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郭大爺被慢阻肺折磨10年,中醫1個方劑,3個月恢復正常!

2020-12-11 中醫張永生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了我國學者完成的大規模人群研究,首次明確我國患有慢阻肺的患者人數已經達到1億,已經達到了和高血壓、糖尿病人群差不多的數量。

但是如果家中沒有慢阻肺患者的家庭對於慢阻肺這個疾病依舊是知之甚少。慢阻肺是什麼?慢阻肺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慢阻肺是什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即慢阻肺,COPD)是一種常見的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徵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氣流受限進行性發展,與氣道和肺臟對有毒顆粒或氣體的慢性炎性反應增強有關。

簡單的來說,我們經常說的肺氣腫、老慢支大多是醫生口中的慢阻肺。但是如果患者沒有持續氣流受限的時候就不能診斷為慢阻肺,只有出現持續的氣流受限才能診斷為慢阻肺。氣流受限是指氣道阻塞或閉塞時,氣流的吸入和呼出受限。

慢阻肺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現如今環境汙染十分嚴重,霧霾、煙霧、粉塵、刺激性氣體,這些有害物質進入氣管後容易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長期反覆的感染會導致氣管變窄、失去彈性形成慢性支氣管炎。

再加上現在吸菸的人群越來越多,吸菸和被迫吸入二手菸,都會消耗我們的身體,有毒氣體進入肺泡或者造成肺部感染,肺泡過度膨脹失去彈性、充氣造成肺容積增大同時氣道壁被破壞,多種因素的相互影響下就會產生肺氣腫,最終形成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冬季慢阻肺患者如何做好正確防護?

中醫認為肺主氣,司呼吸。肺為人體內外氣體交換之主要場所。其所主之氣包括自然界的「清氣」即空氣,還包括水谷精微化生的「精氣」。

秋冬天氣寒冷,患者易發生感冒,一次普通感冒都可能使病情雪上加霜。因此,如何減少疾病復發,保護已受損的肺功能,是日常養生的重點。

慢阻肺患者的冬季養生調護應當從鍛鍊、保護、膳食三大方面著手。

適度鍛鍊有助康復

多數慢阻肺患者都有長期咳嗽、多痰、運動時氣急、呼吸困難等症狀,很多患者會錯誤地認為活動可加重症狀,其實適度鍛鍊能保證正常的體力,適應溫度變化,增強禦寒能力,對慢阻肺患者的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

運動鍛鍊 體弱患者可以從慢速散步開始,如每日步行1000米左右。日漸適應後可逐漸加快速度,延長時間,每日進行有氧運動30分鐘。有能力的患者可以慢跑、打太極拳和做呼吸操等。

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慢阻肺的朋友們進行自我保護不僅僅是簡單地抵禦外邪,而是要從根本上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加強自我監控。

首先應從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開始,《黃帝內經》中倡導的養生法則是「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意指養生當效法天地自然的陰陽變化,飲食、起居有規律,不肆意消耗自己的身體。

冬季應適當增加開窗通風換氣次數,新鮮空氣能降低空氣中病原微生物的密度,減少呼吸道疾病的傳播。「寒從腳下起」,腳一旦受涼,便通過神經反射,誘發呼吸道疾病,冬季可經常睡前溫水泡腳。

注重膳食均衡與食療

保證合理、均衡的營養物質攝入,是養肺的前提。慢阻肺患者宜多食用高蛋白質、高維生素、高纖維素的食物,如瘦肉、豆製品、魚類、蘑菇等高蛋白質食物;蔬菜、水果、豆類、黑木耳等含維生素較多的食物以及粗糧等含高纖維素食物。

排毒通絡療法治肺病

針對肺系疾病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結合肺絡病理狀態及病變特點,張主任採用排毒通絡、益氣扶正治療思路進行幹預,有助於提高臨床療效。

其實中醫很早就對慢阻肺有了深刻的認識,慢阻肺歸屬於中醫的「喘症、肺脹」範疇,是由於肺、脾、腎三髒的虛損引起的。慢阻肺的發病原因錯綜複雜,主要是因為痰、淤、溼,表現為咳、喘、痰、淤、腫5個方面,既有標症又有本症,適合中藥標本兼治的特點。中藥治療慢阻肺在不同的階段,中藥都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辨證治療的特色和優勢。

中藥調理慢阻肺的臨床案例

郭大爺是一位慢阻肺患者,今年60歲了,患慢阻肺10年有餘,難受時感覺自己快抗不過去了,但每次經過住院治療又在瀕臨死亡的邊緣掙扎過來。

在患病期間,郭大爺四處求醫問藥,各種治療方式都嘗試過,但都沒有很好的效果,還是會每年定期復發。後來在電視上看到了我關於慢阻肺的講座,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找我看診。2018年11月28日初診。

初診症狀為:胸痛咳嗽,有痰,痰中帶血,並伴有胃疼,夜間比較嚴重,有疲倦感,小便發黃,大便比較稀,中醫脈象偏細偏弱,舌苔比較紅。西醫檢查結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結合郭大爺的整體情況,辯證分析:屬脾肺兩虛,溼熱淤積,氣鬱痰凝之證。運用排毒通肺療法,開具清熱化痰溼,理氣散淤散鬱的藥物進行治療。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12月15日複診,咳嗽咳痰的情況減輕,血量減少,胸痛也有所減輕。、根據郭大爺的恢復情況,在原方的基礎上微調藥方,再繼續調理。

2019年1月26日複診,咳嗽咳痰、胸痛的症狀消失,身體狀態好轉,病情穩定。

後進行鞏固調理,2019年2月18日進行電話隨訪,郭大爺所有症狀均消失,情況穩定。

相關焦點

  • 慢阻肺,在醫學界有個可怕的外號,叫做「沉默的殺手」
    慢阻肺,在醫學界有個可怕的外號,叫做「沉默的殺手」。2018年4月10日,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了我國學者完成的大規模人群研究「中國成人肺健康研究」的研究顯示,我國40歲以上成人的慢阻肺發病率為13.7%,60歲以上慢阻肺發病率已經超過27%,全國估計近1億慢阻肺患者。
  • 過了40歲的人,身體有這4個特徵,警惕是「慢阻肺」體質
    40歲以上成人COPD患病率為9.3%;男性COPD患病率為高於女性;過了40歲的人,身體有這4個特徵,說明你可能是「慢阻肺」體質。反覆咳嗽咳嗽反反覆覆一直難以徹底好起來,很多人會懷疑是慢性支氣管炎;當你在這麼懷疑的時候,往往是真的已經中招了。
  • 咳嗽氣短小心慢阻肺!關於慢阻肺的3個小知識,不可不知
    那麼除了可能是支氣管炎、咽喉炎等問題,這裡要說的是另一種進行性的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這種病也會有咳嗽、咳痰的症狀出現,主要是累及肺組織的損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簡稱慢阻肺。這是一種因氣流受限而導致的不完全可逆性的肺部疾病。尤其可多見於常年吸菸的中老年男性人群。且大部分都可患有這種肺病。主要的典型症狀就是咳嗽、咳痰以及可有呼吸困難感。
  • 「江西衛生報」冬季氣溫驟降 小心慢阻肺找上門
    【江西衛生報】冬季氣溫驟降 小心慢阻肺找上門發布時間:2020-12-16點擊次數:5次江西衛生健康報2020年12月16日47期隨著冬季的來臨,天氣變得越來越寒冷,近幾日冷空氣的侵襲,使南昌的氣溫驟降。
  • 慢阻肺能治好嗎?
    核心提示:慢阻肺能治好嗎?慢阻肺早期病情隱匿,容易誤診,患者沒有引起重視結果病情逐步嚴重,給家人帶來了焦慮與麻煩。在臨床中出現過很多慢阻肺沒有及時治療,病程發展惡化轉為肺心病的病例。多花了錢不說,疾病也不見得能治好。因此,對慢阻肺患者來說,早發現早治療是康復的關鍵!
  • 改善慢阻肺 記住這四點
    鍾南山陳榮昌鄭則廣名醫大講堂2020年11月18日是第19個世界慢阻肺日,鍾南山院士攜團隊再次登上廣州日報名醫大講堂,以 「改善慢阻肺生活,無論何人與何地」為主題在線開講。鍾南山坦言,這樣的生活不但使患者痛苦萬分,家人也一起受折磨。為了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質量,他給出四點建議——建議1:像量血壓那樣測肺功能,以便對慢阻肺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 《細胞》肺幹細胞變異研究:慢阻肺治療理念「從治標到治本」
    蔡增蕊近日,《細胞》雜誌發表了一項關於慢阻肺患者肺幹細胞研究,發現在慢阻肺患者的肺部存在大量異常的肺幹細胞,研究者認為,這些變異的肺幹細胞導致了化生性病變,是慢阻肺的病因,而不是次要結果。(Cell. 4月15日在線版)研究者通過肺幹細胞的單細胞克隆技術,發現一種變異肺幹細胞產生大量黏蛋白,阻塞了小氣道;另外兩種變異肺幹細胞導致肺部纖維化和炎症,降低了肺部功能。相比而言,慢阻肺患者正常的肺幹細胞數量不多,而這三種變異肺幹細胞佔主導地位,從而導致了慢阻肺的發生。
  • 興國:慢阻肺及哮喘患者可申請藥品援助
    藥品捐贈儀式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溫林林、肖蔚輝報導:10月26日,「精準扶貧·江西省國家級貧困縣慢阻肺及哮喘疾病藥物援助」項目啟動儀式在興國縣人民醫院舉行,興國縣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劉經勇他表示,興國縣是慢阻肺患者較多的區域,希望藥品援助能儘快幫助到有慢阻肺及哮喘適應症的患者,切實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發生率,同時提高醫院呼吸內科規範化建設和診治水平。隨後,興國縣人民醫院院長邱永傑代表醫院,從阿斯利康公司代表楊桂方手中接受價值10萬元的藥品捐贈。
  • 慢阻肺 沉默的殺手
    紅網時刻12月9日訊(通訊員 田佳)今年45歲的王先生近來總是活動後就喘不上氣,感到呼吸困難,運動時感覺好像被人掐住了脖子。去社區醫院看病,拍胸片、做心電圖檢查都沒有問題。王先生著急了,平素身體不錯,怎麼喘不上氣了。
  • 岐元堂中醫調養3個月 63年創傷性白內障復明
    導讀:68歲的郭女士因治療便秘來到岐元堂,治療3個月,竟同時被大夫治好了隱瞞了63年的創傷性白內障。 《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誌》刊登的的論文《住院眼外傷475例分析》收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眼外傷住院475例(487眼)的資料,回顧性分析其人口學特徵、眼外傷類型和致傷原因。 統計顯示,男女之比為3.95:1,以農民和學生多見,≤10歲和40~49歲高發。
  • 慢阻肺、哮喘患者往往便秘,通便又理氣的這種水果生吃熟吃功效不同
    最近有慢阻肺患者留言問:慢阻肺12年,現在有便秘的問題,怎麼辦?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中醫科馮萃靈主任介紹,慢阻肺、哮喘這些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都會有便秘的現象,而且兩者往往互為影響。
  • 40歲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13.7%,慢阻肺藥物納入醫保惠及患者
    圖:視覺中國近年來,我國慢阻肺患病率顯著增高,40歲及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由2002年的8.2%上升至13.7%,增長了近1倍。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慢阻肺患者數量為9990萬,其中男性6840萬,女性 3150萬。
  • 遠離慢阻肺,這些呼吸功能的訓練方式你都了解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據統計,全世界慢阻肺的發病人數超過6億,中國的發病人口超過1億。也就是說,我們周圍每10個人就會有一個慢阻肺患者。自2002年起,經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創議組織(GOLD)倡議,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舉定為世界慢阻肺日。
  • 咳嗽胸悶久不好,做個肺功能檢查吧
    作者:平遙中醫60歲的羅大爺,慢性咳嗽咳痰5年,做了胸部CT、心臟等各項檢查後,沒有發現特殊異常表現,近半年來一直感覺胸悶、氣短,在活動後症狀尤為明顯。羅大爺感覺自己的症狀越發嚴重了,於是來到了我院肺病診室就診。
  • 世界慢阻肺日:診斷慢阻肺,肺功能檢查是金標準
    原標題:世界慢阻肺日:診斷慢阻肺,肺功能檢查是金標準   2020年11月18日是第19個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題是「防控慢阻肺,你我攜手行」。什麼是慢阻肺?如何能早期發現?能治癒嗎?今天,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呼吸熱病科董尚娟醫生跟大家聊聊慢阻肺的相關知識。
  • 成都慢阻肺護理措施有哪些
    成都中醫哮喘病醫院 塵肺、矽肺、肺維維化、慢阻肺、肺氣腫、肺大泡、哮喘等 成都慢阻肺護理措施有哪些?
  • 做到這幾點,慢阻肺穩定期才真真穩定
    二、非藥物治療(1)減少危險因素暴露:戒菸是慢阻肺預防的關鍵。藥物和尼古丁替代治療可有效增加長期戒菸率。立法禁止吸菸和由衛生保健專業人員提供諮詢也可以提高戒菸率。(2)疫苗: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隨之減少慢阻肺急性加重。所有年齡≥65歲的患者推薦注射肺炎鏈球菌疫苗,包括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PCV13)[49]和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
  • 【世界慢阻肺日】「如果再回到從前,我一定不吸菸,保護好我的肺」
    65歲的王大爺(化名)吸了40多年的煙,有慢阻肺好多年了,前幾天受涼了,病情加重住院了,動一動還是有氣喘。在南京市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孫思慶的專家門診,孫主任初步檢查發現王大爺的病情比較嚴重,建議住院治療,老爺子感慨道:「後悔呀,早知道現在這麼難過,以前我一定不吸菸,保護好我的肺。」
  • 用於治療慢阻肺的新上市的「雙支擴」劑有何特別?
    淺談目前在我國上市的「雙支擴」劑 慢阻肺是一種常見的、可預防、可治療的異質性疾病,最常見的呼吸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等,目前我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或COPD)患者約1億人,4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13.7%,較10年前增長16.7%,6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超過27%[1]。
  • 中國慢阻肺創新藥正式上市,用於COPD維持治療!
    作為慢阻肺治療的三聯吸入創新藥物,布地格福吸入氣霧劑早於歐美獲批,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批准該藥的國家。2019年6月,這款藥物在日本獲得首批,以品牌名Breztri Aerosphere(PT010)上市銷售,作為一種三聯療法,用於緩解COPD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