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7 2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這個助農平臺幫我銷售了近千斤茶,非常好!」提起鳳新村剛創建的茶葉交易平臺,南溪村村民黃伯讚不絕口。近段時間,潮安區鳳凰鎮鳳新村茶商柯新雄,創新茶葉交易模式,為供需雙方提供茶葉信息、搭建交易平臺,幫助周邊茶農拓寬銷路,促進鳳凰茶產業發展。
近日,記者來到潮安區鳳凰鎮鳳新村拖方路口,一廠房門口掛著的「助農茶葉交易平臺」「一樓茶農寄售專區」牌子格外顯眼。走進廠房內,只見地面上擺著一袋袋待售的茶葉,袋上還貼上一張小紙條,寫著茶葉的品種、產地、數量和聯繫電話等信息。有茶商正在看茶樣,品茶,挑選自己心儀的茶葉。
這間500多平方米的茶廠,是鳳凰鎮鳳湖村村民柯新雄開辦的,而廠裡待售的茶葉卻來自周邊多個鄉村的茶農。「今年4月底,有附近幾家茶戶找到我,希望能幫忙銷售茶葉。」柯新雄說,由於自家茶廠在大路旁,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優越,加上有客商人脈資源,茶農寄賣的茶葉很快就被賣光。消息一傳出,越來越多的茶農找柯新雄幫忙銷售。
為幫助茶農拓寬銷路,柯新雄決定搭建一個助農茶葉交易平臺。他把制茶機械搬離茶廠,騰空廠房用來放置茶農的茶葉。5月初,助農茶葉交易平臺正式運營。
「過去是茶商挨家挨戶上門收茶,今年因為疫情,上來收茶的茶商少了,有這助農平臺,給茶農帶來不少方便。」 鳳凰鎮中段村黨支部書記林振勝說。在他的帶動下,中段村18戶農戶也把自家茶葉寄售在這裡。
「大家信任我,我就要把這件事做好。」柯新雄坦言。為了確保茶葉安全,他安排專人對茶葉進行24小時監管,還在茶葉袋下邊墊網狀塑料腳板,做好防潮防溼處理。為確保茶葉質量,他還委託專業的第三方機構進行茶葉質量檢測。
「以前來這裡買茶,需要到村裡挨家挨戶去看,還要預約時間,一天下來只能看三、四戶茶農的茶葉,現在把茶葉集中在一起,藉助這個平臺,我可以一次性看到幾十戶茶農的茶葉,同一款茶葉還可以對比不同產地及質量,不僅節約成本,還提高效率,非常方便。」來自汕頭的茶商陳倍元告訴記者,如果他看中了哪一家的茶葉,就會直接打電話跟茶農議價,既避免面對面議價的尷尬局面,也不必付中間商的差價。
談話期間,有茶農帶著幾袋剛制好的茶葉,來到交易平臺的廠房內。上秤後的茶葉經編寫、張貼好信息紙條,就被放置在廠房裡,等待買家挑選購買。「茶葉寄在這裡,我只要隨身攜帶手機,就可以安心在茶園裡忙活自己的事情了,不用待在家裡等茶商上門買茶。」鳳湖村村民黃伯說,去年自己售賣出去的茶至今還被人拖欠著尾款,而現在茶葉經過交易平臺賣出後,資金一步到帳,比較有保障。到目前為止,黃伯已藉助這個交易平臺銷售了900多斤茶葉,這次又帶來新一批茶葉寄賣。
據介紹,目前已有200多家茶商和十幾個村50多名茶農加入到這個交易平臺,原來的一對一變成了一對多、多對多的銷售模式。平臺運營近一個月來,收到茶農寄售的毛茶兩萬多斤,已銷售了四千多斤。
「搭建這樣的平臺能讓茶農、茶商都開心,我也就很開心。」柯新雄高興地說,因為這是一個自由開放、信息透明的茶葉交易平臺,目的就是以茶會友、聚攏茶商、便利茶農。當記者問及平臺接下來有何發展計劃,柯新雄表示,下一步,他將把這個助農茶葉交易服務平臺上線公眾號、小程序,並引入電子商務,深入推進茶葉的產銷對接,滿足更多茶農和商家的需求,他也有信心、有決心把這個惠農的交易平臺做強做大,更好地助力鳳凰鎮茶產業發展。
來源:潮州日報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