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兒八經的說句大實話,若生在別的年代,以楊玉環的體態和美貌,或者成不了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楊貴妃。
四大美女也許根本沒她什麼事兒!
名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回媚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根本不會有。
然而,這一切只是假象。
歷史告訴我們,一切浮華背後,藏著的永遠只要六個字——一切皆有可能。
這個可能就在大唐。
唐朝這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的強國,從立國之初,就以雍容的態度包容了一切,前所未有的開放態度,讓這個國家,甚至女人都呈現出異彩紛呈的局面,其中「以胖為美」的獨特審美觀成為大唐獨有的文化標識。
這種超然的包容態度,給了大唐女人無比的自信。
於是,她們給歷史留下了有別於任何一個朝代的畫面——身段上下無比的勻稱,該凸的突出,渾然天成的比例,營造出一種更豐滿圓潤的畫卷。
毫無疑問,大美人楊玉環就是豐滿圓潤裡的佼佼者。
歷史記載,楊玉環「凝脂胭華」,連「脂肪」都開始「凝集」,像「胭脂」一樣散發著「華麗」的色彩,靠著這個「功力」,楊玉環迅速在大唐出道,並且在不久的將來,成功吸引了一個叫李隆基的男人注意。
後來的後來,我們都知道。
因為這個男人,大唐從此多了一幕悲劇。
悲劇的名字就叫——長恨歌。
在說這幕悲劇之前,我們還是有必要了解了解楊美人的童年。
據歷史記載,玉環這個寫滿美麗的名字並不是為楊美人準備的,準確的說,歷史沒有告訴我們楊美人戶口本上的名字就叫楊玉環。
這件事在權威雜誌《舊唐書》沒有,《新唐書》裡沒有寫,《資治通鑑》裡也沒有明確記載,《長恨歌傳》只說她是「楊玄琰女」。
第一次將這個名字寫在楊美人的頭上是在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楊美人死後大約100年,鄭處誨編撰的《明皇雜錄》裡才第一次提及:「楊貴妃小字玉環」。
至此,這個名字宛如天上就是為楊美人設置的一般。
一經出現,再也容不得更改。
只是今日,說到楊美人,第一個名字就是玉環。
其實,她的真實姓名應該叫做「楊玉」,這是老爹老媽諮詢了許多文壇大咖才定下的名字,有什麼特殊的含義,歷史沒記載,我們也不得而知。
總之一句話,有了名字的楊美人應該是很高興的。
唯一遺憾的是這份高興並沒有持續多久。
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要了楊老爹、楊老媽的老命,於是沒爹沒媽的楊玉只能住在去四川成都,也就是叔父楊玄珪家生活。
和一般豪門欺負外來妹的戲碼不同,楊玄珪對這個沒爹沒媽的侄兒很是喜歡,好起來比對自己兒子還要好。
不讓兒子欺負不說,一切吃喝拉撒睡都是最好的。
美其名曰,女孩就該富養。
在這個理念下,楊玉開始學習音樂、舞蹈、美容、甚至古典文化修養都沒放過。
良好的天賦,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十幾歲的楊玉就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
最讓人驚訝的是,身段,面容仿佛在音樂、舞蹈、文學的薰陶下,變得越發的雍容華貴,身上的肌膚經過音樂、文化的薰陶變得細膩。
後來的大詩人杜甫對此就有過記載,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麗人行》
在當時說到美人,第一個想到了便是楊玉。
光是這些還不足以讓人嫉妒,問題的關鍵在於擁有了美貌與才華的楊玉還有一副好脾氣。
史載:性格婉順。
這樣的美人幾乎是一個無解的方程式。
老天爺似乎也不忍心就此埋沒了這樣的美人。
公元734年12月,唐玄宗的女兒鹹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喜歡熱鬧的楊玉也應邀參加。鹹宜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瑁恰好也參加了,人群裡驚鴻一瞥,就此淪陷。
如果說世間有一見鍾情,那麼壽王李瑁的這一瞥絕對算是最快,最驚喜的一見鍾情。
這位王爺當夜就將婚姻大事提上了日程。
本著夜長夢多意思,這場從認識到結婚只用了一個月就走完了過程。
儘管是閃婚,但兩人小日子過得還算幸福。
如果歷史就這麼平淡的過下去,那麼楊玉環的人生也許很精彩,但絕對不會精彩到影響到唐玄宗的後半生。
歷史最大的魅力只有六個字——一切無法預料。
此時的楊美人也不會想到,自己的身份一變再變。
公元(737年)武惠妃逝世,李瑁的母親武惠妃是唐玄宗最為寵愛的妃子,在宮中的禮遇等同於皇后。沒了武惠妃的陪伴,唐玄宗頓時感到宮中冷清了許多。
作為皇帝,他並不缺老婆。
缺的是一個懂自己,和自己有共同話題的女人。
此時,有人進言楊玉環「姿質天挺,宜充掖廷」,這個八個字的評價頓時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
世間還有這樣的美人。
也不知道這個美人懂不懂音樂,懂不懂舞蹈,懂不懂詩,會不會聊天,性子溫婉不溫婉。
本著這份好奇,唐玄宗將楊氏召入後宮之中。
而此時的李楊二人因為過了新婚的興奮勁兒,一切回歸於平淡。
此時的兩人才發現,原來彼此之間並非那麼熟悉。
價值觀,愛好,甚至話題都不一樣。
楊美人喜歡舞蹈、喜歡音樂、喜歡詩、喜歡荔枝、喜歡熱鬧。
李瑁則喜歡權勢,喜歡軍事,喜歡粗茶淡飯,喜歡安靜。
這樣的矛盾隨著時間的溜走,兩人越發的明顯。
原來,我們的愛情並沒有童話裡描敘的那麼美好,我們也有隔閡,也有不理解。
在這種矛盾的婚姻當中,出現了歷史最戲劇性的一幕。
楊美人被自己的公公接入了宮中,納為貴妃。這個從兒媳變後媽的戲碼,與楊美人而言,並沒有多大的不適合。
後人留下的各種記載傳遞的信息只有一個,那就是嫁給唐玄宗,楊美人是被動的。
這個答案並不完全對,鞋子適不適合自己,唯有自己最清楚,唐玄宗生於神都洛陽,性英明果斷,多才多藝,知曉音律,擅長書法,儀表雄偉俊麗。
這樣的男人,那個少女不喜歡呢?
自從遇到了他,她才知道什麼夫妻感情。
好的感情需要共同的話題,共同的愛好,共同的素養。
這一切,這個叫李隆基的男人都有。
這件事唯一的痛苦與難言只有一個叫李瑁獨自品嘗,父親是一國之君,卻搶了自己的妻子,這好比在天下人面前,扒光了自己的衣服,當街巡遊一般。自己卻不敢反抗,更無力反抗。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心愛的女人,離自己越來越遠。
三年的婚姻,隨著一紙詔書徹底解除,從此以後,她再沒有多看那個傷心的男人一眼。
在她看來,天下的男人就在她的懷裡。
這是一個溫柔而充滿男人味的男人。
為了她,唐玄宗可謂費盡心機。為了迎合她喜歡服裝的心理,有專門為貴妃服務的七百多人給她做衣服。為了讓她吃上喜歡的荔枝,唐玄宗下令開闢了從嶺南到京城長安的幾千裡貢道,以便荔枝能及時地用快馬快速運到長安,因為荔枝摘下後五天內會變味兒。
為了讓她盡情的舞蹈,他根據河節度使楊敬述將從印度傳進來的《婆羅門曲》來潤色改編,創出了屬於她的《霓裳羽衣舞》,讓她在宮中盡情的排練。
得知她喜歡熱鬧,他時時在宮中召開宴會,天天歌舞昇平。
怕她在宮中見不到自己的親人,倍感寂寞。
他開始提拔她的親戚。
很快,兄長楊國忠也平步青雲,一步登天,做上了唐朝宰相。姐姐們也得到了實惠,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其他的兄長也有封賞,時時在宮中相聚。
對她的任性,唐玄宗給予了充分了耐心不說,還對後宮人說:「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
當然了,他們的感情也不是一點波瀾都沒有。
和尋常正常夫妻一樣,他們也小打小鬧,為此她一次一次被送回了娘家。
天寶九載二月的一天,她偷偷地吹唐玄宗大哥寧王李憲的紫玉笛,被唐玄宗看見了,以忤旨又被送出宮外。她一時生氣就出了宮,並發誓永遠不會回來了,為此剪下一綹青絲,託中使張韜光帶給唐玄宗,唐玄宗大駭,又令高力士把她召回。
有幾次,他們甚至為了一點小事吵架。
她甚至下了決定,絕不會回來。
可得知唐玄宗沒有她,便寢食不安,她心疼便乖乖的回來了。
世人都說她仗著唐玄宗的寵信,變得更為驕縱,熱搜上說什麼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唯有她自己知道,真正感情深的夫妻就該是這個樣子。
做丈夫的寵愛妻子,做妻子的想念丈夫。
世人都說,唐玄宗離不開她,唯有她自己更清楚,捨不得離開的是她而已。
好的日子就過了這麼些年,如果不是後來安胖子背叛了她和唐玄宗,她的人生也許就這麼一直快快樂樂的下去。
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她的人生也許只有兩個字——喜劇。
然而,歷史最禁不起如果。
隨著家裡人越來越多,整個唐朝開始混亂起來,後世說,唐朝的轉向衰落固然有唐玄宗的過失,但楊氏兄妹特別是楊國忠這個哥哥沒有起到正面的作用,他的為非作歹,也沒有給妹妹帶來好運,反而把妹妹送上了不歸路。美麗並不是罪過,但美麗卻是一個起因。
對此,她並不否認。
哥哥固然有錯,但大錯還是自己造成的。
這一切的原因歸結起來只有一個,她不會看人。
於萬千的人群中,於無際涯的時光裡,一個人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只是掃了一眼,就把安祿山做乾兒子。
當時的她,只覺得這個胖子,一身的肥肉,圓嘟嘟的很可愛。
心頭一軟,也就順利做了一回乾媽。
然而,最終的結果,她被騙了。
作為一個女人,她又怎麼會知道,這個外表肥胖,傻乎乎的豬頭三會藏著一顆顛覆大唐的野心呢?
如果她能看出來,打死她也不會做什麼乾媽。
因為這個錯誤,她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清君側,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
喪失了銳氣的唐玄宗帶著她與楊國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經馬嵬驛(今陝西興平市西)時,陳玄禮為首的隨駕禁軍軍士,一致要求處死楊國忠跟楊貴妃,隨即譁變,亂刀殺死了楊國忠。
面對江山和美人,唐玄宗起先還能維護她,說什麼國忠亂朝當誅,然貴妃無罪,本欲赦免。
奈何,禁軍士兵不答應。
最終,她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三十八歲。
對此,她其實並沒有史書寫的那麼不甘心。
作為唐玄宗的妻子,她的死唐玄宗固然是負有很大的責任,但在危難關頭,不舍貴妃,即舍江山,熟輕熟重,是個男人都知道該怎麼辦。
但自己就因此而否定唐玄宗對自己的愛麼,當然不會,真正的愛情是融入生活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是融入骨子裡的相思,是刻在記憶力的不舍。
她很清楚,這三點唐玄宗做到了。
她聽說,她時候唐玄宗耿耿難忘,憂慮難眠。甚至問仙訪道,以求與她相見。可以說,唐玄宗在風蝕殘年的最後時光,都是在對她的深深思念、痛苦和哀悼中度過的。
沒了她,這個威武的男人很快就垮了。
這是騙不了人的。
對於她的死,經過歲月的洗禮,有人認為她既是為情獻身,更是為國赴難。
看到這個評價,她很想說一句,他們多想了。
我沒那麼偉大,身為一個漂亮的女人,我想的只有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