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野馬分鬃》魏書鈞:90後導演野生之作,從坎城馳騁抵達平遙

2020-12-26 拋開書本

文/採訪:劉小黛

編輯:合鳥

圖片、視頻:置否、荼白

策劃:拋開書本編輯部

在剛剛結束的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頒獎禮上,獲得最佳男演員獎項的《野馬分鬃》週遊被賦予了這樣的評價:他精準地把握了角色的內心動作,外部展現的分寸拿捏得當。難能可貴的是,他最大限度地抹去了表演痕跡,完全將自己沉浸於角色之中,讓人相信,他即角色,角色即他。

很早之前,就關注到魏書鈞導演的《延邊少年》,它獲得了71屆坎城短片主競賽單元特別榮譽獎。導演起點很高,研究生畢業作品入圍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之窗」展映單元。《野馬分鬃》入圍今年第73屆坎城電影節官方單元。

每年平遙影展都會無縫連接當年三大電影節獲獎入圍影片,今年備受關注的,威尼斯地平線單元唯一華語片《不止不休》、威尼斯日《媽媽和七天的時間》、柏林《一直遊到海水變藍》,以及這部坎城電影,都在期待片單之中。

一篇年輕記者的真實報導,改變了一億人的一生!

這其實是我第一次看魏書鈞的電影,但對影片裡瀰漫的野生、自由的氣息深深著迷。它發生在北京,卻是一個無強地域性捆綁的故事,有著全人類共通的情感。出走的少年,離經叛道的青春成長體驗,伴隨野馬、二手吉普車的奔馳,憂愁消散在風中。

影片主人公是一位錄音師(週遊飾),如果說章明導演在《冥王星的時刻》裡用王學兵的導演困境闡述個人創作時,將明未明的灰暗時刻,那麼《野馬分鬃》也通過主人公阿坤在劇組的體驗,戲謔了當下電影拍攝的片場種種。有人在豆瓣評價「看完就知道爛片是如何被拍攝出來的了。」藝術真實,和生活拉開距離。片中導演(王小木飾)一句「洪尚秀」,近身觀察,驚鴻一瞥。

《野馬分鬃》可能是平遙媒體場歡笑聲最多的電影,除了紮實的劇作能力,導演魏書鈞和編劇高臨陽對人物細節的把控也卓然超群。書本在平遙舉辦的一場青年導演論壇上,編劇高臨陽說,這種幽默感不是來自某個特定地域,而是這些人物身上自帶的。這些幽默感塑造了人物的一部分。

拍青春成長的作品有很多,但是《野馬分鬃》的獨特氣質讓它在坎城佔據一席。青春的傷痛、命運的主宰、靈魂的舵手,在充滿大光圈的氣暈之中,少年成長途中的悲歡離合,Striding into the Wind(《野馬分鬃》英文名)。

幾天前與導演魏書鈞的採訪中,他也反覆提到這兩個詞:樸素,自然。這既是他對於演員的要求,也是對於他作品最好的形容詞。

電影:真實的「逃」

劉小黛:您的影片裡有著某種民族特性,《延邊少年》中的主人公是朝鮮族,這部影片裡面也有去蒙古,您是怎麼構想的?

魏書鈞:應該說是碰巧了,沒有想特別多。

劉小黛:影片中 的「馬」有什麼寓意嗎?

魏書鈞:用「馬」(這個意象)是覺得它有一些互文的關係,因為這樣可以和片名、結尾都有一點關係,但是它沒有一個標準的解讀。

劉小黛:片子裡面多次出現「吉普車」這個工具,和「馬」之間有什麼聯繫或者共性?

魏書鈞:它們差不多嘛,它們都應該奔跑起來。

劉小黛:電影主人公有一段放棄學圓號的情節,之前您的採訪裡也有說,《延邊少年》的故事也來源自您小時候逃避練琴的一段經歷,故事劇情可能與您的真實經歷相關?

魏書鈞:對,是。小時候有點高壓,我一直在練琴,每天時間特別長時間。有的時候那個角色到一定年齡,他就開始想反過來了、想突破一下,想玩點自己沒玩的,不太想去管其他的事情。

劉小黛:所以您後來學的錄音專業。那您為什麼會讓主人公成為電影錄音師的角色呢?

魏書鈞:我本科學的是錄音,所以我也挺理解錄音的一個學生組裡面的樣子。

劉小黛:我看您的經歷挺多的。包括您剛剛說的錄音,也表演、拍廣告片。這些經歷會對你的片子有幫助嗎?

魏書鈞:因為我小時候演戲,然後開始接觸這個行業。後來再大一點十七八歲我就不太喜歡演了,覺得特別被動,有時候人家讓我幹個什麼我還挺扭捏的。但還是挺喜歡電影,我一直看,看多了以後想去了解、想去多嘗試,一開始從一些短片、學生作業、或者小的廣告開始入手,就這樣慢慢的(開始當導演)。

劉小黛:片子裡面出現了兩段愛情,包括和女演員的激情戲也是在一個「野生」的環境。是不是比較喜歡這種野生的情感?

魏書鈞:我倒沒想他是「野生」的,只是覺得他(主角)在上路之前其實是一個把好多事都弄砸了的狀態。他學校也沒弄好、和女朋友也分開了、然後把他媽媽也得罪了。其實去那再補拍一場戲,好像更像一種逃避。倒不是說他有多嚮往草原,我們覺得那個是真實的。我覺得它是一種「逃」。

在草原上那天晚上,好像他跟那個女人都有點心事,有點天涯淪落人那個意思吧。他可能期待在得到一個溫暖的擁抱、或者一個慰藉。但是最後什麼也沒有發生,第二天在那車裡面也就凍醒了。那時候去草原變成一個「必然」。無路可退了,有點那種感覺。

演員:真實地「反應」

劉小黛:您為什麼會選擇週遊這個演員?

魏書鈞:這個角色身上有那種特質,我覺得他作為演員來說還挺強烈的。他不是科班出身。在他身上有一種韌勁。但很多演員身上這種東西還是比較少見,也比較喜歡他這個。

劉小黛:上一部《延邊少年》聽說是萬人選角,這次的選角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魏書鈞:這一次就是大量看資料,然後見演員也見得非常多。從開始Casting,我們陸陸續續也選了六七個月的時間。

劉小黛:演員的表演特別自然,您作為青年導演當中已經有一些作品的導演,在調教演員方面有什麼心得嗎?

魏書鈞:我也不知道怎麼說心得。儘量把原來的一些和樸素的電影觀念相違背的東西先放下,然後我們重新再出發,再進入一個新的狀態。

其實表演、攝影都一樣的,就是大家得樸素、自然。

如果我不太相信這個「反應」,你是擠壓出來的、或者用方法演繹的,我覺得就不對了,我就希望創造那種大家真實地「反應」了的那種表演。

劉小黛:《野馬分鬃》裡面有沒有哪場戲是您印象最深的,或者遇到一些困難?

魏書鈞:拍蒙古包的時候,(因為是)有調度的。裡裡外外特別多,我們排練了好久,攝影師也很累。實際上演員也特別累,那裡面還有群演。而且視角也一直在變化,有哪個節點錯了都麻煩。其實長鏡頭基本都這樣。這裡就相對偏長一點,還是要大家配合,共同來完成它。

劉小黛:裡面還有他父親跟警察的對話,警察講的方言,好像稍有一點聲畫對不上,是因為您怕他方言說的不標準,所以用了配音嗎?

魏書鈞:因為我們改了一些臺詞。

劉小黛:方便說一下還有哪些改動嗎?

魏書鈞: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地方。

主題:電影開始之後就有它自己的生命

劉小黛:影片最後他還是被困在北京的現代文明當中,沒有去到內蒙古。這是否就意味著一種慘烈的成長?還是沒有逃避掉。

魏書鈞:我覺得他個人的歸宿何去何從不重要。在結尾裡面他是回來了、還是到了新的一個地方重新出發,我覺得這個也也不重要。主要還是講他之前的那些事。

劉小黛:電影的光暈、調度特別好,在攝影上面有一些跟攝影師的溝通嗎?是否有一個自己的美學標準?

魏書鈞:就是簡單的,樸素一點的。但是在簡單樸素的前提下,要真實,然後給大家一些能夠主動觀看的這種空間,我不想通過那種碎片的剪輯方式去擠壓情感,或者說擺到你面前,給你翻書的那種感覺。

劉小黛:我特別喜歡有場戲的臺詞「藝術真實,和生活拉開距離」。

魏書鈞:我覺得阿明說的所有話都是對的,只不過他說出來聽起來不靠譜、都是反向的那種。但他說的話我覺得對的,包括他說的「電影開始之後就有它自己的生命」。其實都是我自己的一種理解。

劉小黛:故事發生在北京,主人公是北京當地人,但看這個故事的時候,我並不太覺得故事發生在北京,也沒有特別強調地域特色,你是怎樣發現這樣一個特別的人的故事?

魏書鈞:因為他可能說臺詞的方式不是特別「北京」,我們沒想特別強調地標這件事情,我覺得大家認為這是一個城市裡的孩子,大家能感覺到就 ok,他不是一個四線城市的,我覺得就還好了。

劉小黛:有很多挺魔幻荒誕的細節特別有趣,太陽神地球人月亮河、賣碟這些。我看的時候會覺得有的人挺像廣東那邊,你是有一些其他地方的生活經歷嗎?還是看到了這樣的人?

魏書鈞:看到過類似的,或者看太多了,你就會有某種歸納。

劉小黛:最後那一幕也特別好,「大學最後一年就像一面鏡子,我們要重新去做時間的主人、命運的主宰、靈魂的舵手」,您為什麼會以這樣的方式去做結尾?

魏書鈞:能考慮到一些正向收尾的問題。主要是這方面的。

劉小黛:原來你的結尾是怎樣的方式?

魏書鈞:原來是沒有話的。

劉小黛:所以主題核心還是有一些悲痛的。

魏書鈞:我覺得不悲痛吧,他說話的內容跟想表達的東西是一致的。他確實是經歷了這些事情,只不過可能沒必要說出來。

延續:人一直在變

劉小黛:您的起點非常高,短片就去了釜山,後來第一部長片坎城獲獎,這一部《野馬分鬃》也是在今年坎城的官方片單中。對於與您相同年紀的一些青年導演,您會跟他們做一些溝通嗎?您對他們有什麼建議?

魏書鈞:這個談不上,我就會跟一塊在家弄這個(電影)的有挺多溝通的。聊聊片子什麼的。

劉小黛:「野馬分鬃」它是二十四式太極拳的第一招,下一部片子,「白鶴亮翅」是第二招,是不是有想拍三部曲的打算呢?

魏書鈞:正好就是撞上了。故事也挺適合那個名字,我覺得挺好玩的,就這樣子。到時候那個(第二個)故事出來大家可能也能理解,或者也有人不理解為什麼叫這個,不過我覺得那個問題不大。

劉小黛:是否你現在有自己的一個拍片主題方向,因為(您的作品)都是有延續性的。

魏書鈞:因為人也一直在變,關注的事兒、或者你在乎的點也都在變。所以我只是說當下感興趣什麼樣的人或者什麼一個故事,我沒太想從一種規範上或者說長久的一種風格形式上去考慮這個事。

劉小黛:您之前也拍短片,這次是劇情長片,之前還拍過紀錄片。你覺得這三種的類型,接下來您會更喜歡哪種?

魏書鈞:短片長片其實差不多,就是短片更靈活,長片人更多、不太靈活。紀錄片還挺不一樣的,紀錄片就是要找到對的題材和跟拍的人物,可能你要做的是一個長期的打算,更隨機一些、人也更少,但是它是比較耗時的一個東西。當然還要碰到合適的時間和題材可能才會拍。

劇情片我覺得還是相對可控一點的,你只要找到了劇本,演員什麼的你都可以說。

紀錄片隨時有新的變數,但變數有時候可能是一個機會、有可能是挑戰,都不確定。

劉小黛:您拍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少年的青春成長故事,有沒有您自己特別想嘗試的其他故事類型?

魏書鈞:都可以,我覺得。懸疑片、別的類型的都可以嘗試,主要還是看人物,然後故事是什麼狀況。

劉小黛:也還是會自己寫劇本。

魏書鈞:對,更多的是自己寫。

劉小黛:你之前片子在國內很少有機會看到,《野馬分鬃》未來是否有一些商業發行計劃?

魏書鈞:應該很快會在電影院和觀眾見面了。

相關焦點

  • 《野馬分鬃》週遊平遙獲肯定 疾風野馬少年奔騰
    1905電影網訊 由青年導演魏書鈞執導的華語長片《野馬分鬃》近日佳訊不斷!不僅接連入圍坎城、倫敦、釜山、平遙國際電影節的重要單元,與諸多大師之作同臺競技,更在本次平遙首映場一票難求,獲得了多家媒體和影評人高度認可,成為本屆電影節熱門。
  • 《野馬分鬃》週遊獲平遙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疾風野馬少年奔騰
    不僅接連入圍坎城、倫敦、釜山、平遙國際電影節的重要單元,與諸多大師之作同臺競技,更在本次平遙首映場一票難求,獲得了多家媒體和影評人高度認可,成為本屆電影節熱門。而在剛剛結束的頒獎禮上,領銜主演週遊憑藉精湛的演技,獲得了平遙國際電影展費穆榮譽·最佳男演員,頒獎詞贊其為「他即角色,角色即他」。《野馬分鬃》如同電影本身呈現的青春冒險一樣,疾風野馬,少年奔騰,蓄勢待發!
  • 華語電影《野馬分鬃》入圍坎城 魏書鈞再獲肯定
    華語電影《野馬分鬃》入圍坎城 魏書鈞再獲肯定 時間:2020.06.0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 《野馬分鬃》全球首映口碑獲贊 有望平遙重磅載譽
    近日,正在如火如荼舉辦的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迎來了一位新秀——電影《野馬分鬃》,該片此前在坎城、倫敦、釜山等多個國際電影節入圍,同時也入圍了本屆平遙,均受到了評委組的高度重視。也成為了此次平遙國際電影展的大熱門影片,不少媒體及觀眾,慕名而來,其首映場消息一經公開,便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現象。
  • 魏書鈞執導週遊主演《野馬分鬃》,內地電影唯一入選坎城2020片單
    從坎城國際電影節官方媒體傳來消息,中國內地由魏書鈞自編自導、週遊和鄭英辰等主演的電影《野馬分鬃》,被入選「坎城2020」 官方片單。 最終這份「坎城2020」官方片單共有56部影片入選。其中入選的華語電影只有兩部,一部是香港影片《七人樂隊》,另一部就是由導演魏書鈞執導的《野馬分鬃》。也就是說,由魏書鈞執導、週遊主演的《野馬分鬃》,成唯一入選「坎城2020」內地電影。
  • 《野馬分鬃》國際電影節大熱門影片,首映口碑獲贊有望平遙重磅載譽
    也成為了此次平遙國際電影展的大熱門影片,不少媒體及觀眾,慕名而來,其首映場消息一經公開,便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現象。 由青年導演魏書鈞執導,阿里影業「薪火計劃」出品的華語長片《野馬分鬃》,觀眾於首映場觀影后紛紛表示:該片講述的故事正如片名「野馬分鬃」,讓人看完舒展自由,雖已秋至但被青春的生機盎然深深打動。
  • 專訪《野馬分鬃》導演魏書鈞:「測不準」的青春
    作為2020年坎城電影節唯一部內地電影的《野馬分鬃》,剛剛在平遙電影節完成首映。《野馬分鬃》是魏書鈞真正意義上的處女作。它其實並不野——對於喜歡刺激、獵奇、異域風情的人來說,它甚至有些平淡;它沒有「深刻」的現實性揭示或者社會性抱負,雖然這並不妨礙它是現實的,有時候又有點「社會」。
  • 《野馬分鬃》海南電影節口碑不俗 被譽為最具靈氣的華語新作
    本屆活動上,電影《野馬分鬃》表現搶眼,成為眾人矚目的「黑馬」。在「H!Future新人榮譽單元」中,該片入選了四項重磅榮譽;在電影期間的展映中,《野馬分鬃》亦收穫了資深影迷與媒體的高度評價,被稱讚「充滿野生與自由的氣息」「不知不覺中陷到電影裡,像流沙」。
  • 《野馬分鬃》導演魏書鈞在瓊籌拍新電影 已在海南多地勘景
    12月10日下午,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萬象中國」展映單元的電影《野馬分鬃》在三亞海棠灣展映,圖為映後現場。記者 李昊 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0日消息(記者田春宇)12月10日下午,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萬象中國」展映單元的電影《野馬分鬃》在三亞海棠灣展映。導演魏書鈞透露正在海南籌拍新電影,已在海南海口、三亞等多地勘景。今年的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公布了各項榮譽的推選名單,其中在H!
  • 《野馬分鬃》海南電影節獲多項榮譽 鄭英辰入選年度女演員
    Future新人榮譽單元中,電影《野馬分鬃》入選年度影片、年度導演、年度女演員、年度男演員共計四項榮譽。 《野馬分鬃》由魏書鈞執導,週遊、鄭英辰領銜主演,講述了即將大學畢業的阿坤,歷經生活波折,從迷茫走向成熟的成長曆程。
  • 《野馬分鬃》曝國際版海報 入圍釜山國際電影節
    本文轉自【北青網】;第25屆釜山國際電影節(BIFF)將於2020年10月拉開帷幕,由中國青年導演魏書鈞執導,阿里影業「薪火計劃」出品的華語長片《野馬分鬃》發布國際版海報,並帶來入圍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之窗」單元的好消息。
  • 《野馬分鬃》週遊:我想做一匹黑色野馬在草原上自由奔跑
    青年導演魏書鈞執導的華語長片《野馬分鬃》佳訊不斷。不僅入圍坎城、倫敦、釜山、平遙國際電影節的重要單元,更在本次平遙首映場一票難求,成為本屆電影節熱門。 演員週遊也憑藉片中「左坤」一角獲得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費穆榮譽·最佳男演員」,頒獎詞贊其為「他即角色,角色即他」,最大限度地抹去了表演痕跡,完全將自己沉浸於角色之中。 平遙媒體發布會上,週遊說:「在現場感受,魏書鈞導演非常有包容性,他不拒絕任何一些表演未知的可能性。
  • 洪金寶、徐克、魏書鈞入圍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能否收穫囊中
    洪金寶、徐克、魏書鈞入圍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能否收穫囊中一年一度的坎城電影節向我們吹響了號角。它是世界三大電影頒獎盛典之一,歷來都極為受人矚目。既為世界性的頒獎盛典,自然少不了我們華語電影的參與。此次入圍了兩部華語影片。分別是洪金寶、徐克等執導的《七人樂隊》與魏書鈞執導的《野馬分鬃》。
  • 週遊首擔電影男主三度入圍國際電影節 《野馬分鬃》坎城後再入圍...
    近日,由中國導演魏書鈞執導, 週遊領銜主演的《野馬分鬃》入圍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之窗」單元。是繼入圍坎城及倫敦國際電影節後,第三度入圍國際電影節。據悉,此次是週遊首擔電影男主,週遊亦成為內地電影市場入圍坎城長片最年輕的90後男演員, 由週遊主演的四部劇集作品,《風犬少年的天空》、《人生若只如初見》、《迷霧追蹤》、《我的巴比倫戀人》也將陸續與觀眾見面。
  • 魏書鈞:攝影機下最好的位置
    第一件事是導演魏書鈞講的,他大學學的就是錄音專業。第二個片段出現在他的長片《野馬分鬃》裡。魏書鈞,1991年生,北京人。14歲開始當演員。他長相端正,聲音也過關,後來考大學家裡人給他規劃的也是臺前專業,考傳媒大學學播音,以後做出鏡記者或者是主持人。
  • ...滕叢叢|藍色列車|導演|華語電影|野馬分鬃|平原上的摩西
    其實,相比保險的大導策略,新人導演能獲得創作支持和上升途徑,才是行業發展的健康良性狀態。 從 《最好的我們》這樣商業佳作,到《野馬分鬃》、《不止不休》等作者化的藝術探索作品,他們確實給電影市場帶來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新鮮血液。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的青年導演們,他們的作品或者口碑大爆,或備受期待,每一位都有資格成為電影界的新青年。
  • 第73屆坎城電影節官方單元片單公布 《七人樂隊》《野馬分鬃》兩部...
    當地時間6月3日,第73屆坎城電影節官方單元完整片單出爐。韋斯·安德森《法蘭西特派》、弗朗索瓦·歐容《85年盛夏》、託馬斯·溫特伯格《酒精計劃》、河瀨直美《晨曦將至》、弗朗西斯·李《菊石》、延尚昊《釜山行2:半島》等影片入選。華語影片部分,杜琪峯、洪金寶、許鞍華、譚家明、袁和平、徐克執導的《七人樂隊》與魏書鈞執導的《野馬分鬃》入選。
  • 2020青年導演海上影展|繼續看,一點光,總會找到方向
    >《野馬分鬃》導演: 魏書鈞編劇: 魏書鈞 / 高臨陽領銜主演:週遊 / 鄭英辰主演:王小木 / 佟林楷 / 趙多娜 / 劉禹霆特別出演:李夢片長: 130分鐘>魏書鈞導演的青春公路電影《野馬分鬃》此前已先後入圍了第7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第64屆倫敦國際電影節、第25屆釜山國際電影節和第56屆芝加哥國際電影節等一系列國際頂尖電影節,收穫了眾多影評人、媒體和觀眾的好評。
  • 釜山入圍片《野馬分鬃》曝國際版海報 以太極拳招式命名喻意青春的...
    時光網訊 第25屆釜山國際電影節(BIFF)將於2020年10月拉開帷幕,由中國青年導演魏書鈞執導的華語長片《野馬分鬃》發布國際版海報,並帶來入圍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之窗」單元的好消息。
  • 坎城2020片單出爐《釜山行2》杜琪峯新片等入圍
    來源:新浪娛樂杜琪峯、徐克等執導的《七人樂隊》入圍「坎城2020」魏書鈞導演的《野馬分鬃》入圍《釜山行2》入圍坎城公布片單新浪娛樂訊 當地時間6月3日,坎城電影節片單出爐,共56部電影。今年坎城因新冠疫情無法照常舉行,組委會公布了「坎城2020」片單,不分單元(有簡單分類),多部影片將送去全世界各電影節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