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規範現金收付 公共服務類收費要有現金通道

2020-12-26 北方網

  中國人民銀行15日發布公告〔2020〕第18號(下稱「18號文」),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公告要求,尊重公眾自主選擇權,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公共服務類等收費要具備現金收付通道,將嚴肅整治拒收現金主體。

  嚴肅整治拒收現金主體

  近年來,非現金支付工具、特別是行動支付快速發展,電子支付範圍越來越廣。特別是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現金收付環境也產生了新的影響,拒收現金問題有所反彈。

  之所以堅持現金收付功能,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一是現金在部分城鄉結合部、農村地區、邊遠地區使用頻率仍然很高,使用面也比較廣;二是中國已經慢慢進入老齡化社會,一部分老年人難以較快適應電子支付;三是現金不依賴電子系統和配套的設施,在地震等自然災害以及戰爭等極端情況下,仍將是經濟領域重要的戰略備用手段。

  對於拒收現金問題,該負責人表示,將堅持持續整治。強化日常監管,通過暗訪巡查等多種方式,開展摸底排查。建立違法主體名錄庫,重點跟蹤、持續整治。深入研究現金流通環境發展規律,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針對性,提升整治效果。

  另外,還將堅持治疏並舉。暢通投訴、舉報各類渠道,及時回應公眾反饋;對涉及公共服務、民生以及公眾關注度高、影響範圍大的拒收現金主體嚴肅整治;將整治拒收現金宣傳作為重要內容,突出典型案例、不同場景下的現金收付要求等重要內容,精心策劃,提升宣傳效果,引導社會各界共同維護人民幣法定貨幣地位。

  不得排斥或歧視現金支付

  對於現金收付和服務主體,18號文明確要求,示範效應強、涉眾面廣、社會影響大的公共機構和經營主體要強化現金服務意識。其中,對於涉及民生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社保、醫療、教育、水電煤氣等公共服務類收費,收費單位或其委託代收機構要具備人工現金收付通道,由人員值守並收取現金;鐵路、道路客運等交通運輸單位,以及涉及零售、餐飲、居民服務和娛樂行業等的大中型商業機構,應具備現金收付通道,由人工或自助現金機具收取現金。

  針對不同消費模式,18號文明確,對於經營主體和客戶面對面進行交易或提供服務的,應支持現金支付;對於線上、線下混合經營且支持線下付款的,在線下收款環節應支持現金支付;對於全部交易、支付和服務均在網絡完成的,可以不收現金;對於在線下採取無人銷售方式經營的,也可以不收現金,但應以適當方式滿足消費者在特殊情況,如手機電量不足、網絡故障等情況下的現金支付需求。

  針對各類現金服務主體,18號文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確保現金業務網點、自助現金機具等基礎設施的覆蓋率和服務水平滿足公眾需要;保險業、證券業金融機構涉及費用收取,以及自助服務機具廠商研發及提供機具服務,要充分考慮現金支付需要,保障非現金支付與現金的兼容性,不得排斥或歧視現金;非銀行支付機構不應要求或誘導其他單位、個人拒收或排斥公眾正常的現金支付需求,不得通過各種形式宣傳無現金或歧視現金概念。

  此外,針對交易中存在的各類問題,相關經營主體要做好事前告知、尊重公眾選擇。

相關焦點

  • 央行出臺第18號公告 進一步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
    原標題:央行出臺第18號公告 進一步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   北京商報消息,12月15日,央行出臺第18號公告
  • 央行發文規範現金收付行為,後續還將採取暗訪、巡查等方式強化日常...
    公告指出,規範現金使用行為的基本原則在於維護人民幣法定貨幣地位,鼓勵支付方式和諧發展,尊重公眾自主選擇權,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此外,公告還對現金收付主體、現金收付服務主體、現金收付生態提出相應的規範要求。比如,公告要求金融機構與客戶面對面辦理金融業務涉及現金收付及費用繳納的,金融機構應在營業場所設置人工現金收付通道等。
  • 進一步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
    》(國辦發〔2020〕45號)有關要求,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提出有關事項:一、現金收付主體規範因對外提供商品、服務或依法履職、管理需要,存在收付行為的各類主體應遵守人民幣管理相關法律規定,自覺規範現金收付行為。
  • 拒收現金將被依法查處!央行再度發文:不得排斥現金支付,不得宣傳無現金支付概念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對現金收付環境又產生了新的影響,拒收現金問題有所反彈,公告的出臺旨在進一步普及現金收付規範要求,促成社會各界達成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的共識,共建多元化支付條件下的現金和諧流通環境。央行也呼籲公眾配合做好整治拒收現金工作,鼓勵公眾依法維權。
  • 央行: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 4家公司收到罰單
    公告要求:  大中型商業機構特別是批發和零售業、餐飲和住宿業、居民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經營場所,應設置現金收付通道。  鐵路、道路客運、城市公共汽電車、城市軌道交通、港口客運站、輪渡碼頭等經營主體應設置現金收付通道或提供轉換手段。
  • 拒收現金將被依法查處!央行再度發文:不得排斥現金支付 不得宣傳無...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對現金收付環境又產生了新的影響,拒收現金問題有所反彈,公告的出臺旨在進一步普及現金收付規範要求,促成社會各界達成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的共識,共建多元化支付條件下的現金和諧流通環境。央行也呼籲公眾配合做好整治拒收現金工作,鼓勵公眾依法維權。
  • 央行發公告強調不得拒收現金 約13%中國居民仍主要通過現金支付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魏晞)中國央行15日發布第18號公告,強調人民幣是中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中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央行有關負責人當天表示:調查顯示,中國大約有13%居民主要通過現金進行支付。
  • 外媒:中國規範現金收付應對「數字鴻溝」
    路透社12月16日刊發一篇觀察報導稱,中國規範現金收付應對「數字鴻溝」。全文摘編如下:近年來中國行動支付快速發展,電子支付使用範圍越來越廣。特別是今年以來,新冠疫情對現金收付環境產生了新的影響,部分經營主體拒收人民幣現金的現象時有發生。
  • 央行:不得採取歧視性或非便利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
    據央行網站消息,央行近日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有關事項發布公告,提出不得採取歧視性或非便利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造成「數字鴻溝」。公告提出四個基本原則:——維護人民幣法定貨幣地位。
  • 央行: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 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
    央行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有關事項公告稱,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央行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有關事項公告稱,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 老年人不會用智慧型手機,商家又不收現金?央行發聲了!
    為維護人民幣流通秩序,保障公眾使用現金的權益,結合《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人民銀行發布了2020年第18號公告,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公告中強調,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中國央行採取多項措施,規範現金管理,提高現金流通效率,保障公眾合理、安全、順暢使用現金。
  • 央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
    二、現金收付主體規範因對外提供商品、服務或依法履職、管理需要,存在收付行為的各類主體應遵守人民幣管理相關法律規定,自覺規範現金收付行為。(一)行政事業性收費單位。(二)公共服務機構。涉眾面廣、與民生緊密相關的公共服務機構,如社保、醫療、教育、水、電、燃氣、暖氣、有線電視、通信、油(氣)站等採取自行收費方式的,應設置人工現金收付通道;採取委託代收方式的,委託方應通過協議、通知、聲明等書面形式,明確要求受託方設置人工現金收付通道。(三)交通運輸部門。
  • 央行表態現金支付:不得排斥,堅持分類管理與普遍適用原則
    12月15日,為維護人民幣流通秩序,保障公眾使用現金的權益,打造和諧現金流通環境,央行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有關事項發布了公告。公告表示,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值得關注的是,積極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以下簡稱拒收現金)工作,並不意味著一刀切。
  • 央行:不得宣傳無現金支付 機具要做到多種支付兼容
    人工現金收付通道是指由人員值守並收取現金、提供找零的服務窗口或櫃檯等。 (二)公共服務機構。 涉眾面廣、與民生緊密相關的公共服務機構,如社保、醫療、教育、水、電、燃氣、暖氣、有線電視、通信、油(氣)站等採取自行收費方式的,應設置人工現金收付通道;採取委託代收方式的,委託方應通過協議、通知、聲明等書面形式,明確要求受託方設置人工現金收付通道。 (三)交通運輸部門。
  • 央行公告要求不得排斥現金支付!
    人工現金收付通道是指由人員值守並收取現金、提供找零的服務窗口或櫃檯等。(二)公共服務機構。涉眾面廣、與民生緊密相關的公共服務機構,如社保、醫療、教育、水、電、燃氣、暖氣、有線電視、通信、油(氣)站等採取自行收費方式的,應設置人工現金收付通道;採取委託代收方式的,委託方應通過協議、通知、聲明等書面形式,明確要求受託方設置人工現金收付通道。(三)交通運輸部門。
  • 拒收現金?你可能要吃罰單了
    12月15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20〕第18號》(以下簡稱第18號公告),進一步普及現金收付規範要求,促成社會各界達成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的共識,共建多元化支付條件下的現金和諧流通環境。眾所周知,智能化服務的廣泛應用,正在深刻、持續地改變公眾的生活消費方式。
  • 使用現金支付遭歧視?央行:若查實將處罰!
    央行在答記者問中指出,部分醫療、出行、水電煤氣等基本公共服務,以及普通生活消費等領域由原本的「面對面」線下場景逐步變為線上辦理,有的甚至取消了現場服務;另外,「非接觸式」等新消費模式很多沒有考慮現金收付需求,造成部分群體特別是老年人消費及支付障礙;一些商戶服務人員熱衷於引導顧客安裝APP、關注小程序,容易產生歧視、排斥現金的情況。
  • 央行:打造多元化支付方式下的現金和諧流通環境
    為解決上述問題,人民銀行綜合現行商業模式、支付方式、管理要求等,發布第18號公告,旨在進一步普及現金收付規範要求,促成社會各界達成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的共識,共建多元化支付條件下的現金和諧流通環境。  問:第18號公告與2018年發布的第10號公告有何異同?
  • 新規出臺,不得拒收現金!記者探訪了揚州這些地方……
    【公告亮相】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不同場景和消費模式現金收付都有要求根據央行公告,對於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涉及民生的社保、醫療、教育、水電煤氣等公共服務類收費,收費單位或其委託代收機構應設置人工現金收付通道。
  • 央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
    12月15日,央行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20〕第18號》(以下簡稱《公告》)。《公告》明確,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公告》指出,智能化服務的廣泛應用,正在深刻、持續地改變公眾的生活消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