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頂杜鵑種子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2020-12-14 吉山花瑤

華頂杜鵑種子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華頂杜鵑( Rhododendron huadingense )是杜鵑花科杜鵑屬落葉灌木,由丁炳揚先生於 1990 年在天台華頂山發現並命名 [1] 。現存資源僅零星分布於天台華頂山、金華北山、磐安大盤山和寧波四明山等區域,屬浙江省特有種。華頂杜鵑自然分布區域狹窄,種群數量稀少,人為破壞嚴重,並且在系統發育研究中具有重要價值,現已被列為浙江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和極小種群保護植物 [2-3] 。此外,華頂杜鵑早春開放、先花後葉、花繁色豔,極具觀賞開發價值。

目前,對華頂杜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群落學特徵、種子萌發特性、遺傳多樣性、花粉活力、致瀕因素等方面 [3-8] ,而對其種子的系統繁育技術未見報導。本文總結了一套華頂杜鵑種子繁育技術,旨在為其種群保護與群落結構恢復提供科學依據,也為其他高山杜鵑的種子繁育提供借鑑。

1 華頂杜鵑的特性

華頂杜鵑為落葉灌木。樹高 1~4 m ,樹皮灰褐色,深縱裂。當年生枝綠色,無毛。葉紙質,常 4~5 枚集生於枝頂,卵形、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先端急尖,基部闊楔形或圓形,邊緣具細鋸齒和粗緣毛。花 2~4 朵簇生成傘形,頂生,花梗密被腺毛;花冠漏鬥狀,長 4.5~5.0 cm ,淡紫色或紫紅色, 5 裂,裂片橢圓形,上方 3 裂片基部有紫色斑點;雄蕊 10 ;子房卵形,無毛;蒴果卵球形,長 10 mm ,直徑 8 mm ,黃色,幹時變黑褐色。花期 3 月底至 4 月初,果期 10 — 11 月。群落主要分布於海拔 800~1100 m 的黃山松林以及針闊混交林中 。

2 華頂杜鵑種子繁育技術

2.1 種子採集與貯藏

種子採集於寧波市林場黃海田林區自然群落植株,海拔 850 m ,西南坡,該區域華頂杜鵑自然分布較為集中,結實母樹數量多。採種時間為每年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待蒴果果皮顏色變為暗黃色或黃褐色時及時採下。將採集的種子放於乾燥通風處攤涼陰乾,蒴果乾燥開裂後,碾開果皮,將種子充分釋放,然後去除果皮、果柄以及摻雜的枯枝落葉等,篩取乾淨種子,將種子放於紗網中乾燥保存。

2.2 圃地選擇

圃地應選在與華頂杜鵑自然生境相似,水源灌溉方便,有一定遮蔭度,土壤肥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地方。本苗圃地位於寧波四明山鎮甘竹嶺寧波市林場內海拔 800 m 的緩坡黃山松疏林下,鬱閉度 75% 左右。該地塊屬典型的低山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夏季涼爽, 7 月平均溫度 24 ℃ 左右,最高氣溫不超過 32 ℃ ;冬季寒冷, 1 月平均氣溫 -2.0~1.0 ℃ ;年平均氣溫 11.6~12.0 ℃ 。年均無霜期 203 d ,年均降雨量 2 000 mm 左右,年平均相對溼度 83.0% 。

2.3 整地做床

在選擇好的黃山松林下,於冬季去除林下雜草藤灌,根據地形開水平帶。春播前再翻耕 1 次,細緻整地,撿除雜草、石塊,土壤細碎。然後做床,床寬 1.2 m ,床間溝寬 25 cm 、深10 cm 。同步準備好林下腐殖土和松針。

2.4 播種

2.4.1 播種時間與種子處理。播種時間宜選擇在氣溫穩定回升後,在四明山區育苗應選在 3 月中下旬。播種前將種子置於溫水中浸泡 24 h ,能有效縮短萌發時間。

2.4.2 播種方法。首先在床面鋪 5 cm 厚粗篩林下腐殖土,播種方式採用條播,床面每隔 10 cm 開橫溝,橫溝宜淺不宜深,將處理好的種子均勻撒在橫溝內,然後覆蓋細篩林下腐殖土 5 mm ,最後覆蓋一層乾淨松針,以不露床面為宜,既能保持苗床的溼度,又能有效防止雨水的衝刷和濺泥。澆透水1 次,以後注意保持床面微溼狀態及時補水, 20 d 左右即可出苗。

2.5 苗期管理

在種子發芽期和幼苗期要勤觀察,不可乾旱缺水,澆水以噴撒為主,防止大水將幼苗衝出床面。苗期要定期除草,保持床面乾淨,速生期幼苗長至 4~5 cm 時可每月施肥 1 次,用磷酸二氫鉀 + 尿素進行葉面噴施,濃度不宜超過 0.5% 。梅雨季還要每月噴施多菌靈等廣譜性殺菌劑,防止苗期發生立枯病等病害。如發現有紅蜘蛛等蟲害要及時噴施殺蟲藥劑。

2.6 苗木移植

幼苗生長期一般為 5 — 10 月, 11 月中下旬葉片枯落後或第 2 年新芽萌動前可移栽。移栽時間宜選擇少風的陰天,移栽株行距為 20 cm×30 cm ,也可移栽到容器內培育容器苗。移栽後澆透水並適當遮蔭,移栽成活率可達 95% 以上。

生境被破壞以及植株被大量盜挖,目前華頂杜鵑已處於瀕危狀態。雖然有學者嘗試從群落特徵、種群結構、種子萌發、花粉活力等方面闡釋其瀕危原因 [2-3 , 7-8] ,但也未能得出一致有效的結論。華頂杜鵑自然結實率高,種子顆粒較大,並且發芽率也不低,這為華頂杜鵑的種子繁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本團隊現已通過以上種子繁育技術成功培育華頂杜鵑幼苗 6 萬餘株,這為後期華頂杜鵑的種群恢復與開發應用提供了充足的種苗保障。

相關焦點

  • 大花蔥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大花蔥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果紅梅大花蔥別名碩蔥、巨蔥、高蔥、吉安花,為百合科蔥屬多年生球根花卉,根系鱗莖肉質具有蔥味。基生葉寬帶形,灰綠色,傘形花序,由 2000 ~ 3000 朵星狀開展的小花組成,花徑可達25cm,碩大如頭,故名大花蔥。
  • 盆景鶴望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盆景鶴望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陳少萍鶴望蘭花形奇特,色彩豔麗,花期長久,盆栽觀賞效果極佳,又是秋冬季節的高級切花,在國際切花市場中很受歡迎,近年來在世界各地發展很快。鶴望蘭植株高達 1m 左右。盛開的鶴望蘭繁 殖鶴望蘭常用播種和分株繁殖。播種繁殖鶴望蘭一般不易結種,但人工授粉後可獲得種子。種子採收後需立刻播種,新鮮種子發芽率高。每年 3 月下旬為播種育苗的最佳季節。
  • 櫻花的形態特徵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櫻花的形態特徵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楊勝毅櫻花因其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嬌羞的形態」而深受大眾的喜愛。每年3月,櫻花盛開,花團錦簇,枝條細嫩,色彩豔麗,非常適合觀賞。然而,櫻花對水分、土壤、日照等要求極高,如何更好地繁殖栽培櫻花成為很多種植園管理者面臨的問題。本文主要講述櫻花的形態特徵、繁殖方式、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希望能提高櫻花的成活率。
  • 狸藻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狸藻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李春華 李柯澄狸藻又稱水芆、膀胱囊,狸藻科狸藻屬植物,為食肉植物中陣容最大族群,它們有漂浮於水面、匍匐地表、陸生於樹上等 3 種生長形態,是具活性囊狀捕蟲結構的小型食蟲植物。狸藻品種眾多,形態各異,大多數都有漫長的花期,會開出成片可愛的小花。花朵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顏色,是所有食蟲植物花中的皇冠。
  • 奇特的露松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奇特的露松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李春華 李柯澄露松又稱露珠、葡萄牙露松樹、露葉茅膏菜、粘蟲草。在分類上,曾是茅膏菜科中自成一屬一種的奇特植物,目前已經獨立為露松科露松屬,該屬全屬全科僅一種,稱為露松屬,臺灣地區常稱為露葉毛氈苔屬。
  • 蝸牛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蝸牛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李春華 李柯澄蝸牛蘭是蘭科文心蘭亞族蝸牛蘭屬植物,為熱帶樹上附生的中小型蘭花植物之一。全屬僅 8 個原生種和 3個變種,與文心蘭屬、齒舌蘭和堇花蘭屬 ( 密爾頓蘭屬 ) 有近緣關係。
  • 盆栽銀邊彩葉桂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盆栽銀邊彩葉桂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繁 殖銀邊彩葉桂可採用扦插、嫁接、壓條等方法繁殖。但在生產中壓條成活率相對較低,而扦插和嫁接成活率高、易操作,適合大規模栽培,在實際生產中應用普遍。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分為有土扦插繁殖和無土扦插繁殖,兩者扦插基質不同,而技術和操作方法基本相同。①扦插時間。
  • 紅花菜豆的高效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紅花菜豆是一種多年生的柔嫩植物,但是在氣候溫暖或涼爽的地方一般作一年生栽培。
  • 淺析武漢百合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
    淺析武漢百合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陳鳴麗百合,又叫夜合、中蓬薯,是一種具有較高價值的植物。百合花可作為觀賞植物,也可作為一種蔬菜、藥材,具有廣泛用途。百合通常種植於中國、日本、朝鮮等地,品種豐富、歷史悠久。
  • 西紅柿病蟲害及綠色防控措施,絕對真技術,讓病蟲害害怕
    隨著西紅柿種植範圍的不斷擴大,西紅柿在生長的過程中也經常遇到病蟲害問題的困擾,甚至隨著西紅柿不同的生長時期,病蟲害的種類和危害也會進行改變。針對西紅柿的在不同生長時期的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詳細分析,希望促進我國的農業發展。
  • 辛夷栽培技術
    二、栽培技術溫暖溼潤氣候,較耐寒、耐旱,忌積水。幼苗怕強光和乾旱。以選陽光充足、肥沃、微酸性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用種子、嫁接、扦插繁殖,亦可用壓條繁殖。種子繁殖:應選十五年生以上健壯母株採種,用層積法貯藏種子,3月份中、下旬,在苗床上按行距33釐米開深約3-4釐米的溝,將種子按株距3釐米播入溝內,覆土與溝面平,輕輕壓實。幼苗期要遮蔭,經常噴水,及時中耕除草,結合澆水適施稀薄人畜糞水或尿素等。培育兩年,即可定植。1、嫁接繁殖:芽接、枝接(切接、劈接)均可,但因辛夷砧木髓心大,所以芽接比被接成活率高。
  • 苦瓜種植方法和病蟲害防治
    苦瓜種植方法和病蟲害防治一、栽培繁殖方法
  • 栝樓栽培技術
    少量種植可以在房前屋後,園邊隙地及山坡石隙處栽培。栽培技術和採收加工技術如下。葫蘆科栝樓屬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其根、果實、果皮和種子均作藥用。少量種植可以在房前屋後,園邊隙地及山坡石隙處栽培。【栽培技術】(一)選地整地1.選地宜選無汙染、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作種植地。2.整地種前深翻土40~50cm。
  • 盆花盆景的栽培技術
    二、花卉的繁殖   分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   (1)有性繁殖;是通過有性(受精)過程得到種子,用於繁殖新個體。要得到優良種子必須有優良的雙親植株,並對優株採集到的種子進行合理的貯藏。貯藏的種子必須放在蔭涼、通風、乾燥的房內。松、杉、柏、和禾本科植物的種子,貯藏以一年為限。球根花 卉的種球以半年為限,如香雪蘭、白合、晚香玉(草本)、唐昌蒲等。   (2)無性繁殖:利用植物的營養器官進行繁殖,方法有:扦插、分根、壓條、嫁接、組培等,使其成為一個新植物。三角梅(葉子花),多種木瓜海棠、櫻桃、五 色梅(3種)、夾竹桃、月季、玫瑰、刺柏、黃楊、薔薇、梔子花、竹類、紫薇等。
  • 苦瓜的種植方法和病蟲害防治
    一、栽培繁殖方法用播種法繁殖,於果實尾部呈黃色而未裂開時剪下幹藏。
  • 竹節參栽培技術
    種子萌發後,胚根先從種孔中伸出,胚芽也隨之伸出,2片肥厚的子葉仍留在種皮內,之後上胚軸迅速生長出土,形成幼莖,莖頂分化出3~5片小葉。子葉養分消耗完後即脫落,此時在土中的胚軸開始增大,形成地下塊根。 【栽培技術】 (一)選地整地1.選地擇排水良好,坡度5~20度,pH值在5.5~7.0的沙質壤土或腐殖質土。地勢應背風向陽。
  • 豌豆苗(尖)菜栽培技術要點
    基於此,重點分析了豌豆苗(尖)專用品種及主要栽培技術,供大家參考。一、品種特徵豌豆苗(尖)菜在生產栽培的過程中,應該選用莖葉肥嫩、纖維少、無卷鬚的豌豆苗,其莖蔓大部分為無限生長型,在生長期內能夠多次採收。若是直接播種,應該選擇顆粒大、無損壞、病蟲的種子。當地使用最多的是無須豌豆、美選大葉豆苗、散裝豌豆「紅花豌豆苗」等。
  • 日光溫室種西紅柿,怎樣做好病蟲害防治?
    生產中與非茄科蔬菜實行3年以上輪作,可有效防止病蟲害的嚴重發生和連續危害。選擇抗病品種,培育無病蟲壯苗生產中要針對當地病蟲害的發生規律,選用適合當地栽培的、具有較強抗病性的蔬菜品種。實行起壟定植、地膜覆蓋栽培棚室採用起壟定植和地膜覆蓋栽培,可有效防止澆水後畦內積水,減少土壤蒸發量,降低棚內空氣溼度,抑制病蟲害發生蔓延。
  • 湖北貝母栽培技術
    湖北貝母從種子萌發到開花結果一般要4~5年時間,通常秋季種子播種後,次年春天發出一片針狀的葉,葉枯萎後地下留有一個直徑3~4mm的鱗莖;第二年從小鱗莖發出1~2片披針形的葉片,鱗莖繼續膨大,直徑達7~8mm;第三年一般能長出幾片更大的基生葉,少數還有主莖,地下鱗莖多為1個,少數為2個,直徑可達1.5~1.8cm;第四年一般都有主莖並具花蕾或能開花,但不結果,地下鱗莖萎爛,重新生成2個新鱗莖
  • 水稻病蟲害十大綠色防控技術應用要點
    促進水稻生產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規範水稻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應用,對當前十大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提出如下應用要點,供廣大生產者參考。一、翻耕滅蛹技術(主治螟蟲)田間稻樁是水稻螟蟲越冬的主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