍繞三個層面,一是中國的對外關係的基本原則沒有變;二是世界在發生著根本性的變化;三是要推動世界和平,我們要秉持人文交流的理念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

劉細文圍繞以思想強國來支撐我們「十四五」的戰略發展,他從如何開展高水平的智庫研究出發,提出智庫組織規範的學術研究積累數據,關注深度的交流合作,開展國際化視野。堅持自由探索,建設開放的信息環境。聚焦前沿性問題,立足於創新驅動發展。

劉志勤用三個字形容了美國:一是「亂」;二是「邪」;三是「逆」。同時劉志勤用三個字來形容中國:一是「治」;二是「正」;三是「順」。對於我們未來的政策,他認為,智庫和思想界要鼓勵批評,因為思想的力量在於批評,思想的戰鬥力也在於批評。只有批評才能夠使我們的思想更加流通世界,也才能夠使國際上更加清楚的認識中國。

李剛從大會的主題——智庫國際影響力建設出發,認為溝通才能賦能智庫的國際影響力。我們對「溝通」這個詞長期以來存在誤解,智庫是橋梁,要想形成影響力,一定要有真誠有效的溝通,這是影響力的基礎。英語是國際智庫的工作語言,而中國絕大多數的智庫都是用中文來作為工作語言的,一旦追求所謂的國際影響力語言就容易成為障礙。李剛認為智庫的國際影響力分為幾個層次:一是國際學術期刊的顯示度,二是國際媒體的顯示度,要用國際社會熟悉的形式來影響國際社會,這樣才是有效的。

大會討論現場圖

5日下午,大會設置了「百年變局與智庫角色」、「後疫情時代中國智庫的國際合作」、「後疫情期中國智庫的新作為」為主題的三場平行分論壇。

分論壇一

分論壇一「百年變局與智庫角色」分別設置了「中美危機管控中的智庫責任」和「未來五年的全球治理體系與智庫責任」兩個環節,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智庫是觀風雲、謀戰略的機構,智庫要在堅持實事求是的基礎上體現自身立場,秉持道德準則,智庫同時要從實踐的角度和數據真實的角度來進入理論創新。本場分論壇專家的共識是,智庫是觀風雲、謀戰略的機構,智庫要在堅持實事求是的基礎上體現自身立場,秉持道德準則,智庫同時要從實踐的角度和數據真實的角度來進入理論創新。

出席此分論壇第一環節的發言嘉賓為前駐以色列大使詹永新,前駐舊金山、紐約總領館經濟商務參贊、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何偉文,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主任陳琪,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巍,對外經貿大學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環球時報》首席編輯谷棣,中國網副總編輯楊新華,該環節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莊雪嬌主持;第二環節出席的發言嘉賓為前中東特使、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吳思科,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許正中,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張勝軍,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新玉,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周戎,中國論壇執委、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韓樺,該環節由《智庫理論與實踐》編輯部主任呂青主持。

分論壇二

分論壇二「後疫情時代中國智庫的國際合作」分別設置了「國際輿論戰與中國智庫國際發聲」和「智庫合作與全球復甦的思考」兩個環節,與會專家表示「思想強國」這四個字的提法非常好,智庫要看得清楚,想得明白,做得紮實,講得到位,聽得進去。出席此分論壇第一環節的發言嘉賓為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戰略研究處處長李鼎鑫,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傳播中心主任孫敬鑫,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機構與智庫評價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胡薇,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人大學報編審林堅,環球時報英文版副總編盧靜嫻,《人民日報》客戶端副主編曹磊,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研究員程宏,該環節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劉在波主持。第二環節出席的發言嘉賓為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潘慶中,中國銀行研究院主管、研究員邊衛紅,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儲殷,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教授、貨幣金融系副主任羅煜,《證券日報》副總編董少鵬,北京語言大學特聘教授黃靖,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高校國別和區域研究工作秘書處研究員孫曉萌,該環節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楊清清主持。

分論壇三

分論壇三「後疫情期中國智庫的新作為」分別設置了「思想創新與智庫國際化建設」和「全球議題塑造與智庫協同創新」兩個環節,此論壇大多數與會專家圍繞智庫話語權和行動力討論。出席此分論壇第一環節的發言嘉賓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國強,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顏梅,中央電視臺財經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劉戈,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樊春良,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研究員沈進建,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助理,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王珩,復旦發展研究院院長助理黃昊,《中國銀行保險報》資深編輯黃明明,該環節由南京大學中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副主任、教授李剛主持。第二環節出席的發言嘉賓為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黨委書記高燕燕,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朱鋒,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亞非研究所前所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周曉晶,重慶智庫創始人兼總裁,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首席研究員王佳寧,華中科技大學華中智庫副院長、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杜志章,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韓國研究中心副主任邢麗菊,CGTN製片人魏威,該環節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崔震海主持。

閉幕式上,中國論壇執委、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韓樺,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劉在波,南京大學中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副主任兼首席專家李剛,三位專家分別對分論壇討論成果進行了匯報。分論壇匯報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長楊清清主持。

王文院長宣讀倡議

分論壇成果匯報結束後,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宣讀了《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倡議2020》,該倡議包括五個方面。一是中國智庫應努力為後疫情時代提出更高質量的務實合作方案。二是中國智庫應努力回歸有效實踐講出更高品質的中國故事。三為中國智庫應努力為全球議程拿出更高標準的轉型倡議。四是中國智庫應努力為人類進步生產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思想。五是中國智庫應努力對國際輿論的多變作出更高效的反映。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副主任、《智庫理論與實踐》主編劉細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絲路學院副院長王文最後做閉幕式致謝。

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是國內首次專門圍繞「國際影響力」而召開的大型智庫界研討會,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主承辦。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一直致力於國際化影響力建設,並於2017年就舉辦了「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2017」,2019年舉辦「新時代的中國思想與世界變局——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2019」。此外,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致力於對外傳播,講好中國故事,英國《經濟學人》《金融時報》,智庫專著《思想的力量》,《澳大利亞人報》等均在研究或報導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美國《紐約時報》、義大利國際政治研究所季刊、希臘Capital.gr、俄羅斯著名智庫庫瓦爾俱樂部、今日俄羅斯(RT)等多家媒體採訪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不僅組織百名中國學者聯名《致美國社會各界的公開信》,更協調組織48國學者發布14個語種的「拒絕新冷戰」共同聲明;同時組織大型全球論壇、雙邊對話,並在各大外媒上撰文、發聲,及時主動適應波詭雲譎的國際形勢對中國智庫提升國際影響力提出的新要求。

相關焦點

  • 第三屆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在北京舉行
    圖為論壇現場 人大重陽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6日電 (記者 馬佳佳)5日,「十四五規劃與思想強國——第三屆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暨第六屆新型智庫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國內知名智庫學者、社會賢達及媒體界200多位人士齊聚一堂,旨在加強智庫國際影響力建設,提升中國智庫全球布局,以思想強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效途徑。
  • 第三屆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暨第六屆新型智庫建設學術研討會在...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柳棽):12月5日,「十四五規劃與思想強國——第三屆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暨第六屆新型智庫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辦。此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智庫理論與實踐》承辦。
  • 第三屆珞珈智庫論壇聚焦「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與中國主張」
    10月12日,由武漢大學、光明日報社聯合主辦的2019第三屆珞珈智庫論壇在武漢舉行。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光明日報副總編輯陸先高分别致辭。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委員、外交部國際法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惠康,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楊潔勉,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張海文,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王義桅,深圳大學特聘教授丁學良,國家開發銀行研究員劉衛平,武漢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胡德坤,國家高端智庫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所長肖永平、副所長聶建強
  • 樂玉成在第三屆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暨第六屆新型智庫建設學術...
    大疫情、大變局呼喚大團結、大作為  ——在第三屆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暨第六屆新型智庫建設學術研討會上的主旨演講  (樂玉成,2020年12月5日)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要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團結取代分歧,攜手推進國際聯防聯控,特別是合作推進疫苗研發和分配,努力讓疫苗成為各國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產品。  中心任務是要促進世界經濟恢復發展。保護主義、「脫鉤論」只會讓世界經濟雪上加霜。要積極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促進各國互聯互通,保障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暢通,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開創新的增長動力,實現包容和可持續發展。
  • 第三屆「中國青年戰略論壇」在同濟大學舉辦
    、中國社會科學網、《世界經濟與政治》編輯部、《政治學研究》編輯部、《當代亞太》編輯部聯合主辦,同濟大學中國戰略研究院、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共同承辦的第三屆「中國青年戰略論壇」在同濟大學衷和樓1802會議室成功召開。
  • 人民大學與俄聖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共同舉辦第六屆中俄高級經濟論壇
    5月23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和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共同主辦、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和俄羅斯研究中心承辦的第六屆「中俄高級經濟論壇」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召開。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教授出席會議並致辭。與會學術代表團主要由經濟學院的知名專家學者組成。論壇開幕式上,陳雨露校長和聖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校長馬克西姆契夫教授分別代表中俄主辦單位致辭。
  • 第三屆「中國百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論壇」舉辦
    來源:新浪財經適逢「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十四五」規劃開局啟航之際,繼2018、2019年連續兩年成功舉辦「中國百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論壇」後,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於2020年12月11日在經濟學院東旭學術報告廳(603)舉辦第三屆「中國百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論壇」。
  • 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第三屆「21世紀世界百所著名大學法學院院長論壇」
    近日,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建院70周年之際,為加強全球範圍內法學教育領域間的交流與合作,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第三屆「21世紀世界百所著名大學法學院院長論壇」,邀請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吉林大學、復旦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武漢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以及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等200
  • 中國—東協媒體智庫雲論壇成功舉辦
    中國網6月16日訊 2020年是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為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國際合作,積極探索培育中國和東協在疫情背景下的經濟合作增長點,6月9日,中國外文局聯合中國—東協中心、科技日報社主辦,中國報導社、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共同承辦的「中國—東協媒體智庫雲論壇」成功舉行。
  • 2020年中國—東協大學智庫聯盟論壇視頻會議在南寧成功舉辦
    2020年中國—東協大學(國別與區域研究)智庫聯盟論壇視頻會議開幕式現場。廣西大學國際學院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29日訊(記者 黃新躍)以「推動務實合作、深化雙邊關係」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東協大學(國別與區域研究)智庫聯盟論壇視頻會議在南寧成功舉辦。本次論壇共計有來自中國和東協國家、國際組織的專家學者、高校智庫代表等150餘人出席。
  • 第三屆中國—中東歐論壇在上大舉辦
    「中國社會科學論壇·第三屆中國—中東歐論壇」在上海大學成功舉辦10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論壇·第三屆中國—中東歐論壇」在上海大學成功舉辦。來自中東歐10國以及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學者知名學者與會。
  • 【智庫思享】楊新華:百年變局是中國智庫的重要機遇,應在輿論場...
    文 | 楊新華 中國網副總編輯編者按:2020年12月5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智庫理論與實踐》承辦的第三屆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暨第六屆新型智庫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 「第三屆中國政治傳播研究學術論壇」在京舉行
    「第三屆中國政治傳播研究學術論壇」於2019年5月10、11日在北京召開,論壇主題為「新時代、新基礎、新形態:大變革背景下的中國政治傳播」。本屆論壇由中國傳媒大學主辦,中國傳媒大學政法學院、中國傳媒大學政治傳播研究所、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自媒體時代的中國政治傳播新秩序及轉型研究」課題組承辦,學術期刊及媒體支持單位有:《現代傳播》《國際新聞界》《南京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網、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新聞與傳播》《青海社會科學》《新聞與傳播評論》。
  • 第三屆「中國百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論壇」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舉辦
    適逢「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十四五」規劃開局啟航之際,繼2018、2019年連續兩年成功舉辦「中國百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論壇」後,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於2020年12月11日在經濟學院東旭學術報告廳(603)舉辦第三屆「中國百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論壇」。
  • 「2020新型智庫治理暨思想理論傳播論壇」舉辦
    論壇發布了由南京大學中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光明日報智庫研究與發布中心聯合撰寫的《2020CTTI智庫報告》。報告指出,從研究雙方聯合研發的中國智庫索引(CTTI)相關數據看,「十三五」期間,我國智庫建設取得明顯進展。截至目前,中國智庫索引CTTI共收錄來源智庫941家、專家15736位、成果178553項、活動28644場。
  • 湛江科技智庫論壇在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成功舉辦
    12月16日下午,第三屆湛江科技智庫論壇在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麻章校區CD報告廳成功舉行,來自全市高等院校、機關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學者齊聚該校,共同探討湛江科技智庫高質量發展大課題。論壇由中共湛江市委組織部、湛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湛江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承辦。
  • 盤古智庫第三屆學術委員會名單
    經第三屆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審議通過,盤古智庫共有專家363人,其中顧問35人、學術委員234人、特約高級研究員7>盤古智庫顧問 中國人民大學傑出教授、國務院參事蘇 格盤古智庫顧問 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會長、中國駐冰島原大使湯 敏盤古智庫顧問 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
  • 四川大學法學院成功舉辦中國自貿區/自貿港法治智庫聯盟2020年論壇
    2020年10月24日,由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法治智庫聯盟主辦,四川大學法學院、四川大學法學院自貿區暨一帶一路法律研究中心承辦,中國法學會WTO法研究會自貿法治專業委員會、四川省法學會、成都市法學會協辦的「中國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法治智庫聯盟2020年論壇」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行政樓301會議室成功召開,論壇主題為「中國自貿區
  • ...第五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智庫論壇(2020)平行論壇線上召開
    12月12日,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和廣州國際城市創新傳播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第五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智庫論壇(2020)平行論壇「網絡聯通中外,命運心手相連」會議在線上召開。來自湖南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大學等全國各大高校以及澳門網際網路研究學會的11名專家學者和業界精英齊聚一堂,圍繞新冠肺炎疫情給國際傳播帶來的新思考、「一帶一路」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的形象建構及傳播、海外重點智庫的社交傳播特點、演好中國故事等話題展開探討並分別帶來學術主題演講。
  • ...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高峰論壇暨上海海事大學第三屆全球...
    現在,青島選擇用更具引力的開放思維、更具張力的應用場景擁抱人才和資源,助推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攻勢建設。11月21日,「慧海達航」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高峰論壇暨上海海事大學第三屆全球校友聯誼會活動在市北區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