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同學們講解一道關於徽墨的化學題。
徽墨,安徽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徽墨和歙硯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與保存曾經作出了重要貢獻,其製作工藝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雖然徽墨歙硯的實用功能正在現代生活中逐漸淡去,但其歷經千百年積澱而煥發出的文化內質卻魅力日增,尤其在這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它們的審美價值和收藏價值更會一路走高。也正因如此,徽墨和歙硯在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壓力更不容小視。
唐朝末年,出了一位制墨宗師,叫奚廷珪。他制的墨「豐肌膩理,光澤如漆」,受到南唐後主李煜的賞識,賜予國姓。
於是,奚氏全家改為李氏,成為千古美談。從此李墨名滿天下,被譽為''天下第一品'',有''黃金易得,李墨難求''之說。
古人制墨,多用松木燒出菸灰作原料,故名松煙墨。松煙墨技藝在李廷珪手裡發揚光大,「其堅如玉,其紋如犀」,很多讀書人都以擁有一塊徽墨為榮耀。
徽墨備受尊崇,除了製作技藝,材料也非常考究,關於徽墨的試題如下:
「文房四寶」中的徽墨、宣紙、歙硯是享譽中外的文化瑰寶。徽墨是由松枝不完全燃燒生成的煙炱加工製成,用其寫字作畫永不變色。徽墨中主要成分的化學式是_________。有人認為歙硯由大理石加工而成,用實驗證明硯臺中是否含有CaCO3的方法是__________。宣紙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為證明宣紙中含有碳元素,可採用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正確答案:
C;澄清的石灰水;CaCO3+2HCl═CaCl2+H2O+CO2↑;CO2+Ca(OH)2═CaCO3↓+H2O
試題解析:
徽墨中的主要成分是碳、其化學式是C。
證明含有碳酸鈣的方法:向歙硯上滴加稀鹽酸,如果能生成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證明硯臺是否含有碳酸根離子。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石灰水中的溶質是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常用來檢驗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除了化學試題,語文科目也會考到相關的內容,即:徽墨歙硯怎麼讀?
題目考察的是多音字歙,歙有xī和shè兩個讀音,正確答案為後者,取自:〔歙縣〕地名,在中國安徽省。簡稱「歙」,如「歙硯」。
今天的題目和知識點就分享到這裡,你掌握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