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有著這麼一個「壞男孩」,他敏感、脆弱,出身卑微卻才華橫溢。黑暗與人類創造力交織的陰翳光輝,唯有他可以給!
他便是鬼才設計師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他不僅是最年輕的「英國時尚獎」(British Fashion Awards)得主,更是英國的時尚教父。不過,McQueen生前並沒有打開美國市場。
對此Vogue 英國版雜誌的前服裝編輯Plum Sykes認為這是因為是他始終迷戀英國女性英國文化,因為McQueen拒絕為她提供免費衣服,不肯向慣於穿免費衣服的美國女明星們低頭。
成就這個被稱為時尚教父的男孩的幾個經典作品
骷髏絲巾
超低腰牛仔褲
McQueen以一款幾乎要看見股溝的極低腰褲,震撼了整個流行界,大膽的性感,讓許多人為之瘋狂。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出奇冷淡地回答:「性感是一堆垃圾!我之所以設計這種低腰褲,根本就是為了拉長女人身體的比例。」反應完全沒有一點明星作風。
驢蹄鞋
傳奇天才是怎樣的一步步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時尚帝國?
1969年3月17,Lee Alexander McQueen出生在Lewisham。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三個姐姐,兩個哥哥。爸爸Ronald是計程車司機,媽媽Joyce是小學老師。他們這一大家子住在Council House裡,這種住房類似香港的「公屋」,是政府為無家可歸與低收入者提供的、租金極低的救濟房。
3歲時,他在自家油漆剝落的牆上畫了條裙子,從那時起就知道自己要做一名時裝設計師。年長一些,他就開始為姐姐們縫製衣服。
6歲時,他突然明白自己是喜歡男人的,這在他生長的環境裡是不可接受的,他開始學會隱藏心事。
麥昆在16歲時離開學校,並成為薩維爾街裁縫服裝店 「安德森與謝潑德」 (Anderson & Shepherd) 的學徒,隨後他還曾於 「Gieves & Hawkes」 和知名劇場服裝品牌 「Angels & Bermans」 工作過。
兩年後,由於看到報紙上的一條消息,他有了機會跟隨設計師koji tatsuno學習,再後來,20歲的他去往米蘭,投身名師romeo gigli門下,為其負責服裝的圖案設計製作。
19歲時,他的照片登上了《i-D》雜誌的街拍欄目,他公開說出自己是同性戀。第一時間接受並站出來擁抱他的是他的媽媽、阿姨和姐姐們:「我19歲時在《i-D》雜誌上首次出櫃,一切宛若昨日。我認為自己的性取向對自己的設計師工作是有幫助的。」
他一直對出櫃這事兒很自豪:「我很小時的時候就出櫃了。我沒有隱藏自己。我很清楚我自己、我的性取向,我沒什麼要隱瞞的。我從娘胎出來的那一刻就是同性戀。」
因為不太喜歡在米蘭生活,亞歷山大麥昆於1992年返回了倫敦,進入著名的聖馬丁皇家藝術學院 (St. Martin’s College) 修讀時裝設計,並獲藝術系碩士學位自創品牌。
1993年起相繼在英國、日本、義大利等國的服裝公司工作。
1994年,麥昆從聖馬丁畢業時,他推出了自己的首個獨立的服裝發布會,那次的畢業作品使得他自己獲得了英國版《Vogue》雜誌的著名造型設計師伊莎貝拉·布羅 (Isabella Blow) 的賞識 —— 她以5000英鎊買下亞歷山大所有的設計。
McQueen把工作室建在倫敦東區的Hoxton廣場區,那是個很小的空間,晚上拉條帘子就能當作臥室睡覺。
1996年10月的一天早上,他接到一個電話,邀請他去做法國經典優雅老牌Givenchy(紀梵希)的設計師。
1996年,他被評選為該年度的最佳英國設計師,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當選者。
1997年,他又再次獲得此項殊榮。
1998年,他設計的「紀梵希』99春/秋時裝展」在巴黎時裝周上獲得一致好評。
這一次,麥昆將他們全部「趕」入一個玻璃密室內,用打扮成「精神病患」的「瘋子」,演繹了一場驚悚的「戲劇表演」。
這樣的敢做敢為,也讓這次的發布會成為了麥昆職業生涯之中的一段傳奇,讓他的品牌再次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紀梵希工作室的日子,讓這個「壞小子」收穫了很多。
麥昆曾言:「在紀梵希工作是我職業生涯的基礎,因為我以前是個裁縫,我完全不懂材料的柔軟度與顏色的淺淡。在紀梵希我學到了配色,學到了軟化布料,對我來說,這是教育。作為一名設計師,這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但在紀梵希的經歷卻是對我的技藝提升有很大幫助」。
的確,正是紀梵希的這幾年,讓麥昆得以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創意,甚至還將職業的進展情況融進了服裝作品之中。
他個人品牌的第13場發布會
1999年,他獲得了美國vh1/vogue年度最新銳設計師大獎。
2001年2月,他第三次被評選為上年度的最佳英國設計師。聰明、智慧、堅強、勇敢的女人,不在乎她們的高矮和胖瘦,是alexander mcqueen的設計對象,他說自己不單希望她們能穿他設計的服裝,更希望她們因此而堅強起來。
2010年,英國當地時間2月11日,Alexander McQueen在倫敦家中自縷身亡,許多人覺得可惜,這是一個鬼才設計師,在時尚界的設計理念受到很多其它設計師的關注和羨慕,很少設計師能把一點靈異和硬派發揮得這麼好。
天才早逝實在令人惋惜,而他的自殺則與他的伯樂兼好友伊莎貝拉·布洛 (Isabella Blow)的自殺以及他母親 Joyce 的逝世有著很大的關係。
伊莎貝拉·布洛
麥昆去世之時,2010秋冬系列僅完成了16套。這16套作品,一如既往的華美,似乎上面永遠不會爬滿蝨子……
從2010年秋冬紐約時裝周開始,其後的時裝周都會因為痛失這位「壞男孩」而黯然失色!
在時尚界,有著這樣的一種說法:「香奈兒給了女人優雅,伊夫聖羅蘭給了女人力量,而麥昆則給了女人一身盔甲」!
穿上他服裝的模特,似乎都會「咬人」。比起變美,麥昆的服飾更像是釋放出穿著者內心的陰暗與怪獸,遊走於虐與死亡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