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商業健康險爆發式增長,新風口下平安福如何力爭上遊?)
近年來,健康和醫療話題備受關注,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並認可商業健康保險。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前十個月,我國商業健康險保費收入達到614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0%,成為保險行業增速最快的險種。
隨著新修訂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施行,有業內人士預測,2022年健康險保費將增長至萬億規模,成為當前醫療支付困境下的創新解決方案。在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參局、金融科技蓬勃發展、人們對健康保障個性化追求等諸多背景之下,健康險再次成為資本競相追逐的一個風口。
新的風口之下,作為頭部險企,平安人壽深入了解老百姓對健康管理和生命保障的需求,對「保險+健康+綜合醫療」模式進行探索,為以平安福為代表的優質保險產品賦予了更高價值的服務,全方位、閉環式地為用戶預防和抵禦健康風險,致力於成為國人最堅實的保護傘。
平安福:明星產品再次迭代升級
面對多樣化的市場需求,保險行業頭部公司,更重視現象級產品的持續迭代升級,通過不斷貼近市場貼近客戶需求,以更好的保障能力更優的價格,樹立起長久的市場口碑。
以頭部險企平安人壽旗下的旗艦產品平安福為例。誕生於2013年的平安福,首次創新性地將終身壽險、重疾險、意外險組合為一份全面保障計劃,始終堅持「保險,讓生活更美好」的初心,七年時間七年升級迭代,重疾和輕症保障範圍不斷擴大,並且主動適應中國人健康和醫療變化趨勢,在輕症多次賠付等產品細節上不斷升級,努力貼近中國保險市場的需求。
針對中國人重大疾病康復率和生存率逐年提高,考慮到重疾患者不再以生存為唯一目標,而是需要更多保障以支付更好治療手段的費用,以及病後的收入損失,平安福持續擴大保障範圍。
今年最新升級後的平安福(2019)Ⅱ保險產品計劃(以下簡稱為「平安福」),保障責任覆蓋100種重疾和50種輕症。特別是輕症既篩選了原位癌、早期肝硬化、較小面積燒傷、心臟瓣膜介入手術等較高發且會對生活產生較大影響的輕症病種,也納入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介入手術、輕微腦中風等客戶高度關注的輕症病症。
輕症多次賠付條款的增加廣受好評。70周歲保單周年日前,每發生一次合同約定的輕症,身故及重疾保障額度分別增加主險及重疾險基本保額的20%,最多可增加60%。在滿足保單約定的條件下,惡性腫瘤最多可賠付3次,有效應對惡性腫瘤轉移、復發等風險。
服務延伸:健康管理+醫療服務
隨著人們健康觀念正在經歷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為中心的轉變,商業健康保險也在由事後風險補償轉向參與前、中期健康管理。一些保險公司開始嘗試商業健康險與健康服務的結合,在這方面,平安人壽更是走在了行業前沿。
平安健康險聯合平安人壽推出的「平安RUN健康管理計劃」,被保險人如果能夠在一個月中之前25天運動達到10000步以上,並且連續18個月或者24個月都能達標的話,那麼輕症保額將增加1%~5%,重疾和身故保額增加5%~10%。
再好的產品如果沒有匹配的健康管理,就沒有了保障的長遠價值,平安福運動達標漲保額是把個人健康管理引申到了保險產品的健康管理和服務上。
除了健康管理,綜合醫療服務是平安福最大的特色,也是平安集團在保險行業保持領頭羊姿態的關鍵所在。
中國平安還基於自身的專業的健康醫療團隊和廣泛的優質醫療資源,構成了一個由網際網路、大數據、雲平臺、人工智慧為一體的價值共創系統即「平安好醫生」,藉此直面 「看病難」、「掛號難」、「預約難」和「與醫生交流時間短」等醫療健康難題,為用戶打造了一個便捷、優質、高效的全新健康管理O2O生態圈,成為了涵蓋醫療、健康綜合服務的垂直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