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許多卓越的建築,彰顯著人類的文明與智慧。但同時,各個國家每年都會發生建築崩塌事故。
它警醒著我們,人類並不完美,錯誤要引以為戒。
建築崩塌的原因有許多,比如老化、維護不足、材料和結構設計問題、功能缺失、超荷承重等等。
史上傷亡最慘重的建築崩塌事故排名TOP10
排名只針對錯誤導致崩塌,不包含人為恐怖破壞。
TOP10.馬爾帕塞拱壩 (法國)
死亡人數:241人
缺乏基本的土地調查,導致結構不合理崩塌
馬爾帕塞大壩是位於法國南部的混凝土大壩。該工程始於1952年,並於1954年4月完工。
特徵是「薄」,最大高度為218英尺(66米),最大壩厚度為22英尺(6.7米),據說是當時最薄的拱壩。
然而僅在完工5年後,1959年12月因無法承受持續數日的降雨和強風而崩塌,渾水衝擊山腳造成421人死亡。
原因是在大壩建設伊始,幾乎沒有進行基礎調查。大壩倒塌後現場調查顯示,大壩建在向下遊方向傾斜30至50度的片麻巖上。並在下遊發現了斷層,此處完全不適合修建大壩。
TOP9.三豐百貨崩塌事件 (韓國)
死亡人數:502人
完全無視結構安全性,違建,導致崩塌。
許多人可能還記得三豐百貨商店的倒塌。
最開始其計劃是建設地下4層,地上4層的辦公樓,但施工過程中,三豐政策變化,改成建造一座5層的商業設施。施工途中突然將四層改成五層本身就是毫無規劃的。而且三豐建築公司更加注重外觀,拆除了中央支柱,安裝了電梯,收窄了支柱,減少了鋼筋的數量,還安裝了一個80噸的水箱。
最終,在1995年6月29日,建築物無法承受重量,
大樓僅剩兩邊,中間全塌了。 導致502人死亡。
有高層管理透露,裂縫是在當天上午出現擴大的,當時收到報告後,根本沒有通知客戶和工作人員。所以才會導致傷亡慘重。更甚的是,當時他們內部先行逃脫自救了。其董事長,總裁和其他高管被捕,並被判處十年有期徒刑。
TOP8.聖弗朗西斯大壩事故(美國)
死亡人數:600人
技術員經驗不足,自大設計,工程倒塌。
聖弗朗西斯水壩是一座彎曲的混凝土水壩,曾經在洛杉磯西北部,於1924年開始建造,並於1926年完工。
參與建設的工程師,名為William Mulholland。他自學工程學,是洛杉磯堤防和水路設計的名人。但他只建過一次混凝土大壩。
儘管如此,他還是自信滿滿,連地形調查都沒有進行,甚至沒有通過第三方驗證,便開始施工建設。
他設計的大壩沒有加固用鋼筋,沒有洩漏防護,連確認安全的檢察廊都沒有。
大壩建成約一年後,相續接到整個大壩的各處裂縫和漏水報告後,他和他的下屬去進行了探訪。
快速參觀後,他總結為「沒有問題」。大壩卻在約12小時後倒塌。水衝到山腳,600人喪生。
TOP7.達卡附近的建築物倒塌事故(孟加拉國)
死亡人數:1127人
強行安裝發電機,震動導致崩塌
2013年4月23日,這座8層高的Rana Plaza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附近的薩巴爾鎮倒塌了。 1,127人死亡。
原本Rana廣場只是作為商業建築建造的,但他們在裡面建造了服裝廠,並且非法安裝了大型發電機。
拉納廣場(Lana Plaza)本身並非作為工廠用建築,且為了削減成本,它使用的鋼筋和磚塊都不符合建築材料的標準。所以它無法承受,每層樓各安裝的4臺發電機產生的震動而導致了崩塌。
廉價的勞動力,生命變得不被珍視。
TOP6.永代橋崩落事故 (日本)
死亡人數:1400
節日狂熱,人潮洶湧導致崩塌
始建於1698年的德川綱吉時代,橋連接富岡八幡宮神社,參拜的遊客絡繹不絕。
1807年8月19日,是富岡八幡宮神社的節日,朝拜的信徒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橋上擁擠,由於缺乏維護橋梁本身已惡化,無法承受重量而倒塌。許多人掉進隅田川,造成1,400人死亡。
此後對永代橋進行了幾次改建,雖當時已進入明治時代,但大部分材料都還是使用的木材。後來關東大地震又燒毀坍塌導致傷亡。最終於1926年變成現今的鋼拱橋。
TOP5.拜因特大壩災難(義大利)
死亡人數:1900~2600人
泥石流塌陷引起海嘯摧毀周邊所有村莊
拜因特大壩是在義大利東北部Piage河支流Vionto河上建造的大壩。它建於1960年,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水壩,是義大利戰後重建的象徵。
然而,1963年,天氣受到創紀錄的大雨的襲擊,大壩周圍的地面極為疏鬆。10月9日晚10:39,大壩左岸的山,大規模滑坡,超過2.6億立方米的泥石流以109 km / h的速度流入大壩。 由於大量泥石流流入,導致巨大海嘯發生。海嘯經過山坡,吞沒了村莊,甚至越過大壩頂部流到下遊。導致1,900-2,600名村民和建築工人喪生。雖然發生了海嘯,然而維因特大壩本身卻並未受到破壞,但已被廢棄。
TOP4.南叉水壩倒塌事故(美國)
死亡人數:2209人
貴族太閒了,改修大壩導致洪水
南叉水壩是賓夕法尼亞州喬治敦附近的堆石壩。最初建於1852年,其目的是向賓夕法尼亞運河的一個部門供水。但因未仔細維護,排水渠在1862年被破壞,導致部分坍塌,大壩被廢棄。
大壩及其周邊於1879年出售給百萬富翁班傑明·拉夫。他計劃將大壩改造成供富人享受釣魚和打獵的設施。降低大壩積石部分以方便汽車通過,為了不讓魚逃走,在排水部安裝鐵網。去掉壞了的排水渠,但未裝置新的排水渠。
1889年5月31日,賓夕法尼亞州發生暴風雨,大壩無法適當排水和清除雜物,洪水淹沒了喬治敦。造成2209人死亡。 2011年9月11日前美國最嚴重的建築倒塌。
TOP3.馬西莫圓環崩塌事故(羅馬帝國)
死亡人數:1萬3000人
古代世界最大競技場上的觀眾席倒塌事故
馬西莫廣場(Circo Massimo)是一個古羅馬戰車競技場。 它位於羅馬的帕拉丁和阿文蒂諾山之間。據說它是古代世界上最大的競技場,能容納15萬名觀眾。 它歷史悠久,始於著名的第五代羅馬帝王時代,最早為木質觀眾席。
公元前329年建常設席後,開始代代增建,越發龐大。凱撒時代,在鐵軌和座位之間挖了一條凹槽,以擴大座位層,使其幾乎覆蓋鐵軌的整個長度,保護觀眾並排乾場地。在奧古斯都時代,設置了皇帝的座位,用埃及運來的方尖碑建在中央。在克勞迪烏斯時代建造了一個巨大的石門。整個競技場,在圖拉真時期完工。
但在安東尼時代,觀眾席上部崩塌,造成13,000人死亡。 此後,繼續使用。如今這個場地仍然存在,但建築物所剩無幾。
TOP2.Fidenae圓形劇場崩塌(羅馬帝國)
死亡人數:兩萬人以上
古代世界最嚴重的建築倒塌事故
Fidenae位於羅馬郊區,有一個木製圓形劇場,由一個叫Atirius的人建造,據說造價「非常便宜」。
在經濟重建期間,已成為公民主要娛樂的角鬥士比賽時不時會被禁止。公元前27年,角鬥士比賽解除後,菲德納的公民趕赴圓形劇場。在人潮擁擠中,廉價的木製觀眾席倒塌了。 這是古代世界最嚴重的事故,當時造成超過20,000人死亡,超過50,000人受傷。
TOP1.河南駐馬店水庫潰壩事件 (中國)
人類史上本該被銘記的「人災」
一場超過唐山大地震的災難卻鮮為人知
死亡人數:史料記錄為近「10萬」
1100萬人受災,但當時只報導了「2.6萬」死亡人數。直到2005年法律修改,才被重新預估死亡為近10萬,而這個數據被大多紀實資料證明還是「低估」的。
河南板橋大壩是一項大型河流建設項目,於1952年竣工。目的是利用「蓄洩兼籌」,以應對1949年和1950年已淮河的接連發生的洪災。
河南省淮河流域,修建了100多個水壩和數萬座水庫。該政策於1958年大躍進時期開始實施,作為一項國家加速建設。大躍進結束後,仍繼續建設。
1975年8月,「蓮花」颱風襲擊河南。
板橋水壩是當時國內第一次建造大型的水庫;無任何經驗,靠蘇聯指導建造。經驗不足,設計片面只專注於蓄水,卻不注重防洪洩洪。水庫質量低下。颱風過境,幾十個水壩瞬間崩塌。作為對策,水庫半夜爆破洩洪,但未通知到下遊民眾,導致更多的慘重傷亡。
淹沒了城鎮,淹死了許多人。即使避免溺水,瘟疫和飢餓等次生災害襲擊造成了更進一步的死亡人數。
而當時卻沒有被全面報導,直到2005年信息重新修訂,事件被大眾所遺忘。
有時候,我們追求歷史的真相,
是為了明鑑,更是為了吸取血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