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歷史悠久,有許多很美的街道路名,比如彩虹路、紅軍巷、觀音洞路。昨日,市民政局發布《關於黃石城區部分地名命名、更名的通知》,涉及我市146條個道路的命名。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每年都會出現一批新建的道路。這次命名涉及黃石港區、西塞山區、下陸區、開發區·鐵山區,共146條道路,市民政局本著「尊重歷史、符合習慣、體現規劃、好找好記」的原則,經過反覆聽證,對新增的街道進行命名。重新命名的街道多以傳統文化命名為原則,部分延續了之前市民的習慣叫法。
由於黃石的迅速發展,許多新興道路逐漸成為一些交通要道,但沒有名字不利於記憶,也不利於外地客人來黃考察,許多市民出門打車不知該在哪下車,一些外地遊客更是記不住沒有名字的街道。隨著經濟不斷發展,許多地區的居民也要求對周邊的道路進行命名,尤其是一些商家,命名後可以更好地招商引資,繁榮當地經濟。
「新命名的街道幾乎每一個都與居民關係密切。」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之前由於新建道路沒有名字,一些來黃考察的外地人不知在GPS上如何導航,很不方便,「比如之前,團城山桂林南路人民銀行—柯爾山路—聯通後門那條路,老百姓都叫中央商業街,現在明確更名為『南湖街』。再比如開發區·鐵山區有很多道路以前沒有名字,這次進行了整改,明確了道路名稱。」這次命名將使一些道路成為新地標。(記者 王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