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共此時:中國與東亞的中秋節

2020-12-18 騰訊網

體驗月餅製作。(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圖)

今天是2020年中秋佳節。賞月、團圓、桂花飄香、月餅甘美,中秋節的風情與風物是華人代代相傳的記憶。

不過,要說起中秋節的起源,並不簡單。公認的說法是中秋節源於上古的月亮崇拜,是祭月日。這當然是有充分依據的,時至今日,中秋節儀式也是圍繞月亮展開的。不僅有賞月和月餅,吳剛伐桂的傳說把桂花和月亮也聯繫起來了。

但是,中華先民的祭月日是每年9月22日-24日的秋分日,改到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漢代以後的事了。

祭月日的改變並沒有留下清晰的線索,有多種解釋。有的學者認為秋分日的月相不定,祭祀儀式有所不便,因此轉移到了月亮又大又圓的八月十五;也有說法認為,從秋分祭月轉移到中秋祭月,是為了同時慶祝秋收;還有人提出,道教興起後三元節成為流行(農曆正月十五的上元節即元宵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即鬼節,以及十月十五的下元節即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受此影響祭月日換到了農曆八月十五日。這些說法各有各的道理和依據,但是也沒有充分的佐證。

大體上講,中秋節起源於對月亮的自然崇拜,後來逐步和農業節慶相融合,因此是帶有濃厚家庭色彩的人間節日。既然是祭月日,那就有月神作為祭祀的對象。然而,中國傳統神話體系中,月神的存在很模糊。與月亮相關的古老神祇有兩位,一位是月母常儀,另一位是駕駛月亮馬車月御的纖阿,都是女性,「設定」比既是日母也是日御的羲和要清晰一些。

後來流行的廣寒仙子嫦娥嚴格講只是「移民」月亮的仙女,並非月神。不過,嫦娥的名氣太大,遠遠超過了常儀或纖阿,在中秋節的地位大有鳩佔雀巢的意思。只是嫦娥的「嫦」和常儀的「常」有對應關係,也有說法認為嫦娥就是常儀,只是讀音的變化罷了。

當然,被天蓬元帥調戲的段子是後來加上去的,與古代神話無關。人家嫦娥有猛男丈夫英雄后羿,誰敢輕易去「Me too」?后羿射日的事跡是大眾熟知的,妥妥的古代神界弓箭冠軍——但不知道他是不是能過基礎體能測試,沒有記載他三千米跑和引體向上的成績。

中國是古代東亞的文化中心,中秋的習俗也傳播和影響了東亞鄰國,也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在朝鮮半島,中秋節被稱為秋夕節,與春節、端午並稱為傳統三大節,地位甚至在春節之上。有趣的是,秋夕節的祭月色彩淡薄,卻和祖先崇拜緊密結合,更類似中國的清明節。這一天要舉家赴家族墓地掃墓、除草,相當隆重。準備工作要提前一個月,而且不返鄉過秋夕節的人會被視為家族疏遠。因此,韓國秋夕節被英語翻譯為「韓國感恩節」。行禮如儀後,家族成員聚餐也是少不了的,這倒是和中國的中秋節沒有區別,連宴席上的秋夕特供點心也和中國的蘇式月餅相似,是一種以粳米粉制皮的鬆餅,用紅豆、慄子、芝麻加上白糖調成餡料,上鍋蒸熟。樣子和口味都和中國的月餅相似。可以說,朝鮮半島的秋夕節是發揮中國中秋節的家庭倫理價值觀,超越生死的團圓之節,與祭月的關係反而更為淡薄了。

和中朝的高度隆重不同,日本的中秋節要「低調」很多。嚴格而言,日本的農曆八月十五日算不上節日,或許這和日本神話中月神的尷尬地位有關係。日本的上古神話系統保存完好,並且形成了樸素原始的神道教。在神道系統中是以「皇祖」太陽神天照為核心,耀眼的太陽、狂暴的大海之力是主角,月神就沒有多少戲份了。

月神被稱為月讀,名義上和同為創世天地神子嗣的太陽神天照、海神素盞鳴尊並列為「三貴子」,地位似乎很高。可是,對月讀的記載少而模糊,和另兩位「貴子」相差甚遠。最權威的日本神話著作《日本書紀》和《古事記》中連月讀的性別也沒有記載,後代的《皇太神宮儀式帳》設定了月讀的男性身份,大半是根據天照大神是女性的設定腦補的。這位神祇的性格和作為也沒有留下多少痕跡,《古事記》中對月讀的記載就是他的誕生,此後未著一筆。《日本書紀》多記載了一個段子,卻是一樁罪行。說的是月讀殺害保食神導致天照大神震怒,從此日月不相見。更可憐的是,《古事記》記載的犯罪者是素盞鳴?尊而不是月讀,這一說法更被普遍接受。看來神道教正統把月讀「透明化」是相當努力的。

月神是個「小透明」,祭月之節的中秋節在唐代傳入日本後也並不流行,只在貴族小圈子裡有影響。後來逐漸為社會大眾所接受時,日本的「節日名單」已經排得滿滿的了,其中農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與春節已經成了重要節日。和中元節僅一月之差的中秋節的地位大大降低了。按照日本習俗,農曆每月的十五日都可以稱為「十五夜」,只是單獨使用時一般就是農曆八月十五日,更明確一點可以稱為「中秋的名月」。既然是「名月」,自然是以賞月夜遊為主題,也會對月亮供奉祭品,那就是用糯米做成的「月見糰子」和芋頭。月見糰子通常沒有餡料,這就和中國月餅大不一樣了。不過,受中國月兔傳說的影響,月見糰子除了做成圓形外,也可以做成小兔子的形狀,糯米做的小兔晶瑩剔透也是很可愛的。當然,再可愛的月見糰子最後的歸宿也是入人口腹,東亞人民是有充分利用糧食的傳統的。有的地方還會舉行「十五夜祭」「名月祭」的遊行、廟會,更有節日氣氛,但這並不是正統的神道祭祀,也不是全國性的活動。無論如何,「十五夜」也是屬於家庭的,賞月是全家的聚會,參加「十五夜祭」是親子活動。東亞文化最為相通的,就是對家庭和家人的重視,這才是中秋節最重要的精神。比起廣寒宮中清冷獨處的嫦娥仙子,形單影隻、「日月不相見」的月讀,人間的親情溫暖更值得羨慕。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江東瑜

相關焦點

  • 中秋節小史之月亮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如果用一句詩將中秋佳節所蘊含的深意生動傳達出來,我想非唐朝開元名相張九齡的詩《望月懷遠》開篇首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不可。在中國的文化裡,我想再沒有一種東西能像月亮一般成為文人墨客爭相吟哦寄意。古往今來,但凡名字見諸歷史的文學家,很少有沒寫過月亮的。寫月亮,尤其以中秋佳節最為繁盛。
  • 2020「天涯共此時——中秋節」線上文化周活動在韓國啟動
    人民網首爾9月30日電 (記者馬菲)2020「天涯共此時——中秋節」線上文化周活動28日在中國駐首爾旅遊辦事處官方網站及社交媒體正式啟動。此次活動由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主辦,中國駐首爾旅遊辦事處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辦,旨在引領韓國民眾和華僑華人跨越時空欣賞中國美麗景色,體驗中秋美好風情。此次活動推出文化和旅遊兩大板塊內容,形式上凸顯「數位化」特點,通過虛擬展覽、交互體驗、短視頻等多種方式,向韓國民眾全方位介紹中國傳統節日風俗和豐富的旅遊資源,傳遞 「月圓與共、健康同在」的美好理念。
  • 【方志四川•節日】張華 ‖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今日中秋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的傳統文化節日中秋節。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據說,農曆八月十五日夜,月球距地球最近,因此此夜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看起來更圓、更明亮。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如寧波、台州、舟山。相傳這與元末浙東起義軍首領方國珍有關。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國水墨畫聯展」在埃正式上線
    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為增進中埃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與友誼,向埃及民眾及海外華人華僑傳遞闔家團圓、幸福美滿的中秋祝福,開羅中國文化中心聯合埃及文化部文化發展基金會,製作推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國水墨畫聯展」,展覽於9月30日在開羅中國文化中心社交網絡平臺和埃及文化部文化發展基金會官網正式上線,受到埃及民眾歡迎。
  • 中秋節:古今共明月,天涯共此時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圍繞著月宮的一系列神話,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唐明皇遊月宮等,它們給月宮掛上了七彩霓虹般神秘絢麗的光環,使之充滿浪漫色彩。唐代中秋賞月宴飲之俗已頗為盛行。從流傳下來的眾多描寫中秋的詩句中,可以看到當時已把嫦娥奔月等神話與中秋賞月聯繫在一起了。唐朝初年,中秋節可能已成為固定的節日。不過,當時中秋節似乎還是以賞月和玩月為主,還沒有在民間廣泛流行。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今年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今年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時間:2020-09-25 11:1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今年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萬裡無雲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中秋節將至,又到了賞月的時候。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武威市博物館開展《博物館裡話中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武威市博物館開展《博物館裡話中秋》主題社教活動 2020-10-02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涯共此時》交響音樂會在長影音樂廳舉行
    《天涯共此時》交響音樂會在長影音樂廳舉行 作者:汪永為    編輯:王欣    來源:本臺全媒體資訊中心    2020-12-19 07:
  • 綜述:天涯共此時——英國華僑華人云端共慶國慶中秋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倫敦10月7日電 綜述:天涯共此時——英國華僑華人云端共慶國慶中秋&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記者梁希之陳襲明&nbsp&nbsp&nbsp&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鑄造美術館中秋送祝福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是華人僅次於春節的重要節日。
  • 又是一年中秋到,東亞各國的中秋你可知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說到中國傳統佳節——中秋節,它始於唐初,盛於宋朝,到了明清兩代已然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月圓之夜,是一年中月亮最圓最亮的時刻,因此中秋=團圓,人們在中秋節吃月餅賞月闔家歡聚,其樂融融。
  • 中秋節|月亮圓圓,好運連連
    中秋節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
  • 《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 詩話傳奇
    月是中國古典詩詞中幾乎最常見的一個意象。古往今來,中秋與月,早已經渾然一體不可分割。
  • ...天涯共此時」中秋慰僑活動圓滿結束,海外僑胞僑團紛紛表達感謝!
    「親情中華浙裡有愛」——「天涯共此時」中秋慰僑活動圓滿結束,海外僑胞僑團紛紛表達感謝!為及時傳遞家鄉人民的情意和掛念,從9月24日開始,由浙江省僑辦、省僑聯聯合海外僑團,共同發起的「親情中華 浙裡有愛」——「天涯共此時」中秋慰僑活動在西班牙、義大利、法國、俄羅斯、巴西、柬埔寨等12個國家的20多個城市展開了暖心接力。
  • 2020中秋節吉祥語祝福語短句
    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 馬上就要中秋節了,那中秋節的英語怎麼說?
    說到中秋節,肯定離不開吃月餅和賞月這兩話題下面就帶大家去看看,英文中怎麼來過中秋01ChinesePoem 名句欣賞春江花月夜作者:張若虛  譯者:許淵衝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中秋節在什麼時候?2.How do people celebrate Mid-Autumn Festival?人們如何慶祝中秋節?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 《天涯共此時》交響音樂會12月18日在長影音樂廳奏響
    2021年新年即將到來,由長春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長春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共同主辦的長影周末音樂會之《天涯共此時》交響音樂會, 於12月18日19:00在長影音樂廳奏響。十餘首膾炙人口的中外名曲引發觀眾情感共鳴。
  • 中秋節兒童畫: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
    四季輪流,時間滴溜溜的轉,轉著轉著,不經意就轉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中秋節拾著夏的歲末,迎著秋的愜意潸然而至,似時鐘滴答、滴答、滴答、送走了夏的繁忙炙熱,迎來了秋的清新涼爽,也迎來中秋節。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至今流傳多少年,我不大清楚。
  • 《夢幻西遊》2018中秋節活動什麼時候開始 2018中秋節活動開始時間...
    值此中秋佳節,親朋共享團圓之際,《夢幻西遊》電腦版2018年中秋節活動也將融情上線啦!「月下宴賓客」、「流光溯仙蹤」、「佳節共團圓」、「清秋望嬋娟」這中秋節四大活動將於9月21日與... 華燈盛照,人月圓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