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麼執意要殺掉華佗?12年後才發現,他的決策是正確的

2020-12-09 史書雲海

三國時代最出名的醫生是誰?想必大家想到的第一人就是華佗,在三國時期,其實比華佗醫術高超的大有人在,只因華佗當時與曹操以及關羽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華佗在當代的知名度遠遠高於其他醫者。在歷史上,這位知名醫者被曹操所殺害,相傳原因是華佗想給曹操做外科手術,無奈被曹操冠上了謀殺的罪名,他的死因是因為曹操生性多疑麼?其實不然,反觀曹操的做法還是很明智的。

華佗被殺的三種說法

相傳華佗被殺一共有三種說法,就是如下的三種:

第一種是出現在《三國演義》中,因曹操患有頭風的疾病,命華佗前往診治,華佗的治療步驟是需要用麻沸散麻痺神經之後再做開顱手術。在古代開顱畢竟是一項極少見的外科手術,聽到這個消息的曹操當即以為華佗要假借治療頭風致自己於死地,隨即下令將華佗殺害。

第二種說法是《三國志》中記載的,世人瘋傳華佗當時看不慣曹操的人品,自己已是花甲之年,卻還要隨時聽從曹操的差遣,24小時待命為他療傷看病。他便假借妻子有病在身回到家鄉,誰料他這一走便再也沒有回來,得知真相的曹操怒火中燒,便下令處死華佗。

第三種說法則是古人常雲的「禍從口出」,因華佗曾經說過曹操得的這種疾病雖不是不治之症,但也極難痊癒,通過持續的治療僅能維持壽命,並不能根治頑疾。此話一出,傳到曹操耳中就變得刺耳無比,仿佛在告訴他,他的病華佗故意不想診治,甚至覺得治療這種病是在浪費時間,氣憤的曹操便命人將華佗殺死。

被時代誤解的從醫者

事實上華佗的死確實與曹操有關,但也並不是全部因曹操而起,真相是,華佗的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當時封建社會影響造成的。在當時的封建社會背景下,醫生的從業並不順利,他們統一被歸為方士一類,所謂方士,也有「巫醫」之稱,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中醫生這個職業極為卑賤。即使這位行醫者醫術高明,能夠妙手回春,也不被大社會所認可,更不受階級層面的尊重。

當時很多人對華佗的評價並不客觀,他們一致認為華佗太過自大,自命清高。但是經後人翻閱他的傳記以及史文會發現,並非他們評價的那般。從華佗的行事作風以及醫者道德來看,他是一個德才兼備,正直無私的行醫者

不僅如此,許多古文中記載的華佗行醫歷史可以看出,他在內外科、兒科、婦科甚至中國特有的針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其中最出名的當屬他發明的麻藥「麻沸散」。因醫術高超,醫德高尚,華佗的名聲在民間一直頗受好評。

華佗診治的對象層級差別巨大,上到將軍、國相、太守,下到庶民、路人、小吏等等。在華佗的心中,病人不分高低貴賤,凡是生病前來求醫之人,在他眼中全部一視同仁,耐心診治,這也體現了華佗高尚的品德和至高無上的人品。

華佗被殺的真實原因

俗話說得好,「人怕出名豬怕壯」。名聲鵲起的華佗被曹操相中,湊巧曹操正被頭痛折磨的寢食難安,遂命人前去請華佗前來治療頭痛。由於華佗的技藝精湛,每次前來為曹操進行針灸治療之後,曹操的頭痛就減輕許多,精神也好了起來。病情好轉的曹操當即對華佗另眼相看,讚賞有加。

但是到了後期,曹操的頭痛症狀一發不可收拾,越來越嚴重,他便想讓華佗長久留在自己身邊為自己治療頭疾。但當時的華佗心繫百姓,無意為曹操一人治病,加上華佗清冷孤傲的性格,不願意像奴人一樣常伴於曹操左右

於是華佗告知曹操自己最近思鄉過度,想要回去探親,曹操一聽便允許了。沒過幾日,曹操命人請他回來治病,華佗又以妻子病重為理由推脫了。久而久之,曹操三番兩次差人前去請華佗治病,均被各種理由搪塞,無論是書信告知還是官吏前往,華佗均不出面,這讓曹操大為失望,便找了名親信前往華佗的家鄉一探究竟。

前去探究真相的親信是帶著任務前往的,出發前被曹操下令,如若發現華佗妻子確實重病纏身,便允許他再多待幾日,如果發現並無此事,立刻將華佗捉拿回府。事實正如曹操所料,華佗妻子並無病重,只是他不想回到曹操身邊找的藉口。得知真相的曹操當即暴怒,他認為被一屆賤民欺騙是何等的恥辱,隨後下令斬殺華佗

在曹操的眼中,無論你醫術多麼高明,因常受封建社會的影響,醫生終歸是社會最底層人民,直到曹操最心愛的兒子因病去世,他才發覺原來像華佗這樣的「賤民」並不多見,並有一絲後悔之意。

華佗被時代犧牲的產物

華佗被殺其實還有另外一層含義,當年曹操當上丞相之後,朝廷大權被他一手掌控。就在此時,他開始為赤壁之戰做準備,他需要招募大量忠心耿耿的屬官來為他效勞。原因是赤壁之戰需要耗費曹操百分之百的精力,他需要將能人異士全部奉獻於前陣,這樣朝廷中就需要得心應手的屬官全面操刀。如果在前方殺敵的曹操還要顧及後方的朝廷,想必赤壁之戰不會勝利。

在這次曹操大規模的招募中,許多富家子弟並不願意投奔曹操,但曹操是一個心狠手辣之人,既然沒人自願前往,便下達命令「違我命令者殺無赦」,恰巧在這種敏感時期,華佗撞在了槍口上。一是華佗的欺瞞確實令曹操火冒三丈,再來華佗正好遇上赤壁之戰的特殊時期,將他斬殺無疑是給抗拒招募的世家一些警醒,這一步棋走的實在是妙,曹操用華佗的性命,做到了一舉兩得的事情。

此事一出,果然快速得到了響應,許多世家子弟都前往曹操門第進行投靠,曹操的勢力瞬間壯大,不但前方戰線人員充足,後方朝廷也穩紮穩打,果然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結語

因此,曹操並不是因為生性多疑而斬殺華佗,而是在當時的背景下曹操做了一位霸主最正確的選擇。即使以後的時日多受頭痛的困擾,他也不曾後悔殺害華佗的決定。

本文由史書雲海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曹操當年為什麼非要殺掉華佗?12年後謎團揭開,曹操或許是對的
    華佗也去了,不過,這一去反而受到了曹操的猜忌。華佗又不願意侍奉權貴,所以藉口稱自己的妻子病了回去家鄉。最後東窗事發,曹操一怒之下殺了華佗。這一年正是208年,華佗去世後,曹操的兒子曹衝也病逝早夭了,曹操還悲呼,後悔自己殺了華佗。
  • 華佗一生精通各種醫術,理應為人所尊敬,但曹操為何要殺他?
    如果不殺死他們,對自己未來的發展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曹操就會出手將他們殺死,以鞏固自己的統治。但華佗對曹操的確沒有什麼政治威脅性,畢竟華佗也只是個大夫,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給人看病,在民間聲望很好,人吃五穀雜糧,哪有病?因此從古到今,人們對醫生這一職業都比較尊敬。而華佗還不是一個普通的醫生,還是多多少少精通各種醫術,理應為人所尊敬,但曹操為何要殺他?
  • 曹操殺華佗罪不可恕?別再冤枉曹操了,他的決策其實是正確的
    三大勢力是當時的中流砥柱,其中曹操在眾多英雄之中爭得頭籌,脫穎而出。曹操在歷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他英勇善戰,對與戰略策劃更是了如指掌,無論是在戰場上還是在用人上,都是頗有研究,也因此流傳「曹操疑心甚重」的這個說法。一旦一代梟雄疑心將起,那便有人要遭殃,這就不得不提到與之息息相關的一位人物,他便是華佗。
  • 患有頭風病的曹操,為何非要除掉神醫華佗?曹操:他戲弄我
    曹操聽完後冷笑一聲,以為華佗和關羽有交情,想趁機謀害自己,為關羽報仇。小說中寫的是此前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之後關羽被呂蒙所殺。其實關羽刮骨療毒,在華佗死後才發生。作者只是為了彰顯關羽的勇猛,強行加入了這段劇情。之後,曹操認為華佗之言荒謬至極,便派人將其立刻斬殺。
  • 曹操當年為何非要殺華佗不可?千年後,發現曹操果然真梟雄!
    死在曹操手中的英雄將相,奸佞小人非常之多。其中甚至還包括了呂布!然而,有一個人卻和曹操幾乎沒有任何利益上的糾紛,他甚至還是一個可以拯救天下人的人,可是曹操卻殺了他。以至於曹操無論如何都不應該被稱之為英雄。因為他殺了一個好人,這個人就是懸壺濟世的華佗了。華佗的醫術非常的高超。他救人是不問立場的。
  • 曹操當年為何非要斬殺華佗?《三國志》已給出答案,曹操是正確的
    但漸漸地隨著諸侯王權勢崛起,他們開始想要將權力收攏在自己手中,掌握著民眾精神信仰的巫自然成為了絆腳石;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需要活命,能夠發現草藥並且掌握一定的救人方式的人越來越多,因此有了醫的存在。扁鵲可以說就是醫與巫的分界線,自他之後醫者開始脫離巫,成為了單獨的治病救人的存在。
  • 曹操為什麼要殺了神醫華佗?並非華佗要開顱,他說了10字道破玄機
    而且華佗除了一手出神入化的醫術之外,他還有一個習慣,那就是他總喜歡給那些臨死之人一些忠告,奈何這些人卻並沒有將他的肺腑之言放在心上。雖說「忠言逆耳利於行」,但很多時候說話還是要分人、分場合的,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接受別人所謂的忠言。就拿華佗和曹操兩人來說,很顯然,曹操並不是一個願意聽逆耳忠言的人。而華佗卻恰恰沒能看清楚這一點,所以最終他命喪曹操之手。
  • 如果華佗給曹操做開顱手術,曹操是不是100%死了?
    華佗給曹操做開顱手術,到底能不能成功?完全取決於華佗的技術,而華佗的技術取決於華佗所掌握的知識,而華佗所掌握的知識是怎麼來的,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傳說華佗遇到兩個異人(仙人)指點,但是這兩個人古書中是一筆帶過的,沒有任何介紹。然而這又是解答問題的關鍵,只能採取合理推測,在溯源中尋找答案。 現在社會強調學歷,就是因為學歷是可以溯源的。985、211、哈佛、藍翔,就是人們相信名校出高徒,名師出高徒,所以華佗的技術高明,必須要追溯他的老師。
  • 曹操處決神醫華佗,真是因為他多疑嗎?多年後才知曹操多狡猾
    魏國的廣陵太守陳登,因滅呂布有功,是曹操的愛將。曾經面色發紅,心情莫名其妙的煩躁,華佗前去為陳登醫治,華佗看他的病情十分嚴重,就告訴他說,我這一次只能給你治標,三年之後你的病還會復發,到時候再來找我。然而三年後因華佗出差,陳登不治而亡。曹操得了頭疼的病,怎麼治療都治不好,名聲遠揚的華佗被別人推薦給了曹操。曹操也聽說了華佗治療關羽、周泰的事跡,一方面覺得病情有救了,另一方面又覺得這個華佗交遊三國的英雄,內心頗有些不放心——萬一他是他國派來刺殺我的怎麼辦?我被殺死了都還不知道是怎麼死的!懷著忐忑的心情,曹操接見了華佗。
  • 曹操當年殺死華佗,真的是因為多疑嗎?其實我們一直錯怪了曹操
    《三國演義》中寫道,曹操之所以要殺掉華佗,是因為他那多疑的性格。由於華佗的醫術名震天下,所以曹操便召華佗前來治病。在經過望聞問切後,華佗認為曹操的病需要做開顱手術,將腦中的「風」取出來。或是歸隱鄉野,不再參加亂世鬥爭。生性多疑的曹操卻認為華佗想趁此機會殺掉自己,於是便以刺殺的名義將華佗關押在監獄,拷打而死。
  • 當年曹操為何堅決斬殺華佗?後漢書揭露真相,曹操是對的
    易中天於2006年2月12日在《百家講壇》欄目中開講的《品三國》曾引起三國熱潮,老先生用一種從歷史中剖析人性的方式,引起了我們對於歷史的反思。過去我們所了解的三國故事,多來自於《三國演義》,而這之中與真實歷史還是差距的,所以經常會造成一種,歷史形象與文學形象的差異。客觀來說,歷史形象非常殘酷而且真實,但文學形象被三國演義塑造的很豐滿,並且廣為流傳。
  • 如果曹操不殺華佗,華佗把他的頭顱打開,真的能治好曹操的頭風?
    先來看看真正的歷史,要將演義與正史區別開來。《三國志》與《後漢書》中都沒有提到華佗要劈開曹操的腦袋為其治療頭風一事,《三國演義》中對華佗之死的記述,純屬虛構。本來是你當你的丞相,我治百姓的病,互不幹涉,為什麼會出現「太祖聞而召華佗」,這裡面大有文章。《三國志·華佗傳》和《後漢書·華佗傳》中確實記載了華佗診病的事跡,而在曹操下定決心召華佗之前記錄的最後一件事是廣陵太守陳登之死。陳登是曹操最為信任的人,陳氏父子為曹操辦過兩件事,由此深得曹操信任。一是陳登之父陳珪曾阻止呂布和袁術聯姻,當時呂布為此親自把已經送出去的女兒追回來。
  • 華佗因三大發明成名醫,曹操為何要斬殺他?他說了10個字道破玄機
    也正是因為華佗醫術高明,很快聲名在外。結果曹操知道後,馬上把華佗召來,並敬為上賓。曹操對華佗這麼好,當然是有需求的,需要華佗為他治病——頭疾。曹操頭疾的來由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據說,有一年曹操蓋宮殿,到最後卻發現缺一根橫梁,於是派人就近尋找,結果找到一顆百年梨樹,剛好合適做橫梁。就在曹操舉刀要砍時,當地的村民勸阻說此樹通神靈,砍不得。結果曹操卻一意孤行,一刀下去,只見鮮血噴湧而出。曹操大驚失色,回到家裡每天精神恍惚、惡夢連連,從此落下頭疾的病根。
  • 歷史輪迴:曹操為何忍了15年,才殺掉伏皇后?6年後才明白,
    趙彥是一位議郎,在漢獻帝被接到許都不久後,他便發現曹操並不簡單,於是經常在漢獻帝面前,談及當今的情況,其實主要是在說曹操的一些事,言外之意是讓漢獻帝防範曹操。曹操不但殺掉了國丈董承,且連已懷有身孕的董貴妃也給殺掉了。此事讓伏皇后驚恐非常,偷偷給老爸伏完寫信,告知曹操所做的一切,讓伏完做好準備早除曹操。此刻的伏完很清醒,他明白沒法殺曹操,故而根本不管這事。就這樣一晃9年後伏完死了。
  • 曹操當年殺華佗真的是因為多疑嗎?
    曹操殺華佗之說見於《三國演義》的描述,不見於《三國志》的記載。《三國演義》之所以添加這段情節,無非是為了彰顯「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的曹操的殘酷無情罷了。做為一本擁劉貶曹的小說,作者這樣描述原也無可厚非。根據巜三國演義》的描述,是華歆舉薦了名醫華佗,試圖讓華佗為曹操治療頭風病。
  • 華佗要為曹操開顱手術?這是三國演義杜撰,操殺佗正因他不會開顱
    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譙城區)這裡有個問題,華佗為什麼放著別人求之不得的「御用醫師」不當,卻非要跑回老家躲起來呢?退一步講,如果華佗真的不願意為曹操服務,他當初也就不會接受曹操的召喚,何必等到後來才耍花招賴在老家不回呢?況且曹操在歷史上也不是文學作品中所演繹的奸賊。所以此說不成立。可是既然華佗願意為曹操治病,為何還拒絕回到曹操身邊呢?
  • 為何曹操會說華佗「沽名釣譽」?華佗之死,其實是曹操被抹黑了
    假如《三國演義》沒有講到史實的話,那麼華佗被曹操殺死的真正原因究竟在哪裡?史書上最早記載曹操患頭風病的時間是建安五年,而曹操死於建安二十五年,這說明:他整整受了二十年頭風病的折磨。「淺與近,名為頭痛;深與遠,名為頭風」,《醫林繩墨》中記載:「曹操頭風病一犯,整個人都會頭暈眼花,感覺很不舒服。
  • 曹操殺神醫華佗,是因為對方要為關羽報仇?真實原因其實很簡單
    華佗為什麼會被曹操殺掉?按照《三國演義》所說,是因為華佗要用利斧砍開曹操腦袋,取出腦裡的風涎就可根治其「頭風」病。曹操認為華佗這是為了給關羽報仇,要藉機殺死自己,於是就下令殺掉了華佗。這自然是小說家言。演義就是演繹而已,真正的原因並非如此。
  • 曹操為何不顧荀彧的勸說,非要殺華佗呢?兩人的對抗代表了什麼?
    直至今日,我們還用「在世華佗」來對名醫進行稱讚。但是,這位救人無數的良醫卻不得善終,他死在了曹操的手中。那麼,華佗究竟為什麼落得個如此悲慘的下場呢?一、華佗之死。華佗在《三國演義》中多次出現,而他的出現都與治病救人有關。他曾經救過東吳的勇將周泰。周泰在孫策平定江東時,與孫權守宣城。
  • 若曹操答應華佗的「開顱手術」,會發生什麼?病好了?人死了?
    華佗是三國時期的神醫,他也是曹操的私人醫生。我們都知道曹操常年在外打仗,他是有得了瘋頭病的,腦袋不定期的就會無緣無故地疼,而且疼起來還特別的要命。還好曹操身邊有華佗,只要華佗在,給他開一副藥,基本上也就能緩解他的病痛了。但是,這個藥方是治標不治本的。若是想要徹底根除他的病,正如華佗所說的,是要給曹操做開顱手術的。但是,這個手術肯定是有風險的,即便是現在手術也是有風險的,就不要說三國時代了。曹操考慮再三覺得這個風險自己是不能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