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蹲坑還是馬桶?到底哪個更衛生?

2021-02-13 知乎日報

題圖:Gary J. Wood / CC BY-SA

前兩天,
丁香園的官微發了一則辣眼睛的新聞,
看得我後腰一痛。
這麼高難度的動作,
身手差一點都不行啊。
相信很多人都一樣,
認為廁所就是文明之「窗」,
一個國家 / 地區的文明程度,
由廁所可見一斑。

前方圖片高能預警

在《廁神:廁所的文明史》一書中,美國教育學博士朱莉·霍蘭認為,文明並非源於文字的發明,由於第一個糞坑的出現,人們才不再到處遊走躲避自己的糞便,從而最終定居下來形成古代文明。

廁所的進化從茅坑演變到茅房、廁所、衛生間、洗手間,從無到有,從公有到私有,從單一功能到集生理代謝、衛生調整、休息乃至審美、商業、文化等多功能,廁所革新一步步從文明走向進步。

至 2015 年,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24 億)仍然在使用未改善的衛生設施,其中仍有 9.46 億人仍然實行露天排便。

世界各地的惡劣的衛生條件導致疾病和環境汙染的增加,每年,不良的衛生設施造成 150 萬兒童死於腹瀉,這是五歲以下兒童發病和死亡率的第二大主要原因,也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主要死因。

1997 年聯合國兒童發展基金會(UNICEF)提出了「廁所革命」的概念,並和中國國家兒童基金會(NPHCC)合作推動了中國廁所的改造。為改善如廁環境,北京曾經開展過四次公廁革命,而「十三五」期間,北京將組織實施第五次公廁革命,進一步提升公廁服務。

隨著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進步,城市廁所也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著變化。如今不僅是個人家中,越來越多的公廁和公共場所(商場、餐廳等)中的準公廁也漸漸由蹲廁改為坐便。

在外國人對中國的「坑」接受不能的同時,「蹲」慣了的中國人也對抽水馬桶頗有非議。於是民間人才湧現,為了解放天性各出奇招。

蹲坑是中國「專利」?

確實,蹲坑大多存在在亞洲和非洲。西方國家大多是馬桶。儘管「馬桶」的樣子經過 N 次變革,但早在古羅馬時期,廁所就是「坐著」的形式。

這種東西方廁所形式的差異,除了歸結與東方和西方的兩大古代文明外,傳說還因有「基因」作祟。

古羅馬廁所(棍子裹布條是公用「草紙」)

亞洲蹲(the Asian Squat)是指亞洲人上廁所的姿勢,當然這一姿勢也常見於其它場合,例如村口大樹下,馬路牙子上,桌邊小板凳上……

《中國合伙人》海報的「亞洲蹲」頗有深意

和亞洲人與生俱來的天賦異稟不同,大部分歐美成年人都無法標準的完成「亞洲蹲」。一項調查顯示,只有 13.5% 的北美人可以擺好這個姿勢,其中 9% 還帶著亞洲血統。

亞洲人雙腿較短,平衡點與歐美人不同,白種人因其特殊的骨骼構造,無法雙腳平行蹲穩,且腳跟不離地。

但也有研究表明,「亞洲蹲」並不是身體構造造成,而是鍛鍊而成,就像日本人的跪坐一樣。如果從小訓練美國人蹲著方便,他們也能做到。

蹲坑 vs 馬桶,到底哪個好 ?

論「打開」方式對排便的影響

早在 2003 年 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 上便刊登過一篇文章,對比三種排便姿勢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研究對比了坐在 41cm 高的馬桶、坐在 31cm 高的馬桶和蹲著三種姿勢排便的時長和排便的順利程度。結果顯示,蹲著排便花費的時間更短

這是因為蹲著時能使持股直腸肌得到完全放鬆,肛腸角的角度更大,排便使用的力氣較小,排便更順暢。(emm……手機可能是更大的元兇)其外,坐位時,肛門周圍的肌肉會牽拉直腸,使得排便需要更加用力,肛裂和便秘等更容易發生。

但在某些人群中,蹲廁就顯得不那麼友好。例如孕婦,雖然短時間的蹲廁可以鍛鍊孕婦的骨盆肌肉和腳步肌肉,但如果蹲的時間太長,不僅容易腳麻,還可能會擠壓到腹中胎兒。

另外對於年老體弱的人群,蹲姿對腿部和膝蓋壓力較大,突然站起而造成體位性低血壓,容易發生滑倒、骨折等意外。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又一「高科技」發明應運而生——the Squatty Potty 蹲凳。既可以輕鬆地坐著玩手機,又不用廢力拉粑粑。

女士們穿上恨天高效果也是一樣一樣的哇。

外國人覺得蹲廁髒,中國人覺得馬桶髒,那麼問題來了,到底誰髒?

拋開附屬品談馬桶都是耍牛氓啊。

家裡的馬桶自不用說,一是用的頻率不高,二是用的人員固定,三是大多定期清潔。再看公共場所,現在裝有馬桶的公共廁所,多會配備相應的配套設置。

一種是皮膚與馬桶圈間的物理隔離方法。另一種則是化學消毒方法。

一次性坐墊紙

全自動坐墊套

馬桶圈消毒劑

強迫症患者可能還是不服氣的。

那麼是時候來擺事實講道理了。

科學研究表明,光滑的馬桶圈表面並不適合細菌的生長和傳播。一個即使被千萬人用過還依舊光潔的馬桶圈,比你從來不消毒的手機,頭朝下放的牙刷還要乾淨許多。

至於很多人莫名擔心的會傳染性病(STI),可能只能用「呵呵」來回答了。

像淋球菌、梅毒這些病原體,在體外很難生存,HIV 病毒更是見光死,離開人體瞬間失活。要說像 HPV、尖銳溼疣等這樣比較頑強的病毒想要通過馬桶感染也是比較困難。

因為,性病的傳染主要通過性生活及血液傳播。你可能和病毒接觸的部位也只是 pp 的皮膚而已,皮膚是人體最強大的器官,能阻擋大部分病原體入侵,除非你的屁股上正好有個傷口。

剛好你前面那人 HPV 感染期

× 剛好她攜帶的病毒量較多

× 剛好沒有墊紙 / 消毒液

× 剛好很短時間你坐上去

× 剛好你與馬桶圈接觸的屁股上有個傷口

= 你一定上輩子造了孽

那麼我只好建議你在去醫院的路上打開手機買個彩票了。

就像前面說的,馬桶圈並不是廁所細菌病毒存在的重災區,真正的危機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相較於上面那種條件複雜人品要求極高的感染方式,surface to hand to mouth 才是「廁所致病」的主要路徑。

衝廁所產生的氣旋會將細菌噴到廁所的各個角落,腸道病毒會在衝廁後飄散在廁所的空氣中,一些抵抗力弱的人群會因為吸入或吞咽這些病毒致病。(沒事別待在廁所好嘛)但是在「噴射」細菌病毒這個方面,蹲坑選手和馬桶選手的表現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好奇實驗室」做過相關實驗,分別將螢光素鈉(顧名思義會發光)加入蹲廁和馬桶的水槽中,在正上方安置一塊透明玻璃,衝廁所後觀察玻璃上被濺的情況。

Round 1| 玻璃板直接蓋在馬桶上(測量水位到馬桶上沿距離相同)

蹲坑:衝力強勁,開口寬敞,有大量水濺出。

馬桶:同樣很多水珠,但數量比蹲坑少很多,且大多集中在中間。

Round 2 | 玻璃板高度 40cm:

蹲坑:雖然水滴少了很多,但範圍更大更廣。馬桶:已經找不到任何水滴了。

插播一則採訪:

有人上廁所是在站起來之前就衝水的麼?

emm……不要腦補

通過該實驗可以看出,蹲廁和馬桶在衝水時都能濺起大量水花,尤其是蹲廁,高度可達到人上半身。水滴相對細菌個頭更大,如果是細菌,上揚幅度會更高,漂浮時間會更長。

前兩年就有誇張的信息稱「如果衝水時馬桶蓋打開,馬桶內的瞬間氣旋最高可以將病菌或微生物帶到 6 米高的空中,並懸浮在空氣中長達幾小時,進而散落各處。」

後又有眾多大號出來闢謠,並不是所有細菌都會隨氣旋傳播,例如沙門氏菌,它能聚集成一種「生物膜」結構,牢牢根植在下水道中。

這些微生物的特性決定了它們本身不會從馬桶內傳播到空氣中,因此氣旋壓力決定了它們傳播範圍的大小。

而氣旋的壓力取決於衝廁的原理,蹲坑採用直衝式,水花會濺起大量細菌和微生物,且漂浮在空氣中,而抽水馬桶多採用虹吸,細菌會被吸入下水道,同時因為抽水馬桶有蓋子,將蓋子蓋上再抽水這個習慣也值得提倡。當然不同品牌型號的抽水馬桶形成的氣旋壓力也會存在差異。

最後圓子有話說,

請不要泯滅物品原本的屬性,

答應我!

不要蹲著上馬桶,

也不要坐著上蹲坑好嘛!

與其糾結 pp 被玷汙,

糾結於氣旋不氣旋的,

不如想想你擦完 pp 的手都摸了哪裡!

還不快點給我滾出去認真洗手!

 本文內容來自「知乎」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酒店衛生間不用蹲坑用馬桶,不髒嗎
    酒店衛生間不用蹲廁一般帶餐廳的酒店,在餐廳區域的衛生間通常使用蹲廁,因為人流大,使用頻次高,用馬桶的話,衛生打掃不過來,馬桶髒汙即影響正常使用。用蹲便好打掃,且更受大家歡迎。但也需要設置1-2個馬桶,用於行動不便的人群。
  • 衛生間要選擇蹲坑還是馬桶,如何選擇才正確
    你家有蹲坑或廁所嗎?這兩種不同的馬桶設計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空間利用和後期使用體驗選擇。現在我們來談談蹲坑和廁所的選擇。你可以看到你的馬桶適合什麼樣的設計。然而,不可能安裝蹲便器,因為馬桶的地板與地板齊平,除非蹲便器的地板被大大抬高並且很難移動馬桶。▲如果衛生間沒有水槽,安裝蹲便器時必須抬高地板。3.衛生間習慣不同人的衛生間習慣也是家庭衛生間裝修中的一個考慮因素。因此,在我們的「設計需求調查問卷」中,將會有一個「廁所習慣:蹲式/抽水馬桶」的選擇,這樣做是為了方便設計者在設計廁所時充分考慮。你習慣蹲著還是坐著?
  • 放棄蹲坑用馬桶,越來越多家庭這樣選,理由很實在
    放棄蹲坑用馬桶,越來越多家庭這樣選,理由很實在嗨嘍大家好,關於這個應該裝馬桶還是蹲便器一直是有一些爭論的,有的人喜歡馬桶,但是也有人覺得使用蹲廁更為有效率,具體在裝修的時候或者說購買相關產品的時候,還是購買馬桶的用戶多一些
  • 衛生間安裝蹲坑好,還是馬桶好?捫心自問6大問題,裝錯還來得及
    結果呢,裝修不得當,以至於後續十幾年用衛生間非常憋屈。裝修衛生間是一個考驗設計的活兒,即便是馬桶,也有坐式馬桶和蹲便器的選擇,一旦選錯了,後續要拆掉重裝十分麻煩。有些朋友最開始為了省衛生間面積,裝了蹲坑,結果用了一段時間,很不舒服,這就需要大家好好問問自己,你家適合坐便器還是蹲便器?
  • 蹲坑上加個馬桶圈,還能坐著用!一物兩用,以後我家也要這樣裝
    最近有時間去拜訪了一位業主,有意思的是他們家的馬桶又能蹲著用,也能坐著用,光說不如看下圖。我們安裝時往往是二選一,他為什麼是選擇兩用的呢?主要是由於家裡有老人,年齡將近90歲了,蹲式馬桶對於他們不是很方便,而且妻子也懷孕了,為了他們的安全考慮換成了蹲坐兩用的。先不說到底是哪種方式好,一直以來,針對馬桶用蹲式還是坐式都備有爭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對於老人、孕婦和小孩來說,使用坐式馬桶的確帶來了便利,避免了蹲起時造成頭暈眼花引起的意外事故。
  • 衛生間蹲坑好,還是安裝馬桶,幾個方面都要考慮到
    衛生間蹲坑好,還是安裝馬桶,幾個方面都要考慮到嗨嘍大家好,在家庭衛浴安裝方面,不得不說的就是這個馬桶和蹲廁的選擇,因為兩者都是一樣的功能,但是在一些方面的差別非常大,有些難以選擇,現在大多數的家庭還是更傾向於選擇馬桶
  • 蹲坑防臭器安裝方法 蹲便器如何挑選
    蹲坑防臭器安裝方法首先去超市購買一個蹲坑防臭器,買回家後只需要將防臭器安裝在衝水口處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蹲廁口具有大小結構之分,所以在購買之前你必須要測量一下尺寸。1、只需將本除臭器放入蹲便器排洩孔內即可。
  • 智能馬桶到底實不實用?為何到現在都還沒普及起來?看完你就明白
    導讀:智能馬桶到底實不實用?為何我國到現在都還沒普及?看完你就明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智能家電都進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了,這些智能家電的存在,還真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還有些智能家電,對於不少朋友來說是沒辦法接受的,就拿智能馬桶來說,很多人都會有所疑問,這個智能馬桶真的實用嗎?
  • 用完馬桶,是將蓋子蓋上好,還是打開好?這麼多年,你或許做錯了
    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好了,不再需要為能不能吃飽、能不能穿暖而發愁,更多的是尋找如何能讓自己更舒服的方式。以前廁所都是蹲坑,但蹲久了腳會麻,站起來的那瞬間感覺十分的酸爽,為了改善這種情況,馬桶出現了。現在幾乎家家都有馬桶,使用很方便,直接坐下就行,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馬桶用完之後,蓋子到底需不需要蓋上呢?其實這個問題也有人提出過,同事小王每次用完馬桶都是直接打開,而丈夫則是每次都將蓋子蓋上,這讓小王非常的疑惑,到底哪種方式更好呢?
  • 馬桶用不慣的人都是怎麼做的?
    用不慣馬桶怎麼辦?我來給你支兩招。第二、如果是在外面,能憋就先憋著,再找地唄,我老爸去一個親戚家,上廁所時見到是馬桶,就不敢上了,藉口要出去走走,鄉下人真用不慣,最後去找了個公共廁所解決了。第三、用不慣馬桶,可以設計一個馬桶蹲坑神器,這個是非常簡單的,自己用不鏽鋼製作一個方形的架子,前後留空,要用時直接插入到馬桶中,不用時拿開即可,現在某寶上有這種馬桶蹲坑神器賣,用不習慣的可以配置一個,畢竟蹲在上面太冒險了,這樣更方便實用。
  • 衛生間裝馬桶還是蹲便器好?聰明人都這樣選,後悔知道晚了!
    廁所作為一日三餐的存在,在我們買房之後,新房裝修衛生間到底是裝蹲坑好還是馬桶好,可以說是直接影響以後的生活了,有人認為安裝蹲坑能省一筆錢,也有人認為馬桶使用起來方便舒適,那到底安裝哪種才是最好的呢首先來說一下蹲坑,蹲便器實用性強、價格實惠運用空間少
  • 上完大號之後,紙巾到底是該扔到馬桶裡還是扔到馬桶旁的廢紙簍裡?
    對於許多家庭主婦來說,打掃衛生是一項耗時又耗力的工作,尤其是每天必須要清理的廁所垃圾桶,擔心會滋生細菌。有人認為,上完廁所應該將衛生紙直接扔進馬桶,隨著排洩物沖走,以免汙染室內空氣。但有人認為衛生紙應該放入垃圾桶裡,否則會堵塞馬桶。央視有一位主持人曾經說過,在國外把廁紙扔到紙簍裡被視為是中國人才會做的低素質習慣。你怎麼看呢?
  • toto和科勒馬桶哪個好?
    馬桶就是其中之一,馬桶是每家每戶必須具備的產品,而目前市場上的馬桶產品品牌有很多,今天小編主要是給大家介紹一下toto和科勒馬桶這兩個馬桶品牌。那麼,toto和科勒馬桶哪個好?1912年,大倉先生建立了一個專門研發衛生陶瓷的實驗室(當時衛浴陶瓷產品在歐洲和美國已經非常普遍,而在日本卻還是流行著木製馬桶,和今天日本先進的衛浴文化相比,實在反差太大)隨著這些衛生陶瓷產品的廣泛銷售,toto用它出色的產品,挑戰已經被大眾接受的傳統衛生觀念,直到今天,toto仍然繼續在為此而努力。科勒馬桶品牌介紹:科勒馬桶在全球已成為消費者最熟悉的衛浴品牌之一。
  • 上廁所蹲坑和坐坑,哪個更科學?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你知道一個人一生中要上多少次廁所嗎?世界廁所組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每個人每年要上2500次左右的廁所,也就是一生中,大約有3年時間都是在廁所度過的。那上廁所有沒有正確姿勢呢?蹲著和坐著,哪種更健康呢?蹲坑和坐坑,哪個更科學?
  • 用不慣馬桶的人還有什麼好法子能好好上廁所
    2、蹲在馬桶上方打小就用慣蹲坑的老鐵沒有蹲著的感覺還拉不出,可以在馬桶蓋上方鋪上紙巾或者毛巾直接往上蹲著。此方法會有危險的存在,採用時要多多注意安全。3、安裝馬桶墊腳凳根據馬桶的尺寸選購合適高度的馬桶墊腳凳,價格不高,使用方便。找回蹲坑那種熟悉的感覺,女性來大姨媽時有個腳凳也是極好的事情,誰用誰知道。
  • 馬桶選擇、坑距、移位、壁掛的經驗
    點上方藍字可關注  微信號:裝修33天圖片來自:汎達國際空間設計現代家裝中,抽水馬桶(坐便器)應該是選用最普遍的,當然也有一部分人習慣用蹲坑的
  • 國外馬桶都是U型?歐美人不用蹲廁?公廁馬桶實用指南,值得收藏
    對女性朋友來說,馬桶座乾淨與否,決定女性是否堅持憋尿找蹲坑的廁所。我沒辦法,中國女孩一般拒絕使用馬桶。毫無疑問,馬桶比蹲坑更省力、更容易。在歐洲和美國人們選擇馬桶是可以理解的。在日本、韓國,公廁大多都是馬桶。但是,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們的馬桶和國內的有一些不同之處,馬桶蓋都是U形的。
  • 惠達智能馬桶哪個性價比高,智能馬桶選恆潔還是惠達
    廁所文化一直伴隨著人類近幾千年的文明史,因為細菌的發現而將廁所衛生狀況與人類健康成功聯繫起來的也就近百年的時間。相比傳統的蹲便器,馬桶更容易乾濕分離,隔絕異味,衛生乾淨,非常適合家庭使用,特別是腿腳不靈便的老人和孕婦,簡直是福音。
  • 馬桶和蹲便器的功能全都有,婆媳這下再也不吵架了!
    在上廁所時,家裡老人一般喜歡用蹲便器,而年輕人則覺得用馬桶更舒服。如果老人和子女們住在一起,那選擇馬桶還是蹲便器,真是很難做出決定。裝修家裡的衛生間,我媽說買蹲便器,媳婦說買馬桶,我頓時無語了。去潔具市場一看,發現有一種蹲坑一體式馬桶,這下問題就解決了!
  • 衛生間裝蹲廁好還是裝馬桶好?聽了老師傅分析,慶幸自己沒有選錯
    如果以後想住得更方便舒適,一定要選擇合適的裝修方式。衛生間是家庭生活中一個特殊且經常使用的空間。因為小戶型面積小,裝修難度大。在衛生間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上廁所。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衛生間是裝馬桶好還是蹲馬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