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論語|悟道法師主講 第497集 2020.4.2

2021-03-01 淨空法師專集網

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九七集)  2020/4/2  臺灣  檔名:WD20-037-0497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要》,〈微子篇〉第六章。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闢人之士也。豈若從闢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去葉反於蔡之際」,葉就是樹葉這個葉,返回蔡國這個時候,「就是正要離開楚國的葉邑時」,這個時候「途中遇見長沮、桀溺二人,因而使子路問津。二人都是隱士,思想與孔子不同。」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桀溺,二人同在田裡耕作,孔子經過那裡,使子路問他們,過河的渡口在何處。」去問過河那個渡口在什麼地方。「鄭康成註:長沮、桀溺,隱者也。耜,廣五寸,二耜為耦。津,是濟渡處」。耦是農耕的工具,「耜是當時耕田的工具,詳見《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註解。」  『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這一段「皇邢二疏皆說」,皇邢這二種註疏都說,「執輿就是執轡,轡是御馬的韁繩」,駕御馬的韁繩、繩子,「御者在車上執轡」,拉繩子,「故說執輿」。「子路原在車上執轡」,在車上駕馬車,「下車問津,孔子代執」,就是下車問渡口在哪裡。「子路先向長沮問津,長沮反問子路,在車上執轡者是誰。子路答覆是孔丘。長沮又問是不是魯國的孔丘。子路答曰是。長沮便說:是知津矣。」「此意是說」,這個意思就是說,「魯國孔丘」,就是講孔子,「周遊列國,應知渡口,不必問人」。他都周遊列國了,應該他知道渡口在哪裡,不必去問別人。  「問於桀溺至耰而不輟一段。長沮既不答覆,子路又問桀溺。桀溺也是反問子路。但不再問執輿者為誰。而問子為誰。子,稱呼子路。子路說:我是仲由。桀溺又問:是魯國孔丘的門徒嗎?子路對曰:是。桀溺便說:濁亂滔滔,天下皆是,誰能以改變呢?且而,而作汝字講,且你,與其從那避人之士,何如從避世之士哉。」闢這個字同避,躲避這個避,是同一個字,避人之士(避開的避),「避人之士指孔子,週遊尋訪,不得其人,又避往他處」。在周遊列國,也得不到能夠接受孔子所推行的道的人,又避往他處,又到其他地方去,這叫避人之士。「避世之士」,避開世間的讀書人。「桀溺自況,就是隱士。」桀溺他是一個隱士,「桀溺說完,耰而不輟,繼續以土覆種。」講完之後,他的耕作就沒有停下來,繼續做他的工作,「孔安國注」,孔安國的註解,「滔滔,周流之貌。阮氏校勘記:釋文出滔滔雲,鄭本作悠悠。又:耰而不輟,漢石經耰作櫌」,漢朝石經那個耰左邊是個木字旁,右邊是憂慮的憂,「五經文字雲,櫌音憂」,跟憂慮的憂是一樣的音,「覆種」。「鄭康成注」,鄭康成的註解,「耰,覆種也。輟,止也。覆種不止,不以津告」。就是繼續耕種他的,農地上他繼續耕種,沒有停止下來,也不告訴他渡口在哪裡。  「子路行以告至丘」,丘就是避諱孔子的名,「至不與易也一段」。  『子路行以告。』「子路走回來,以長沮桀溺二人所說的話告訴孔子。」他去問路,這兩個人所說的話來轉告孔子。孔子聽了之後,『夫子憮然,曰。』「孔子聽了,悵然若失」,他很惆悵的,「然後說了以下的話」,悵然,很惆悵的說了這個話,因為隱士不了解孔子。『鳥獸不可與同群』,隱士是是勸孔子意思就是現在亂世,你出來也沒有用,不如當個隱士。「鳥獸不可與同群」,這個意思是「如果在山林裡隱居,則與山林裡的鳥獸同群生活」,到哪裡隱居?到深山,深山沒有人住的地方隱居,就是整天跟鳥獸一起生活。「然而人與鳥獸不同類,不可與鳥獸同群。」但是人跟鳥獸不是同一個種類,人不可以整天都是跟鳥獸在一起過生活。  『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我若不與這些世人同群,而能與誰同群呢?」就是我們人類就是應該跟人相處,不跟人相處,要跟誰同群?「邢疏:與、謂相親與。我非天下人之徒眾相親與,而更誰相親與。言吾自當與此天下人同群,安能去人從鳥獸居乎。」這是邢昺註疏註解,這就是人不能跟鳥獸同群,因為人畢竟不是鳥獸這一類的。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這就是說「天下人各有其道,我不必與他們相為改易,各行其是而已。皇疏引江熙說」,皇疏這個註疏引用江熙說:「丘不與易,蓋物之有道,故大湯武亦稱夷齊,美管仲而無譏邵忽。今彼有其道,我有其道,不執我以求彼,不系彼以易我,夫可滯哉。又如朱子註:天下若已平治,則我無用變易之,正為天下無道,故欲以道易之耳。」就是說天下如果有道,已經平治,已經治國平天下了,我就不用去改變;因為天下無道,所以要我這個王道的思想去改變這個天下,王道思想就是一切要為人民幸福利益為著想,不能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就不是王道,那是不王道的。所以孔子推王道思想,天下如果都是已經太平、平治了,當然我就不必去改變他們,正是因為天下無道,所以他要用王道來推行,來改變不王道的這些思想、做法,改變人的自私自利這種想法。  「長沮、桀溺,亂世歸隱。孔子在亂世,一心要以大道施濟蒼生。聖人與潔身自好的隱士分別在此。」長沮、桀溺當然他們也不是一般普通人,也是有學問道德的,但是他們看到亂世就歸隱,不出來了;孔子在亂世,他還是一心要以大道來施濟蒼生。這就是佛法講的,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聖人與潔身自好的隱士分別在此。聖人跟潔身自好的隱士他的差別就在這個地方,聖人就是在亂世,他為了蒼生,還是一心要去推行王道的思想。

  好,這章書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九七集)  2020/4/2  臺灣  檔名:WD20-037-0497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要》,〈微子篇〉第六章。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闢人之士也。豈若從闢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去葉反於蔡之際」,葉就是樹葉這個葉,返回蔡國這個時候,「就是正要離開楚國的葉邑時」,這個時候「途中遇見長沮、桀溺二人,因而使子路問津。二人都是隱士,思想與孔子不同。」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桀溺,二人同在田裡耕作,孔子經過那裡,使子路問他們,過河的渡口在何處。」去問過河那個渡口在什麼地方。「鄭康成註:長沮、桀溺,隱者也。耜,廣五寸,二耜為耦。津,是濟渡處」。耦是農耕的工具,「耜是當時耕田的工具,詳見《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註解。」  『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這一段「皇邢二疏皆說」,皇邢這二種註疏都說,「執輿就是執轡,轡是御馬的韁繩」,駕御馬的韁繩、繩子,「御者在車上執轡」,拉繩子,「故說執輿」。「子路原在車上執轡」,在車上駕馬車,「下車問津,孔子代執」,就是下車問渡口在哪裡。「子路先向長沮問津,長沮反問子路,在車上執轡者是誰。子路答覆是孔丘。長沮又問是不是魯國的孔丘。子路答曰是。長沮便說:是知津矣。」「此意是說」,這個意思就是說,「魯國孔丘」,就是講孔子,「周遊列國,應知渡口,不必問人」。他都周遊列國了,應該他知道渡口在哪裡,不必去問別人。  「問於桀溺至耰而不輟一段。長沮既不答覆,子路又問桀溺。桀溺也是反問子路。但不再問執輿者為誰。而問子為誰。子,稱呼子路。子路說:我是仲由。桀溺又問:是魯國孔丘的門徒嗎?子路對曰:是。桀溺便說:濁亂滔滔,天下皆是,誰能以改變呢?且而,而作汝字講,且你,與其從那避人之士,何如從避世之士哉。」闢這個字同避,躲避這個避,是同一個字,避人之士(避開的避),「避人之士指孔子,周遊尋訪,不得其人,又避往他處」。在周遊列國,也得不到能夠接受孔子所推行的道的人,又避往他處,又到其他地方去,這叫避人之士。「避世之士」,避開世間的讀書人。「桀溺自況,就是隱士。」桀溺他是一個隱士,「桀溺說完,耰而不輟,繼續以土覆種。」講完之後,他的耕作就沒有停下來,繼續做他的工作,「孔安國注」,孔安國的註解,「滔滔,周流之貌。阮氏校勘記:釋文出滔滔雲,鄭本作悠悠。又:耰而不輟,漢石經耰作櫌」,漢朝石經那個耰左邊是個木字旁,右邊是憂慮的憂,「五經文字雲,櫌音憂」,跟憂慮的憂是一樣的音,「覆種」。「鄭康成注」,鄭康成的註解,「耰,覆種也。輟,止也。覆種不止,不以津告」。就是繼續耕種他的,農地上他繼續耕種,沒有停止下來,也不告訴他渡口在哪裡。  「子路行以告至丘」,丘就是避諱孔子的名,「至不與易也一段」。  『子路行以告。』「子路走回來,以長沮桀溺二人所說的話告訴孔子。」他去問路,這兩個人所說的話來轉告孔子。孔子聽了之後,『夫子憮然,曰。』「孔子聽了,悵然若失」,他很惆悵的,「然後說了以下的話」,悵然,很惆悵的說了這個話,因為隱士不了解孔子。『鳥獸不可與同群』,隱士是是勸孔子意思就是現在亂世,你出來也沒有用,不如當個隱士。「鳥獸不可與同群」,這個意思是「如果在山林裡隱居,則與山林裡的鳥獸同群生活」,到哪裡隱居?到深山,深山沒有人住的地方隱居,就是整天跟鳥獸一起生活。「然而人與鳥獸不同類,不可與鳥獸同群。」但是人跟鳥獸不是同一個種類,人不可以整天都是跟鳥獸在一起過生活。  『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我若不與這些世人同群,而能與誰同群呢?」就是我們人類就是應該跟人相處,不跟人相處,要跟誰同群?「邢疏:與、謂相親與。我非天下人之徒眾相親與,而更誰相親與。言吾自當與此天下人同群,安能去人從鳥獸居乎。」這是邢昺註疏註解,這就是人不能跟鳥獸同群,因為人畢竟不是鳥獸這一類的。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這就是說「天下人各有其道,我不必與他們相為改易,各行其是而已。皇疏引江熙說」,皇疏這個註疏引用江熙說:「丘不與易,蓋物之有道,故大湯武亦稱夷齊,美管仲而無譏邵忽。今彼有其道,我有其道,不執我以求彼,不係彼以易我,夫可滯哉。又如朱子註:天下若已平治,則我無用變易之,正為天下無道,故欲以道易之耳。」就是說天下如果有道,已經平治,已經治國平天下了,我就不用去改變;因為天下無道,所以要我這個王道的思想去改變這個天下,王道思想就是一切要為人民幸福利益為著想,不能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就不是王道,那是不王道的。所以孔子推王道思想,天下如果都是已經太平、平治了,當然我就不必去改變他們,正是因為天下無道,所以他要用王道來推行,來改變不王道的這些思想、做法,改變人的自私自利這種想法。  「長沮、桀溺,亂世歸隱。孔子在亂世,一心要以大道施濟蒼生。聖人與潔身自好的隱士分別在此。」長沮、桀溺當然他們也不是一般普通人,也是有學問道德的,但是他們看到亂世就歸隱,不出來了;孔子在亂世,他還是一心要以大道來施濟蒼生。這就是佛法講的,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聖人與潔身自好的隱士分別在此。聖人跟潔身自好的隱士他的差別就在這個地方,聖人就是在亂世,他為了蒼生,還是一心要去推行王道的思想。

  好,這章書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畫面若有兩個二維碼,系統將無法辨識第二個。


淨空法師專集網:http://www.amtb.tw/

淨空法師專集鏡像站:http://www.amtb.cn/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amtbtw/

優酷:http://i.youku.com/amtbhz
微信號:amtbhz

長按左圖,點選「識別二維碼」
即可連結至專集網微信主頁關注

相關焦點

  • 每日論語|悟道法師主講 第411集 2020.1.7
    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一一集)  2020/1/7  臺灣  檔名:WD20-037-0411  諸位同學
  • 每日論語|悟道法師主講 第476集 2020.3.12
    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七六集)  2020/3/12  臺灣  檔名:WD20-037-0476  諸位同學
  • 每日論語|悟道法師主講 第342集 2019.10.30
    https://jinshuju.net/f/FijpaI或長按二維碼,點選「識別二維碼」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四二集)  2019/10/30  臺灣  檔名:WD20-037-0342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
  • 每日論語|悟道法師主講 第454集 2020.2.19
    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五四集)  2020/2/19  臺灣  檔名:WD20-037-0454  諸位同學
  • 《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86集|悟道法師主講
    《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1集|悟道法師主講《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2集|悟道法師主講《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3集|悟道法師主講《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4集|悟道法師主講《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5集|悟道法師主講《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6集|悟道法師主講《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7集|悟道法師主講《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8集|悟道法師主講《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9集|悟道法師主講《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10集|悟道法師主講
  • 《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90集|悟道法師主講
    《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1集|悟道法師主講《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2集|悟道法師主講《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3集|悟道法師主講《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4集|悟道法師主講《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5集|悟道法師主講《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6集|悟道法師主講《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7集|悟道法師主講《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8集|悟道法師主講《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9集|悟道法師主講《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10集|悟道法師主講
  • 每日論語|悟道法師主講 第379集 2019.12.6
    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七九集)  2019/12/6  臺灣  檔名:WD20-037-0379  諸位同學
  • 每日論語|悟道法師主講 第417集 2020.1.13(新增本周作業)
    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一七集)  2020/1/13  臺灣  檔名:WD20-037-0417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衛靈公篇〉第十一章。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一七集)  2020/1/13  臺灣  檔名:WD20-037-0417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衛靈公篇〉第十一章。
  • 每日論語|悟道法師主講 第294集 2019.9.12
    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九四集)  2019/9/12  臺灣  檔名:WD20-037-0294  諸位同學
  • 《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66集|悟道法師主講 2020.11.22
    《群書治要36O》第一冊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六集)  2020/11/2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0-0066
  • 《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1集|悟道法師主講 2020.09.18
    《群書治要36O》第一冊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20/9/1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0-0001  諸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學習了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常禮舉要講記》圓滿之後,接著我們要來學習上淨下空老和尚提倡的《群書治要36O》。
  • 常禮舉要講記分享學習 第50集|悟道法師主講 2020.6.28
    常禮舉要講記分享學習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集)  2020/6/2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49-0050  諸位同學
  • 《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2集|悟道法師主講 2020.09.19
    《群書治要36O》第一冊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集)  2020/9/1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0-0002  諸位同學
  • 常禮舉要講記分享學習 第47集|悟道法師主講 2020.6.25
    常禮舉要講記分享學習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七集)  2020/6/25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49-0047  諸位同學
  • 常禮舉要講記分享學習 第54集|悟道法師主講 2020.7.2
    常禮舉要講記分享學習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四集)  2020/7/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49-0054  諸位同學
  • 《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第74集|悟道法師主講 2020.11.30
    《群書治要36O》第一冊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四集)  2020/11/3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0-0074
  • 每日論語|悟道法師主講 第55集 2019.1.16
    「《集解》孔曰:言於射而後有爭也。那麼不射就沒有爭了嗎?打戰不爭是無勇,是不孝。從前人打戰,不怕死,願死,怕不死,怕不死就可以不死。」   「《皇疏》說:古者」,古時候的人,「生男必設桑弧蓬矢於門左,使人負子出門而射。至長以射進仕,擇士助祭,若射不合禮樂,則不預祭。諸侯進薦能人賢者給國君,先考核射箭。這與打戰不同,而是考核如何上下等等。射箭都有禮節,失禮便不行。」
  • 常禮舉要講記分享學習 第90集|悟道法師主講 2020.8.7
    常禮舉要講記分享學習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十集)  2020/8/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49-0090  諸位同學
  • 韋馱菩薩聖誕|悟道法師主講
    悟道法師佛教節日開示——韋馱菩薩聖誕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集)  2020/7/23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32-070-0008  我們今天這個時間
  • 伽藍菩薩聖誕|悟道法師主講
    時至今日,佛教道場每日的早晚課誦中都會誦《伽藍贊》,這是晚課。早課贊誦韋馱贊,晚課是伽藍贊。「伽藍主者,合寺威靈,欽承佛敕共輸誠;擁護法王城,為翰為屏,梵剎永安寧」,唱這首贊也是感恩伽藍菩薩護法的功德。  但是我們今天在中國佛教寺院道場,大多數將伽藍菩薩塑造成關羽的造型,而不是原來在經典上列出來的二十一位伽藍聖眾。在佛經並沒有以關羽為伽藍菩薩的記載,在隋代以前(就是隋朝以前),本來也沒有這種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