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銀行某網點堵截了一起針對老年人的詐騙事件,識破騙局的並非現場工作人員,而是江蘇銀行運營風險預警系統近期上線的「慧眼」功能。藉助「慧眼」功能,從風險事件觸發模型預警,到現場人員及時阻斷風險事件,整個過程不超過五分鐘。
江蘇銀行網點工作人員向記者還原了當時的情景,當日一位老年人在江蘇銀行某網點的智能櫃檯辦理開卡業務,辦理過程中的某些特徵觸發了江蘇銀行運營風險預警系統中的電信詐騙類模型,系統便自動生成相關預警並立即推送至後臺監測中心。
江蘇銀行監測工作人員通過「慧眼」功能查看現場實時監控,發現老先生在辦理業務過程中神色一直較為緊張,而且一邊操作業務一邊不停地觀看手中的紙條。進一步調取老先生進入網點的錄像,監測人員發現在辦理業務之前,曾有兩名不明身份的男子與老先生進行過交談,行跡可疑。根據以往經驗,監測人員立即聯繫網點人員進行風險提示。經過仔細詢問,工作人員發現老先生確實遭遇詐騙並及時進行勸阻,避免了風險事件的發生。
「傳統的運營風險管控通過事後監督和隨機抽查等方式開展。隨著客戶業務辦理不斷向自助化、線上化遷移,原先的風險監控模式不足以滿足網點轉型新形勢下的運營風險管理需要,對銀行運營風險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蘇銀行運營管理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蘇銀行通過創新運營智能風控方式,將風險防控關口前移,變事後追查為事中阻斷,進一步縮短監測周期,提升運營風險防範時效性、精準性,做到防患於未然。」
江蘇銀行運營風險預警系統新上線的「慧眼」功能,將大數據預警模型與實時監控相融合,對接總行與網點監控影像,拉近了網點與後臺的距離,實現風險模型與廳堂影像的聯動,實時監控和及時阻斷運營風險事件,讓風險監測更及時、更高效、更精準。
江蘇銀行今後將深入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生物特徵識別等科技,不斷加強實時監控精準度和覆蓋範圍,提升運營風險監測質效,為客戶財產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責任編輯:華青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