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看來,東莞作為籃球城市的美名更多是靠兩支CBA球隊打下了江山,而在本地資深籃球迷的心目中,這個城市還有另一個江湖,一個屬於「草根籃球」的江湖:在那裡,誰想打球,吆喝一聲便能組個隊。想去看球,不分主客,不用買票。更有大批愛好籃球的企業家,不惜重金到全國各地招攬人才。
紅人面對面
無人不識「東莞球王」
在東莞,每年大大小小各種業餘籃球賽多不勝數,其中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好手,但能在這個地盤封王的人只有一個,他叫做張冠豪,東莞南城人,自2003年開始代表南城隊三奪市聯賽冠軍,兩次加冕個人MVP。早在2005年,不到20歲的阿豪便有了個威震江湖的名號———「東莞球王」。
張冠豪比記者想像中矮一點,白淨且斯文,走進餐廳時沒引起太多注目。「我1.85米,在本地人裡算高的了,但肯定不能跟職業球員比。」阿豪說。身高比不上職業球員,但球技卻不落下風,事實上阿豪的父親年輕時就是籃球好手,阿豪在小學便展現了遺傳下來的籃球天賦,而到了初中,1.8米的他已經能像電視裡的N BA球星一樣扣籃了,測到的最高摸高是3.4米(1.86米的陳江華摸高為3.5米)。網上有一段張冠豪從隊友頭上飛躍扣籃的視頻,看起來頗有職業聯賽全明星扣籃的風範。如今年漸30,阿豪仍然可以輕鬆扣籃:「最近訓練得少,但只要給我幾天練練,應該能隨便扣。」
由於身材、年齡相仿,張冠豪常常被東莞球迷拿來與「廣州球王」陳江華對比,其實很早前兩人就在球場「對」上過,那時華仔尚未成為C B A明星,阿豪也還不是「東莞球王」。「面對面的話我打不過他,」阿豪說,「但他也很難從我這佔到什麼便宜。」
讀大學時,張冠豪還被東莞新世紀俱樂部看上過,隨新世紀青年隊一起去打過全國青年聯賽,與八一的德勒黑北京的吉喆等職業球員做過對手。由於表現可圈可點,新世紀很快給阿豪開出了一份合同,不過最終他還是選擇了留在大學,而這也是東莞本地球員最接近CBA的一次。
張冠豪如今供職於南城區體委,除了仍會代表南城隊出戰市籃球聯賽外,平常也不乏各種「野球」邀請,有時是朋友組隊玩玩,更多是一些本地企業、機關單位慕名而來,請「東莞球王」助力比賽。有一次在常平,一家酒店組織內部聯賽,其中一支代表隊請了阿豪過去,而另一支代表隊則從廣州找來兩名黑人外援,結果阿豪帶領的本土隊一舉擊潰「國際隊」,一下子聲名遠播。去年還有江西武寧的某個單位請他前去打比賽,只要不影響工作和家庭,阿豪都樂意前往。「現在也工作了,打球不是為了生計,」他說,「主要還是自己喜歡,就是愛好籃球。」
新莞人的留戀
這裡是打籃球的天堂
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職業籃球剛剛興起時,東莞人對籃球的熱愛便為這座城市贏得了「籃球之都」的美名,加上廣東地區高速發展的經濟誘惑,來自全國各地的籃球人才如果要南下,首先想到的就是東莞,現在球迷熟悉的李春江、杜鋒、王仕鵬、李群等巨星,都是主動來東莞發展的籃球人,並在這裡取得了成功。而與他們一樣,現在每年依然有很多來自東北、西北、華中等地的籃球人才來到東莞,追尋自己的籃球夢,並為這座城市的籃球事業注入生機。
2006年,湖南人羅慧華在兒子羅漢琛的強烈要求下,帶他來東莞參加一個籃球訓練營,本以為只是小孩子的學習交流,卻沒想到那其實是宏遠和新世紀兩家俱樂部組織的「選苗子」大會,而羅漢琛一下子就迷戀上了職業隊氛圍,一門心思想做職業球員。為了支持兒子的籃球夢,老羅毅然辭去了待遇不錯的證券公司經理一職,帶著小羅南下加盟新世紀三隊,此後無論是訓練得再苦再累,哪怕比賽時根本上不了場,老羅都一直給予兒子鼓勵。如今八年過去了,羅漢琛已經能在C B A半決賽裡為東莞新世紀打上主力,而老羅也乾脆把家搬到了大朗,成了新莞人。
當然,像羅漢琛這樣的成功案例還是少數,更多來自異鄉的籃球尋夢者最後沒有走上職業道路,但他們依然選擇留在了東莞,因為這裡永遠「有球打」。在東莞一家私企做消防檢查工作的阿龍來自黑龍江省,小時候在老家體校裡接受過籃球訓練,畢業後經朋友介紹南下東莞,到一家機械廠上班,事實上,老闆看中的就是阿龍會打籃球。「老闆本身就愛好籃球,市裡又總有比賽打,廠裡大家自己搞的球隊都有幾十支了,平常沒事就組織比賽,我很搶手的。」隨著阿龍打球打出了名氣,他也成了其他老闆「挖人」的對象 ,幾 次 跳槽都是因為籃球這個特長,如今他除了幫本單位打球,還會接各種活兒,大到市聯賽,小到給某個村隊「做槍手」,靠打球阿龍一年就能掙上十幾萬。阿龍已經在東莞買房安家、結婚落戶,把自己的命運融進了這個城市的籃球血脈,現在也只有從那濃濃的口音裡,才能分辨出他來自北方。
高手在民間
讓馮祺頭疼的「野球style」
「球王」張冠豪不是東莞業餘籃球圈子裡唯一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與常平鎮的陳曉烽、中堂鎮的梁志忠以及大朗鎮的葉金華,是稱霸東莞草根籃球界的「四大天王」,他們在與CBA職業球員的交鋒中,都未必會落下風。
2009年的東莞市籃球甲級聯賽,大朗隊和南城隊會師決賽,前者主力陣容薈萃了李慕豪、馮祺、孫喆、劉堯等一批來自新世紀青年隊的新星,後者則只有任俊威一個職業球員參賽。結果直到第四節前,南城隊也只落後了大朗隊4分,還令如今已是中國國家隊中鋒接班人的李慕豪陷入犯規困境,以至於比賽沒結束就6犯離場,最後雖然南城隊未能擊敗職業球員當家的大朗隊,但事後回憶起那段經歷,李慕豪等人不停感嘆那幫「野球王」不好對付。「還沒打的時候以為只是野球,打起來才發覺有不少隊都請了專業教練,場上的裁判吹罰水準也不亞於CBA,本想投機取巧一些,但最終不得不盡全力去打,這讓我有些吃驚。」馮祺說。也曾有專業人士直接點出,東莞籃壇的草根精英們如果選拔一下組個隊,再配上一個內線外援,徵戰NBL聯賽應該綽綽有餘。
東莞民間高手的籃球水平真的高過了職業球員?張冠豪說,造成這種「誤會」有兩個原因:一是打球路數和風格完全不一樣,二是兩邊人馬交手時的心態全然不同。「也不是我們的水平有多高,畢竟他們是專業的,不管是身體條件還是訓練環境都肯定比我們強太多了,如果真刀真槍打一次,我們肯定不是對手。」張冠豪說,「主要還是大家參賽的想法不一樣,我們是毫無顧慮的,平常也沒太多講究,到了場上就放開來打,而他們(職業球員)受過規範訓練,路數比較『正』,又怕萬一打這些比賽受了傷,回俱樂部不好交待,所以可能畏首畏尾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