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於35歲是否要考注會的議論。35歲還有必要考注會嗎?35歲不要考注會了吧?
究其原因,大家普遍認為35歲是職場分水嶺,成就高低已然定型,沒必要再浪費時間和精力做掙扎。但是真的是這樣嗎?高頓CPA小編帶你深入分析,35歲是否還要考注會。
一、大齡考生絡繹不絕
我們先看一組考生年齡數據圖
可以看到35歲至35歲以上的考生,佔了總體考生百分之30左右,這在一百多萬人的考試中已經是不小的數字了。對於有穩定工作的人群而言,是否備考注會這種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精力的考試,內心確實需要做一番掙扎。從選擇上來看,大部分人還是會為了自己心中所求,而敢於努力嘗試。
二、35歲的優勢劣勢
35歲,從學習記憶能力來說,很難追趕上年輕人的步伐。從時間上來說,家庭事業的牽絆使得真正靜下心來學習的時間少之又少。再加上因工作久而積累的倦怠情緒,35歲的財會從業者都會比較慎重的考慮自己是否還要繼續學習。
35歲的優勢在什麼地方呢?35歲的財會工作者意味著有足夠的工作經驗,他們如果想要升職加薪,含金量高的注會證書可以在履歷上添上關鍵的一筆,要的就是堅定自己學習的心。
三、提升自己是人生的必修課
很多財會人士到了35歲就失去了年輕時拼搏奮鬥的精神。一方面是被生活磨平了稜角,家庭事業等瑣碎雜事充斥於生活之中。另一方面會認為自己記憶力和學習能力不如年輕的時候,面對注會這種費時費力的考試,多少有些力不從心,最後就會選擇放棄提升自己的機會。
高頓CPA小編這裡要說,追求穩定的生活並沒有錯,但是這並不代表要以放棄提升自己的能力為代價。
注會在財會領域是金字塔頂端的證書,初畢業的學生如果擁有CPA證書,那對於各大企業都會是積極爭取的對象。下圖是註冊會計師持證人在各用人單位大致薪資情況。可以看到年薪基本都在14W以上,也不乏有百萬年薪的持證工作者。
注會證書作為眾人心中高薪的代名詞,無論何時取得都是對自己有益無害的事情。
可以想像,如果一個財會從業者在35歲事業平淡之時,突然拿下了注會證書,那代表了有一顆努力提升自己的心,這種積極的態度對於工作而言是很重要的。再加上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很可能因此就步入了更高的職場平臺。
綜上所述,高頓CPA小編認為年齡並不是阻礙是否考注會的因素,自己內心堅定的態度才是關鍵。想考,那便考!
來源:高頓C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