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深水風闊,雨過清香發。在鎮平縣楊營鎮的中原荷花博覽園內,雨後的清新空氣伴著荷香撲面而來,萬畝荷塘內綠葉攢動,處處生機勃勃。
楊營鎮程廟村坑塘
日前,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廁所革命」、坑塘整治現場推進會在鎮平召開。會議指出,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要圍繞「廁所革命」、坑塘治理、村容村貌整治等重點領域,強化責任擔當,嚴格督導考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會前,參會人員實地觀摩了鎮平縣的雪楓街道七裡莊村、玉都街道肖營村、楊營鎮程廟村和荷花博覽園等6個觀摩點。
二龍鄉石廟村坑塘
廢舊坑塘變身亮麗景點
鎮平縣毗鄰南陽中心城區,是「中國玉雕之鄉」「中國金魚之鄉」「中國玉蘭之鄉」。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農業農村局、水利局等市直部門的支持指導下,鎮平縣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以坑塘整治、「廁所革命」為重點,強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助力鄉村振興。
郭莊回族鄉孫樓村坑塘
2019年以來,鎮平縣委、縣政府全面貫徹落實全市「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作部署,堅持把農村坑塘綜合整治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立足打好生態牌、念好山水經,全面啟動了以清理坑塘積存汙水垃圾、整修美化岸坡、恢復排瀝功能、設置防護圍欄為主要內容的「千村萬塘」綜合整治行動。根據坑塘位置、功能、水源條件等因素,按照生產型、生活型、生產生活型三種定位,分高中低治理標準,宜藕則藕,宜漁則漁,宜草則草,分類制定生態治理方案,進行對症治理。
在鎮平縣雪楓街道七裡莊村,坑塘裡清澈的池水波光粼粼,綠蔭覆蓋的寬闊大道,栩栩如生的石雕,蜿蜒曲折的棧橋,宛如一幅山鄉水墨畫卷。原本荒草叢生、垃圾遍地的一潭死水,經過坑塘治理後,如今景色宜人,不僅成了本村村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也吸引方圓幾十裡的群眾到此遊玩。
雪楓街道七裡莊村坑塘
遮山鎮鍾起營村三座蓮藕種植坑塘,原來周邊環境髒亂差,與坑塘蓮花朵朵的景色不相匹配。通過清垃圾、除雜草、疏浚進出水口、植草皮、修邊坡、砌岸坡、建步道、搭涼亭、栽花草等措施,初步形成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美景。
楊營鎮程廟村排汙坑塘的治理,注重與農村改廁、垃圾治理相結合,群眾生活廢水進行沉澱達標後排入坑塘,或種蓮或養魚,不僅改善了農村生活環境,還打造了一處群眾休閒娛樂的觀光點,達到了「治理一個坑塘、打造一個景點、改善一片環境」的效果。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經過綜合整治,以往「藏汙納垢」的坑塘大變樣,一池清水碧波蕩漾,或荷葉田田,或魚翔淺底,基本功能得以恢復,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初步顯現,成了鎮平縣「河渠為線、坑塘為面、線面相連」的農村生態水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來水能引、降水能蓄、瀝水能排、灌溉能用、人水和諧」的鎮平坑塘治理模式。
老莊鎮二道河村坑塘
規劃引領推動長效管護
小小坑塘關乎生態民生,鎮平縣堅持把坑塘治理作為改善人居環境工作和鄉村振興的突破口。根據全市整治工作方案,鎮平縣結合實際情況,按照「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治管並重、注重實效」原則,先後研究制定了《鎮平縣「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作方案》《鎮平縣「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作驗收獎補辦法》等文件,對農村坑塘綜合整治工作提出了明確的任務目標和治理要求。同時,成立了以分管副縣長為指揮長、水利局長為副指揮長、相關縣直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鎮平縣「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作指揮部,全面協調督導農村坑塘綜合整治工作。
老莊鎮蔣莊村坑塘
鎮平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關注農村坑塘綜合整治工作,多次帶領縣水利、農業農村等相關縣直部門,深入農村坑塘現場辦公,實地觀摩。水利局作為牽頭部門,積極落實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不斷加強整治規劃指導,堅持一坑一策、分類施治。按照「試點先行、先易後難、逐步推開」原則,選擇基礎條件好的坑塘,先行打造試點,在此基礎上積累經驗,對於整治效果好的坑塘,定期組織集中觀摩,邊學習、邊交流、邊整治、邊提升,全面鋪開並完成整治任務。通過督進度、抓質量、解難題、組織觀摩評比,鎮平縣已經形成了標杆引領、示範帶動、爭先進位的良好建設氛圍。
鎮平縣「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作指揮部詳細研究制定了農村坑塘治理考核辦法,建立了元道經緯圖片臺帳,採取一周一匯總、一月一評比等形式,一月一排名,加壓增責,強力推進坑塘整治工作。全縣大多數鄉鎮街道將坑塘整治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評,制定目標任務,建立村幹部績效工資掛鈎機制,強化考核、獎罰並重。拿出一部分資金作為村幹部工資上浮獎勵基金,在經濟上給予一定獎勵,同時,鞭策落後,對於工作落後的村,扣除部分村級工作經費,獎勵給先進村,並下調村幹部工資,以此來激發坑塘整治工作的熱情。
石佛寺鎮趙灣村坑塘
坑塘綜合整治重在治理,貴在管理,坑塘治理到哪裡,管護就要跟進到哪裡。鎮平縣通過水麵養殖種植、岸堤植樹綠化等水土資源開發出讓方式,建立村莊坑塘長年管護機制。同時,落實後期管理維護費用,將坑塘管理納入「河長制」體系,對坑塘定位編號、建檔立卡,實行「塘長制」,一塘一長,確保坑塘產權明晰、管護到位,防止坑塘髒亂差現象發生反彈。
統籌協作完善投資機制
「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程是一項百姓受惠、多方得益的生態公益性工程,鎮平縣委、縣政府統籌協調,堅持把坑塘整治、「廁所革命」、垃圾處理一體化等相關工作納入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整體布局中,水利、農業農村、衛健、生態環境、林業、住建等部門緊密配合,形成了全縣一盤棋工作思路。
玉都街道肖營村坑塘
鎮平縣財政列出專項資金,對先進鄉鎮、街道進行以獎代補,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從去年7月份開始,全縣每月組織一次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和坑塘治理大觀摩,每次拿出110萬元,分別對獲得一等獎的2個鄉鎮街道、二等獎的4個鄉鎮街道、三等獎的6個鄉鎮街道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的獎勵。
除了縣財政獎補資金外,各鄉鎮街道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通過本級安排、爭取上級支持、整合項目資金、吸引民間資本等方式,籌集農村坑塘綜合整治資金。通過社會捐助、承包、租賃等多種形式,堅持「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積極鼓勵民間和社會投入。郭莊回族鄉孫樓村個人投資50萬元,老莊鎮蔣莊和夏營村個人投資50萬元,玉都街道大劉營村個人投資30萬元,分別用於坑塘治理工程。
各鄉鎮街道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克服資金緊缺困難,在鄉級財政投入點、爭取項目支持點、縣級獎勵彌補點的基礎上,將轄區範圍內所有坑塘按照位置、屬性、大小分類建立工作檯帳,採取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近到遠的方式,積極引導企業、社會團體、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投資、捐助、認租等形式出資,優先對受益人群多、面積廣、有規模、有形象的坑塘進行改造,逐步擴大坑塘整治工作覆蓋面。
張林鎮禹王集村坑塘
郭莊回族鄉投資30餘萬元打造的水荷涼亭景觀坑塘,與老莊鎮蔣莊村坑塘和柳泉鋪鎮大湖村坑塘一起被人民日報新媒體平臺等多家媒體宣傳推介;遮山鎮投入50餘萬元重點打造6座坑塘,已形成了較好景觀;馬莊鄉鼓勵以行政村為單位集資進行坑塘整治,目前已有3個行政村群眾集資30餘萬元,整治坑塘9座;石佛寺鎮累計投入資金近200萬元,重點對趙灣、韓衝等村8座坑塘實施整治;晁陂鎮投資60餘萬元高標準打造了官路河村坑塘,其他10多個村的20餘座坑塘正在逐步實施整治。
據統計,去年以來,鎮平全縣通過爭取項目資金、縣鄉財政投入、社會群眾捐資等渠道累計籌資7945萬元,新建、整治坑塘1047座,政府主導、水利牽頭、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農村坑塘治理格局已經形成。
截至目前,鎮平縣蓄水在500立方米~10萬立方米的1292座農村坑塘已全部列入了2019~2020兩年治理規劃,已治理坑塘1047座。累計投入坑塘治理資金7945萬元,其中項目整合資金1565萬元,縣鄉財政投入2400萬元,社會投入3980萬元;共計安裝護網64000餘米,豎立安全警示和坑塘管護公示牌2300餘個,製作固定宣傳標語1150餘條,種植水生植物3萬餘株,栽植生態草皮2.8萬餘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