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了烏龍茶、黑茶、白茶,今天小編就整理一下廣受歡迎的紅茶!
紅茶的香氣很溫柔,被各個年齡段的人喜愛,品飲起來口齒留香,上好的紅茶飲過之後,口齒當中還殘留著淡淡的香甜。所以我覺得,紅茶它像極了三十歲到四十歲的女人。
她如此千嬌百媚,又秀麗端莊,她如鬱金香般高雅溫柔,又如罌粟般荼毒人心。
紅茶屬全發酵茶,是以適宜的茶樹新芽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一系列工藝過程精製而成的茶。
紅茶在加工過程中發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為中心的化學反應,鮮葉中的化學成分變化較大,茶多酚減少90%以上,產生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新成分。香氣物質比鮮葉明顯增加。所以紅茶具有紅茶、紅湯、紅葉和香甜味醇的特徵。我國紅茶品種以祁門紅茶最為著名,為我國第二大茶類。
紅茶的鼻祖在中國,世界上最早的紅茶由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產正山小種紅茶的茶葉世家,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正山小種紅茶於1610年流入歐洲。1662年,當葡萄牙凱薩琳公主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她的嫁妝裡面有幾箱中國的正山小種紅茶。從此,紅茶被帶入英國宮廷,喝紅茶迅速成為英國皇室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早期的英國倫敦茶葉市場中,也只有出售正山小種紅茶,並且價格異常的昂貴,唯有豪門富室方能飲用,正山小種紅茶成為英國上流社會不可缺少的飲料。英國人摯愛紅茶,漸漸地把飲用紅茶演變成一種高尚華美的紅茶文化,並把它推廣到了全世界。
中國紅茶品種主要有:日照紅茶、祁紅、昭平紅、霍紅、滇紅、越紅、泉城紅、泉城綠、蘇紅、川紅、英紅、東江楚雲仙紅茶等,品種繁多。今天主要挑幾款知名度廣的來講。
祁門紅茶簡稱祁紅,茶葉原料選用當地的中葉、中生種茶樹「櫧葉種」(又名祁門種)製作,是中國歷史名茶,著名紅茶精品。因有特殊芳香,被稱為「祁門香」、「王子香」、「群芳最」。在國際市場上與印度大吉嶺、斯裡蘭卡烏伐紅茶並稱「世界三大高香名茶」,祁門紅茶為三大名茶之首。
由安徽茶農創製於光緒年間,但史籍記載最早可追溯至唐朝,因陸羽的《茶經》中有記載:「湖州上,常州次,歙(shè)州下」 ,當時的祁門就隸屬歙州。
產於安徽省祁門、東至、貴池(今池州市)、石臺、黟縣,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帶。「祁紅特絕群芳最,清譽高香不二門。」祁門紅茶是紅茶中的極品,享有盛譽,是英國女王和王室的至愛飲品,高香美譽,香名遠播,美稱「紅茶皇后」。
祁紅採制工藝精細,大致分為採摘、初制和精製三個主要過程。精製加工後的祁紅茶,外形條索緊結細小如眉,苗秀顯毫,色澤烏潤;茶葉香氣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蘭花香,國際茶市上把這種香氣專門叫做「祁門香」;茶葉湯色和葉底顏色紅豔明亮,口感鮮醇酣厚,即便與牛奶和糖飲,其香不僅不減,反而更加馥鬱。
祁門紅茶的自然品質以祁門縣歷口古溪、閃裡、平裡一帶最優。
雲南紅茶簡稱滇紅,由漢族茶農創製於民國年間。產於雲南省南部與西南部的臨滄、保山、鳳慶、西雙版納、德宏等地。以大葉種紅碎茶拼配形成,定型產品有葉茶、碎茶、片茶、末茶4類11個花色。
第一批滇紅於1939年試製成功500擔,此後,滇紅茶產業年年向前發展,成為祖國茶葉生產上一朵璀璨的名茶之花;滇紅特級工夫茶,中國著名紅茶;其在前蘇聯、東歐各國和倫敦市場上享有崇高聲譽,是中國出口紅茶中售價高創匯多的佼佼者。
滇紅茶,屬大葉種類型的工夫茶,是中國工夫紅茶的後起之秀。
以外形肥碩緊實,金毫顯露和香高味濃的品質獨樹一幟,而稱著於世。滇紅工夫外形條索緊結,肥碩雄壯,幹茶色澤烏潤,金毫特顯,內質湯色豔亮,香氣鮮鬱高長,滋味濃厚鮮爽,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嫩亮,國內獨具一格,系舉世歡迎的工夫紅茶。
因採制時期不同,其品質具有季節性變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滇紅工夫茸毫顯露為其品質特點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黃、菊黃、金黃等類。風慶、雲縣、昌寧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菊黃,勐海、雙扛、臨滄、普文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金黃。
坦洋工夫紅茶,是福建省三大工夫紅茶之一,相傳於清鹹豐、同治年間(1851一1874),由福安市坦洋村人試製成功,迄今已有100多年。提起坦洋茶葉,最早聞名天下的是桂香茶。不是「坦洋工夫」紅茶,而是天然馥鬱香氣的桂香茶。
福安「坦洋工夫」紅茶是福建三大工夫紅茶之首,選用國家級優良茶樹品種坦洋菜茶芽葉為原料,採用傳統工藝製作而成。產品特徵為條索圓緊勻秀芽毫金黃,色澤烏黑油潤有光澤,湯色紅豔清澈明亮,滋味清鮮甜和爽口,香氣醇厚桂花香,葉底紅亮勻整,深受消費者青睞。
1915年與貴州「茅臺酒」同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享譽中外,曾是英國王室專供茶。近年來,政府強力打造「坦洋工夫」品牌,2006年福建坦洋工夫集團生產的「坦洋工夫」被列為「中華名人特供茶」,並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湖北宜昌地區是我國古老的茶區之一,茶聖陸羽曾在《茶經》中把宜昌地區的茶葉列為山南茶之首。據記載,宜昌紅茶問世於19世紀中葉,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1861年漢口被列為通商口岸,英國即設洋行大量收購紅茶。因交通關係,由宜昌轉運漢口出口的紅茶取名「宜昌紅茶」,宜紅因此而得名。
宜紅功夫條索緊細,有金毫,色澤烏潤,內質香味高長,味道鮮醇,湯色紅亮,葉底柔軟,茶湯稍冷後有「冷後渾」的現象產生。
宜紅同祁紅、滇紅一起被列入我國傳統外銷三大工夫紅茶。
衝泡宜紅工夫茶的技術對於品鑑宜紅茶葉品質至關重要,按照正確的衝泡方法飲泡宜紅,能夠將宜紅茶葉本身攜帶的香氣口感衝泡至最佳。
衝泡宜紅工夫紅茶時一般要選用紫砂茶具、白瓷茶具和白底紅花瓷茶具。茶和水的比例在1:18左右,泡茶的水溫在90-95℃。衝泡工夫紅茶一般採用壺泡法,首先將茶葉按比例放入茶壺中,加水衝泡,衝泡時間在2-3分鐘,然後按循環倒茶法將茶湯注入茶杯中並使茶湯濃度均勻一致。
品飲時要細品慢飲,要做三口喝,仔細品嘗,探知茶中甘味。上品工夫紅茶一般可以衝泡2-3次。
正山小種,又稱拉普山小種,與人工小種合稱為小種紅茶。首創於福建省崇安縣(1989崇安撤縣設市,更名為武夷山市)桐木地區。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亦稱紅茶鼻祖,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入侵,國內外茶葉市場競爭激烈,出現正山茶與外山茶之爭,正山含有正統之意,因此得名。茶葉是用松針或松柴燻制而成,有著非常濃烈的香味。因為燻制的原因,茶葉呈灰黑色,但茶湯為深琥珀色。正山小種產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受原產地保護。
在歐洲(英國)正山小種是中國茶的象徵,後因貿易繁榮,當地人為區別其它假冒的小種紅茶(人工小種或煙小種)擾亂市場,故取名為「正山小種」,「正山」指的是桐木及與桐木周邊相同海拔;相同地域;用相同一種傳統工藝製作;品質相同,獨具桂圓湯味的統稱「正山小種」,「正山」即指正確正宗的意義,而「小種」是指其茶樹品種為小葉種,且產地地域及產量受地域的小氣候所限之意;故「正山小種」又稱桐木關小種。
正山小種紅茶在桐木關延續了四百年的傳奇。桐木關便是紅茶鼻祖百年傳奇的載體之一。2005年,村民在正山小種紅茶傳統工藝基礎上研發出的金駿眉,更是帶動了整個紅茶產業的發展,掀起了中國紅茶的復興。
真正的桐木紅茶外形條索肥實,色澤烏潤,泡水後湯色,香氣高長帶松煙香,滋味醇厚,帶有桂圓湯味,加入牛奶茶香味不減,形成糖漿狀奶茶,液色更為絢麗。其成品茶外形緊結勻整,色澤鐵青帶褐,較油潤,有天然花香,香不強烈,細而含蓄,味醇厚甘爽,喉韻明顯,湯色橙黃清明。
紅碎茶是一種碎片或顆粒茶葉,是國際茶葉市場的大宗產品,佔全球茶葉總出口量的80%左右,有百餘年的產制歷史。
印度是紅碎茶生產和出口最多的國家。
1835年印度阿薩姆開始種茶,茶種是由中國進口的,中國專家還曾前往指導種茶制茶方法,傳授手工制茶方法,其中包括小種紅茶的生產技術。後來簡化製造程序, 取消鍋炒,改為發酵、烘焙,生產類似中國工夫紅茶的產品。
自1874年以後,將條形茶切成短小而細的碎茶,紅碎茶則正式出現。再經近百年的發展,使紅碎茶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飲料。
紅碎茶按製法分為傳統製法和非傳統製法兩類。非傳統製法又分為洛託凡製法、C.T.C製法、萊格製法和L.T.P製法幾種。各類製法的產品品質風格各異,但紅碎茶的花色分類,及各類的外形規格基本一致。紅碎茶分葉茶、碎茶、片茶、 末茶四種花色規格。
以上是知名度很廣的紅茶種類,很多人都會疑惑,自己適不適合喝紅茶,我現在說一下以下幾類人儘量、或者少喝紅茶:
1、有貧血的、有精神衰弱失眠的人。紅茶的提神醒腦功效會使得他們失眠症狀加重。
2、胃熱的人。因為紅茶是溫性茶,起到暖胃的作用。
3、正在服藥的人。紅茶會破壞藥效。
4、經期的女性,因為經期會大量消耗體內鐵質,紅茶中的鞣酸會妨礙人體對食物中鐵的吸收。
5、孕期女性,因為紅茶中的咖啡鹼會增加孕婦心、腎的負荷,會造成孕婦的不適。
6、哺乳期女性,因為紅茶中的鞣酸影響乳腺的血液循環,會抑制乳汁的分泌,影響哺乳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