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我想的只有愛情

2020-12-22 騰訊網

正兒八經的說句大實話,若生在別的年代,以楊玉環的體態和美貌,或者成不了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楊貴妃。

四大美女也許根本沒她什麼事兒!

名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回媚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根本不會有。

然而,這一切只是假象。

歷史告訴我們,一切浮華背後,藏著的永遠只要六個字——一切皆有可能。

這個可能就在大唐。

唐朝這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的強國,從立國之初,就以雍容的態度包容了一切,前所未有的開放態度,讓這個國家,甚至女人都呈現出異彩紛呈的局面,其中「以胖為美」的獨特審美觀成為大唐獨有的文化標識。

這種超然的包容態度,給了大唐女人無比的自信。

於是,她們給歷史留下了有別於任何一個朝代的畫面——身段上下無比的勻稱,該凸的突出,渾然天成的比例,營造出一種更豐滿圓潤的畫卷。

毫無疑問,大美人楊玉環就是豐滿圓潤裡的佼佼者。

歷史記載,楊玉環「凝脂胭華」,連「脂肪」都開始「凝集」,像「胭脂」一樣散發著「華麗」的色彩,靠著這個「功力」,楊玉環迅速在大唐出道,並且在不久的將來,成功吸引了一個叫李隆基的男人注意。

後來的後來,我們都知道。

因為這個男人,大唐從此多了一幕悲劇。

悲劇的名字就叫——長恨歌。

在說這幕悲劇之前,我們還是有必要了解了解楊美人的童年。

據歷史記載,玉環這個寫滿美麗的名字並不是為楊美人準備的,準確的說,歷史沒有告訴我們楊美人戶口本上的名字就叫楊玉環。

這件事在權威雜誌《舊唐書》沒有,《新唐書》裡沒有寫,《資治通鑑》裡也沒有明確記載,《長恨歌傳》只說她是「楊玄琰女」。

第一次將這個名字寫在楊美人的頭上是在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楊美人死後大約100年,鄭處誨編撰的《明皇雜錄》裡才第一次提及:「楊貴妃小字玉環」。

至此,這個名字宛如天上就是為楊美人設置的一般。

一經出現,再也容不得更改。

只是今日,說到楊美人,第一個名字就是玉環。

其實,她的真實姓名應該叫做「楊玉」,這是老爹老媽諮詢了許多文壇大咖才定下的名字,有什麼特殊的含義,歷史沒記載,我們也不得而知。

總之一句話,有了名字的楊美人應該是很高興的。

唯一遺憾的是這份高興並沒有持續多久。

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要了楊老爹、楊老媽的老命,於是沒爹沒媽的楊玉只能住在去四川成都,也就是叔父楊玄珪家生活。

和一般豪門欺負外來妹的戲碼不同,楊玄珪對這個沒爹沒媽的侄兒很是喜歡,好起來比對自己兒子還要好。

不讓兒子欺負不說,一切吃喝拉撒睡都是最好的。

美其名曰,女孩就該富養。

在這個理念下,楊玉開始學習音樂、舞蹈、美容、甚至古典文化修養都沒放過。

良好的天賦,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十幾歲的楊玉就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

最讓人驚訝的是,身段,面容仿佛在音樂、舞蹈、文學的薰陶下,變得越發的雍容華貴,身上的肌膚經過音樂、文化的薰陶變得細膩。

後來的大詩人杜甫對此就有過記載,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麗人行》

在當時說到美人,第一個想到了便是楊玉。

光是這些還不足以讓人嫉妒,問題的關鍵在於擁有了美貌與才華的楊玉還有一副好脾氣。

史載:性格婉順。

這樣的美人幾乎是一個無解的方程式。

老天爺似乎也不忍心就此埋沒了這樣的美人。

公元734年12月,唐玄宗的女兒鹹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喜歡熱鬧的楊玉也應邀參加。鹹宜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瑁恰好也參加了,人群裡驚鴻一瞥,就此淪陷。

如果說世間有一見鍾情,那麼壽王李瑁的這一瞥絕對算是最快,最驚喜的一見鍾情。

這位王爺當夜就將婚姻大事提上了日程。

本著夜長夢多意思,這場從認識到結婚只用了一個月就走完了過程。

儘管是閃婚,但兩人小日子過得還算幸福。

如果歷史就這麼平淡的過下去,那麼楊玉環的人生也許很精彩,但絕對不會精彩到影響到唐玄宗的後半生。

歷史最大的魅力只有六個字——一切無法預料。

此時的楊美人也不會想到,自己的身份一變再變。

公元(737年)武惠妃逝世,李瑁的母親武惠妃是唐玄宗最為寵愛的妃子,在宮中的禮遇等同於皇后。沒了武惠妃的陪伴,唐玄宗頓時感到宮中冷清了許多。

作為皇帝,他並不缺老婆。

缺的是一個懂自己,和自己有共同話題的女人。

此時,有人進言楊玉環「姿質天挺,宜充掖廷」,這個八個字的評價頓時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

世間還有這樣的美人。

也不知道這個美人懂不懂音樂,懂不懂舞蹈,懂不懂詩,會不會聊天,性子溫婉不溫婉。

本著這份好奇,唐玄宗將楊氏召入後宮之中。

而此時的李楊二人因為過了新婚的興奮勁兒,一切回歸於平淡。

此時的兩人才發現,原來彼此之間並非那麼熟悉。

價值觀,愛好,甚至話題都不一樣。

楊美人喜歡舞蹈、喜歡音樂、喜歡詩、喜歡荔枝、喜歡熱鬧。

李瑁則喜歡權勢,喜歡軍事,喜歡粗茶淡飯,喜歡安靜。

這樣的矛盾隨著時間的溜走,兩人越發的明顯。

原來,我們的愛情並沒有童話裡描敘的那麼美好,我們也有隔閡,也有不理解。

在這種矛盾的婚姻當中,出現了歷史最戲劇性的一幕。

楊美人被自己的公公接入了宮中,納為貴妃。這個從兒媳變後媽的戲碼,與楊美人而言,並沒有多大的不適合。

後人留下的各種記載傳遞的信息只有一個,那就是嫁給唐玄宗,楊美人是被動的。

這個答案並不完全對,鞋子適不適合自己,唯有自己最清楚,唐玄宗生於神都洛陽,性英明果斷,多才多藝,知曉音律,擅長書法,儀表雄偉俊麗。

這樣的男人,那個少女不喜歡呢?

自從遇到了他,她才知道什麼夫妻感情。

好的感情需要共同的話題,共同的愛好,共同的素養。

這一切,這個叫李隆基的男人都有。

這件事唯一的痛苦與難言只有一個叫李瑁獨自品嘗,父親是一國之君,卻搶了自己的妻子,這好比在天下人面前,扒光了自己的衣服,當街巡遊一般。自己卻不敢反抗,更無力反抗。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心愛的女人,離自己越來越遠。

三年的婚姻,隨著一紙詔書徹底解除,從此以後,她再沒有多看那個傷心的男人一眼。

在她看來,天下的男人就在她的懷裡。

這是一個溫柔而充滿男人味的男人。

為了她,唐玄宗可謂費盡心機。為了迎合她喜歡服裝的心理,有專門為貴妃服務的七百多人給她做衣服。為了讓她吃上喜歡的荔枝,唐玄宗下令開闢了從嶺南到京城長安的幾千裡貢道,以便荔枝能及時地用快馬快速運到長安,因為荔枝摘下後五天內會變味兒。

為了讓她盡情的舞蹈,他根據河節度使楊敬述將從印度傳進來的《婆羅門曲》來潤色改編,創出了屬於她的《霓裳羽衣舞》,讓她在宮中盡情的排練。

得知她喜歡熱鬧,他時時在宮中召開宴會,天天歌舞昇平。

怕她在宮中見不到自己的親人,倍感寂寞。

他開始提拔她的親戚。

很快,兄長楊國忠也平步青雲,一步登天,做上了唐朝宰相。姐姐們也得到了實惠,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其他的兄長也有封賞,時時在宮中相聚。

對她的任性,唐玄宗給予了充分了耐心不說,還對後宮人說:「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

當然了,他們的感情也不是一點波瀾都沒有。

和尋常正常夫妻一樣,他們也小打小鬧,為此她一次一次被送回了娘家。

天寶九載二月的一天,她偷偷地吹唐玄宗大哥寧王李憲的紫玉笛,被唐玄宗看見了,以忤旨又被送出宮外。她一時生氣就出了宮,並發誓永遠不會回來了,為此剪下一綹青絲,託中使張韜光帶給唐玄宗,唐玄宗大駭,又令高力士把她召回。

有幾次,他們甚至為了一點小事吵架。

她甚至下了決定,絕不會回來。

可得知唐玄宗沒有她,便寢食不安,她心疼便乖乖的回來了。

世人都說她仗著唐玄宗的寵信,變得更為驕縱,熱搜上說什麼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唯有她自己知道,真正感情深的夫妻就該是這個樣子。

做丈夫的寵愛妻子,做妻子的想念丈夫。

世人都說,唐玄宗離不開她,唯有她自己更清楚,捨不得離開的是她而已。

好的日子就過了這麼些年,如果不是後來安胖子背叛了她和唐玄宗,她的人生也許就這麼一直快快樂樂的下去。

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她的人生也許只有兩個字——喜劇。

然而,歷史最禁不起如果。

隨著家裡人越來越多,整個唐朝開始混亂起來,後世說,唐朝的轉向衰落固然有唐玄宗的過失,但楊氏兄妹特別是楊國忠這個哥哥沒有起到正面的作用,他的為非作歹,也沒有給妹妹帶來好運,反而把妹妹送上了不歸路。美麗並不是罪過,但美麗卻是一個起因。

對此,她並不否認。

哥哥固然有錯,但大錯還是自己造成的。

這一切的原因歸結起來只有一個,她不會看人。

於萬千的人群中,於無際涯的時光裡,一個人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只是掃了一眼,就把安祿山做乾兒子。

當時的她,只覺得這個胖子,一身的肥肉,圓嘟嘟的很可愛。

心頭一軟,也就順利做了一回乾媽。

然而,最終的結果,她被騙了。

作為一個女人,她又怎麼會知道,這個外表肥胖,傻乎乎的豬頭三會藏著一顆顛覆大唐的野心呢?

如果她能看出來,打死她也不會做什麼乾媽。

因為這個錯誤,她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清君側,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

喪失了銳氣的唐玄宗帶著她與楊國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經馬嵬驛(今陝西興平市西)時,陳玄禮為首的隨駕禁軍軍士,一致要求處死楊國忠跟楊貴妃,隨即譁變,亂刀殺死了楊國忠。

面對江山和美人,唐玄宗起先還能維護她,說什麼國忠亂朝當誅,然貴妃無罪,本欲赦免。

奈何,禁軍士兵不答應。

最終,她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三十八歲。

對此,她其實並沒有史書寫的那麼不甘心。

作為唐玄宗的妻子,她的死唐玄宗固然是負有很大的責任,但在危難關頭,不舍貴妃,即舍江山,熟輕熟重,是個男人都知道該怎麼辦。

但自己就因此而否定唐玄宗對自己的愛麼,當然不會,真正的愛情是融入生活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是融入骨子裡的相思,是刻在記憶力的不舍。

她很清楚,這三點唐玄宗做到了。

她聽說,她時候唐玄宗耿耿難忘,憂慮難眠。甚至問仙訪道,以求與她相見。可以說,唐玄宗在風蝕殘年的最後時光,都是在對她的深深思念、痛苦和哀悼中度過的。

沒了她,這個威武的男人很快就垮了。

這是騙不了人的。

對於她的死,經過歲月的洗禮,有人認為她既是為情獻身,更是為國赴難。

看到這個評價,她很想說一句,他們多想了。

我沒那麼偉大,身為一個漂亮的女人,我想的只有愛情。

相關焦點

  • 楊玉環:與唐玄宗傳頌千古的愛情,不過是一場的騙局
    ——《長恨歌》白居易此時的楊玉環22歲,唐玄宗李隆基56歲,一夜恩寵,楊玉環的人生自此改變。痴情帝王,絕色美人,大唐催人淚下的愛情絕唱,是清空了兩位主角之前的人生,開啟於君王寵幸的這一頁,是有多麼諷刺。
  • 遊戲試玩:畫境長恨歌,帶你體驗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悲劇
    今天編編試玩了下畫境長恨歌,被這種古典畫風吸引的編編花了二十幾分鐘通關了,也身臨其境地體驗了一番唐玄宗與楊玉環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舉個例子,有一個畫面是貴妃醉酒的劇情,將兩個盤子和一個被子用「生」點亮後,會得到玉盤珍羞的成就;接著只要用「情」筆將裝了酒的酒杯和楊玉環連起來就能達成畫面目標,輕鬆過關,但如果你將一個盤子裡的荔枝和楊玉環連起來就會達成妃子笑的成就,這就是出自杜牧的《過華清宮》: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楊國忠不只有楊玉環,你知道他舅是誰嗎?武則天:那是我愛的男人
    同樣都靠楊玉環,差距怎麼這麼大呢?實際上,楊國忠不只有楊玉環,看了他舅舅,瞬間感覺他的後臺不是一般的硬,他的家庭環境,或許才是他「成功」的深層次原因。楊貴妃3個從父、3個兄弟,卻只有楊國忠混得最好楊玉環嫁作壽王妃時,她的養父楊玄璬就已經從河南府士曹參軍,一躍升任為國子監司業,從地方到中央,連升5大級,可謂青雲直上。5年後,楊玉環改嫁李隆基,楊玉環直系親屬全部被提拔重用,壽王只有實力封一個楊玄璬,但李隆基可有實力封全部楊氏家族。
  • 楊玉環與唐玄宗是否是真愛?一句成語一個荔枝,真愛無需解釋
    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最了解的莫過於就是王昭君和楊玉環,當年王昭君遠嫁塞外,感天動地,昭君出塞的故事也讓許多人知道了這位女子。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便要從楊玉環開始說起,楊玉環身處的唐朝可以說是非常鼎盛而且開放,整個朝代充滿了文藝氣息,據史書記載,楊玉環之所以能夠被壽王李瑁所看重,就是因為她有著非常精湛的舞蹈以及音樂才華,要知道古代的女子從小便不能讀書,更別說有這樣的舞蹈功力和音樂才華,真的非常少見,就光是這兩點足以讓唐朝的皇帝為之動容。
  • 王者榮耀:楊玉環明增暗削?楊玉環輪落到輔助了嗎?
    大家好,我是小正(小百科以後更名小正了),今天正式服迎來更新,這次更新也有部分英雄迎來調整,其中就是有下水道英雄楊玉環了,話說峽谷四大美女就屬楊玉環出場低,玩個上百把都很難見到一把,這次天美總算是想起來了。
  • 唐玄宗最受寵的妃子楊玉環:位列四大美女,最終卻死於非命
    電影《妖貓傳》在前一段時間上映了,隨著電影的熱潮大家又開始關注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以及白居易描繪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絕美愛情。楊玉環是四大美女之一,"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中的"羞花"說的就是她,詩句用"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 情感解析《十二夜》:當只有激情,愛情註定只是「快消品」
    2、只有激情會降低愛情的豐富度但是,只有激情的愛情結果就大相逕庭了。只有激起的愛情,從物理角度來看就是佔用了愛情其它要素的空間,我們不用大腦想都可以知道,一件事情如果只有一個要素是完全不可能得到一個較好的發展的。愛情也是如此,激情因為其魔力太大,很容易佔據其它愛情空間,而愛情不但只有激情,還有責任、感情、默契、配合。
  • 大唐遺風:唐玄宗費盡心思得到楊玉環,是否獲得真心,真相竟是……
    正因如此,楊玉環後來光榮入選「中國古典四大美女」。楊玉環初入宮中,被立為壽王李瑁之妃,而且兩人在一起生活了五年,很是幸福。李瑁之母是武惠妃,深得李隆基寵愛。李隆基甚至為了武惠妃對自己另外三個兒子痛下殺手,可見李隆基的痴情。在楊玉環之前,李隆基還有一個寵妃。
  • 李隆基將楊玉環趕回娘家,為何要選在夜裡接回?高力士:夜裡方便
    文/時針 說到大唐,我認為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個人,李世民、武則天與李隆基。李世民的貞觀之治為之後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李隆基治下的「開元盛世」,更是將大唐王朝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排除李隆基在統治方面的天分,他的私人情感方面也為人所稱道,他與楊玉環的世紀之戀譜寫了一篇愛情傳奇。
  • 為什麼用「雲想衣裳花想容」形容楊玉環?裳字怎麼讀?
    大家都知道李白寫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扶檻露華濃」是用來形容楊玉環的美貌,也有很多人是從《妖貓傳》這部電影中熟悉了李白的這首詩和楊玉環的美貌,這首詩裡面有很多的多音字需要大家去正確的讀出來,比如「裳、檻」等字,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會讀錯。那麼下面秦學教育的小編就來說說為什麼用「雲想衣裳花想容」形容楊玉環?裳字怎麼讀?
  •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誰婚姻最幸福?
    西施是春秋末年霸主之一吳王夫差的妃嬪;王昭君是南匈奴最高統治者呼韓邪單于的正妻;貂蟬是東漢末年群雄之一呂布的妻子;楊玉環是大唐玄宗皇帝李隆基的貴妃。單論嫁的好不好的話,這四人其實嫁的都很好。西施的丈夫夫差是吳國的王;王昭君的丈夫呼韓邪單于是南匈奴的王;貂蟬的丈夫呂布是一個勢力的領導者;楊玉環的丈夫李隆基是大唐的皇。
  • 楊玉環:大唐盛開的牡丹花,楊貴妃的絕世美貌與悽慘一生
    楊玉環這個女人的一生充滿了神秘色彩,她與王昭君、西施、貂蟬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他們有著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美貌。楊玉環擁有著令人羨慕的愛情而唐王朝也因她走向了落敗。四大美人之一的楊玉環真的是「 紅顏禍水」還是「紅顏薄命」?
  • 楊玉環之死中的唐玄宗,一個落寞無能的普通人
    歷史上有很多讓人覺得驚豔的愛情,同時也有許多讓人感嘆的悲劇。因為古代是一個漫長的封建時代,所以許多人在愛情上都是悲劇的。就像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對相愛的人,唐玄宗和楊玉環。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故事通過白居易的詩歌《長恨歌》而流傳千年。
  • 楊玉環的愛情故事是從這裡開始的,華清宮驪山景區,值得遊覽
    這裡也誕生了楊玉環和他老公的愛情故事,並由白居易先生寫了一篇著名的《長恨歌》,到現代,這裡只要不是天兒太冷,晚上會有兩場同名也是根據這個古老故事改編而成的露天舞臺劇,全程一個多小時華清宮始建於唐初,背山面渭,倚驪峰山勢而築,規模宏大,建築壯麗,樓臺館殿,遍布驪山上下。
  • 同樣嫁父子,楊玉環與武則天怎麼差距那麼大?兩個關鍵所致!
    武則天雖然貴為女皇,然而愛情卻是一波三折,政途更是來之不易。她14歲入宮封為才人,嫁唐太宗李世民。後唐太宗聽信道士預言,有一武姓女子將來改朝稱帝,於是臨終前將武則天削髮為尼。唐朝不僅武則天嫁了父子二人,而另有一女子同樣嫁了父子二人,那就是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楊玉環先嫁壽王李瑁為妃,夫妻郎才女貌,年齡相當,青春正好,伉儷情深。歷史巧合的是,當初武則天曾奉命出家為尼,而楊玉環曾奉命出家為道。
  •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楊玉環——林芳兵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從古至今,關於楊貴妃的美貌才情被人們以詩詞歌賦的形式展現。「性格婉順,姿質豐豔,擅長歌舞,通曉音律。」身為「四大美人」之一的楊玉環風姿綽約,以豐腴之美獲得唐玄宗的寵愛。「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 唐玄宗和楊玉環,明明輩分不適合,為何朝中大臣沒人反對?
    《長恨歌》家喻戶曉,這首詩歌裡面描繪了唐玄宗和楊貴妃之間的愛情故事,楊貴妃最後的結局很悽慘,唐玄宗也因為楊貴妃的離去而鬱鬱寡歡,不過在楊玉環嫁給唐玄宗以前,他們之間的輩分按理來說是絕對不可能在一起的,因為楊玉環本是唐玄宗的兒媳婦。
  • 風流楊玉環與唐玄宗: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楊玉環的風流還把詩仙李白引進宮中,一次楊玉環制清平樂曲,苦無詞句,唐玄宗立即想到賀知章推薦的李白,太監在街上用清水噴醒酩酊大醉的李白,衣冠不整的李白被帶進內宮,乘醉在玉箋上寫成清平調三闋: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 唐玄宗與楊玉環酷愛握槊,每天最少來一次,握槊究竟是什麼?
    直到此後兒子李瑁出世後,為了保住兩人愛情的結晶,便將兒子報給大哥,以王府世子之名得以長成。為了給兒子掃清障礙,武惠妃又攛掇李隆基將太子廢棄。 可以說,李隆基對於武惠妃的寵愛一點也不比楊玉環少,他可以聽從武惠妃的攛掇毫不留情的將自己的兒子處死,甚至放任她謀害與自己患難與共的妻子王皇后,他在武惠妃死後不久,就看上了當時還是他兒媳婦的楊玉環
  • 語文老師:我畫楊玉環,英語老師:我畫路飛,美術老師:都讓讓!
    語文老師:我畫楊玉環,數學老師:我畫悟空,美術老師:都讓讓 哈嘍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這裡是你們最愛的小編。老師是陪伴我們時間很長的一群人,他們教會我們成長。不光教我們文化知識,還會教育我們如何做人。其實,很多老師都是非常有才華的,他們不光本專業很厲害,還會畫畫。下面我們就看看他們的大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