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包裝比例高達85% 「綠色包裝」仍任重道遠

2020-12-23 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賈麗

近日八部門發布《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下稱「意見」),強化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加強電商和快遞規範管理,增加綠色產品供給,培育循環包裝新型模式,加快建立與綠色理念相適應的法律、標準和政策體系,推進快遞包裝「綠色革命」。

此消息在資本市場也引發波瀾,快遞物流板塊出現整體上漲。而相關上市公司也在擴容。12月22日,森林包裝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

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邵鍾林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八個部委聯合發布相應《意見》,推動政策出臺,這是之前所沒有的,體現了國家及相關部門的重視程度,該政策非常重要,需要大家一起出力。不過目前來看,這一政策實施很難落實到某一部門或者環節,牽扯到眾多產業領域,不是一個行業所面臨的問題,是事關生態的重要課題。」

據了解,目前過度包裝、包裝浪費問題普遍存在,而縱觀整個產業鏈,缺乏對包裝材料等專業研發機構,企業投入力度有待加強。目前,包裝已成為電商、物流、食品等各產業的重要環節。環保材料的研發,打造生態綠色包裝紙全產業鏈,對各行業及人類綠色生態環境的建立尤為重要。

過度包裝普遍存在

政策完善落地意義重大

隨著電商、快遞、物流行業的高速發展,過度包裝等問題也越發凸顯,包裝浪費、材料複雜、環保度低等帶來包裝的繁瑣、過度。這也直接抬高了成本,浪費大量人力物力,由此引發的環境問題也不容忽視。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快遞業務量已連續6年位居世界第一,快遞業每年消耗紙質廢棄物900餘萬噸,塑料廢棄物約180萬噸,並呈快速增長趨勢。

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京商流通戰略研究院院長賴陽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快遞整體包裝過度,從反覆換庫、大包裝拆解到小包裝等,包裝資源浪費現象確實存在。在我們對眾多電商的實地調查中發現,大部分電商倉儲和倉庫雖然很先進,擁有一流的技術水平,但在包裝時,依舊是一層層、一件件裝箱,不僅材料成本高,也浪費大量人工勞動,快遞、物流包裝有很大優化空間。」

此次,《意見》就提出,要規範快遞包裝廢棄物回收和處置,適度提升復用比例,保障快遞包裝廢棄物及時得到清運。同時對於包裝產業鏈各環節的規範予以明確要求。

國務院國資委機械院創新中心主任宋嘉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八部委聯合發布《意見》的意義在於,不僅是政策延續,更是為了指導整個行業的下一步高質量發展。從過去行業指導性為主,到現在提出了約束性機制,這是一個質的變化,對市場清晰的傳遞出國家轉型升級的決心,將逐步建立與綠色發展理念相適應的標準、法規等完整的治理體系。」

為推動綠色快遞包裝,早在2017年,國家郵政總局聯合10個部委就發布了指導性文件,並且在8個省份和5個全國性快遞物流公司開展試點工作。2018年制定了相關標準,並且在全行業推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

「相關政策如若切實落地,對行業的影響應該說是『一升一降一增』,降的是低質量、高汙染的生產企業;升的是數位化、自動裝備、無人技術的應用水平會進一步全面提升,對物聯網、智能分揀裝備、無人物流裝備;增的是區塊鏈、信息安全行業,由於數據量的增加,和新技術的應用,將形成全程可追溯、信息安全的『數字孿生物流體系』。」宋嘉表示。

知名評論家、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解筱文認為,該《意見》對全行業推進快遞包裝綠色治理有重要意義,從目標任務、基本原則、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規範管理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政策指引和規制,其要求明確、任務清晰,措施得力,對於加快我國快遞包裝「綠色革命」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他認為:「該《意見》與以往出臺的政策相比,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政策規制較高;二是目標要求清晰;三是注重源頭治理。」

此次,《意見》還明確指出,到2022年,我國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85%,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700萬個。到2025年,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00萬個。對於各部門各地細化分解任務有重要指導作用。

同時,《意見》中,鼓勵電商和快遞企業在網絡零售和快件收寄中為消費者提供綠色包裝產品,鼓勵在同城生鮮配送、連鎖商超散貨物流中推廣應用可循環可摺疊快遞包裝,減少一次性塑料泡沫箱等的使用;要求開發智能打包等新技術,加快綠色環保、功能包裝材料研發應用等,這些具體的措施,為進一步從源頭上加強快遞包裝綠色治理提供了破解的思路。

在解決「過度包裝」的同時,新政的落地還將有助於推動行業將形成「源頭控制、全鏈條綠色、全國統一、末端再利用」的綠色、智慧快遞體系,降低電商行業成本。

環保材料成本高企企業研發力度低

構建「綠色包裝」需各方共同努力

雖然相關政策正在逐漸完善,但《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缺乏專業的研發機構、企業投入力度低、環保包裝成本高等問題在行業和企業中存在,構建真正的「綠色包裝」生態環境有一些難點和阻礙,相關政策的切實落地還有待各方共同努力。

記者調查發現,對於電商和物流企業而言,環保材料目前普遍價格還較高,甚至是普遍材料價格的2倍以上,但電商、物流利潤本身非常低,如何降低環保新材料的成本非常重要,也是政策能否順利落地的關鍵所在。

一位專門從事環保包裝材料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公司已經在厭氧工藝的環保材料上研發成功,公司正在尋找權威機構進行檢驗,如果通過,應用後,企業成本將比原來降低15%-20%,進一步推動材料在快遞及環保材料的應用。不過,目前行業面臨的普遍現象是:環保材料研發成本高、專業團隊和研發人員較少。電商、物流企業正在參與進來。」

賴陽表示:「在『綠色包裝』落地的過程中,包裝材料的使用和技術升級及改造尤為重要。研發新技術、新材料及簡化包裝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也減少包裝量。目前,材料技術創新研發空間是非常大的。目前相關規定已逐漸完善,電商、物流企業應該進一步研究,力求降低成本,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

他認為,綠色包裝的成熟和研發,應該由各方共同完成。「縱觀整個電商、物流產業鏈,目前,行業內缺乏對該領域專業研究的企業和機構,在材料方面研發團隊也非常欠缺。物流、電商企業可以自己研發,也可以委託第三方或者與其共同研發。相關企業的投入力度仍需加強。」

邵鍾林表示:「目前在快遞包裝中,二次包裝比例高達85%,此次《意見》提出『減少電商的二次包裝』,也是一項巨大的工程。目前,包裝在電商、快遞物流這兩個行業中消耗量最大、要求最高,企業應該先行,加強研發,其他行業企業也可逐漸進入。」

據了解,目前常用包裝主要包括三種:出廠包裝、銷售包裝、快遞包裝(寄遞包裝),寄遞包裝需要考慮運輸、分揀、分發過程,要具有抗顛簸、壓力、冷熱的能力,這就給相關環保材料的研發增加難度,而對於企業而言,如何加強研發就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本土化管理資深管理專家周錫冰建議:「對於快遞企業來講,必須以綠色環保包裝為轉型方向,同時與原材料基礎研發、包裝設計、生產、人工智慧等高科技企業進行跨界合作,生產複合利用率較高的高智能的多次利用的智能包裝。電商企業則要強化流程管理,實行顛覆式的包裝轉型,以規模化採購,以及效率來降低包裝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優勢。」

邵鍾林則指出,在新政的實施過程中,法律的強制約束也非常重要。「環保法律法規的約束性來自兩條:本身的約束力、執法嚴格。相關部門一定要建議嚴格的執法依據和方式,相關法規、法律的實施和落地才可以切實。企業也應該積極相應綠色環保,運營綠色材料,節約成本。同時行業應該儘快建議統一的規範及經營形式,公平交易,也是相關政策切實的落實基礎。全國不分地區,電商和快遞行業都必須落實,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必須要有相關法律來保障。」

(編輯 白寶玉)

相關焦點

  • 不再二次包裝比例2022年達85% 電商快件「綠色包裝」需加碼投入
    本報記者 賈麗日前八部門發布《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下稱《意見》),強化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加強電商和快遞規範管理,增加綠色產品供給,培育循環包裝新型模式,加快建立與綠色理念相適應的法律、標準和政策體系,推進快遞包裝「綠色革命」。此消息在資本市場也引發波瀾,快遞物流板塊出現整體上漲。而相關上市公司也在擴容。
  • 不再二次包裝比例2022年達85% 環保材料企業研發力度低
    日前八部門發布《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下稱《意見》),強化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加強電商和快遞規範管理,增加綠色產品供給,培育循環包裝新型模式,加快建立與綠色理念相適應的法律、標準和政策體系,推進快遞包裝「綠色革命」。此消息在資本市場也引發波瀾,快遞物流板塊出現整體上漲。而相關上市公司也在擴容。
  • 綠色轉型加速 快遞包裝開啟循環回收新模式
    為此,《意見》提出,到2022年,電商和快遞規範管理普遍推行,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85%,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700萬個。到2025年,快遞包裝領域全面建立與綠色理念相適應的法律、標準和政策體系,形成貫穿快遞包裝生產、使用、回收、處置全鏈條的治理長效機制;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00萬個,包裝減量和綠色循環的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如何減少快遞包裝所帶來的廢棄物?
  • 湖北推動快遞包裝綠色革命:瘦身膠帶封裝比例超95%
    湖北推動快遞包裝綠色革命:瘦身膠帶封裝比例超95%發布時間:2021年01月08日 09:16 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推動快遞包裝「綠色革命」  「瘦身膠帶」封裝比例超95% 循環中轉袋使用率超90%
  • 八部門:到2025年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
    中新網12月14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改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目標,到2025年,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00萬個。
  • 8部門: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讓快件安全又環保
    電商、網購的出現雖然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也促成了像網際網路醫療等新興業務的誕生,加快線上經濟的發展,但同時,電商網購也帶來了一部分的浪費,尤其是隨著網購的人多了後,快遞物件的增加,快遞包裝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其中最明顯的莫過於過度包裝了。有很多商家為了保證商品的安全,防止在運輸過程中損壞,會選擇給給商品包得裡三層外三層,嚴嚴實實的。
  • 國務院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江雀網為您解析
    2020年12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等相關的八個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全文。該《意見》指出,要強化快遞包裝綠色治理,減少電商快件二次包裝。
  •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意見的通知
    到2022年,快遞包裝領域法律法規體系進一步健全,基本形成快遞包裝治理的激勵約束機制;制定實施快遞包裝材料無害化強制性國家標準,全面建立統一規範、約束有力的快遞綠色包裝標準體系;電商和快遞規範管理普遍推行,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85%,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700萬個,快遞包裝標準化、綠色化、循環化水平明顯提升。
  •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落實新發展理念,強化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加強電商和快遞規範管理,增加綠色產品供給,培育循環包裝新型模式,加快建立與綠色理念相適應的法律、標準和政策體系,推進快遞包裝「綠色革命」。  (二)基本原則。
  • 膠帶瘦了紙箱薄了 快遞包裝綠色治理紮實推進
    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趙民表示,我國郵政快遞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但同時,快遞包裝廢棄物問題也備受關注。 趙民介紹,近年來,國家郵政局加強郵政快遞業生態環保工作,紮實推進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取得了積極進展。截至目前,電子運單基本實現全覆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5%,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到70.1%,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了91.5%,在營業場所設置了7.6萬個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 「大家應該能夠感受到,拿到手裡的快遞包裹明顯地運單小了,膠帶瘦了,紙箱薄了,油墨減了,可循環包裝應用變多了,快遞包裝在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上取得了初步成效。」趙民說。
  • 四平市綠色包裝產業園區建設項目
    目前工人的發展綠色包裝的原則是3R和1D,分布體現在包裝材料的選擇和保障的設計上。發展綠色包裝技術,應當從綠色包裝材料、包裝設計和大力發展綠色包裝產業三方面入手。常見的綠色包裝材料包括:天然包裝材料、可降解塑料、紙包裝材料、可食性包裝材料、環保油墨、可重複再生材料。
  • 八部門聯手重磅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 萬億級市場CR10不到5%亟待破局
    同時備受關注的是,《意見》明確,到2022年電商和快遞規範管理普遍推行,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85%,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700萬個,快遞包裝標準化、綠色化、循環化水平明顯提升。一面是電商、快遞物流業的蓬勃發展,一面是電商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等綠色物流發展的必行之路。
  • 北京面向全國徵集綠色包裝設計 有效減少過度包裝
    :劉湃     首屆北京市綠色包裝設計徵集活動啟動,圖為活動現場展示食品包裝、快遞包裝等。 杜燕 攝   中新網北京9月20日電 (記者 杜燕)從即日起至10月20日,北京面向全國徵集綠色包裝設計,優秀作品將推動應用轉化,有效減少過度包裝。這是記者從20日舉行的首屆北京市綠色包裝設計徵集活動上獲悉的。  近年來,隨著快遞、外賣等新興服務行業的迅猛發展,過度包裝問題開始凸顯。
  • 菜鳥、京東、蘇寧、小米、順豐綠色包裝解決方案大比拼,你挺誰?
    但是,如何檢測和界定綠色包裝、如何讓綠色、環保、經濟的包裝解決方案得以推廣和應用,如何從產業和供應鏈的角度全面推動綠色包裝的普及和發展,仍有不小的挑戰。從供應鏈角度,京東與品牌商合作推行簡約包裝、直發包裝。通過消費大數據和物流大數據來告訴品牌商,包裝哪裡有問題,應該怎麼解決,推行直發包裝。推行代帶板運輸,減少商品搬運次數,降低商品破損率。重複利用,要求包裝產品能夠用初始的包裝形式被反覆利用。現在很多電商包材在做回收再利用,在打包環節使用二次紙箱。
  • 每日一詞∣快遞包裝綠色治理 green governance of express...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近日發布《中國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報告(2019-2020年)》。報告稱,2019年我國在快遞包裝綠色治理方面取得顯著成效,行業正加速構建綠色發展體系。報告重申,到2025年年底,全國範圍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和一次性塑料編織袋。
  • 向「套娃式」包裝說不 消費升級不等於過度包裝
    不少產品從過去的無包裝、散裝變成了如今的精緻包裝,一定程度上還出現了過度包裝的情況。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與國家郵政局聯合推行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制度,就《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目錄(第一批)》和《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規則》對外聯合發布公告,倡導商家和消費者使用簡化包裝、綠色包裝。不少消費者表示,相比包裝精美,大家更在意產品本身。消費升級,提升的應當是產品品質,而不是外包裝。
  • 泉州市設置了734個回收點 快遞包裝別亂扔
    今年以來,泉州市郵政管理局全面推進「9792」工程,即到2020年底全市快件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90%,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70%,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90%,新增200個設置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郵政快遞網點,切實推動行業綠色發展,開展行業塑料汙染治理工作。
  • 「包裝企業在行動」綠色回收環保公益活動在清華大學舉行
    來源:中國網2018年6月10日,「包裝企業在行動」綠色回收環保公益活動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舉行。此次環保公益活動旨在促進廢飲料紙基複合包裝回收利用,加強高校學生及社會居民對廢飲料紙基複合包裝回收利用的環保意識。
  • 八部門:到2022年制定實施快遞包裝材料無害化強制性國家標準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落實新發展理念,強化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加強電商和快遞規範管理,增加綠色產品供給,培育循環包裝新型模式,加快建立與綠色理念相適應的法律、標準和政策體系,推進快遞包裝「綠色革命」。(二)基本原則。
  • 膠帶瘦身紙箱減肥,武漢推動快遞包裝綠色轉型
    日前,武漢市快遞行業推出塑料汙染治理工作三年實施方案,推動快遞包裝的「綠色轉型」。圓通武漢轉運中心的環保快遞袋可實現重複使用。記者金文兵 攝12月17日上午,記者在漢口馬場角橫路一家快遞網點看到,用戶李女士準備寄出一雙鞋子。她熟練地在網點一側回收復用的舊紙箱堆中翻找,想給鞋盒再套一層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