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原諒我用如此標題黨的方式給這篇文章命名,因為如果不把調門喊的高一點兒,你在人群中可能根本發現不了他。
當1998年法國隊在自家土地上舉起大力神杯時,一個不起眼的小黑豆正在巴黎街頭的垃圾箱裡翻找瓶瓶罐罐。當18歲的梅羅姆巴佩哈蘭德們已經blingbling的閃耀在世界足壇時,同年齡段的他還在兼職超市收銀員。
5年之後,這個小黑豆成了英超冠軍;6年之後,他是英超官方最佳球員;7年之後,他是法國足球先生;8年之後,他代表法國隊舉起了世界盃。
時空交錯閃回如歷史大戲。
「您好,這是找您的零錢。」
「你們把大力神杯給坎特,讓他也舉一下啊。」
恩戈洛-坎特,這是他的故事。
【幸虧有足球】
坎特的父親在1980年從馬裡移民到法國,像那時候大部分的非洲移民一樣,老坎特並沒有什麼像樣的謀生手段。他養活全家的主要方法是撿垃圾,但這並不影響他一口氣生了8個孩子。出生於一個多子又貧窮的家庭,坎特7歲的時候就開始跟著父親翻找垃圾桶。4年之後,當坎特11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去世了。
每一個勵志故事都會有一個糟糕的開始。而坎特的故事,似乎比其他人更糟糕。如果按照勵志故事的展開方式,下面應該是「幸虧有足球」,但坎特的這一part,依舊是地獄難度。
坎特8歲時加入了法國足球第9級別一家名為JS敘雷訥的業餘球隊,但是直到他18歲也依然沒有一家職業俱樂部肯接收他。於是,他只能在這家俱樂部裡一口氣青訓了10年……
即便是這家俱樂部的老員工,也沒人記清小坎特究竟是哪年來到這裡的。可能是1999年?或者是2000年?總之,坎特成了球隊裡一枚小小的活化石,雖然他已經表現的足夠出色。
曾經在敘雷訥執教過坎特的教練託馬斯說:「坎特16歲時,俱樂部的青訓教練讓我把他帶到一線隊,但我們通常只會把18歲以上的球員放到一線隊,一開始我擔心他在對抗中會吃虧,所以把他放在板凳上,但是幾場比賽之後,坎特就成為了常規的主力隊員。」
敘雷訥俱樂部有這樣一張照片。一群舉杯歡慶的年輕人在照片中間歡呼雀躍,一個看上去很小的孩子安靜地注視著大家。沒錯,他就是坎特,那座獎盃也是屬於他的,那是他當選賽事最佳球員的獎盃,但慶祝的時候,他卻表現的像個跟著大哥們蹭熱度的萬年冷板凳。
他從小就是這樣,安靜,溫和,能把任何一個隊友都襯託為慶祝狂魔。
雖然一直在進步,但職業球員想從小樹苗子長成參天大樹要具備很多因素。敘雷訥俱樂部的教練回憶說:「在坎特十四五歲的時候,他被考察過很多次,其中就包括洛裡昂、雷恩這樣的法甲球隊。」但這些考察都草草收場,之所以沒人選擇他,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
原因一:由於小時候的經歷和父親的早逝,坎特的性格過於安靜,很多球探都不看好他融入職業球隊。
原因二:雖然已經18歲了,但他的身材依然還是個小樹苗子。
2012-13賽季,當比坎特小兩歲的博格巴已經拿到歐洲金童獎時,法乙球隊的布洛涅俱樂部終於給了坎特開出一份合同。然後,僅僅過了一個賽季,布洛涅就降入了法丙。
這都是什麼人間疾苦……
【一條來自貼吧的球員推薦】
由於擔心自己沒能力踢職業足球,坎特一直在堅持學業。來到布洛涅的第二年,他拿到了會計師資格證。從敘雷訥的兼職收銀員到布洛涅的未來會計師,坎特的人生規划算是前進了一大步。同樣進步的,還有他的球技。
坎特當時的教練說:「在訓練中,我們經常會進行一些提高足球智商跟比賽閱讀能力的訓練,坎特能在兩到三周時間內就能融會貫通,有些球員可能一輩子也理解不了這些東西。」
坎特當時的預備隊隊友馬克西姆-科林說:「有一天,我們安排了一次奔跑測試。每個人都必須達到自己的跑動極限,而坎特一個人就殺死了這場測試。當所有人都停下來時,只有他還在繞著田徑場一圈圈地奔跑。」
現如今,我們只能從隊友的嘴裡去勾勒當年坎特的身影,因為他實在是太低調了。在布洛涅效力期間,坎特每天騎著一輛摩託車去訓練場,小摩託一直帶著他突突了兩年。直到2013年轉會到法乙球隊卡昂,他才在母親的催促下買了一輛二手的雷諾梅甘娜。為了給大家做個參考,我特別去了趟二手車網看了一下價格。
即便已經在法乙站穩腳跟,但坎特一直不明白職業球員的光環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據卡昂的工作人員回憶:「當記者們前往卡昂,第一次準備寫一篇關於坎特的文章,以及,電視臺的工作人員第一次做他的專訪的時候,坎特都會問記者:『為什麼?為什麼要做這些呢?』」
然而,即便如此把自己縮在殼裡,坎特的光芒還是有點兒摁不住了。
——2013-14賽季,坎特成為卡昂的絕對主力,並且帶領球隊衝上法甲。
——2014-15賽季,坎特成為法甲的搶斷王。
然後,中國貼吧的民間球探和萊斯特城的官方球探同時發現了他。
【坎特,對狐狸有多重要?】
就像網民們對民間球探的不屑一樣,拉涅利也沒對坎特報啥希望。當時狐狸的首席球探沃爾什回憶說,「當初為了說服拉涅利能同意籤下坎特,我把口水都說幹了。」
我們能夠理解拉涅利的擔心。
「啥?1米69?就著小身板?」
「啥?我們這英超倒數第4的防守,你給我這麼個後腰?」
「好吧好吧,買就買吧,反正也不貴。」
然後……
「真香!」
2014-15賽季,萊斯特城防守排在英超第16位。
2015-16賽季,萊斯特城防守排在英超第2位。
如果你看過萊斯特城那個奇蹟的賽季,就能感受到坎特的作用。他無處不在,從不黏球,迅速的搶下球,如果身邊沒人就往前推進然後傳球,如果有人就很快的把球分出去,果斷務實的像個機器。125次搶斷和158次攔截讓他獲得了「新馬克萊萊」的稱號,2016年萊斯特城奪取聯賽冠軍後,狐狸的助理教練玩笑說:「我們踢3中場,喝水哥在中間,兩邊是坎特。」
坎特對萊斯特城有多重要?
2016-17賽季坎特轉會切爾西,萊斯特城的防守再次掉到了英超第14位。而萊斯特城給坎特選的繼任者門迪……從身高、體重到膚色、國籍、慣用腳,都和坎特如出一轍,典型的「我對你要求不高,你只需要像你的前任就好」。
從幫助萊斯特城奪冠,再到幫助切爾西奪冠,坎特似乎沒有什麼變化。他還是一襲藍衣,兢兢業業,開著一輛寶馬mini,奔跑在足球場上的每一個角落。但是,世界對他的評價卻變成了:
「任何球隊都想擁有一個坎特。」
【藍軍生涯,仍在繼續】
切爾西的坎特,我們大概可以這樣形容。
——他有妙到毫巔的位置感,總是本能的感覺到危險的存在;他有用不完的能量,在下半場傷停補階段依然還能衝刺跑;他有極強的戰術理解能力,非常清楚自己每個時刻應該為球隊做什麼;他有極為精準的下腳時間和搶斷技巧,鮮有紅黃牌;他有巨大的覆蓋面,被阿扎爾形容為「我正跟著一對雙胞胎並肩作戰」。
沃特福德隊長迪尼談到過在球場上與坎特交鋒時的感受:「無論什麼時候碰到切爾西,我都擔心坎特會跑過來對我實施逼搶。在他跑過來之前,我就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事實上,即便有充足的時間來處理皮球,我還是擔心他會跑過來,這導致我在場上做出的所有動作都很毛躁。」
當坎特在對陣斯旺西的比賽中用24秒時間完成了4次快速簡潔的搶斷時,我們已經認定——在防守方面,這夥計是個天才。
更可怕的是,坎特的另一項能力漸漸顯露出來。他會學習,進步,會迅速領會教練的戰術意圖,在各種位置上嘗試,開發新技能,永無止境。
在孔蒂手下,坎特開始轉變自己純防守的位置。他試著做個組織型後腰:尋找隊友,推快攻節奏,給阿扎爾擋拆,讓佩德羅的跑位不至於無功而返,偶爾自己一個變速變向,耐心的計算出隊友的跑位,然後送出一腳傳球。
在薩裡手下,坎特被推到前腰和右邊前衛的位置。他不斷的去帶球推進,邊路突破,送出直塞和傳中,嘗試遠射,甚至跑到禁區裡爭頭球。他早已突破了馬克萊萊的極限,上演著上一秒梅西、下一秒埃辛的好戲,不斷地刷新著大家對「鐵樹開花」的認知。
在蘭帕德手下,我們已經不會因為坎特進球而震驚,也習慣了他出現在任何一個進攻區域。雖然「坎特位置提前是不是浪費」、「透支坎特會不會造成過多傷病」的討論從來沒有停止過,但坎特自己卻一直毫無怨言的聽從教練安排,為球隊無私的貢獻出每一分能量。
說到底,這就是坎特的為人。
拉涅利曾經這樣評價坎特:「他永遠不知疲憊,在訓練場上我經常會提醒他:恩戈洛,你不用每球都衝過去拼命。恩戈洛就答應著,然後下一秒他又衝出去了。」
據《足球解密》報導:坎特拒絕了切爾西「在海外建立一家公司」來避稅的建議,寧願每年多交不菲的稅款,也只想領一份正常的工資。
如果非要說坎特到英國之後有什麼變化的話……
他的座駕做了兩次升級。第一次是初到萊斯特城,他把自己二手的雷諾梅甘娜換成了一輛二手寶馬mini。第二次是初到切爾西,他買了輛新的寶馬mini,並且把那輛二手的運回了法國,用於自己回國時的出行。
其他的,坎特沒改變過。
14歲的時候,隊友們會拿著他的MVP獎盃慶祝,把他晾在一邊。
27歲的時候,隊友們拖家帶口的把大力神杯抱了個遍,恩宗齊才把獎盃搶過來說:「你們也讓坎特舉一下杯啊。」
或許,另一件小事更說明問題。
2018年9月,切爾西客場對陣卡迪夫城。坎特原本準備比賽結束後直接回法國,但是因為錯過了火車,所以他決定去當地的清真寺逛一逛。在那裡,坎特遇到了一位他的球迷。這位球迷很熱情,邀請坎特去家裡做客。然後,坎特竟然答應了。在球迷家裡,坎特和這位球迷一起吃飯、觀看英超比賽的錄像,並且和他的朋友們玩了幾局FIFA遊戲……
這就是坎特。一位害羞,謙和,有禮貌,充滿能量,沒有任何黑點和負面新聞的職業球員。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梅羅,但是,人人都愛恩戈洛。
轉自:內德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