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藥名稱:廣防風
別名:防風草、落馬衣、穢草、抹草、馬衣葉、土藿香、排風草、野蘇麻。
學名:本草藥為唇形科植物廣防風 Ebimexedi indica (L.) rothm.的全草。
形態特徵:
1、一年生高大草本,高1~2米;莖分枝,被白色短柔毛。
2、葉對生,葉柄長至4.5釐米,向上漸短,葉片闊卵形,長4~10釐米,寬3~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不規則的鈍齒。
3、輪傘花序在莖枝上部排成一頂生,稠密或間斷假穗狀花序;花萼鍾狀,長約6毫米,外被長柔毛及腺點,5裂,稍不等大,裂片三角狀披針形,具睫毛,花冠管長筒狀,長約10毫米,內面有毛坯,花冠裂片較淺,略呈二唇形,上唇直立,下唇幾水平擴展,3裂,中裂片倒心形,雄蕊4,二強,突出;花柱單一,細長,柱頭小。
4、小堅果近圓形,平滑光亮。
5、花期秋季。
生境分布:生長於荒地、曠野、村邊草叢中;分布於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產於廣東、廣西等地。
藥用價值:全草入藥,為民間常用藥草,治風溼骨痛、感冒發熱、嘔吐腹痛、胃氣痛、皮膚溼疹、搔癢、乳癰、瘡癬、癩瘡以及毒蟲咬傷等症。
--
【靈驗偏方】
① 溼疹:鮮廣防風適量,煎水,調鹽或醋,燻洗患處。
② 高血壓:鮮廣防風、鮮海州常山根各25~100克,水煎服。
③ 中風口眼喎斜:鮮廣防風50~100克,紅糖25克,水煎服;另用廣防風葉和蓖麻共搗爛,需貼麻痺側。
④ 神經性皮炎:廣防風、生半夏、生南星各15克,薄荷腦1.5克;用75%乙醇浸泡上藥7日後經過過濾,用濾液擦患處,每日1次。
⑤ 毒蛇咬傷:鮮廣防風50克,水煎服,渣調鹽、米飯各少許,搗爛外敷。
--
湘南官廳堂中草藥為大屋馬氏官廳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祖上對諸多疑難雜症的治療有著豐富的經驗,第六代傳承者馬安仁、李正女女士秉承祖上成功經驗,承襲世代相傳的馬氏秘方,專注於各種婦科病、糖尿病、高血壓、白血病、冠心病、骨質增生,風溼,祛寒,腰間盤突出、腎結石,肺結核,肺炎,止咳化痰平喘,腳氣癢,各種蛇咬傷、燙傷、燒傷引起的水泡、刀傷、胃潰瘍、各種皮膚病,牛皮癬,南蛇箍腰等各種疑難雜症;因治療效果出眾,皆有口碑,現已在湖南樟樹、安仁縣、永興各開一家分店,商標下來將會啟動全國加盟合作形式。第六代傳承者願景:不求濟壺天下,儘自己所能,但求方圓幾十公裡再無一人被疼痛折磨,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