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中的真實」丨穆索爾斯基《圖畫展覽會》中的俄羅斯風格

2021-02-08 每晚一張音樂CD

卡拉揚指揮穆索爾斯基\拉威爾《圖畫展覽會》


 


穆索爾斯基民族性特徵在《圖畫展覽會》中的體現

穆索爾斯基作為19世紀俄羅斯民族樂派「強力集團」中的一員,以其創作中濃鬱的民族性風格和個性化的音樂創作技巧和語言被後世所推崇。其作品《圖畫展覽會》鋼琴套曲更是其音樂作品中的佼佼者,這部集穆索爾斯基創作風格之大成的作品長期以來備受後世推崇。學界對《圖畫展覽會》的研究屢見不鮮,但是對穆索爾斯基民族性風格和個性化語言在此樂曲中的體現,缺乏較系統的研究。筆者謹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分析鋼琴套曲《圖畫展覽會》,對穆索爾斯基創作中的民族性創作風格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延伸閱讀:1、繪畫與音樂結合的典範丨如何欣賞穆索爾斯基《圖畫展覽會》?2、他用音樂描繪魔王撒旦的到來丨穆索爾斯基《荒山之夜》配器風格探析;3、穆索爾斯基專場音樂會曲目導聆丨捷傑耶夫與馬林斯基交響樂團;4、穆索爾斯基和他的鋼琴套曲《圖畫展覽會》


(一)題材的運用與俄羅斯民族緊密相關 

1、俄羅斯神話傳說和神話形象 

穆索爾斯基很早之前寫到:「在我的保姆的直接影響下。我開始了解俄羅斯神話。這對於俄羅斯人生活的大無畏精神的感觸,是我在學習最基本的鋼琴演奏規則之前進行即興音樂創作的主要動力」。所以有關於穆索爾斯基童年中的第二個重要因素。他在自己的自傳中曾提及。即是「神話傳說和民間生活的精神」。這些童年生活的積累,也為穆索爾斯基日後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民間音樂神話形象和素材,其中這些最初的創作因素也被成熟地被應用到了《圖畫展覽會》中。 

基辛演奏穆索爾斯基《圖畫展覽會》



2、俄羅斯的歷史事件 

穆索爾斯基作為「強力集團」中的一員,致力於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中反映俄羅斯的現實生活和歷史事件,描寫俄羅斯民族風土人情和民間神話傳說。體現俄羅斯人民的心理、願望、性格和喜好。他的音樂遺產最主要的部分都受著一部分歷史觀的制約,處處凝聚著歷史主題。穆索爾斯基對過去的理解。對過去俄羅斯歷史的「透視」和感悟歷史資料的能力方面有著驚人的天賦。他注視著現在和過去的俄羅斯,他珍視他的歷史使命。他在道義上充分體現出了民族責任心,在創作上也實現了自己要做一個「有思想的音樂家」的崇高理想。 

卡蒂雅演奏穆索爾斯基《圖畫展覽會》



3、俄羅斯的現實生活 

穆索爾斯基與俄羅斯肖像畫領域的列賓、戰爭畫領域的魏列夏庚一樣,是現實主義的藝術家。他是信仰俄羅斯人民的人。同時也背負著俄羅斯民族沉重而偉大的使命。他以本土的音樂形式充實、滋養自己,以所見、所感、所聞的社會現實生活為創作的源泉。穆索爾斯基雖出身地主家庭。但家庭的動蕩和社會的變革使得穆索爾的一生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被生計左右。尤其晚期流離漂泊、居無定所的生活更使得穆索爾斯基對社會底層的生活有了真切的體驗。由於他的個人需要,迫使他一次次獨處生活,這些獨處的孤獨時刻使穆索爾斯基聽到了更多別的音樂家沒有聽到的混合聲音。保留了自己創造性的想像力。對於俄羅斯現實生活的描述,在《圖畫展覽會》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弗拉基米爾一斯塔索夫曾為穆索爾斯基樹立了「俄國現實主義者」的形象。而穆索爾的創作生涯也以追求「音樂中的真實」為自己的座右銘,穆索爾斯基以音樂全面地、富於生活真實性的進行現實主義的描寫。生動的描繪出俄國人民深受苦難、壓迫和折磨的社會現實,從側面反映出作曲家對俄羅斯底層人民深切的同情,對國家民族命運的關切。對整個俄羅斯命運的關切。穆索爾斯基熱愛俄羅斯文化,吸收了很多民族音樂的音符。穆索爾斯基也在其音樂創作中心繫祖國,並希望在自己的創作中展現一個穿著「樹皮做的涼鞋」的真實俄羅斯。 


(二)音樂素材的運用與俄羅斯民族緊密相關 

穆索爾斯基的鋼琴組曲描寫了哈特曼展中的10副圖畫,套曲根據圖畫內容展開一定的聯想創作了十首各自獨立並渾然統一的小曲。此外,穿插在其中的5段《漫步》通過一些固定樂思以及其變奏形式將這些獨立的小曲聯接起來,刻畫了作曲家從一幅圖畫走到另一幅圖畫前時的心情變化。這個主題旋律廣袤深邃,時而抒情,時而嚴峻,時而明朗,時而哀傷黯淡,好似一首俄羅斯民歌淺訴低吟。 


結語 

探求穆索爾斯基音樂創作中民族性的由來,我認為這不得不要追根溯源到穆索爾斯基學習音樂的途徑和他獲取音樂素材的源頭去了解和研究。在俄羅斯民族樂派的作曲家裡,穆索爾斯基所屬的「巴基列夫小組」屬於一個由熱愛音樂的愛國青年自由結合的音樂興趣小組,他們中的成員來自社會的各行各業並大都沒有受到過專業的音樂訓練。雖然他們會定時聚會進行音樂的學習,但是在學習的宗旨上他們推崇「意氣相投人的自由結合」而拋棄德國人的「反音樂專業的外衣」,致力於用自由獨特的方式表達本民族的音樂旋律。這使得穆索爾斯基的作曲技能在學習的最初就有了廣闊的自由發揮空間。自主選擇自己熟悉的民族音樂旋律進行內心的創作,沒有受到太多西方音樂作曲技法條條框框的禁錮。穆索爾童年所生活的卡列沃地區是個特別「多歌」的地區,當地的濃鬱的俄羅斯旋律、民間歡慶音樂,勞動歌曲、教堂中詠唱的俄羅斯東正教聖歌、民間神話傳說等民族音樂素材都被穆索爾斯基廣泛的應用他後來的創作中,而在《圖畫展覽會》的一些篇章中,這些民族特色元素也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音樂編譯組公眾號往期推送:1、八十歲時論阿勞丨論阿勞的演奏藝術;2、八十五歲論阿勞丨他的演奏何以偉大?3、鋼琴家特裡福諾夫專訪丨「我在遊泳池裡練琴」;4、十五問王羽佳丨「演出」對你意味著什麼?5、王羽佳訪談丨「穿長裙?待我四十歲!」6、王羽佳專訪丨她贏得了沒有參加的「比賽」!7、採訪阿格裡奇丨「音樂必須是自然流露的事情!」 8、帕爾曼追憶海菲茲丨「這麼多小提琴家都試圖模仿他,但他們的演奏卻成了活生生的諷刺。」;9、蕭邦大賽訪傅聰丨「這個比賽沒有完美的瑪祖卡。」 10、韓國鋼琴家趙成珍訪談丨「如果我遇見蕭邦……」;11、憨豆先生採訪郎朗丨談蕭邦以及古典音樂普及;12、古稀之年克萊默訪談丨談《克萊默版貝多芬協奏曲》(亨勒出版社);13、「奧伊斯特拉赫經常鼓勵我,去尋找屬於自己的聲音」丨「當代怪傑」吉頓·克萊默訪談;14、「指揮家」李雲迪訪談丨「音樂源自內心,這就是為什麼即便我們一遍遍地彈奏相同的曲子,表演依然不是機械化的原因。」 15、郎朗弟子馬克西姆·朗多訪談丨「郎朗對所有事物的熱情深深感染著我,當我們在一起演奏時,可以感受到創造出的音樂竟然如此歡樂!」 16、蕭邦「迷妹」阿格裡奇論蕭邦《第一鋼琴協奏曲》丨「我多麼渴望去親眼看到蕭邦怎樣彈琴!」;17、紐愛新總監梵志登訪談丨「我並不想被公眾看作對某位作曲家有特殊癖好,演的最多或最為喜歡。」 18、埃格納鋼琴三重奏訪談丨你有父親、母親和孩子,等我們長大了,孩子就會成為父親和母親,這就是室內樂想要闡明的觀點!19、華裔小提琴家侯以嘉訪談丨「沒有技巧就沒有表達的自由;但只關注技術,很快會變得無聊或疲勞,並失去練習專注度。」 20、郎朗訪談丨「有時候父親把我逼得太緊了,可他是愛我的!」 21、哈農庫特訪談丨「我所探尋的始終是作曲家為什麼要這樣寫」;22、面對批評,郎朗很委屈丨「我想讓古典音樂表現得酷炫一點,這有什麼不好麼?」;23、「準備好了」丨回憶海菲茲小提琴大師班;24、美酒,女人和鋼琴丨鋼琴家魯賓斯坦的三原色;25、紀念李帕蒂丨他堅稱樂譜是「我們的聖經」,但對作品內在精神的解讀更重要!26、周善祥訪談丨不想當鋼琴家的作曲家不是好數學家;27、席夫丨為何我的《哥德堡變奏曲》宛如與魔鬼跳舞?28、卡薩爾斯論演奏丨「我們必須學會不要每個音符都完全照搬譜子上寫的拉。」 29、鋼琴家李斯蒂莎訪談丨我為何「在YouTube創建自己的頻道」?30、席夫訪談丨「我們必須努力向公眾解釋如何聆聽美妙的音樂。」 31、託斯卡尼尼與川普丨作為權力工具的古典音樂;32、論託斯卡尼尼丨熱愛自由並勇於行動;33、布倫德爾談周善祥丨「你可以僱一個登山嚮導來教一個小孩兒怎麼走路。」 34、指揮家聖克萊爾論布魯克納《第八交響曲》丨「他並不浪漫,你在他的音樂中並不能得到像柴科夫斯基或者馬勒交響曲中所得到的感受。」 35、「音樂絕對不是知識」丨鋼琴家白建宇訪談;36、魯賓斯坦訪談丨「我告訴家人,如果我堅持鋼琴事業太久就開槍打死我。」 37、羅斯特羅波維奇訪談(上)丨「在我演奏時,我不是在聽大提琴的聲音,而是在聽一個管弦樂團。」 38、羅斯特羅波維奇訪談(下)丨「我從50年代開始指揮,這大大拓寬了我塑造音樂的視野。」 39、巴倫博伊姆訪談丨「柏林圍牆倒塌以來,世界一直處於缺乏領導的困境中。」 40、鄭京和的回歸丨「當我在舞臺上時,上帝與我同在!」 41、巴倫博伊姆遇見阿格裡奇丨「當音樂家們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世界中時,他們的表情傳遞出自然和精神力量。」 42、爸爸巴赫到底有多少小崽子? 43、我問鄭京和,經歷了這麼多事情,重新站上舞臺是什麼感覺?44、基辛訪談丨「我們鋼琴家非常幸運:鋼琴曲目如此之多,我只希望活得足夠長,能學到我想演奏的一切。」 45、他差點成為「古爾德」丨阿勞與巴赫的故事;46、他是鋼琴家,卻說自己「的目標是儘量少練習」丨迪巴格訪談;47、基辛訪談丨「我們鋼琴家非常幸運:鋼琴曲目如此之多,我只希望活得足夠長,能學到我想演奏的一切。」;48、他是鋼琴家,卻說自己「的目標是儘量少練習」丨迪巴格訪談;49、「我們要從象牙塔中取出音樂」丨巴倫博伊姆訪談

相關焦點

  • 聽他的音樂就像漫步畫展丨新京報×國家大劇院
    11月29日,國家大劇院將上演「圖畫展覽會」北京交響樂團樂季音樂會。《圖畫展覽會》看上去是個視覺盛宴,怎麼能和音樂聯繫到一起呢?這就不得不提到俄國作曲家穆索爾斯基。「接地氣」的作曲家知道什麼樣的音樂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歡,所以他把現實主義元素和俄羅斯民間音樂融進了自己的作品。《圖畫展覽會》是他的代表作,靈感來自於一次畫作展覽會,會上的作品是由他一位已逝的朋友維克託·阿里山大羅維奇·哈特曼所畫。
  • 「名人名家」人民音樂家 穆索爾斯基
    穆捷斯特.彼得洛維奇.穆索爾斯基(1839念3月21日 - 1881年3月28日)- 俄羅斯作曲家,「強力集團」成員之一。其作品具有民族性和獨創性,在不同的作品中表現俄羅斯人民的精神面貌:例如歌劇,聲樂套曲、鋼琴曲、浪漫曲、合唱等藝術形式。
  • 【當我聽音樂時,我想些什麼】壹·圖畫展覽會
    對我而言,與音樂的第一次接觸是遙遠卻清晰仿佛昨日的,但在那一刻之前我從未曾回憶過這分量極重的經歷,或者說從沒有意識到過「這就是我對音樂的初體驗」——直到那一刻,我點下播放鍵,耳機中吹拂出我經常無意識地哼唱出的一段旋律,曲目是我剛剛幫別人抓軌出來的一張穆索爾斯基的《圖畫展覽會》,由波格萊裡奇演奏,發行於1997年。
  • 上海小店故事|黑膠圖書館:美妙音樂,借來聽聽
    「讓不同的藝術和不同的人生在這裡產生交集」,圖書館主理人沈莉說,「愛音樂的朋友中也不乏愛畫之人,我們與上海的藝術拍賣行業也保持緊密合作交流,店裡的畫都是業界備受矚目的名品」。走入內廳,靠牆的一排白色開架式立櫃滿是黑膠唱片,按照「古典音樂」、「爵士」、「電子舞曲」「搖滾樂隊」、「歐美流行音樂歌手」等標籤分類安放在每一個小隔間內,畫面可謂汗牛充棟。
  • 名家名曲丨帶你領略星辰大海——霍爾斯特《行星組曲》
    它們並不是標題音樂,也不與古代神話中的同名神仙有任何聯繫。如果需要什麼音樂上的指引,那麼,尤其是從廣義上來說,每一曲的小標題足以說明與某些慶典活動有關的那種禮儀性的歡樂。例如,土星帶來的不僅是肉體的衰退,它也標誌著理想的實現,而水星則是心靈的象徵……」
  • 如何在52位巴赫中pick到「音樂之父」巴赫?
    B、穆索爾斯基 C、柴可夫斯基 D、卡巴列夫斯基 2、以下三位音樂家中
  • 2020年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中學音樂——考點巧記(二)
    》第一部分中,已經為廣大考生解決了關於巴洛克時期和古典時期考點難記的問題。眾所周知,浪漫主義時期是西方音樂史中考點最多的地方,因為涉及的音樂家眾多,作品繁雜,使得大部分考生也因此丟分。雖然這時期的音樂家較多,但並不都是考點,可以先按國籍來進行區分,然後根據不同國籍把考點音樂家記住。   (一)奧地利   舒伯特是筆試中常考的一位音樂家,考點主要是他的稱號和三部聲樂套曲,常以選擇題、填空題和連線題的形式出現。
  • 7月9日@上海東方藝術中心 ——「無限動」音樂計劃 曲目大解析
    《圖畫展覽會》- 侏儒、古堡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Gnomus、The Old Castle >穆索爾斯基的《展覽會之畫》一直是無數鋼琴家孜孜以求、潛心練習的鋼琴組曲,也是俄羅斯鋼琴音樂的代表作。
  • 盤點俄羅斯最著名的五位音樂家,你都認識嗎?
    柴科夫斯基柴科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出生於俄羅斯維亞特卡省,畢業於聖彼得堡音樂學院,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被譽為偉大的「俄羅斯音樂大師」和「旋律大師」
  • 鮑釋賢鋼琴獨奏音樂會+星海音樂學院山葉獎學金活動
    ▲ 星海音樂學院領導及 山葉(中國)領導合影留念 星海音樂學院副院長 陶陌 致辭
  • 虞莉婭的音樂之旅 | 在俄羅斯,我把自己穿成了套娃
    聖彼得堡的涅瓦河(隨手一拍,電腦桌面一張)俄羅斯民歌《小盒子》,演唱者是俄羅斯男中音歌唱家霍洛斯託夫斯基,著名的掌機遊戲俄羅斯方塊就是用這首歌曲改編的本月《音樂新空氣》節目的「音樂之旅」單元將帶領大家走進俄羅斯,聽聽《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天鵝湖》,說說紅場和克裡姆林宮,聊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高爾基,再看看標準的俄式美女和俄羅斯大媽
  • 在音樂中走近俄羅斯 (Ⅲ)
    許多俄羅斯藝術家從這些童話、傳說、神話中獲取靈感,創作出與之有關的音樂。傻子伊萬、樹妖、芭芭雅嘎(女巫)、火鳥、伊凡王子等童話主人公都曾在廣為人知的曲目、劇作中出現過。下文將介紹八首與俄羅斯童話有關的音樂作品,聽作曲家講述俄羅斯童話,進入一個個光怪陸離的奇幻世界!
  • 書評 | 探究俄羅斯文化的底色
    顯然,這些名字是俄羅斯文化中最華彩的部分,反過來說,作為一種更籠統抽象的俄羅斯文化一定有某種特質,催生出如此絢爛、如此傑出的俄羅斯小說、戲劇、音樂、繪畫。中譯本厚達八百多頁的《娜塔莎之舞》正是試圖從文化的方方面面探究俄羅斯文化的底色,去釐清「種種俄國藉以理解自身民族的概念思想」,因為「如果我們觀察足夠仔細,或許可以窺見這個民族的內心世界」。
  • 俄羅斯藝術的文化特徵
    以列賓、柴可夫斯基、穆索爾斯基為代表的俄羅斯藝術家在竭力掙脫專制和強權的羈絆、尋求民族出路和民族精神的藝術探索中,把通過藝術形式解放自己的心靈和精神作為目標而孜孜以求。分析列賓、蘇裡科夫、列維坦、謝羅夫這些繪畫大師,格林卡、柴可夫斯基、穆索爾斯基、拉赫瑪尼諾夫等音樂大師的藝術創作道路和作品,人們不難感受到俄羅斯藝術蘊含的崇尚內在自由、追求精神超越的內在衝動,並從中體會到俄羅斯文化重精神輕物質的基本價值取向。第二,民族性和社會性是俄羅斯藝術的靈魂,也是俄羅斯民族文化精神、特性和風貌在俄羅斯藝術中的集中體現。
  • 圖畫書呼喚中國風格
    「沉浸在圖畫書中的兒童,不僅能理解文字故事,也能欣賞圖畫的意境和情感。歐美國家的兒童,差不多從二戰後開始閱讀圖畫書,如今的讀者人群已經是第三代了,日本也有了兩代圖畫書讀者。中國的圖畫書出版從2000年前後才開始起步,現在我們還在培養第一代讀者。」
  • 音樂短札丨拉赫的音樂風格丨「我不願僅僅為了我的時髦而去改變常在我內心如同舒曼幻想曲鳴響的聲音,通過這聲音,我聽到環繞我的世界.」
    陳學元丨拉赫瑪尼諾夫音樂風格    拉赫瑪尼諾夫是繼柴科夫斯基之後,又一位以發揚音樂中抒情性為主、具有典型俄羅斯音樂風格的代表性作曲家。    他的大部分作品給聽眾的感受和曲式結構仿佛是紮根於過去,並把浪漫主義風格與俄羅斯音樂傳統緊緊聯繫在一起,表現出深刻的哲理和內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