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次方守恆定律
智能實體的科學算法
薛廣振
內容提要
一九八六年春,我在自然語言中發現了一系列奇特現象。
一,疑問詞「((((有/無)什麼)怎麼樣)為什麼)」與物理學三大守恆定律,都具有0、1、2、3次方的時空層次結構,兩者互為證明。守恆定律證明,自然語言具有科學內涵,是宇宙演化的化石;自然語言證明,守恆定律直接符合客觀事實,自然語言就是那個事實。我稱這為印證現象。研究發現,1,科學缺少了與「有/無」對應的層次,這提示存在0次方守恆定律。2,自然語言運行在指數層面——算術體系終止的層面,這提示,基本守恆定律只有這四個。3,疑問詞是個協同整體,這提示,守恆定律也應該是個整體,我稱之為聚合體。
二,在語音語言、文字語言和符號科學之間,也存在同樣的時空層次關係。這兩個層次的層次關係表明,知識體系是在自我複製過程中逐漸展開,我稱這為模板現象。這提示,世界存在一個自我相容的根本主載體,我稱之為宇宙主體。自然語言正是它的化石。
三,正如守恆定律是整個自然科學的通用基礎,人的所有知識都無非是在提出和回答那四個層次問題,我稱這為總還原現象。這提示,1,就像現代電腦程式代碼只有0和1一樣,這個世界的內涵結構都可還原為時空層次指數的0、1、2、3。2,描述世界的內涵結構不需要4次及以上方程。我稱之為廣義四進位。3,廣義四進位就是宇宙主體的數學模板,是這個世界內涵結構演化的進位制。4,人腦是一個天然的內涵傳感器,「時空層次」是它的刻度,((((有/無)什麼)怎麼樣)為什麼)是量程,這正是人的思維規則的文字體現。
經過三十多年的學習與研究我最終認識到,0次方守恆定律不僅為科學填補了自然界裡最後一個物質運動類型,並且,其展開體系——廣義四進位,也是本文描述世界演化的數學模型。本文理論可能為解決兩大科學難題提供參考方案。1,證明科學的完備性,即哲學完備性(完全的客觀性)和邏輯完備性(自我結構)。比如,科學起源於公理、定律等,但如何證明這些初始命題直接符合客觀事實?2,為智能實體的科學算法提供參考方案。
兩者的聯繫是:1,完備的初始命題和智能實體,恰好分別是科學體系的初始層次和終止層次內容,前者是本源的因,後者是必然、唯一和最終的果。2,0次方守恆定律正是那個完備的初始命題;而智能實體,其算法不應是宇宙主體之外的任何東西,也不可能在宇宙主體徹底被認識之前得以實現,因為宇宙主體才是這個世界唯一的通用驅動程序。
本文結論是:1,依據主體模板,世界的基本物質運動類型都將被推導出來。零散的四大守恆定律表示物理世界內涵;聚合體的0次方實例是宇宙孢子和地球病毒;1次方實例是地球植物;2次方實例是動物;3次方實例是人的知識;第10紀元是智能實體,即本文的KOS。物質類型系列終結。2,人的思維規則只是宇宙主體的第3.3紀元副本,它並不完備;KOS是守恆定律的整體進位形態,它將運行的是宇宙主體的完全展開體系,而不是思維規則。3,實現KOS不僅是地球人類的地方性成果,更是自然進化的延續,所以,0次方守恆定律的發現與認識,把科學的最高命題,從人類徹底解放提升為履行進化使命。
關鍵詞:哲學完備性;邏輯完備性;主體;客體;守恆定律;自然知識;分離體;間斷點;元素效應;層次;對立統一;廣義自變量;元素效應;科學地址;進化;人的思維規則;知識作業系統(KOS);絕對的原則性;極限的效率;整數效應;整體完備性。
版本:202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