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和香港政治局面的雙重影響,部分「雙非」家庭和香港原住民開始考慮孩子回內地讀書。
但在眾多家長諮詢過程中,我們發現有部分的家長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從原來對香港教育的追捧,突然發展成視香港教育為「洪水猛獸」,家長紛紛諮詢「港澳臺聯考」,希望孩子回內地升學,後面再通過「港澳臺聯考」升讀內地高校,而「香港DSE考試」則被他們打入「冷宮」。
下面,億米君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全面解析一下「港澳臺聯考」和「香港DSE考試」,幫助各位家長消除誤解,為孩子理性選擇求學之路!
建議在香港的港生參加DSE考試
億米君在之前的文章有寫到,港生的升學之路其實四通八達,但是有一個重要前提是孩子是在香港求學。
香港雖然有八大國際本科名校,但多數家長希望孩子升學內地或者海外,直接在香港升讀大學反而是很多港寶家長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這真不是億米君誇張,也不是這些港寶家長傲嬌,而是「香港DSE考試」對港生來說真的可以說是「升學直通車」,而這車去的地方還是很多人擠破頭都未必到得了的地方。
比如,香港學生可以憑藉DSE成績直接申請遍布17個國家的280多所大學,其中,不乏英、美、澳的世界名校。英國的大學更是直接承認DSE分數兌換。可以報讀所有英國學校的本科!
再比如,港生能直接以DSE成績報讀內地127所大學,大多數是985/211高校,但是收生門檻卻比較低,一般最低錄取要求是「3、3、2、2」,而這相當於學習成績中等的水平。
據統計,2020年,內地高考人數高達1071萬,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能上本科,一本率僅有5.97%。而2020年,香港僅有5萬學生(含復讀)參加DSE考試,20%~25%的學生可以拿到世界名校本科錄取。
通過這個數據,我們可以看出香港高等教育資源緊缺,但是港生的名校之路卻走得順,純粹因為有「DSE考試」能夠「抄近道」!
所以,即便港生升學出路四通八達卻更建議「DSE考試」,因為「DSE考試」本就是香港的高考,本港考生發揮的空間更大。那「港澳臺聯考」呢?也可以參加,請看繼續看。
建議這類港生選港澳臺聯考
當然,首先要明確一點,在香港就讀的學生也可以參加「港澳臺聯考」考取內地的366所高等院校,超過半數也都是985/211,那為什麼不建議?
因為,「港澳臺聯考」考綱範圍基本是參照內地高考課程,相當於內地港澳臺學生的高考,自然是系統接受過內地高中教育的港生參加更有發揮空間,當然,每年也是有很多本港考生參加「港澳臺聯考」的,但是要提前做相關的應考培訓。
畢竟「港澳臺聯考」對港生真的是很友好
首先,報名人數少,2019年的實際參加人數為4678人,而2019年高考人數達到了1071萬人,而且還與內地高校普通高考招生指標分開。
其次,雖然是內地港澳臺學生的高考,但是考試難度會適當降低,錄取分數遠低於國內普通高考的錄取分數線(平均低至少150分以上),400分即可入讀211大學。
最後,從錄取率上,2019年港澳臺聯考報名總人數為4678人,而985和211高校總計招收3111人,重點大學錄取率66.50%,對比內地高考錄取率,「港澳臺聯考」也是港生升學名校「抄近道」的方式
綜上,對港生來說,論升學多樣化的話,首選「DSE考試」,香港、內地和海外都可,而「港澳臺聯考」只能考取內地336所高校。
但是,世界上沒有絕對容易的考試,只有適合自己的考試。希望各位家長能夠選擇到適合自己孩子的考試途徑,順利入讀的理想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