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美業復甦,美容展採購幫您布局全球市場

2020-12-17 山東頻道

一場疫情,讓快速發展的美容業受到了重創,但也暗藏機遇。「後疫情時代」下主動適應新的經濟形勢、尋找新的線上發力點成為了中國美容供應鏈夾縫中求生存的必由之路。

通過網際網路的營銷打開出海困局成為企業目前首選。2020年7月28日,美容展採購BeautySourcing正式上線。據了解,美容展採購(BeautySourcing)作為美容行業垂直性B2B 在線平臺,將從線上展示,資訊信息,線下洽談等方面進行一系列創新,推動買賣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合力,達成共贏。

把握機遇,尋找新的行業發力點

美容展採購平臺並非純粹是疫情下的產物。「做這樣一個平臺實際上早已經在我的規劃之中了」,平臺創始人童帥說,「做了這麼多年的外展,也跟展商聊過很多,大多數展商參加國際展會時都有投入產出比不高、同質化競爭大、對目標市場不夠了解等等這樣一系列的問題」。

網際網路貿易已經發展了近二十年,但是在B to B領域,單純的產品在線展示由於缺乏基於現實場景中的對產品實際性能的具體感知,往往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因此仍然無法滿足買家的實際需求。

不少參展企業直言,買家難找,市場不熟悉。對這類企業而言,他們不僅希望能實際接觸到賣家,同時渴望能夠利用網際網路平臺更加全面準確了解市場信息,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採購風險,而且可以提高採購效率。

童帥認為,市場上雖然出現很多的跨境電商平臺,但是大多都是B2B全行業覆蓋平臺,而且其中不少平臺缺乏秩序,準入門檻低,許多企業投入了很多資金但是反饋甚微,甚至都無法區分專業買家和優質供應商。

「我們運營團隊具有十多年的海外美容出展經驗,擁有豐富的展會和供應商資源,了解業內的痛點,再加上今年客觀大環境疫情的影響,大型展覽活動或取消或延期,整個外貿行業受到非常大的衝擊,正好是搭建這樣一個創新整合平臺的好機會。」童帥說。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容展採購平臺應運而生,成為目前市場上唯一一個針對美業垂直行業、可以整合全球50場美容展資源的平臺,並致力於扶植國內美容供應鏈企業走向海外。

放眼全局,平臺銜接線上線下

疫情期間,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對於買家,線下大型美容展的延期或取消讓他們一時無從找到可信任的供應商;對於賣家,出國洽談在疫情期間也面臨層層障礙。

作為一個既能審核供應商資質又能吸引大量海外專業買家的平臺,美容展採購平臺能一舉解決這些難題,也因此成為了外貿企業的「諾亞方舟」,幫助買賣雙方平穩度過後疫情時期。

值得一提的是,美容展採購是一個在線集數位化信息與線下展會整合的平臺,匯集國內美容供應鏈企業,覆蓋行業全產業鏈,從化妝品行業原料到化妝品包裝,從OEM\ODM、品牌製造商的線上平臺到結合線下海外展的參展推廣,致力打造365天全球在線專業垂直性商貿平臺。

平臺匯集海外市場的第一手美容行業諮詢,包括展覽和採購等內容,整合50場海外美容展的資源共享,20萬買家資源將線上線下無縫銜接,打造完美中國美容供應鏈海外拓展生態圈。

因此,美容展採購可以為中國美容企業出海拓展提供一站式專業服務,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美容展採購平臺與全球50多場知名美容展會完美結合,將展前、展中、展後與線上完美銜接,出展的企業可通過平臺前期接觸意向買家並在線與買家在展期預約面談,企業還可以會後通過平臺與買家跟進。

此項創新打破傳統,利用數字科技創造內容來連接買家和產品,打破了展期區域限制,打消了很多企業對於網站買家質量的顧慮,讓企業有更多機會接觸到來自世界各大美容展的買家,提高買賣雙方接洽效率,也用創新的姿態引領中國美容產業出海改革升級,實現行業彎道超車。

展望未來,構築中國美容供應鏈海內外溝通的橋梁

「我們做出展的初衷是帶中國製造走出去,搭建這個平臺也是一樣,就是為了讓我們的展商更好的了解世界各地採購商的需求,更有針對性地去對不同市場研發一些非同質化類型的產品。」

據平臺創始人童帥介紹,平臺的主要使命就是幫助中國中小美容供應鏈企業走出去,擴大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增強業內溝通效率。同時平臺通過嚴選具有海外出展資質的優質供應商讓全世界採購商更加認可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的水平。

「提高溝通效率一直是平臺開發創立的宗旨,結合買賣雙方的需求、創新整合線上與線下50場全球美容展能加快提高供應商與全球買家進行溝通的效率。它是展會的一個補充匹配交流工具,也是行業資訊與數據的匯集中心,並不像阿里巴巴那樣,僅僅是一個線上交易的平臺。簡單來說,就是為展商、買家、展會『賦能』。」平臺創始人童帥說。

談及平臺未來的發展方向,創始人童帥希望美容展採購以後不僅能成為中國美容行業面對全球優質採購商的一個專業化B2B平臺,還要成為一個集全球美業資訊於一體的媒體平臺,當中國美容供應鏈企業在面對不同市場和需求的時候給予一定專業指導,為中國美容供應鏈出口企業樹立優質、專業的良好形象,同時注重買賣雙方溝通的高效化,讓兩者有計劃、有目地的去藉助線上線下達成交易。

未來,美容展採購網際網路大數據與線下展會的完美結合將幫助中小型企業接觸到來自世界各地化妝品專業領域的買家,讓更多海外買家了解中國製造。平臺經過篩選優質展商,將打造一個中國美容展商獨有的「精品館」。

疫情終將過去,行業的新一輪洗牌也即將創造更多的機遇和挑戰,集眾多行業優勢於一體的美容展採購日後定能成為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美容供應鏈的窗口,也成為中國美容供應鏈中的企業走向世界的橋梁。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千萬業績勢頭迅猛,美諾伊助力美業市場復甦
    「不知道疫情後的消費者,習慣變了,是否還能像以前一樣消費?」「下半年,我這店到底該怎樣經營呢?」各大美業商家,面對疫情後消費市場的各種新變化和不確定性,如何逆勢增長、後來居上、搶佔市場先機,獲得更多的效益,成為行業破局蛻變的關注點。
  • 疫情下的美容業:做最好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疫情只是短暫的影響,之後會迎來更大的復甦,我們對未來充滿著信心。新冠肺炎疫情還在繼續,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疫」不僅重創了餐飲、旅遊等線下消費,也波及到時尚美妝行業。武漢封城已過半月,但疫情的拐點依然沒有出現。這種困局還要持續多久?對時尚美容行業將帶來多大影響?
  • 美業新緯度&美博會&嘻唄直播:疫情後,美業品牌怎麼做營銷?
    疫情對美業造成了多大影響?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3月化妝品零售總額為636億元,同比下降13.2%。除了化妝品,美業門店的到店率也在直線下降,其營收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左右。從1月底到現在,疫情已經在全球擴散,造成了超過200萬人感染。
  • 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經濟:無法喚醒的V型復甦
    (正文1.2萬字,閱讀時間約20分鐘,感謝您的轉發和收藏)【核心觀點】1、全球經濟復甦的前景具有更多的不確定性,政策的變化依然趕不上形勢的變化。4、全球資產配置正在受到大規模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刺激而變得極為混亂,股市的劇烈波動和房地產市場與眾不同的「復甦」反映了市場對於優質資產的渴望,而低利率和負利率政策並未帶來企業投資活動的增加,在新冠病毒疫情擴散的情形下消費變得困難,無法支撐經濟「V型」復甦。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全球經濟展望
    疫情防控的錯位和政策救助的差異,發達國家加大了從中國進口力度,使世界暫時恢復到2008年之前「中國生產,西方消費」的狀態。展望2021年,由於疫情衝擊逐漸減弱,特別是疫苗有望於下半年全面推開,經濟社會將恢復正常,世界進入「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有望出現共振復甦。IMF預測全球經濟2021年將恢復至5.2%。
  • 綠揚丨美容儀器:網際網路+智能美業時代已來臨,你還沒上車麼?
    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使人們對於「美」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最初「看臉」的美妝時代也逐步轉變成了「要臉」的美膚時代,好看也已經不僅僅停留在精緻的妝容,更多的人在意如何保養,在同齡人當中脫穎而出,「顯年輕」在人們的生活和社交中日趨重要,所以即便仍處於疫情當下,人們對於美的消費熱情依然不減
  • 疫情下的韓國醫療美容業:釜山市6000多家整形美容醫院無一倒閉
    即便是新冠疫情也擋不住人們的愛美之心,在德國,儘管經濟前景不甚樂觀、出行社交依然受限,但「非常時期」卻激發了一些新的市場需求,美容整形行業就在其列——行業不僅沒有遇冷,還出現了增長。韓國保健產業振興院保健服務創新部嚴永義稱,當地醫美業的外國患者增加可能出現停滯。疫情下,韓國醫美業受到雙重影響新冠疫情下,韓國醫美業的現狀究竟如何,備受外界關注。因首爾疫情較嚴重,更多人選擇了在釜山的醫院做美容和整形。
  • 2020年疫情原因受影響美容展會匯總
    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球多個展會都做出了改期安排接下來小編匯總一些改期的美容展會最終時間以主辦方通知為準小夥伴們可以提前做好充足準備啦印尼美容博覽會越南胡志明國際美容展為越南當地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國際美容展,迄今已經成功舉辦12屆。前12屆的成功舉辦已經讓越南成為以柬埔寨、寮國為三角地帶的美容業領頭羊,並且極大的促進了該地區美容業的發展。作為進口商、生產商、當地經銷商與國際品牌的橋梁,越南正在成為此三角地區美容業者的交流中心。
  • 「後疫情時代」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最新思考
    這是疫情在得到全面控制後,中國舉辦的首場綜合性體育用品展會,對於展現體育產業復工復產風貌、加速體育用品市場疫情後的企穩復甦、進一步優化體育商貿環境有著風向標意義。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穎川、上海市副市長陳群、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理事長吳齊、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虞麗娟、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司長劉扶民、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主席李樺、上海市體育局局長徐彬等嘉賓出席了2020體博會開館儀式。
  • 一反常態:疫情關店潮下,6000億美業市場為何堅挺?
    一反常態:疫情關店潮下,6000億美業市場為何堅挺?其次,縱向來看,美業閉店率常年接近於20%,今年不增反降引人深思。按照劃分,我們所提及的美業(生活美容服務業)包括生活美容、美甲、美發、紋繡服務等細分行業。經美團研究院測算,這個行業在2020年的市場規模約為6373億元。其中,美容美髮行業佔了半壁江山。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預計到2022年中國美容美髮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4000億元。
  • 2021年3月環球APC進口商品博覽會 一站式採購禮品家品食品美妝
    首屆APC亞洲(廣州)禮品、家庭用品及進口食品和美妝展將於2021年3月3-5日來到廣州-南豐國際會展中心開展舉辦,全新展會—開拓中國內地市場,為協助亞洲區內廠商拓展中國內地的龐大市場,以及率先捕捉中國作為全球首個於疫後 ,最快復甦國家的商機。
  • 國君策略:調整便是布局良機 交易復甦仍是市場的核心主線
    原標題:【國君策略】調整便是布局良機 摘要 【國君策略:調整便是布局良機 交易復甦仍是市場的核心主線】3100-3500震蕩,調整便是布局良機。
  • 武漢重振 產業助陣,華中日化美業中心(奇化星光美谷)盛大開幕
    當前全球疫情蔓延,國際環境詭異多變,國際貿易、國際投資等受到巨大的衝擊和影響。巴斯夫全球副總裁毛建文先生表示:「中國的日化美妝業市場常年保持高速增長,有著無限的想像力。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被壓抑的消費需求得到釋放,大家對「美」的需求也得以回升,預測疫情後的中國化妝品市場仍保持高速增長。
  • 趙志偉:後疫情時代 中國市場將進一步成為全球資本的避風港
    在致辭中,趙志偉表示,過去三年中國累計吸引外資投資超過4000億美元,後疫情時代,隨著中國率先走上經濟復甦之路,中國市場和中國機遇將進一步成為全球資本的避風港。趙志偉指出,今年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三十周年。從1990年滬深交易所開市到今天,A股上市公司的數量從當初的8家增長到了4000家,總市值由當初僅28億,到今天已經突破80萬億。
  • 福瑞達美業:擁有硬核科技,才能成就領導地位
    儘管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發,使得全球護膚市場銷售業績有所下滑,但是伴隨著疫情期間消費者對於自身的生活質量和護膚品的基礎需求在日益地提高以及國內疫情防控得力,在下半年的國內護膚市場上,國妝品牌逆轉頹勢,繼續維持穩定增長,而整個國妝護膚行業也有望長期繁榮。
  • 福瑞達美業:國產化妝品蛻變 獲z時代青睞
    在天貓國際平臺,近三年來,Z世代美妝人均消費水平逐年增長。對比其他代際,95後的人均增速最為可觀,成為最具市場潛力的人群。追求顏值的道路上,Z世代力求護膚、彩妝雙管齊下,在美妝上呈現出精益求精、事無巨細的消費態度。 以往z時代們多鍾情於外資大牌,正是看中了其產品的好成分與高品質。
  • 疫情之後,國產美妝品牌如何通過「包裝」乘風破浪?
    導讀:在產品包裝領域,中國美妝品牌如何應對因疫情改變的全球美妝市場新格局?7月7日–8日,2020上海國際美妝展在上海展覽中心如期舉行,同期舉辦的2020上海國際奢侈品包裝展也同時拉開帷幕。承接2019年的趨勢和風潮,本屆展會再次以創新的產品、前沿的趨勢、專業的洞察,為來自全球彩妝和護膚領域專業人士帶來了一場關於行業趨勢和風向商貿風暴。
  • 2020體博會開幕 聚焦「後疫情時代」體育用品行業前景
    這是疫情在得到全面控制後,中國舉辦的首場綜合性體育用品展會,對於展現體育產業復工復產風貌、加速體育用品市場疫情後的企穩復甦、進一步優化體育商貿環境有著風向標意義。受疫情影響,按慣例一年一度、5月份舉辦的體博會改期9月底舉辦。本屆體博會分為大健康、場館設施營造及地坪、球類運動和休閒等四大展區,展覽面積15萬平米,逾1200家體育用品行業知名企業參展,預計觀展人數超過10萬人次。本屆體博會展覽面積達到15萬平米,逾1200家體育用品行業知名企業參展。
  • 秉持初心 堅持卓越 克麗緹娜再造大健康美業精準醫療服務新紀元
    據趙承佑介紹,克麗緹娜集團現已成為以美容院加盟為主,集美容護膚、美甲美睫、醫學美容等領域的生產研發、產品銷售、教育培訓、電商服務為一體的美業領先企業。願景是成為全球美業具有影響力的領軍者;使命是創造值得信賴與分享的美麗事業,並成為健康美麗幸福的守護者。
  • 2020年中國(鄭州)國際汽車後市場博覽會 觀眾預登記火熱報名中
    本屆中國(鄭州)國際汽車後市場博覽會設三大主題展區,呈現「1+1+1」展會模式,即「2020年鄭州國際汽車用品展」、「2020年鄭州國際汽車美容養護展」、「2020鄭州國際汽車內外飾升級改裝展」,擁有15年專業汽車後市場行業展會經驗,邀請超2000人的鑽石貴賓買家,超100000家汽車後市場批發商、經銷商、電商、4S店及汽車服務機構,超500家緊密結合的媒體及商協會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