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只分享個人觀點
不構成投資建議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今日市場繼續震蕩分化。
三大股指漲跌不一,滬指跌幅近1%,創業板指小幅上漲報收。
兩市成交量7250億,比昨日略微放大,北向資金流出30億。
盤面上看,有色、軍工、汽車領漲,白酒、銀行、保險領跌。
中金公司出了個報告唱空白酒,說小酒企炒作透支了基本面。
向來唱多的券商難得唱空一次,市場怎能不給點面子?
於是昨天剛吐槽了的白酒,今天殺得很慘,酒ETF跌了將近5個點,不少昨天漲停的個股來到了跌停板。
但業績槓槓的白酒老大哥都跌得不痛不癢的,看看能不能再殺殺,給點機會。
記得今年3月,食品飲料指數估值殺到28倍首次觸及低估區間,土川兄就提醒大家可以搞了。
今天一小夥伴反饋,買的天弘中證食品飲料,在上月建議她減持小筆後,目前持倉盈利都130%了。
該指數目前市盈率47倍,大概率需要震蕩去消化消化。
工信部發布10月份工業經濟運營情況,其中新能源車持續向好,10月份銷量同比增長104%。
於是新能源車繼續嗨,今天小漲2個點。
土川兄依舊長期看好這個細分行業,想場內定投新汽車ETF的夥伴看看有沒有機會等回調一波。
目前市場就是尷尬,大家都知道好的品種非貴,便宜的品種又是鬼故事傍身。
今天的銀行就是這樣,本來今年已經很慘了,最近債券又違約把它拖下水了。
債市風聲鶴唳,銀行草木皆兵。
疫情期間讓利實體,貼利息。後疫情企業債券違約,又貼本金。
銀行表示,我太難了!
雖然銀行這兩個月整體表現還算不錯,但估值依舊在歷史低位,算是安全墊比較厚了。
經濟持續復甦應該已經成為共識,順周期下,大金融這類周期股是受益的。
至少以目前銀行指數整體0.7倍PB估值,賺點估值修復的錢問題不大。
依舊是那個觀點,傳統行業買龍頭,新興行業買指數。
最後聊聊債券違約這個話題。
今年債市也不好過,年初來了一次,年中又來了一次,現在又來。
繼前段時間華晨汽車債券違約後,這兩天AAA級國企永城煤電也出現10億債券違約。
這對市場的心理衝擊是非常大的。
債券基金本是比較穩健的品種,但今年卻出現大幅波動,當時土川兄專門寫了篇分析了影響債券下跌的因素。
沒看的同學補補課《為什麼最近債券基金下跌這麼多?債券基金現在還能買嗎?》。
當時的觀點也是一樣,即便是買債基也儘量選擇二級債基,畢竟當時股市在低位,債券市場在高位。
影響債券基金最大的兩個風險,信用風險和利率風險。
今年債市兩次殺跌剛好先是遭遇利率風險,10年期國債利率從最低2.47%持續上升到目前3.26%。
接著又是遭遇後疫情的債務違約風險。
這個事後續影響有多大還不好說,但目前國債利率也已經反彈到一個相對差不多的位置,這次AAA級信用債違約又會把債券資產價格殺一殺。
明年債券說不定還有投資機會。
那麼,咱們投資債券基金如何避免暴雷呢?
和篩選主動型股票基金一樣,我們首先要挑選基金經理,比如從業年限,過往業績等指標過一遍篩子。
然後選擇這些基金經理的主打產品,了解各階段業績如何,波動是否大,持倉債券是否分散等。
最後再從中挑選幾隻作為組合,分散買入,尤其是要分散基金公司。
這樣買中雷的概率就非常低了,優秀的基金經理本身就能去挑選優質債券,其次咱們還做了二次分散。
不過還是得說,債券基金本身比較穩健,波動一般也就在幾個點以內。
即便是遇到市場衝擊,影響債券價格,債券依舊會有利息收益,所以持有時間稍微長一點,也就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ok,又到周末,祝大家周末愉快!
The end
如對你有幫助
記得點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