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反戈一擊,制空權美軍勉強1打1,劣勢的德軍有多難打?

2020-12-16 WarOH協虎

文/商學野

1944年下半年,二戰已經進入了末尾,德意志第三帝國日薄西山。

此時,盟軍已經在諾曼第登陸。1944年8月,法國解放,盟軍在西線戰場穩步推進,納粹德國高層卻還想著絕地翻盤,準備集中力量在西線打一次反擊戰。德國要重現二戰初期徵服法國的奇蹟,把盟軍趕下海,讓英美法回到談判桌上。

德國的這場反擊是在法國東北部的阿登森林展開的,所以被命名為"阿登反擊戰",盟軍則稱其為"突出部戰役"。

"阿登反擊戰"是納粹德國的困獸之鬥,此時東西兩線德軍都節節敗退,盟軍一度認為德國不會做出大規模出擊,而是全力防守本土。但沒想到在阿登森林,德軍集結了20個師共25萬人絕地反擊,讓給盟軍打頭陣的美國大兵吃了不少苦頭。

著名二戰劇集《兄弟連》裡,主角們所在的美軍101空降師E連,就參與了阿登反擊戰。101空降師在此戰中一戰成名,在巴斯託涅戰鬥中,他們一個師抵擋了德軍5個精銳師的圍攻。雖然101空降師傷亡慘重,但仍然堅守陣地10天,最後巴頓將軍趕到讓德軍被迫撤退。

此戰是101空降師最引以為傲的戰績,戰後全師受到美軍"優異部隊嘉獎令",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以"師"級別獲得此種榮譽,101空降師也因此躋身"二戰十大王牌部隊"行列。

但了解二戰歷史的人都知道,二戰德軍的戰鬥力非常兇悍,盟軍無論是蘇軍還是美軍、英軍,很難跟德軍一線部隊在人數相當的情況下硬碰硬。但是101空降師在巴斯託涅創造了奇蹟,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一、 阿登森林,美軍的噩夢

1944年開闢第二戰場後,盟軍高歌猛進解放法國,將戰線推到了德國本土。但是此時盟軍也暴露出了問題,幾十萬大軍推進太快,後勤補給出現了問題,尤其是裝甲部隊太多,油料消耗非常迅猛。

1944年冬天,盟軍來到了德國邊境。而此時能讓盟軍大規模補給的港口,比如"安特衛普"港因為戰鬥損毀嚴重,一時無法投入使用。這時候德軍得到了盟軍補給出現問題的情報,下定決心來一次反擊,爭取打出第二個"敦刻爾克"。

1944年12月,寒冷的阿登森林白雪皚皚,此時的美軍在阿登森林部署了4個師駐守。阿登森林的環境惡劣,路面狀況尤其差,美軍料想德軍裝甲部隊不可能穿越這裡並發起攻勢,所以美軍連防禦工事都沒修建。

12月16日,德軍開始進攻,倫德施泰特指揮20個師開始進軍。首先跟德軍碰上的是美軍第106師和第28師,這兩支部隊僅僅抵抗了一天,17日陣地就被突破。被打散的美軍死傷慘重,他們缺衣少食,傷員凍餓而死。部分美軍繼續了戰鬥了幾天,12月21日,106師422和423團8000人在絕望中投降,被德軍抓了俘虜。

阿登森林出現突破口,盟軍高層很緊張。附近的101空降師和82師在盟軍歐洲總司令艾森豪命令下馳援阿登,阻擋德軍。

但美軍在阿登除了遇到德軍正面進攻之外,還有德國特種部隊的騷擾。這些德軍化妝成美軍,在美軍敵後搞"破襲戰"。破壞橋梁,電話線,暗殺美軍,布置地雷,散布謠言,搞得整個美軍後方人心惶惶,士兵們彼此懷疑,甚至有自己人火併的情況發生。

101空降師就是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下開始堅守巴斯託涅。但巴斯託涅是阿登森林的交通咽喉,有7條交通幹道匯聚,這座小城是德軍的重要戰略目標,志在必得。

二、德軍不是5個師,也不算是精銳

101空降師在宣傳中士以一己之力獨擋5個德國精銳師,這在二戰史上是空前絕後的。畢竟德國一線部隊戰鬥力很強,在二戰中,盟軍一般3個團,才能和德軍1個團硬拼。要是遇到精銳的黨衛軍,可能一個師才能抵擋一個精銳黨衛軍團級單位。

101空降師就算個個有三頭六臂,可能也無法抵擋5倍的德軍精銳圍攻。所以在巴斯託涅,圍攻的德軍從來不是5個師,更不是什麼精銳。

101空降師在得到命令後,於17日北進100英裡來到巴斯託涅,因為太過倉促,部隊甚至沒有帶足補給品。

12月20日,德軍對巴斯託涅完成合圍,德軍開始圍攻巴斯託涅。帶頭的是德軍第五裝甲集團軍的部隊,這支部隊確實是德軍的王牌裝甲師。但是德軍的戰略目標是安特衛普港,大軍不會因為巴斯託涅而停滯不前。所以包圍巴斯託涅後,德軍第2裝甲師、130裝甲教導師、116裝甲旅這幾個精銳部隊就被調走。

第2裝甲師北上,結果遇到英軍和美軍裝甲師,最後被打殘;而130裝甲師在守衛後方,因為情報顯示有美軍在身後出現;116裝甲旅則奉命進攻比利時的奧通。

真正對巴斯託涅的101空降師進行圍攻的,是德軍第26國民擲彈兵師。

三、制空權優勢下,美軍依舊打得艱難

"擲彈兵"這個名字比較特別,這是歐洲17-18世紀時產生的兵種,當時的軍隊會專門選擇臂力好的士兵投擲手榴彈,他們就被稱為"擲彈兵"。1943年,德國將陸軍中的"步兵團"改稱"擲彈兵團",他們裝備手榴彈、迫擊炮、火箭筒,配合裝甲部隊作戰。

擲彈兵在德國"腓特烈王"時代是軍隊王牌,二戰時期德軍為了提振士氣才重新提出這個名字,但是"擲彈兵團"只是步兵團而已,本身只有一個裝甲營,在沒有重火力配合的情況下戰鬥力不強。德軍給包圍巴斯託涅的第26國民擲彈兵師留下了一些坦克,還派了第15裝甲擲彈兵師分兵來支援,但是仍然無法對101空降師形成優勢。

當時,101空降師並不是孤軍作戰,在巴斯託涅有很多被打散的美軍聚集,還有第10裝甲師B戰鬥群在這裡駐守。巴斯託涅的101空降師共有40多輛坦克,12個步兵營,12個炮兵營,還有600左右被擊潰的美軍留下一起防守,人數在16000人以上。

德軍第26步兵師一共10000人左右,火炮60門,坦克殲擊車14輛。雖然後來有第901裝甲教導團支援,但是德軍的實力還是不如美軍。

除了紙面實力之外,101空降師守下巴斯託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軍擁有制空權。

德軍選擇12月17日發起阿登戰役,正是因為當時天氣惡劣,飛機無法正常起降。但是到了22日,美軍的飛機已經重新出現在阿登森林的上空了。在巴斯託涅,美軍飛機不僅能對德軍進行轟炸,還能對守軍進行幾乎無限的補給。由此,彈藥、食物、藥品源源不斷被送到前線,當時被包圍的美軍吃的東西比包圍他們的德軍好得多。

與此同時,盟軍的飛機對德軍後方的補給線不斷進行轟炸,德軍的彈藥和食物一天比一天少。而且德國的油料資源此時極為短缺,大量完好的坦克和裝甲車因為沒油而被遺棄,軍隊非戰鬥減員嚴重,很難達成戰略目標。

就這般,戰鬥持續到了12月26日,美軍巴頓將軍帶著第四裝甲師殺到,成功突破了巴斯託涅外圍,拯救了101空降師。

在整個巴斯託涅戰役中,101空降師傷亡2046人,而德軍第26國民擲彈兵師傷亡1662人。哪怕是在劣勢的情況下,德軍的傷亡還是比美軍少,這還是在美軍完全擁有制空權的情況下打出的戰績,第26擲彈兵團確實算是"精銳"。

但不管怎麼說,101空降師確實是硬漢,在被圍的前幾天缺乏補給,沒有空中支援,仍然打得很頑強,守住了巴斯託涅。101師指揮官還拒絕了德軍的勸降,用一句"NUTS"進行回復,成為二戰史上的經典故事。

近些年在一些網絡上不斷誇大巴斯託涅戰役,101空降師對陣的德軍從5個師變成7個師甚至8個師。而對手則從擲彈兵團變成多個裝甲師,甚至精銳黨衛軍。這些誇大的戰績不符合歷史事實,也無法表達對二戰英雄的尊重。

參考資料:《突出部戰役:德國"切割機"停轉時刻》,劉怡

相關焦點

  • 曾經戰無不勝的二戰德軍裝甲部隊,為何最後屢屢戰敗?輸在了哪?
    更何況在二戰歐洲戰場的東線,德軍坦克一旦被擊毀,裝甲兵幾乎逃無可逃。被譽為德軍裝甲兵團「鋼鐵尖刀」的德軍第三裝甲師在參加完莫斯科戰役後,原參加波蘭戰役的老兵已不到全師人員編制的30%,由此可以看出裝甲部隊人員損失的驚人。二戰時期,德軍兵員本身就不足,在數量上幾乎從頭到尾都在打「劣勢戰爭」。到戰爭後期,已經無法支撐如此巨大的專業人員損失了。
  • 101空降師的頑強和德軍戰鬥力的下降使美軍守住巴斯託涅
    美軍的101空降師是憑什麼以劣勢兵力守住巴斯託涅的呢? 首先,盟軍的空中優勢 自從1944年6月盟軍諾曼第登陸成功實施以後,盟軍的制空權也在西線戰場逐步確立。縱然是在阿登戰役期間,天氣惡劣的情況下,盟軍憑藉空中優勢依然給予德軍不小的衝擊。
  • 歷史的猜想:如果二戰中德軍和日軍對掐,會有什麼樣的結局?
    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有許多的歷史猜想,而中國軍迷非常熱衷的其中一個,恐怕就是把二戰時期日軍和歐洲作戰的德軍相比較,如果二戰中德軍和日軍對掐,結果會如何?綜合日軍和德軍的差異我們可以對此進行合理的猜想和分析。二戰時期德國的陸軍世界一流!
  • 美軍101空降師獨自擋住五個德軍師的攻擊?別被美劇騙了
    根據德軍的資料,巴斯託涅戰役的時候第26國民擲彈兵師擁有17門75mm野戰炮、24門105mm榴彈炮、12門105mm榴彈炮、8門蘇制122mm榴彈炮和3門75mmFK16野戰炮。同時,第26國民擲彈兵師還下屬一個裝備14輛追獵者的坦克殲擊營。
  • 二戰中德國為何失去了制空權?
    有人說德國在二戰失去制空權,是由於飛機產量太低,總共才生產了兩萬架。 兩萬架?這還是德國麼?是不是對二戰的消耗有什麼誤解?就連作為窮逼列強之稱的日本都生產了六萬五千多架。43年就投降的義大利也有一萬多架。德國從39年到45年。六年時間共計生產了53728架戰鬥機,12359架戰鬥轟炸機。
  • 二戰時期,美蘇英法四國分別消滅多少德軍?
    為了打敗納粹德國,美國曾派遣四百多萬美軍進入西歐、北非、地中海等地,對戰德軍。美軍在二戰中到底消滅了多少德軍,非常難界定。因為美軍進入歐洲後,一直和英國、自由法國等反法西斯聯盟國一起作戰,幾乎沒有單獨作戰過。
  • 二戰時期德軍88毫米高射炮究竟能打多遠兩千米擊毀坦克是神話嗎
    二戰國軍中央軍德械師的使用德國leIG18式75毫米步兵炮說到二戰時期火炮,可謂是五花八門論數量和輕便性日本二戰時期經典火炮也是有好幾種,著名的92式70毫米步兵炮只有半個人高1.22但說到德軍的88毫米54倍徑的高射炮,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謝爾曼坦克就像紙糊的一樣,歐洲戰場和太平洋的戰場完全就不是一個概念,謝爾曼坦克在亞洲就如同虎式坦克一樣堅不可摧,在歐洲戰場德軍任何坦克都具備遠距離擊穿炸毀謝爾曼坦克的能力,特別是德軍88毫米54倍徑坦克炮據說能夠在2000米距離內擊毀二戰所有中型坦克。
  • 二戰美軍艦載機不如日軍,美國航空兵如何奪取中途島制空權
    那麼在艦載機整體實力不如日軍的前提下,美軍航空兵依靠什麼樣的戰術奪取了中途島戰役的制空權,進而贏得中途島戰役的最後勝利呢? 要想討論這一問題,我們先來看看美日海軍航母艦載機的具體性能的對比剖析。
  • 現代美軍一個師能打贏二戰德軍一個師嗎?有2點不佔優勢
    導語:現代美軍一個師能打贏二戰德軍一個師嗎?有2點不佔優勢現代一個師的實力比二戰一個師的實力相差太多了,如今用的都是高科技武器裝備,同時還有大量的地面裝甲部隊以及空軍部隊,實施聯合作戰打擊的時候,造成的破壞力足以用「摧枯拉朽」來形容,結束戰鬥會非常快。那麼假如現代美軍一個師,穿越回到二戰的話,能夠打贏德軍一個師嗎?
  • 二戰奇葩戰例,美軍裝甲營突襲德軍機場,M3坦克大戰BF-109戰鬥機
    美軍坦克橫衝直撞、噴吐火舌,德軍戰機、紛紛燃燒起來。機場的德軍戍衛部隊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傷亡慘重。反映朱代伊德機場突襲戰的油畫被美軍突襲驚呆了的德軍飛行員,很快從驚慌失措中恢復過來。他們發了瘋一般的衝向自己的戰鬥機,試圖升空作戰。有一些德軍戰鬥機很快起飛了。
  • 二戰德軍北非照片:有人想看那我就發,畢竟德軍讓無數英雄盡折腰
    【隆帥】二戰時期的德國人就像開了掛一樣打遍了歐洲和北非,不得不說這些高素質的軍隊其戰鬥力的確讓人刮目相看,和同時期的蘇聯、美國、英國、法國、波蘭相比的話,德國的存在就是一個不可跨越的障礙
  • 二戰後期,德國國外的德軍重兵為何不回柏林支援?
    其實並不是,當時德國完全有能力將各條戰線上的兵力調回柏林,可是這樣一來,豈不是讓德國費盡千辛萬苦吃到嘴裡的肥肉又給吐出來了嗎?當時古德裡安將軍曾經對希特勒提出過這個建議,但被希特勒一口回絕了,等到柏林戰役開戰之前,德軍已經沒有能力回援柏林了。在1945年的1月,當時的德國還沒有全面崩盤,德軍經過幾年的侵略,佔領的大部分領土都還在德國的控制之內。
  • 鐵與血VS自由獨立,二戰德軍和美軍的硬實力到底誰更強?
    理性分析,二戰而論德軍和美軍到底誰更強?不考慮其他國家介入,滿血的德軍能不能打過滿血的美軍?德軍美軍能五五開嗎?個人感覺打持久戰的話,德國未必美國的對手,但是德國搶奪了不少殖民地和領土,強迫殖民地和僕從軍給自己輸血,掠奪資源,與美國抗衡,從而彌補弱點。那麼德軍和美軍可否勢均力敵?
  • 二戰初期德軍橫掃西歐靠的是實力還是運氣?
    此時,德軍從北海至瑞士一線共集結了136個師,其中10個裝甲師和6個摩託化師,坦克3000餘輛,飛機4500餘架。 而西歐五國的軍事實力是怎樣的呢?當時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在歐陸的兵力擁有147個師,總計有300多萬軍隊,兵力可以說是與德國實力相當的。法國的坦克和裝甲車的數量和質量並不弱於德軍,德軍閃擊西歐的主力依然是三號坦克。
  • 二戰德軍空中王牌眾多,飛機性能優秀,為何沒能牢牢掌握制空權
    到了二戰時期,隨著飛機作戰技術的成熟,各國戰機數量的提升,王牌飛行員的數量開始大幅度增加。二戰中僅德國空軍就湧現出了3000多名王牌飛行員,其中有100人擊落了超過100架戰鬥機,另外有兩人擊落了超過300架戰鬥機。
  • 單兵素質高,主戰武器略勝一籌,二戰德軍為何還打不過美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戰場上美德兩國打得可謂可圈可點,德軍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裝甲部隊,同時也擁有從蘇德戰場的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老兵,可以說是精銳中的精銳。
  • 二戰時期:德軍跟日軍相比,誰消滅的美軍多?
    人類的歷史總是伴隨著戰爭,在上個世紀,美國一開始並沒有參與二戰,二戰的戰場主要在亞歐大陸,一開始戰火沒有波及到美國。當時,亞洲和歐洲的許多國家都遭到法西斯勢力的侵略,其中有兩個國家的攻勢最猛,那就是日本和德國。美國加入二戰後,與這兩個國家都有對戰,那麼,是德軍消滅的美軍多,還是日軍對美軍的戰果更厲害呢?
  • 二戰末殘存的200萬德軍為何不打遊擊?原因竟是這樣
    1945年對二戰歷史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就在這一年的的5月8日,不可一世的納粹德軍宣布向以英美蘇為首的盟軍投降。而當時德軍的殘餘兵力大概還有接近兩百萬。柏林戰役中有四十八萬德軍投降,在布拉格還有八十萬德軍被圍並沒有放下武器,在北歐德軍還有將近四十萬的機動兵力……看到這大家或許會疑惑,當時的德軍為何不採取遊擊戰的作戰方式繼續與盟軍周旋呢?當然,筆者純粹是從學術角度出發討論這個話題,作為愛好和平的人士,筆者自然也希望德軍順利投降,二戰早日落幕。
  • 二戰德軍靠「撿破爛」維持,由此帶來的後勤壓力,徹底拖垮了德軍
    究其原因來說,德制「虎」式、「豹」式等王牌坦克儘管單車性能完全碾壓蘇制坦克,但產量始終無法突破。據歷史資料記載,德國在二戰時高峰期坦克月產量也僅有700輛,而蘇聯僅在1942年坦克月產量就高達2000輛。正是這種巨大的差距之下,極度缺乏坦克的德軍甚至在全蘇聯地區撿起了「破爛」,除了大量回收坦克殘骸之外,甚至不得不將繳獲的各種型號坦克用於一線戰場,由此帶來的後勤壓力,徹底拖垮了德軍。
  • 二戰美軍醫療兵哭訴:德軍很「紳士」,日軍卻是「屠夫」
    為了在戰場上能讓敵人很好區分醫護人員和作戰人員,二戰時期美軍也算是煞費苦心。在混亂的戰場環境下,最顯眼直接的區分方法就裝備標誌,這些美軍醫護兵們會在鋼盔上塗上鮮明的紅十字標誌,同時還會在左右兩臂都佩戴紅十字袖套,以此鮮明地表明其醫療人員的身份。這種美軍塗裝在義大利戰場逐漸出現,在諾曼第登陸後的歐洲各大戰區是一種普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