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復工首日:南山科技園復工率僅2%,北站客流量減少超80%,製造業...

2020-12-26 和訊

  作者:唐維 羅曼 宋春雨

  來源:證券時報網 ID:wwwstcncom

  2月10日,是深圳對復產復工企業報備制度正式實施的第一個工作日,深圳企業的開工情況如何?證券時報記者實地走訪工業產業園、工廠,採訪園區管理者、企業主、務工人員等,了解深圳企業的開工情況。

  開工企業稀少,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業

  寶安區是深圳製造企業的主要集聚地之一,2月10日,記者走訪寶安區多個工業園後發現,絕大部分企業未開工,僅有的少數開工企業集中在大中型企業,以及疫情防護用品生產企業,在記者採訪中,未發現有小型企業復工復產。區內企業對於復工積極性很高,而相關部門對於復工審批則呈審慎態度。

  (企業收到園方發送的復工標準截圖)

  在處於寶安區的中運泰科技工業園, 記者從一位安保負責人士處了解到,該工業園有40多家企業,目前只有一家為武漢火神山醫院提供相關配置的企業在正月初八開始復工。「園區內所有企業都已經提交了復工申請,也有一些企業接受了實地檢驗,目前正在等待相關部門的審核。」

  (中運泰科技工業園門口行人很少 圖片拍攝/唐維)

  與之相隔不遠的同富康水田工業區,記者走在偌大的工業園內,只碰到了零星幾位清潔人員和保安,宿舍外晾曬的衣服也很少。

  (工業園宿舍 圖片拍攝/唐維)

  資料顯示,這個園區有企業50家左右,從業人員約2萬人,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家,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7家,上市企業2家。記者從園區物業了解到,目前園區暫沒有企業復工,均處於資料報備過審階段。

  「往年這個時候,忙得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在另一工業園門口,記者碰到了李總,他在寶安區開設了一家勞務中介公司,為多家中大型企業提供勞務派遣服務。「出來看看,哪些客戶開工了。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只有一家公司的總廠開工了,其他都沒開。」據李總介紹,這家開工的企業有四五千人左右的規模,現在只到了1000多人,接下來用工的需求會很高。這些年來,珠三角企業普遍存在用工荒,但今年會更甚。「可以肯定,今年的工價會很高。」

  由於行業的特殊性,李總還沒辦法確定他的公司什麼時候可以開工。「員工也在微信上問我,什麼時候可以回來上班,因為我們有很大部分員工是沒有底薪的,按拉到的工人算提成,每年春節過後都是他們最賺錢的時候,現在他們比較著急。」

  (以上兩張圖片位於同一地點,上圖攝於2019年正月,下圖攝於2020年正月)

  記者向多個園區內工作人員詢問,是否會對進駐企業減免租金時,大多獲得了肯定回答,有工作人員表示,這個問題老闆才能回答,但他了解到的是應該會響應政府的號召,只是目前企業都沒上班,這個事還沒有落實下去。減免的幅度在0.5-2個月不等。

  企業主心態:積極報備,謹慎復工

  福永的企業主謝總早早為10日的復工作好了準備,第一時間提交了報備資料,並準備好所要求的物資,不過在2月8日晚,他收到通知,報備條件有所升級,果然2月10日,他的企業未能通過街道辦組織的現場調查,暫時無法開工。

  「現在就是嚴格按照要求,做好員工的體溫監測,完善員工隔離宿舍等設施,爭取早日開工。畢竟客戶那邊要貨催得很緊,說還不開工交貨,後面不給訂單咯。」謝總表示。

  石巖從事藍牙音箱的企業主李總表示,他大年29全家開車回到湖北黃石老家過年,武漢封城後,他又在大年初一急急忙忙趕回深圳,就是擔心周邊城市也會封城,被陷在湖北,影響年後正月初十工廠的開工。根據疫情,初十自然是開工不了,又推遲到10日。

  「但2月10號還是不開工了。這個肺炎的傳染性太強了,不敢開工。」從湖北回深以後,李總一家一直呆在家裡隔離,時刻關注著疫情的發展。據李總介紹,目前他的供應商大多還在老家,也沒開張。他的工廠主要做外貿訂單,以歐美為主,印度也不少。目前從客戶反饋的信息來看,印尼、印度已經不接收來自中國的產品了。

  在寶安區西鄉鎮,從事保護膜行業的柳總同樣推遲了開工的日期。「什麼時候開工,我也說不準,現在是在做2月17日開工的準備。我廠子不到100人,按規定要準備4000多隻口罩才能申請復工,現在才1000多隻,還得再找3000多隻的口罩。此外,廠區的消毒、隔離宿舍的準備等等,都需要時間。」

  在深圳光明新區某上市公司,記者了解到,該公司在2月8日接受了各方的復工申請實地審核。「給我們的意見是『有序復工』。10日我們開動了一條生產線,先把一些緊急的訂單處理了,等條件成熟,再穩步有序地啟動其他生產線。」相關部門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他所在的事業部,目前到崗率在75%左右,主要是有一些湖北地區的同事因為實際困難無法到崗。「我昨天還打電話慰問了一位湖北武漢的同事,他跟我說在家憋壞了,迫切想回到深圳、回到工作崗位上來。我發現經過這麼一個長假,同事們的工作積極性普遍提高了。」他笑言道。

  記者在一個工廠門口發現,雖然還未復工,但門口消毒液、口罩、額溫槍等防護用品已經擺放得一應俱全。

  (工廠已做好準備迎接復工)

  員工:尚未到齊,到崗前或需隔離

  湖南的小姜幾經改籤火車票,於2月9日來到位於深圳福永的工廠,準備10日的開工。經過行程驗證、信息登記、健康檢查等程序後,他回到位於6樓的宿舍,發現5樓的宿舍已經全部改成了隔離間,門上貼著封條。

  「我們宿舍年前是6個人,有幾個人年前辭工、自動離職,只剩下我和另外一個同事,那個同事還沒來,目前宿舍只有我一個人住。」小姜向記者透露,10日上班後,工廠從早上進廠後就實行全封閉管理,直到下班才可以出廠去住宿舍,全程戴口罩,只有吃飯時才可以取下來,食堂吃飯也採取了分批制,每場吃飯的人並不多。下班回到宿舍也就是玩一下手機,附近小店什麼的全關了,沒啥可玩的。

  小姜同村的小陳,和他坐同一趟車來到深圳,小陳在深圳福田區一公司做技術員。一到工廠,就享受了「單人間」的待遇,工廠規定,所有深圳市以外返廠的人員,需隔離7天,湖北省返廠人員,需隔離14天,單人單住,不得外出,食物有人專門送來。「我們部門100來人,目前在宿舍隔離的10個左右。」

  雖然還沒有復工,但福永的謝老闆還是為辦公室添置了大量的綠植和鮮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疫情快點過去的期待,是所有人的心聲。

  深圳南山科技園復工率僅2%,北站客流量減少逾80%,返深求職人員也很愁!

  復工一推再推,2月10日,深圳企業迎來了復工首日。證券時報記者實地走訪了深圳北站、南山科技園、皇崗高速站、南油服裝市場等地,從深圳北站的現場客流量來看,返深務工人員遠未達到高峰,南山科技園正中集團物業管理中心總經理劉春天向記者表示,整個園區350多家企業,但是復工率約2%,整個園區中小企業佔據70%。

  深圳北站客流量減少80%

  原本的返程高峰,因為疫情原因,客流量大幅下滑。深圳北站值班站長謝林珂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截至2月9日的數據,進站1.8萬人次,出站約6.8萬人次,現在基本上屬於低位運行,客流量相較往年春節後返深高峰期減少80%左右。」

  在深圳北站候車大廳,記者看到在往日緊俏的座位現在十分寬裕,候車旅客之間的距離都隔得非常遠,以往熙熙攘攘的車站顯得有些冷清。

  (本應為返深高峰期的北站因為疫情顯得冷清空曠 圖片拍攝/證券時報記者 宋春雨)

  「目前高鐵空座率很高,當然也跟我們控制票量有關,但也方便我們引導旅客隔位坐。開往武漢的或者經停武漢的列車基本都暫停了。」 謝林珂表示。

  據謝林珂透露,10日從湖南開往深圳的G6015次班車本來運力可以達到1081人,但從下車出站人數來看,僅200人左右,下降80%。這只是所有班次的一個縮影,整體列車運力都在控票的情況下大幅降低。

  (G6015次列車從湖南開往深圳,返深人員稀少 圖片拍攝/宋春雨)

  記者在現場採訪了多位返深人員,其中一位張女士向記者表示,從湖南返深之後也不會立即去公司上班,而是選擇在家遠程辦公,具體開工時間公司還未定。而另一位男士則表示,原本是在一家做外貿的小企業上班,但是由於受到疫情影響,公司倒閉了,因此希望早些來深圳看能否先找到一份臨時工作。

  此外,在深圳北站一樓以及二樓的商鋪僅部分營業,但並沒有多少旅客就餐及購買,周黑鴨的店員向記者表示,「營業額下降大概有90%左右,這兩天返深的人員稍微多了一點才能看到幾個人,前幾天即使營業也沒什麼人來買。」而就在隔壁的絕味店鋪同樣生意慘澹。

  (深圳北站店鋪營業情況,受疫情衝擊,生意慘澹 圖片拍攝/宋春雨)

  謝林珂透露,深圳北站進出站和中轉換乘區域均安裝有紅外體溫檢測儀,對所有進出站人員進行全覆蓋體溫檢測,其中A1、A2、B1、B2出站口各2臺,中轉乘各1臺,東驗證區3臺,西驗證區2臺,總共有15臺。針對體溫異常的乘客,車站在候車室外的西廣場設置了發熱檢查室和留觀室,醫護人員將進行再次篩查。

  (圖為深圳北站紅外體溫檢測儀,工作人員正在對人群做體溫檢測 圖片拍攝/宋春雨)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選擇私家車返深,為應對返深高峰,落實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所有進出深圳市公路、城市道路的車輛,首次通過「車輛防疫檢查點」時,都需要提前申報。記者駕駛車輛進入廣深高速(600548,股吧)並選擇皇崗收費站的檢疫點駛出,進入收費站廣場,但現場並沒有多少車輛,有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外地車輛返深的還並不多,這跟錯峰開工也有關係。

  (皇崗收費站檢測點 圖片拍攝/宋春雨)

  記者也注意到整個過程中,現場申報會損耗15分鐘左右時間,從進入檢疫點到離開,但前方只有2-3輛車,如果在高峰期採取這種方式將會造成大面積的堵車現象。

  南山科技園復工率僅2%

  深圳南山區在中國科技界大名鼎鼎,有「中國矽谷」之稱,粵海街道辦之所以出名,因旗下轄的大衝、後海、南油、南山科技園,深圳灣科技園(部分)等片區內明星企業雲集,騰訊、中興、大疆、大族雷射(002008,股吧)、金蝶、邁瑞等龍頭企業,還有優必選、肉與科技、土巴兔、菜鳥網絡這樣的獨角獸。南山科技園可謂是深圳創業企業的一張「名片」。

  2月10日,記者實地探訪深圳南山區科技園復工情況,然而平時熙熙攘攘的園區顯得異常冷清,園內走完一圈都很難碰到行人,每棟寫字樓裡,除了大堂有一位客服值守,其他樓層少有工作人員。

  (異常冷清的科技園區 圖片拍攝/宋春雨)

  南山科技園正中集團旗下寫字樓物業總經理劉春添向記者透露,目前科興科學園寫字樓總共有約350家企業,10日開工企業只有6家。10日開工率僅為2%。

  (科技園園區空無一人 圖片拍攝/羅曼)

  「我們也希望企業能夠儘早開工,但一定要符合政府的復工政策。有一些企業在復產復工時達不到條件我們也不能隨意讓他們復工,包括防控機制、員工排查、設施物資等,物資包括口罩,酒精、消毒水,紅外體溫探測儀等,有些企業物資沒有到位的,我們物業也會幫忙解決爭取早日復工。企業先申報復工,然後提交資料,需要粵海街道辦批准才可復工,我們給每一家企業發了詳細的復工指引。整個園區做了充分的企業復工準備,各種防護措施、物資都已準備到位。」劉春添表示。

  記者對科技園A1棟的每一層進行實地走訪,整棟辦公樓只有一家醫療器械公司開工,剩下辦公室都大門緊閉,並未開工。

  (科技園A1棟辦公內景象  圖片拍攝/羅曼)

  據劉春天介紹,整個科興科技園區內350家企業,基本都是科技類企業,上市公司有20多家,獨角獸有3家,還有一些很優秀的創業企業。總體來看,科技園還是以中小型創業企業為準,但這裡的中小型企業每家的辦公場地也都是200平米起,科技園的租金每平米160-170左右,所以每家企業的租金每月至少3萬起。

  幾日前,「中歐商業評論」發布清華、北大聯合調研995家中小企業結論:67.1%的企業帳上現金餘額可以維持2個月,85.01%的企業最多維持3個月,只有9.96%的企業能維持6個月以上。

  (圖片來源:中歐商業評論)

  這些企業並不全是西貝一類的餐飲企業,而是遍布高科技、零售服務業、餐飲住宿娛樂及文化旅遊、加工業、物流運輸批發貿易等行業。

  北京政和民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於2020年1月30日-2月1日期間,對民企抽樣調查形成的1290份調研數據顯示,當前民企三大困難是:營收收入的減少(77.5%)、運營成本的高昂(69.1%);租金稅費(60.4%)。

  這些企業前三大的成本支出分別是:人工工資支出、房租和稅費。人工成本這一壓力,又恰恰因為疫情下的隔離與封城,使得復工率低下。

  返深人員找工作難上加上

  在南油服裝經營服裝生意的小汪向記者表示,2019年在南油服裝市場將店面擴大了一倍,準備大幹一番,然而遇到經濟形勢不好,整個南油市場的服裝生意開始出現下滑,本想著2020年有所好轉,沒想到卻遇到了新冠肺炎,因為擴大店面還欠了外債幾十萬。如今南油市場卻遲遲不開工,10日去走了一圈,全部關門,何時復工還待通知,打算將店裡小妹都辭去,節省成本。

  (復工第一日,整個南油服裝市場店鋪全部關閉 圖片拍攝/羅曼)

  據小汪介紹,在南油服裝市場裁掉員工是最快節省成本的方式,因為除了裁員沒有其他退路。這只是中小企業目前現狀的一個縮影。

  記者實地走訪中發現,位於南山區的一家企業環勝電子正在招聘,該企業門外聚集了數百人前來求職,並且都拖著大大小小的行李,環勝電子的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其實我也有點懵,因為我們只給10幾個人發了招聘面試通知,結果一下子來了這麼多人。我們招的都是流水線上的普通員工。」

  (前來應聘的求職人員 圖片拍攝/宋春雨)

  記者採訪其中李姓男士,他表示,「我們是通過中介過來應聘的,現在工作難找,所以看到有招聘通知就過來試試,我是剛從老家趕過來的,希望能夠儘快找到一份事做。臨時工也行,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了。」

  (前來應聘的求職人員,拖著大大小小的行李 圖片拍攝/宋春雨)

  這些人或站著,或坐著,焦急的等待著工作人員的安排。祝願他們都能找到一份工作!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

相關焦點

  • 復工首日丨深圳南山科技園復工率僅2%,北站客流量減少逾80%,返深...
    復工一推再推,2月10日,深圳企業迎來了復工首日。證券時報記者實地走訪了深圳北站、南山科技園、皇崗高速站、南油服裝市場等地,從深圳北站的現場客流量來看,返深務工人員遠未達到高峰,南山科技園正中集團物業管理中心總經理劉春天向記者表示,整個園區350多家企業,但是復工率約2%,整個園區中小企業佔據70%。
  • 實探丨深圳復工情況如何?商鋪大面積關門,科技園等多個園區復工率...
    來源:證券時報截至2月16日,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爆發已導致深圳確診病例415人,並首次出現死亡2人情況。2月17日,深圳企業迎來了第二批覆工潮,今日證券時報記者實地走訪了深圳羅湖區、龍華區、南山區等多個園區及街道辦,再次就企業復工情況進行了採訪。
  • 全國復工地圖:24城復工率超80%,舟山100%
    早在2月6日,廣東就率先發布支持企業復工復產20條,從減免租金、延後納稅、延期還貸、降低利率等多方面推動企業有序復工,隨後又出臺防疫期間全國首個省級支持中小企業金融專項文件,從4方面共18條舉措加強中小企業金融服務。2月21日,廣東再促就業9條,多措並舉促進各類群體就業。長三角的蘇杭甬則表現出強勁追趕動力,人口遷入量顯著攀升,排名不斷靠前,上海2月11日更一度排全國第二。
  • 直擊深圳復工:十區經濟逐漸復甦,多個產業園區復工率過半
    截至2月17日,轄區內的多個產業園區都逐步恢復往日活躍,比如:粵海街道轄下的深圳灣科技生態園企業復工率約20%;西麗的同方信息港園區內已有25家企業已復工,復工率達到50%,同樣位於南山北部片區的南山智園已有約60家企業復工,復工率接近58%,另一邊,隨著道通科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轄區培育上市公司累計達159家。
  • 鄭州127家規模以上物流企業,復工率已超80%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吳軍2月21日,河南商報記者從鄭州市物流口岸局獨家獲悉,截至目前,鄭州市規模以上物流企業復工率、員工到崗率,均已超過80%。為了讓員工安全復工,有物流公司採購了2萬多個口罩、2噸酒精和2噸消毒液。
  • 福建省級製造業龍頭企業復工率93.7%
    原標題:福建省級製造業龍頭企業復工率93.7% 「我們是連續生產的企業,過年期間,總共請假人員約300左右,截至今天已返回165人。」23日,福建大東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對記者說道。陸續復工的人員數量預計3800餘人,同時,公司嚴格按照復產復工疫情防控指導手冊和應急預案要求,做好各項工作。
  • 廣東超八成企業復工 大數據顯示用電量穩步攀升
    新華網廣州2月26日(李幸子)據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消息,截至2月24日,廣東省企業總體復工率超過80%。復工第二周(2月17-23日)全省統調最高負荷5558萬千瓦,較復工第一周統調最高負荷增長1成。
  • 比南山科技園還要猛4倍的世界一流園區坪山科技園呼嘯而來【深度】
    正是南山科技園!華為、中興、大疆、騰訊等科技巨頭紮根於此一個科技園就創造出了深圳1/5的稅收、1/3的專利川普坐不住是應該的…… 一個南山科技園就讓川普如此頭疼下一個可能讓他爆頭痛的來了還有一個科技園 是南山科技園約4倍體量!
  • 城市擴張下的惠州:東部崛起下一個「南山科技園」
    這裡不僅有立體完善的交通路網規劃,有充裕的土地容量,更重要的是,這裡有一座有潛力比拼深圳南山科技園的科技園區。它就是東江科技園。 據悉,曾獲評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級眾創空間、省市共建循環經濟產業基地等稱號的東江科技園,距惠州機場只有7公裡,距惠州港40公裡、深圳機場90公裡、廣州機場120公裡,廣惠高速、惠大高速均在園區設出入口,周邊多條高速公路連接園區。
  • 華僑城北站壹號綜合諜報
    ■超級樞紐之上的行政公館,佔位深圳北站總部基地華僑城北站壹號位於深圳北站商務中心,由華僑城地產匠心鑄造,集超甲級辦公、行政公寓、商業於一體,項目用地面積16030.57㎡、建築面積約16萬㎡,容積率≤10。由一棟超甲級寫字樓、一棟行政公寓、創意辦公和商業組成。
  • 深圳南山怡豐科技園舊改項目獲批涉產業研發用房1.8萬平米
    1月9日,深圳南山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官網消息,《南山區南山街道怡豐科技園城市更新單元規劃》經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政府批准,並予以公告。據深圳市南山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官網早前消息,南山區南山街道怡豐科技園舊改項目位於深圳市南山區南山街道,北接東濱路,南鄰東濱隧道,東側臨南海大道,申報主體為怡豐運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各地復工首日積極復產 降低疫情對經濟影響
    全國多地迎來復工首日。據抽樣調查,目前上海的製造業企業中,80%以上的企業有意願復工,這部分企業的復工率約70%;軟體和信息服務業企業目前也有80%以上已經開始復工,總體是以居家辦公為主,居家辦公的員工數量約70%。
  • 維珍妮深圳工廠80%以上員工已復工
    原標題:維珍妮深圳工廠80%以上員工已復工   2月28日,維珍妮
  • 臺山工業企業復工率超八成
    同時,相關部門和屬地鎮(街)加強對復工企業生產檢查,督促企業做好「四個到位」和「八個一」的落實,並出臺相關扶持措施,加大幫扶力度,將用工、用水、用電、運輸、融資、審批等優惠政策送到企業,扶持企業復工復產。截至2月20日,全市已有1576家企業復工復產。其中,工業企業869家、復工率82%;規上工業企業239家中,復工復產204家、復工率85.4%。
  • 深圳:探尋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平衡點
    深圳正在擺脫疫情陰霾回歸常態:清晨,擁堵的車流重新出現在福龍路上;在地鐵13號線白芒站,中建隧道的盾構機緩緩轉動刀盤向前掘進;位於光明新區、投資千億元的華星光電液晶面板生產線已滿載運轉;在南山科技園,因加班而點亮的寫字樓越來越多,晚高峰地鐵裡又出現了排隊乘車的場面……來自深圳市政府的數據顯示
  • 深圳製造業復工實況:煎熬、忐忑,但沒有退路
    近日,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特地調研了深圳實體製造業的復工現狀,與汽車、家電、機器人、無人機、安防等領域的數十家企業就復工後面臨的難題以及疫情對行業的影響進行了交流。我們調研的:『國產汽車之光』比亞迪,其位於深圳的工廠,2月10號已開始復工;『代工之王』富士康,其深圳工廠原定於2月10日復工,但目前情況不明;『黑色家電行業龍頭』創維集團
  • 深圳寶安西鄉南山蛇口西麗科技園註冊公司流程步驟
    深圳寶安西鄉南山蛇口西麗科技園註冊公司流程步驟目前深圳市推行的是「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的商事登記模式,只發放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不再發放組織機構代碼證、shui務登記證、社保登記證和刻漳許可證等現在是五證合一了,一個營業執照搞定所有的證件功能
  • 那些年我們在深圳(回憶篇三):深圳,南山科技園上班
    畢竟深圳是一座年輕人的城市,每天一大早到小區門口擠公交去上班,雖然是起點站,但是人依然多到超乎想像,感覺整個小區的人全部都是在南山科技園上班的。經常出現擠了三四趟車才擠上車的情況,後來又小夥伴另闢蹊徑買了一輛自行車,早上走北環騎車去科技園上班,效果出奇的好。
  • 深圳地鐵16號線大運北站有序復工
    3月5日8時,在深圳地鐵16號線大運北站入口處,作業人員戴著口罩接受紅外線體溫檢測後,依次拿出手機掃碼填報姓名、體溫、身份證號碼等相關信息分批進入20米的井下,進行施工作業。中鐵二十五局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復工以來,大運北站項目已有200餘人返崗參與施工,施工作業面已恢復超過60%,大運北站至龍城西站區間右線盾構機正在進行組裝調試,預計近期將完成盾構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