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江南七怪是很有親切感的,除了因為他們是大俠郭靖的啟蒙恩師,更因為他們是我們浙江的嘉興人。當然,也必須承認,從武學成就上面來講,在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絕」立世的時代,江南七怪那是幾乎談不上有什麼存在感的,甚至有兩句話成了江湖人士加上讀者的調侃對象:
「你拿命來。」
「你要殺便殺。」
慚愧得很,說這兩句話的,正是鄙同鄉,江南七怪的老大「飛天蝙蝠」柯鎮惡。前一句是臨敵之時說的,後一句是不敵被擒之後說的。聽了前一句,以為贏定了;聽了後一句,原來又輸了。
但我又並不覺得丟臉,因為輸贏是由武功高低決定的,而態度卻能見證氣概,我們看柯鎮惡,不管輸贏,都很爽快。
撇開武功在三流開外這個短板不說,江南七怪實在是江湖上難得的爽快人,具體地講,充分體現了「俠、義、情」三字。即便他們過早地只剩了「首怪」,也照樣是《射鵰英雄傳》裡光彩照人的存在。下面試分別舉一兩例子以證之。
01俠氣
我總是在想,是不是必須有大本事大作為才能稱之為「俠」?
其實不見得,也許一個人如果要被稱為「大俠」,那是必須有大本事大作為才行,比如郭靖守襄陽,憑一己之力護得大宋山河無恙、百姓安穩數十年,就是「大俠」,也就是金庸說的那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而一個人若達不到那麼高的水準,但盡己所能除暴安良、懲惡揚善,即便範圍不超過方圓數裡,他也可以稱之為「俠」。
從這個意義上說,「江南七俠」並非名不符實。
當時丘處機因誤會而與焦木大師發生衝突,江南七怪應焦木大師之邀助拳,柯鎮惡說了一番話:
「焦木大師不必客氣。我七兄弟多承大師平日眷顧,大師有事,我兄弟豈能袖手?何況那人自恃武功了得,無緣無故的來與大師作對,哪還把江南武林中人放在眼裡?就是大師不來通知,我們兄弟知道了也決不能甘休……」
這段話裡,說大師有事不袖手,是義;說有人自恃武功了得而無故與大師作對是不把江南武林中人放在眼裡,是俠。並且重心在「俠」,因為他說「就是大師不來通知,我們兄弟知道了也決不能甘休」,焦木大師一個人受辱事小,欺江南武林無人事大,他們不僅要為焦木大師助拳,更是要為江南武林正名。
再看與丘處機正面交鋒之時,他們明知與「全真七子」之一的長春子丘處機相比,打是絕對打不過的,但是:
「我們本事低微,在全真派高手看來,自是不足一笑。可是我七兄弟在江南也還有一點小小名頭,知道我們的人,都還肯說一句:江南七怪瘋瘋癲癲,卻不是貪生怕死之徒。我們不敢欺壓旁人,可也不能讓旁人來欺壓了。」
他們看重的,並不是打不打得過,他們看重的,是江湖人的尊嚴。
這很像海明威《老人與海》所說的「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的理念。人的能力有大小,但人格是一樣的,精神尊嚴不受侮辱;捨生忘死沒問題,貪生怕死是絕對不行。
這,就是一種俠氣;有這種氣質的人,就可以稱為「俠」。
02義氣
俠士們之間的誤會還是消除了,不過,丘處機與江南七怪訂了一個賭約,他和七怪分頭尋訪楊鐵心和郭嘯天的後人,教他(她)武功,十八年後在江南煙雨樓相會比武,一較高下,看看是哪個人教出來的徒弟更厲害。這對江南七怪來說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憑什麼?世界那麼大,目標又那麼小,從做生意的角度看是划不來的,做這樣的約定當然要考慮一下合理性、可行性。但是江南七怪就是江南七怪,立馬答應了。儘管裡面有一個會做生意的「鬧市俠隱」全金髮,也不打這算盤的,因為「義」是不能核算成本與回報的。
從此他們就離開了他們的家鄉,放棄安適的到處享受百姓讚譽的生活,從江南出發一路尋訪李萍,直到數年後在蒙古大漠找到李萍母子,然後一住十年教郭靖武功和做人的道理。
時光易過,人生易老,江南七怪這前後十八年含辛茹苦,固然也有「爭面子」的一面,更多的卻為的是一個「義」字。
03情分
當然,在教育培養郭靖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建立起了「雖非父母,勝似父母」的感情。
如果說一開始,他們的功利心還是比較強的,主要為的是那場煙雨樓比武的賭約,所以一看郭靖資質太差,想贏怕輸的心理起作用,除了七師父韓小瑩,都或多或少表現出不耐煩或失望的情緒,郭靖也沒少挨罵挨揍。但是,人是有感情的動物,畢竟一起生活那麼多年,江南七怪是俠義之士,郭靖儘管在他們看來不是學武的好材料(事實證明可能是他們教的方法值得商榷),但為人淳樸厚道,且極為用功,待他們也極敬愛,所以到得後來,於苛責之中,也多了父母對子女的那種「愛之深責之切」之意。
賭約臨期,返回江南之後,江南七怪實際也是承擔起了父母的責任。
特別是連遇黃蓉、穆念慈之後,他們一頭直接判定黃蓉是「小妖女」,堅決反對郭靖與黃蓉在一起;另一頭與丘處機道長商量安排郭靖與穆念慈成婚,完全是我們現在所反對的「專制家長」作派——儘管「專制」,那也是「家長」才有的權利的,江南七怪那是當仁不讓,因為他們早就把郭靖當自己的孩子,而郭靖也並不認為他們「管得寬」,他之所以不聽師父之言,那只是因為他對蓉兒實在是「愛逾性命」,連他自己也無法控制的。
這也包括,江南七怪後來接納了黃蓉,尋上桃花島為郭靖說媒,兼為黃藥師與全真七子的矛盾調和,也正像極了我們所了解的儘管想控制孩子,卻終究無可奈何的家長,為了孩子,有什麼辦法呢?
可誰知,這一去,卻是絕路。
再後來,黃蓉不惜冒險犧牲自己為代價揭開桃花島謀殺案真相,柯鎮惡知道自己冤枉了黃蓉父女,立即改變了對黃蓉的態度,不再是小妖女,而在感情上接受了黃蓉為他們最好的徒媳。你看,為了表達冤枉黃蓉的自責和悔恨,他都家暴上了:
柯鎮惡左右開弓,打了他兩記耳光。郭靖不敢閃避,愕然放開了手。柯鎮惡左手繼續扑打郭靖,右手卻連打自己耳光。這一來郭靖更是驚訝,叫道:「大師父,你怎麼了?」柯鎮惡罵道:「你是小糊塗,我是老糊塗!」他連打了十幾下,這才住手,兩人面頰都已紅腫。……郭靖戀戀不捨,跟在後面。柯鎮惡橫槍打去,罵道:「還不快去!你不把我乖蓉兒好好救回,我要了你的小命。」
從「小妖女」到「乖蓉兒」的轉彎似乎急了點,叫人一時不能適應。但是,說到底,哪個父母不是想為孩子好呢?哪個父母一旦知道了孩子的好,會死撐著面子呢?錯了就是錯了——江湖人最怕傷面子,父母卻沒這考慮。
正是讀了此段文字,使我更喜歡了柯大俠,從來都很驕傲地跟人講:「江南七怪,那是我們浙江人!」
以上淺見,歡迎關注、討論!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