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遊樂設備種類多樣,玩法豐富,除了提供給少年兒童使用外,成年人也可以參與到其中,大多數遊樂場擁有的海盜船,旋轉木馬,市民很難見到,但是在各大社區公共採購項目當中,滑滑梯,蕩鞦韆,非動力木馬,大型蹦床卻是常設項目。
文中包含以下內容:
1,滑滑梯
2,大型蹦床
3,非動力旋轉木馬
4,攀巖項目
5,蕩鞦韆
第一,滑滑梯
這種設備是我國引進的第一代室外遊樂設備,上個世紀改革開放之後,一批不鏽鋼製品從國外進口,替代了從前稀有的水泥構件設備,觀賞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可以拆卸帶走,也方便不斷做大,如今,許多滑滑梯採用內部鋼結構,外部橡膠或塑料結構,外包裝變得更精美。
第二,大型蹦床
直到上世紀90年代,我國才出現小型蹦床,作為盈利設備放置在公園,所有者大多是私營老闆,按單次收錢,21世紀時大型蹦床出現,帶來了豐富的玩法和比賽規則,甚至還延伸出系列比賽,如今,大型蹦床大多是青少年玩耍,一次性可以提供給8人以上同時遊戲,帶來的經濟價值很高。
第三,非動力旋轉木馬
這種設備更常見於各類淘氣堡,和有動力的36人旋轉木馬不同,小型設備大多4人到8人可以使用,不需要電驅動,方便檢修,有一定的玩耍價值。
第四,攀巖項目
這種項目從前常見於各種戶外拓展運動,風靡民間之後,部分經營者量身打造了小型化設備,模仿戶外攀巖帶來了新奇和刺激,不過雖然體量變小,風險性卻依然存在,要有完備的附屬設施,使用過程中必須專人看管,造價不低,收費也很高,在許多遊樂場可以提供服務,但一般性遊樂場所則沒有這種設備。
第五,蕩鞦韆
這種遊戲項目存在於大多數人的兒時記憶裡,直到現在,仍然有大量的廠商生產,市場的採購需求常年旺盛,由於物理結構的限制,設備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發展,設計始終如一,價格穩定。
室外遊樂設備種類非常多,非常規的比如摩天輪,雲霄飛車,觀光車,小火車,只有去大型遊樂項目才能夠得見,這種設備的設計和生產已經演變成完整的產業,有大量廠商投入了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