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西站是天津市最大的鐵路樞紐,由於其規模巨大而乘客很少,被人們調侃稱為「太空西」。以前有很多人分析過天津西站客流小的原因,今天出行哥就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原因分析
1、天津出行人數本來就不多。這個原因是之前很多分析的人沒有提到過的,就是所謂的基本面問題。其實這也不光是天津的問題,就流動人口而言,尤其是長距離出行,北方城市確實比南方少。而且天津西站在原來還是哥德式小樓的時候,客流和天津站就沒法比。
2、不在京滬高鐵正線。當年由於開發紅橋區的想法,把天津西站留在原地,造成天津在京滬高鐵正線沒有車站,因此又修了天津南站。由於不在京滬高鐵正線,因此天津西的高鐵車次僅有始發車、東北前往北京和南方的過路車。天津南站現在某些時段南下方向客流經常爆滿,試想如果南站的客流都去西站,那西站肯定不會像現在這麼空。
3、車站修的大。乍一看這個原因好像挺奇葩,但確是事實,在客流一定的情況下肯定車站越大顯得越空。天津西站為什麼修這麼大,這是由當年的規劃決定的。而在天津站有6個津秦站臺的情況下,西站竟然建了12個津滬站臺。當年鐵道部長劉志軍規劃東北的高鐵在天津西整列換乘,以節省高寒車體,而這個規劃在執行了不到一個月就停止了,因此造成了現在天津西津滬場嚴重過剩。而津保場4個站臺現在只能用來做始發終到,其實也是過剩的。再就是天津站只有7個城際站臺的情況下,當年高峰有100對京津城際,而西站修了6個城際站臺,可以簡單計算西站的城際站臺能發多少車,有多少富餘。
4、規劃和現實的差距。天津西為京滬高鐵,津秦高鐵,京滬普速,津保鐵路,京津城際匯聚的車站,全國少有的四場布置。然而現實是京滬整列換乘取消,京津城際近兩年剛大規模進西站,走津保的普速不進西站,津保場東側斷頭。這樣的結果客流怎麼可能多呢!
5、普速站臺太少。由於津滬站臺太多,擠得天津西站上下行都只有一個普速站臺,這就造成即使有客流也停不了太多的車,一旦排圖太密,非常容易造成大面積晚點,而上行終點北京站,幾乎全天超飽和運行,根本無法接受大面積晚點,一旦北京站大面積晚點,從瀋陽到天津,再到青島和上海所有車站都將亂套(可以參照去年天津南站附近失火,北京南站和京滬高鐵情況),因此造成很多普速車次過西站而不停。
6、市內交通便捷度不及天津站。近兩年京津城際大規模進入西站,然而大多數人第一選擇還是天津站,因為從天津站前往市區,遠郊區,濱海新區各地,遠比天津西站方便。天津站公交車多於西站,而且前後兩個廣場都方便,地鐵2,3,9號線通達度也遠高於1,6號線。天津商業、人流最密集最活躍的地區與天津站的聯繫更緊密,交通更便捷。
以上就是出行哥的分析,歡迎各位網友談談自己的看法。以下說說天津西站目前的優勢和出行哥的建議,建議不一定有可行性,只是閒談。
優勢
天津西站現在這樣也是有好處的,以下就是幾點優勢
1、乘車舒適度高。這個不用解釋了吧。
2、接發車能力富餘,完全具備加車能力。就是只要有車來肯定沒問題(單指高鐵)。
3、不在京滬高鐵正線,具備外局車立折能力。可以理解成什麼時間都可以開京滬高鐵的始發終到車,對比濟南西和南京南,這倆站在京滬高鐵上的始發車都是非常早的時間,終到車都是非常晚的時間。
提升客流建議
1、近期建議天津西站增加普速列車站臺,至少把1個津保站臺和1個津滬站臺改為普速站臺,使上下行各有兩個站臺,增加普速列車的停靠能力。
2、遠期引入津承城際,對西站再適當改造,增大客流,尤其利用好津滬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