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陸官街道組織街道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班子成員、科級幹部、村(社區)支書、主任、企業代表一行22人到興義市、義龍新區、安龍縣等地開展鄉村振興暨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調研工作。
調研組先後到安龍縣錢相街道白芨基地,鄭屯鎮養鴿場、沐思源中藥材加工廠、民族村水產養殖基地和義龍新區金源鞋業加工廠,實地調研了產業基地和扶貧車間的發展情況,並與企業和所在地鄉鎮負責同志就產業謀劃、資金籌措、技術服務、利益聯結及產銷對接等方面進行了交流。
圖為調研組在安龍縣錢相街道白芨基地聽取相關負責人作介紹
圖為調研組在鄭屯鎮民族村水產養殖基地聽取相關負責人作介紹
圖為調研組在義龍新區木隴街道聽取相關負責人作介紹
除到產業基地觀摩外,調研組一行還到安龍縣五福街道辦事處、義龍新區木隴街道、興義灑金街道等多個易地扶貧搬遷新市民社區學習,通過參觀社區易地扶貧搬遷感恩館、民族團結示範館和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建設,交流社區「五個體系」工作開展情況等,向各易地扶貧搬遷新市民社區學習後續管理先進經驗和做法。
圖為調研組在安龍縣蘑菇小鎮參觀感恩館
圖為調研組在興義灑金街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聽取相關負責人作介紹
調研結束後,在回程的途中,調研人員一行在車上召開了座談會,暢談調研感受。調研組一行表示:通過參觀學習,認真剖析和學習調研點的成功經驗和先進做法,進一步拓展了工作思路,開闊了眼界,增強了信心,並結合各自實際,採取切實可行的辦法,充分整合資源,積極主動作為,推動街道產業和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邁上新臺階,確保真正實現街道群眾增收致富的美好願望。
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陸官街道黨工委書記楊紅同志在座談會上交流了心得體會,並提出要求,一是在產業發展方面,要學習所到鄉鎮(街道)勇往直前,敢拼敢幹,敢於做群眾工作的精神;學習他們「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產業規劃思路和先進科技技術,同時還要堅定產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將此次調研學習轉化為發展的動力,借鑑成功經驗,結合各村資源優勢,下苦功夫,做大做強特色產業。二是在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方面,要學習他們的好經驗、好做法,取長補短,在不斷總結街道工作經驗、查找存在問題的過程中,明確未來工作思路和重點,紮實推進「五個體系」建設,著力鞏固易地扶貧搬遷成果。
最後,楊紅同志強調,一是要充分認識此次調研的意義,通過學習交流「走出去」,做到經驗方法「引進來」,為加快完成我街道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汲取好的做法、好的機制、好的經驗,進一步明確思路、找準定位,帶動陸官街道整體工作提升,做出陸官街道的特色、興仁市的特色。二是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班子成員、科級幹部、各村(社區)支書、主任、企業代表要本著對人民負責、對未來負責的態度,正確履職、攻堅克難、迎難而上,在深度細度力度上下功夫,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全力以赴做好各項工作,真正為老百姓做好事、做實事。
(擬稿人:楊 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