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記者 王俊仙)訊,近日,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容知日新」)科創板IPO申請獲上交所受理,公司擬募資5.32億元用於「設備智能監測系統產業化項目」、「數據中心建設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來源容知日新招股書申報稿
資料顯示,容知日新的主要產品為工業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系統,已廣泛應用於風電、石化、冶金等多個行業。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容知日新分別實現營收1億元、1.13億元、1.8億元、9190.48萬元,實現歸母淨利潤1514.03萬元、1597.9萬元、3984.44萬元和1627.16萬元。
不過,容知日新存在部分防爆產品尚未取得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的情形。
根據《市場監管總局關於防爆電氣等產品由生產許可轉為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實施要求的公告》,自2020年10月1日起,防爆電氣等產品未獲得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和未標註強制性認證標誌的,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對此,容知日新提醒「部分防爆產品尚未取得強制性產品認證風險」稱,公司已向相關認證機構提交了強制性產品認證申請手續,但能否通過認證及取得認證的時間存在不確定性。公司同時承諾,將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在防爆產品取得CCC認證前,將不予出廠、銷售。
該招股書申報稿籤署日期為今年10月13日,但容知日新並未披露尚未獲得強制性認證產品對應的銷售額。
經濟學家宋清輝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根據相關規定,10月1日起未取得相關認證的防爆產品將銷售受限,這對公司業績將造成一定影響。科創板強調以信息披露為中心,尚未獲得強制性認證產品營收在總營收中的佔比、銷售受限具體對業績影響多大,作為擬上市公司應當客觀評估並進行詳細披露。
除此之外,《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9月,容知日新清理了9樁對賭協議,這些對賭協議籤署日期從2015年2月到2020年4月不等,涉及業績承諾、公司上市等約定。
其中,2015 年 8 月,容知日新實控人與國元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國元投資」)籤署《容知日新增資協議之補充協議》及《增資協議之補充協議2》,對業績承諾和補償、股權回購、公司上市等進行了約定。
來源容知日新招股書申報稿
目前國元投資持有容知日新4.1%股權,為第八大股東。
而國元投資為容知日新保薦機構國元證券下屬全資子公司,國元證券作為容知日新IPO輔導機構,在2016年11月向證監局報送了容知日新輔導備案申請材料並獲受理。
那麼,國元投資成為容知日新股東是否與國元證券擔任輔導機構有關聯?國元證券實質開展相關業務時間,或籤訂《輔導協議》時間,是否晚於國元投資的投資時點?
對於以上問題,10月20日,《科創板日報》記者致電並發送採訪提綱至容知日新,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