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900萬,市值卻炒到200億,誠邁科技上演「貓鼠」遊戲

2020-12-23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極客財經社,作者 | 極客君

茶卡鹽湖被稱為中國的「天空之境」,「人一生中要去的55個地方」。

天氣晴朗時,景區內的湖泊猶如一面鏡子,一眼望去,水天相連,分不清哪邊是天,哪邊是湖。

在青海還有一家同名的上市公司鹽湖股份,它不僅是我國最大的鉀肥生產商,也是青海省最大的國企,被業內稱為「鉀肥之王」。

自1997年上市後,坐擁中國最大可溶解性鉀鎂鹽礦床察爾汗鹽湖的鹽湖股份, 逐漸成為市場公認的大白馬,淨利潤從不足5000萬元攀升至10億元以上,市值直逼2000億元。①

「人可以不喝白酒,莊稼可以不用鉀肥嗎?」的輿論聲音曾將其與貴州茅臺相提並論。然而眾所周知,以往十幾年裡妄圖超過茅臺股價的最後大多一地雞毛。

2019年,茅臺最高市值超貴州省GDP;而ST鹽湖將預虧超400億元,相當於1/7個青海省GDP,創下A股有史以來單年度最大虧損。

如果說過去十年的熱點大王是「鹽湖裡什麼都有」的ST鹽湖,那麼新時代的熱點大王,應該就是什麼軟硬體都能做的數字科技服務商—誠邁科技。

過去一年裡,受益於國產替代的大趨勢,這家做軟體外包的「賣鏟人」,股價上漲超過20多倍,淨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近10倍,市盈率直接翻到3000多倍。

「欲使其滅亡,先讓其瘋狂」,瘋狂的背後總有說不盡的「魔幻」故事。

01

「熱點造妖氣」,一切都起始於2年前。

2018年,華為召開全球供應商大會。會上首次對外公布了核心供應商名單,一共包括92家,六大類別。其中中國大陸企業25家、中國臺灣10家。

根據國泰君安證券整理的數據,以華為最近一次出現時其貢獻的收入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作為華為對公司營業收入的貢獻度。共有27家A股上市公司來自華為的收入佔營業收入比例超過10%。

2019年5月16日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一天華為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名單」。

一方面,華為作為中國5G產業的領導者,在5G研發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而唯一可以稱得上是華為對手的也只有昔日通訊巨頭愛立信。

另一方面,5G市場前景廣闊,產業增長未來可期。數據預測,2030年,5G 將帶動 6.3 萬億元的直接總產出和10.6萬億元的間接總產出。

值得關注的是,川普宣布預計1.84萬億用於5G及全產業鏈的研發,甚至高調宣布「這一仗美國必須贏」。

中國也不甘落後,當年6月6日,工信部提前半年發放向三家移動運營商和中國廣電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②

很明顯,5G產業皆被兩個大國所重視,雙方一直互相在激烈地博弈。

隨著華為禁售的解除,華為消費電子終端的出貨量有望再次上修,利好各個環節的供應鏈。

再加上國產替代的「浪潮」,反映到資本市場上,A股的華為概念股有強烈的反彈需求,這就是華為概念板塊會大漲的原因。

延續到2019年,伴隨著華為概念股持續受到資金追捧,而貼上華為概念的科技股備受市場看好。

與此同時,通過投資者互動平臺發聲,公告披露籤署戰略框架協議、訂單合同等方式傍上華為的上市公司越來越多。

位於中國(南京)軟體谷雲密城的誠邁科技也想分一杯羹。

2019年9月30日,誠邁科技發布公告:

全資子公司武漢誠邁擬與武漢深之度共同出資設立一家新公司,從事軟體研發,交易完成後誠邁科技將持有新公司45%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武漢深之度,曾開發了國產Linux作業系統,在國產軟體行業的影響巨大。且於2018年開始,與華為展開實質性的合作,涵蓋伺服器端與PC端,更是成為華為鯤鵬平臺首發作業系統軟體產品的品牌之一。③

嚴格意義上來說,此次合作中,誠邁科技和華為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可是傍上了和華為有關係的深之度,誠邁科技稀裡糊塗的被成為「華為概念股」。

此則公告也迅速變成了誠邁科技股價一飛沖天的「點火棒」:10個交易日爆拉8個漲停板,股價大漲133.8%,首次突破100元大關。自此開啟了「暴走之路」。

02

在誠邁科技大廳的左側,一整面牆上都是9幅超大的豎幅書法作品,上書《易經》的《乾文言》和《坤文言》全文。

乾坤二卦在《易經》六十四卦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理解《易經》的關鍵,其中解釋乾卦的《乾文言》,解釋坤卦的稱為《坤文言》。④

如此優雅的辦公地,絲毫讓人聯想不到誠邁科技在二級市場的「火熱」。

遇到魚群的鯊魚不會選擇遊走,嗅覺敏銳的券商研究所面對「有利可圖」的誠邁科技自然迅速跟進。

2019年10月9日,安信證券發表誠邁科技的深度研報:《間接持股武漢深之度,受益作業系統國產化浪潮》。

隨後股價暴力拉升,誠邁科技不得不發布《澄清公告》。但是效果甚微,誠邁科技的股價在後來的2個月裡依舊慢牛上漲。

2020年開年後,東北證券又發布一篇深度研報《統信軟體國產作業系統新旗艦,中國版 Red Hat 冉冉升起》,再次給予誠邁科技「買入」評級,後者股價再度暴漲。

要知道,誠邁科技2019年前三季度的歸母淨利潤僅569.7萬元,而此時其總市值已高達173億元,兩者之間的落差不亞於「草雞變鳳凰」。

面對1000%的漲幅,誠邁科技再次一連串發布10條風險提示公告。

然而市場資金全然無視誠邁科技提示風險,於8個交易日內再度暴漲超70%,股價登頂216.55元/股,成為華為概念股中第一隻「10倍牛股」。⑤

如果從2019年1月31日最低價18.39元/股算起,誠邁科技也是A股自2019年初以來名副其實的漲幅王。

在外界看來,誠邁科技的A股炒作是由於兩家券商推票。然而戲劇性的是,東北證券、安信證券和誠邁科技卻頗有淵源。

早在2017年初,這兩家券商就曾為誠邁科技發布過研報:

2017年1月23日,誠邁科技登陸資本市場,就在其還未登上深交所的1月13日。安信證券給出《全球領先的移動互聯及智能終端技術提供商》的研報。

上市不久後,當年3月23日,東北證券發布了《軟體技術優質,深入布局智能終端產業鏈》的研報,給出「增持」評級。

蹊蹺的是,此次東北證券研報的分析師為安永信等人,有意思的是安永信本人也曾在安信證券任職。⑥

如果說發研報很正常,但是三個多月的時間裡,安而信證券與東北證券接連發布關於一家上市公司的研報就顯得有些詭異。

拋開短時間內激進的接連推票,按理說,兩家券商對誠邁了解至深,但他們發布的「深度研報」卻又被上市公司一一澄清。

「蹭熱點,藉機炒作,拉升股價,拋售」,熟悉的套路,熟悉的配方,一切都指向了一種收集蔬菜的運動。

03

被一眾機構、遊資熱炒致使公司股價「竄天」的誠邁科技似乎很無辜。但事實是捲入這場妖股鬧劇的所有人都是助推者,就連它自己也不例外。

2月25日,誠邁科技發布業績快報,預計在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6.42億元,淨利潤為1.66億元。

在這筆看似正常的利潤背後,其實還包含了2019年出售全資子公司武漢誠邁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獲取的投資收益1.57億元。

也就是說,「明星公司」誠邁科技在2019年A股市場大出風頭,實際業務卻僅盈利901.51萬元。而這還不是全部。⑦

評判一家公司,當前收益不是唯一的標準,公司長期的價值投資更多體現在未來。

特斯拉、美團、京東等早期雖然不賺錢,但是依舊奪得大把資本和風投公司青睞。

站在5G風口,誠邁科技身上有科技股應該承載的高期待值嗎?

先來看一組數據:

在淨利潤方面,2019年扣非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200萬-700萬元,而這一數據在2018年還是526萬元。

上市對於公司來講是一個重要節點。但是誠邁科技自從2017年上市後,業績卻依舊在不斷下滑:

2015-2018年,公司淨利潤從4332萬元降到1462萬元,歸母淨利潤也從4301萬元降到1592萬元,扣非歸母淨利潤從3037萬元降到526萬元,幾乎是一個自由落體運動。

這些數據反應在研發投入上更加令人不安,2017-2018年,誠邁科技的研發投入為只佔營業收入的10%以下。反觀同行中國軟體都是在20%以上。

換句話說,誠邁科技無基本面支撐的股價上漲徹徹底底是市場的跟風炒作。而問題在於這位「無辜者」,它無辜嗎?

回到妖股鬧劇中,市場投資者的最大的疑問就是「誠邁科技和華為到底是什麼關係?」

在互動易上,投資者曾多次詢問具體合作情況,公司此前一直模稜兩可,直至深交所發出問詢,公司才做出正面回應。

事實上,華為是誠邁科技的主要客戶,但誠邁科技主要是為華為提供外包服務。然而眾所周知的是,外包服務業務技術含量並不高。⑧

更有意思的是,在兩家券商發布研報後,公司其實並沒有第一時間而是相隔幾個交易日後再出面「打臉」研報,留給股票市場充分的「發酵期」。

安信證券在2019年10月10日發布研報,隔了6個交易日後,誠邁科技才發布澄清預告;東北證券2020年1月7日發布研報,隔了2個交易日後,誠邁科技才有所動作。

各券商一路給予買入,行業大佬聯手強烈推薦,行業知名分析師一路唱多,這場狂歡中,有人瘋狂搶籌,有人瘋狂套現。

10倍漲幅的背後,無疑是超強的造富效應,而最受益者是上市前夕的原始股東們。據Wind數據統計,2019年全年,誠邁科技發布的減持相關公告多達17篇。

公司大股東南京德博輕鬆套現7億元,第二大股東 Scentshill Capital Ⅰ累計套現金額達5.4億元......

A股永遠不乏奇幻故事。因為在這個神奇的市場裡,總是有新鮮的素材在不斷供給。

「養豬第一股」餓死豬、 獐子島扇貝跑路、財報被偷無法公布業績、董事長酒駕被拘、總經理愛打王者榮耀等奇葩大戲接連上演。

網上有一段話說得好,中國A股市場堪比一個巨大無比的賭場,不過在這個雜亂無序的賭場,莊家可以不停偷窺你的底盤,你又怎麼賭?

可問題是,你不賭總有人去賭。(本文首發鈦媒體)

資料來源:

①:證券時報,《鉀肥大王爆虧超400億成虧損王 ST鹽湖路向何方》,2020年1月16日。②:經濟觀察報,《華為概念股狂歡背後的冷思考》,2019年10月26日。③:華夏時報,《900萬淨利潤支撐200多億市值 誠邁科技股價上漲15倍 看重未來還是刀口舔血?》,2020年2月27日。④:財聯社,《實地探訪「妖股」誠邁科技 一個多月股價瘋狂上漲超150%》,2019年11月06日。⑤:紫蘇財經,《A股再現「10倍牛股」誠邁科技股價暴漲「有點慌」》,2020年1月17日。⑥:環球老虎財經,《暴漲10倍的「網際網路賣鏟人」:誠邁科技千倍估值竟還有券商力推!》,2020年1月17日。⑦:格隆匯,《業績虛幻全靠投資收益,誠邁科技不足5月暴漲超700%》,2020年2月26日。⑧:證券市場周刊,《業績虛幻全靠投資收益,誠邁科技不足5月暴漲超700%》,2020年3月4日。

相關焦點

  • 走下妖壇的誠邁科技:用半年時間翻十倍,又用9個月跌六成,五大股東...
    但如今,誠邁科技又逐漸被市場淡忘,從3月17日的登頂,到12月18日,誠邁科技的市值已經蒸發了六成,無數追漲投資者被埋葬。但是這場炒作最受益莫過於公司的原始股東們,據統計,從今年2月份到目前,包括控股股東在內的5家原始股東減持了65次,合計套現超過17億。
  • 誠邁科技股東戶數下降8.31%,戶均持股39.74萬元
    誠邁科技2021年1月11日在深交所互動易中披露,截至2021年1月8日公司股東戶數為2.74萬戶,較上期(2020年9月30日)減少2484戶,減幅為8.31%。誠邁科技股東戶數低於市場平均水平。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24.71%的公司股東戶數在2萬~3.5萬區間內,誠邁科技也處在該區間範圍內。股東戶數與股價2020年6月30日至今,公司股東戶數顯著增長,區間漲幅為39.59%。2020年6月30日至2021年1月8日區間股價下降45.49%。股東戶數與股本截至2021年1月8日,公司最新總股本為1.06億股,且均為流通股。
  • 誠邁科技股票行情 工商登記完成靴子落地利於打造作業系統新生態
    誠邁科技2019 年12 月31 日公告:誠邁科技收到子公司武漢誠邁的公司,武漢誠邁的股權轉讓過戶及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已完成,武漢誠邁已經領取了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核發的《營業執照》。本次工商變更後,武漢誠邁將成為統信軟體的全資子公司,誠邁科技將持有統信軟體44.44%的股權。  靴子落地,不確定性因素進一步消除。
  • 誠邁科技與寶馬合資成立軟體開發公司
    曾經上演過半年股價就飆升9倍的誠邁科技12月18日晚公告稱,公司擬與寶馬(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寶馬公司」)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從事軟體開發等業務。
  • 誠邁科技 與寶馬合資成立軟體開發公司
    ⊙記者 王喬琪 ○編輯 全澤源   曾經上演過半年股價就飆升9倍的誠邁科技12月18日晚公告稱,公司擬與寶馬(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寶馬公司」)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從事軟體開發等業務。  公告顯示,股東大會是合資公司的最高決策機構,寶馬公司擁有51%的投票權,誠邁擁有49%的投票權。股東大會普通事項需過半數投票權通過,重要事項需要三分之二以上投票權通過。  誠邁科技表示,此次與寶馬「跨界」合作,可利用雙方優勢,共同開發相關軟體,服務寶馬股份及其關聯公司業務需求,增強合資雙方市場競爭力並獲取經濟效益。
  • 起底誠邁科技騷操作
    01 妖股誕生記 2019年,蹭華為概念股的公司不在少數,但是能夠一直通過炒概念,成功「上位」的也就誠邁科技一家。 股價半年時間內最大幅度飆升近10倍,創始人王繼平、劉荷藝夫妻身價暴漲近80億元。截至2020年5月28日,其股價為241.89元,市值近200億元,較2019年9月30日35.31元的股價仍上漲近6倍,成為近幾個月A股最靚的仔。 縱觀誠邁科技的股價圖,在短短六個月實現「三級跳」,運作手段堪稱一個完美樣本。
  • 誠邁科技:收到《關於誠邁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向特定對象...
    誠邁科技:收到《關於誠邁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審核中心意見告知函》 時間:2020年12月24日 08:06:06&nbsp中財網 原標題:誠邁科技:關於收到《關於誠邁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審核中心意見告知函》的公告
  • 誠邁科技業績下墜股價飛漲7倍 高管減持卻執意定增引「關注」
    誠邁科技本次募資建設的相關項目,其子公司統信軟體早已啟動。而部分股東今年的減持動作也引來深交所「炒作股價是否配合股東減持」的問詢,定增能否順利推進尚未可知。  9月17日,誠邁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誠邁科技」,300598.SZ)定增被深交所受理,同日,公司發布了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說明書。
  • 誠邁科技淨利大降虧損嚴重,股價狂飆定增與減持並行
    8月4日,誠邁科技(300598. SZ)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需要注意的是,誠邁科技二季度扣非淨利潤為-1278.05萬元,同比下降323.49%,下降幅度仍然較大,且較一季度再次擴大。誠邁科技稱,報告期公司實現投資收益-3658.02萬元,主要為按權益法承擔的參股公司虧損以及處置子公司股權所得收益,若扣除投資收益,2020年上半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均取得了較好增長。
  • 晶片股集體暴漲 晶方科技、誠邁科技等多家公司減持
    2月18日,晶片股再度出現漲停潮,晶方科技(603005.SH),乾照光電(300102)、誠邁科技(300598.SZ)臺基股份(300046.SZ)、阿石創(300706.SZ)、瑞芯微(603893.SH)、上海新陽(300236 .SZ)、海特高新(002023.SZ)等全部漲停。
  • 為數位化提速 寶馬與誠邁科技跨界合作
    12月18日,網通社從寶馬中國官方獲悉,寶馬中國與誠邁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合作成立一家專門從事汽車軟體開發的合資公司,助力寶馬數位化發展。根據協議,雙方計劃共同投資5000萬元人民幣。該合資公司依託寶馬在整車集成方面的能力和特長,並同時擁有誠邁科技在軟體開發方面的專業實力。誠邁科技董事長王繼平表示:「誠邁科技很高興和寶馬中國成立合資公司,成為其車內數位化戰略的合作夥伴。軟體在數字汽車時代的比重會越來越大。誠邁科技將多年汽車嵌入式系統的經驗積累賦予合資公司,攜手寶馬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駕乘體驗。」
  • 14個月暴漲18倍的科技龍頭高位跳水,警惕高位科技股補跌風險
    個股再現普跌,3000多隻股票下跌,200多隻個股跌幅超過5%。  多隻高位科技股跌停  廣電電氣(601616,股吧)、永安林業(000663,股吧)、星網銳捷(002396,股吧)等多隻個股跌停。其中,星網銳捷、萬達信息(300168,股吧)、誠邁科技(300598,股吧)等個股,均屬於處於相對高位的科技股。
  • 誠邁科技:股東南京泰澤未減持公司股份,減持計劃時間已過半
    每經AI快訊,誠邁科技(SZ 300598,收盤價:142.55元)9月1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2020年9月18日,公司收到股東南京泰澤出具的《關於減持計劃實施進展情況的告知函》,南京泰澤披露的股份減持計劃中設定的減持時間已過半。
  • 誠邁科技(300598)融資融券信息(12-31)
    誠邁科技(300598)2020-12-31融資融券信息顯示,誠邁科技融資餘額764,779,445元,融券餘額570,629元,融資買入額32,456,510元,融資償還額41,186,269元,
  • 誠邁科技(300598)融資融券信息(12-04)
    誠邁科技(300598)2020-12-04融資融券信息顯示,誠邁科技誠邁科技融資融券詳細信息如下表:交易日期
  • 誠邁科技(300598)融資融券信息(12-08)
    誠邁科技(300598)2020-12-08融資融券信息顯示,誠邁科技誠邁科技融資融券詳細信息如下表:交易日期
  • 誠邁科技(300598)融資融券信息(07-13)
    誠邁科技(300598)2020-07-13融資融券信息顯示,誠邁科技誠邁科技融資融券詳細信息如下表:交易日期
  • 寶馬將與誠邁科技攜手建立合資公司
    為了進一步提升數位化進程,寶馬中國在12月18日與誠邁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合作成立一家專門從事汽車軟體開發的合資公司,在與中國高科技企業的跨領域合作中邁出了嶄新一步。  雙方計劃共同投資5000萬元人民幣。
  • 藍思科技倚靠華為特斯拉雙龍頭客戶 一季度淨利8.8億連續三季度創...
    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 李順藍思科技(300433.SZ)去年第三、四季度淨利分別達到12.65億元、14.96億元,不斷刷新單季度淨利歷史最高紀錄。近日又出業績預告,今年一季度淨利8.8億元左右,同比扭虧為盈,還增長1006.59%至1011.75%,連續三季度創同時期季度淨利新高。藍思科技主要產品是玻璃、藍寶石、陶瓷等材質的外觀防護零部件及組件,為蘋果代工。其在A股上市後於2015年市值超過千億,創始人周群飛更是登上中國女首富寶座。
  • 錦浪科技股權激勵促淨利逆勢提升281% 經營現金流1.52億應收帳款佔...
    與此同時,上半年錦浪科技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當期研發投入金額3181.56萬元,同比增長89.22%。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上半年錦浪科技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並於4月末向首批包括董事、副總經理、董秘、財務總監及其他高管、核心技術人員在內的83名員工授予限制性股票117.54萬股,授予價格為20.78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