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條通勤用自行車專用路啟動東拓、南展、西延工程

2020-12-23 河北新聞網

新華社北京6月2日電(記者熊琳)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國內首條通勤用自行車專用路——北京昌平回龍觀至海澱上地軟體園自行車專用路將啟動東拓、南展、西延工程。

據介紹,自行車專用路西延工程已開工建設,工程全長3.8公裡,道路東與回龍觀自行車專用路連接,向西途經後廠村路、茉莉園南路,利用後廠村路和茉莉園南路既有慢行系統,穿過百旺公園到達京密引水渠綠道,實現綠道、巡河路與慢行系統的銜接融合,形成一條新的「綠色紐帶」。目前該工程正在進行設施拆改挪移工作,預計7月底前完成全部施工。

東拓工程位於昌平區,起點為已建成的自行車專用路沿同成街向東與良莊西街交叉口,終點為林萃路。建成後,將有力保障「回天地區」的休閒、消費等出行需求。

南展工程位於海澱區、西城區,起點為已建成的自行車專用路的後廠村路與上地東路交叉口,向南沿地鐵13號線走廊帶布設,終點為西直門,全長約15.9公裡。南展項目全線建成後將進一步滿足沿線市民通勤、休閒等多樣性需求。

2019年5月31日,北京昌平回龍觀至海澱上地軟體園自行車專用路開通。自行車專用路長度約6.5千米,共有17個出入口、3部無障礙電梯、7部自行車助力系統、1處養護工區、1處服務區。2020年1月1日起,該專用路移交至昌平區管理。

來源:新華網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北京自行車專用路將東拓 擬延伸至天通苑地區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總騎行量近200萬輛次,日均4000至6000輛次,吸引約1500名「通勤鐵粉」自行車專用路將東拓 擬延伸至天通苑地區8月21日8時許,市民在自行車專用路上騎行上班。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去年5月31日,北京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通。截至今年8月19日,自行車專用路總騎行量近200萬輛次,日均騎行量4000至6000輛次。交通部門長期監測發現,自行車專用路已培養約1500人的「通勤鐵粉」。今年7月底,自行車專用路西延段開通,直接服務於上地軟體園的通勤族。
  • 1500名「通勤鐵粉」每天打卡自專路
    來源:北京日報開通一年騎行總量超140萬輛次 1500名「通勤鐵粉」每天打卡自專路昨天,由回龍觀至上地的北京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通滿一年。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一年間總騎行量超過140萬輛次,每個工作日早晚高峰,都有約1500人的「通勤鐵粉」按時「打卡」自行車專用路。針對違章騎行行為,管理部門正在試點推進失信懲戒措施。同時,自行車專用路西延工程將於7月底前完工。
  • 「創意騎跑」,300餘名IT從業者打卡自行車專用路
    300餘名來自園區企業的員工以「自行車+步行」的方式打卡自行車專用路,花樣玩轉綠色出行。發令槍響起後,佩戴著各式創意口罩、面罩的參賽者分批有序出發,開始了騎跑兩項活動。選手們先騎車往返自行車專用路一圈(約18.5公裡),再沿中關村軟體園環形綠道跑步一圈(約2.6公裡),活動為完賽制,非競技、不排名,在規定時間內按要求籤到打卡並回到出發處,即可獲得活動特製獎牌。本次活動的騎行線路——自行車專用路已成為北京的一條「網紅路」。去年5月31日開通至今,騎行量接近200萬輛次。
  • 「通勤鐵粉」來襲!三組大數據解析北京首條通勤用自行車專用路
    新華社北京6月9日電(記者熊琳)記者9日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北京首條通勤用自行車專用路——北京昌平回龍觀至海澱上地軟體園自行車專用路開通一年間,總騎行量超140萬輛次,騎行量具有明顯的「潮汐性」,培養出一批「通勤鐵粉」。
  • 自行車專用路總騎行量近200萬輛次
    自去年5月31日開通以來,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總騎行量近200萬輛次,日均騎行量4000至6000輛次。這條連通回龍觀與上地中關村軟體園的「網紅路」,憑藉無斷點、顏值高、服務贊,吸引了一批「鐵粉」,騎出了「回天」居民通勤休閒新風尚。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誕生記
    經濟觀察報 記者 丁文婷作為北京市首條擁有獨立路權的自行車專用路,自2019年5月31日開通至2020年12月9日,其累計通勤輛次超過260萬,日均騎行量在4600輛次左右。這條自行車專用路東起昌平回龍觀,西至海澱後廠村路,全長6.5公裡。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誕生記:從回龍觀到後廠村,從此不再「翻山越...
    記者 | 丁文婷photo | 圖蟲創意作為北京市首條擁有獨立路權的自行車專用路,自2019年5月31日開通至2020年12月9日,其累計通勤輛次超過260萬,日均騎行量在4600輛次左右。這條自行車專用路東起昌平回龍觀,西至海澱後廠村路,全長6.5公裡。
  • 空中俯瞰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 | 組圖
    新京報訊 5月31日7時,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正式開通,限速15公裡/小時,行人、電動自行車禁入。按照設計時速,騎行者26分鐘可從昌平回龍觀騎到海澱上地軟體園。地鐵13號線龍澤站旁的自行車專用路。自行車專用路設置了潮汐車道。紅色的是潮汐車道,綠色的是正常行駛車道。
  • ...發布丨北京啟動「綠色出行 騎享京城」打卡騎遊活動 倡導自行車...
    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今日上午,2020「綠色出行 騎享京城」打卡騎遊活動在北京豐臺區右安門街道啟動,來自轄區16個社區共260人參加啟動儀式。活動當天,各社區騎行代表隊接受了騎遊任務卡及路線圖,隨著象徵活動開始的汽笛鳴響,一隊隊騎行者騎著共享單車前往各打卡地標處。
  • 不實用還是不會用?專用路入口自行車「電梯」受冷落
    北京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通已經一年多了,這條紅綠相間的道路成了回龍觀地區居民出行的一大法寶。然而,與自行車專用路同時啟用的自行車上下坡助力裝置卻似乎未受到大家關注。地鐵回龍觀站外的自行車電梯少有人使用去年,北京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通,市民在昌平回龍觀與海澱上地之間通勤更加便捷,與此同時,在專用路的幾個坡道出入口,均設置了自行車「電梯」。然而,與自行車專用路很快成為網紅打卡地不同,自行車「電梯」未能受到很大關注。
  • 北京「慢」下來:建設自行車專用路,放寬人行步道
    高峰時期,如果採用公交通勤,需耗時70分鐘;如果選擇地鐵出行,連通兩地的13號沿線霍營站、回龍觀站、龍澤站和西二旗站都是北京的常態限流車站,滿載率超過100%。2019年5月,一條全長6.5公裡的自行車專用路,連通了回龍觀和上地,按照設計時速測算,全程大約26分鐘。
  • 通向「宇宙最堵」後廠村的自行車專用路:光圖紙就繪製了上千本
    來源:經濟觀察報原標題: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誕生記 經濟觀察報 記者 丁文婷 作為北京市首條擁有獨立路權的自行車專用路,自2019年5月31日開通至2020年12月9日,其累計通勤輛次超過260萬,日均騎行量在4600輛次左右。
  • 不實用還是不會用?自行車專用路入口「電梯」受冷落
    北京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通已經一年多了。然而,與自行車專用路同時啟用的自行車上下坡助力裝置卻似乎有點被「冷落」。有的自行車「電梯」上落上了菸頭、積雪,一些騎車人寧可從旁邊推行也不使用這些助力裝置。究其原因,有人認為缺乏使用提示導致很多人不知其為何物,也有人認為是電梯速度不快影響了使用。
  • 北京將建這條自行車專用路,從二環直通城市副中心!
    日前,在北京市政協召開的「關於打造綠色出行『城市風輪』提案」協商座談會上,市水務局表示,通惠河沿線建設自行車專用路方案已經基本完成,將儘快實施。市規劃自然委也表示,將儘快編制完成全市綠道、巡河路與慢行系統融合發展規劃,並推進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