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電影《兩小無猜》被很多人反感,為什麼還能成為經典影片?
前幾天小編在網上找電影看的時候。
無意之間看到了很多的網友對法國電影《兩小無猜》的評論和影評。
但是大多數人似乎都是非常反感電影的,特別是電影的結局。
小編帶著好奇心,去看了這部評價不怎麼樣,但是卻又有著8.0分的經典影片。
看完影片之後,個人還是覺得《兩小無猜》算得上一部經典的影片。
先從劇情來分析一下。
影片主要講的是:男孩於連和女孩蘇菲從小都在玩著「你敢不敢」的遊戲。
他們什麼都敢,除了承認彼此相愛。
男主於連從小生活得很幸福,特別是媽媽對自己特別的好,卻發現媽媽已經得了不治之症。
而女主蘇菲,媽媽是一名妓女,所以即使長得很好看,也在學校讓人欺負。
而唯一沒有欺負她的就是——男主於連。
他們在認識之後,就一直在玩一個叫「敢不敢」的遊戲。
他們有一個寶貝盒子,盒子在誰的手裡,對方就要完成有盒子的一方說出的敢不敢的事情,才能贏得盒子。
他們在上學的時候,一起通過這個遊戲,做了很多的「有趣」的事情。
他們在校車司機不在的時候,發動校車;還在課堂上戲弄老師;在校長室小便;內衣外穿等等。
長大之後的他們,還是什麼都敢,除了承認彼此相愛。
蘇菲其實一早就愛上了於連,不知道對方是否喜歡自己。
蘇菲提出兩人分別4年,看於連會不會傷害自己。
轉眼間四年逝去,於連找到蘇菲。
但是為了證明自己敢,於連另娶她人,還邀請蘇菲做伴娘。
兩人都是非常的痛心,他們約定10年不見面。
在過去的10年裡兩個人其實都如同行屍走肉一般,非常地痛苦。
一次於連收到了蘇菲寄來的信,約自己到家裡聊一聊,沒想到等待於連的還是一場遊戲。
蘇菲打電話報警說,有人侵犯她的住宅。
蘇菲想看於連敢不敢在一分鐘之內逃走。
於連體會了自己這10年以來的激情,他確定自己也是愛著蘇菲的。
兩個人在雨中擁吻,確定是彼此的最愛。
但是,電影安排了兩個完全不同的結局。
第一個:兩個人在工地擁抱親吻,直到水泥淹沒了兩人...
第二個:年邁地兩位老人,在敬老院裡還是玩著「敢不敢」遊戲...
從劇情隱藏的意思分析。
大多數的網友似乎都是很不理解,這樣為什麼是這樣極端的結局,也不能理解於連和蘇菲在而是那樣的惡作劇等等。
於連和蘇菲在童年時候的遊戲,看起來都是惡作劇。其實是兩人想引起周圍人的注意,來緩解他們的孤獨與生活的無奈。
於連無法接受自己最愛的媽媽得了不治之症;蘇菲不能忍住其他的人時時刻刻欺負自己。
於連和蘇菲就像是電影名字一樣,他們兩小無猜。
但是,於連代表著現實;而蘇菲代表著幻想。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是過著平凡穩定但無趣的生活,有的時候看看這樣極端的電影也是挺好的,滿足自己的幻想。
於連和蘇菲從小玩到大的「敢不敢」遊戲,其實是他們衝破的束縛,在無憂無慮地做自己。
2003年的一部法國劇情電影,讓人永遠猜不著結局,看完結局很驚訝
再從結局分析。
電影的結局分為了我們前面說的兩種極端。
導演可能想表達的是,不管愛情會經歷什麼。
但請你珍惜,請你勇敢地表達自己,否則愛情真的會走向兩個不一樣的極端。
電影《兩小無猜》,在用一個極端的表達方式詮釋了一個愛情故事,似乎都以往的愛情片都不同,引起大多數觀眾的不解。
以上是小編看了電影《兩小無猜》之後。
對於被大部分人反感的《兩小無猜》,為什麼還會成為經典影片的見解和看法。
2003年的一部法國劇情電影,讓人永遠猜不著結局,看完結局都很驚訝
如果各位小夥伴們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歡迎大家在線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