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爾特-張伯倫和比爾-拉塞爾都是NBA「上古神獸」,兩人都有輝煌的NBA生涯,一個是「數據機器」、一個是「指環王」,但是在主流觀點中張伯倫的歷史地位卻不如拉塞爾,在ESPN排出的NBA歷史74大巨星中拉塞爾排名第四而張伯倫只是排名第六再次佐證了這一點。為什麼張伯倫的歷史地位不如拉塞爾,兩人的差距不只是總冠軍。
僅就個人數據而言,張伯倫在NBA歷史上無人能敵。他不僅有單場100分和單場55個籃板這樣的創NBA歷史紀錄之舉,曾經連續7個賽季場均拿到30+20的數據,新秀賽季就能拿到37.6分27.0個籃板的場均數據,三年級的時候更是場均可以拿到50.4分25.7個籃板的數據,生涯1045場常規賽裡場均可以得到30.1分22.9個籃板的數據,在生涯場均得分方面以0.05分的微弱劣勢不敵麥可-喬丹排名第二、場均籃板領先NBA歷史排名第二的拉塞爾0.4個。
張伯倫的數據比拉塞爾好得多,為什麼歷史地位不如拉塞爾呢?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他的總冠軍不夠多。誠然,與拉塞爾以球員身份獲得了NBA歷史最多的11個總冠軍、其中包括一個八連冠相比,張伯倫14年NBA生涯僅有2個總冠軍略顯寒酸,張伯倫獲得4個常規賽MVP看起來已經足夠出色但是仍比拉塞爾少1個;但是張伯倫7次入選最佳陣容一隊要明顯多於拉塞爾的3次,張伯倫2次入選最佳防守陣容一隊也比拉塞爾要多1次,張伯倫還有拉塞爾不曾獲得的最佳新秀頭銜。
在個人榮譽方面,張伯倫與拉塞爾相比已有硬傷,而在NBA賽場上與拉塞爾的直面交鋒中同樣處於明顯的劣勢。張伯倫NBA生涯第一次在正式比賽中與拉塞爾交鋒是在1959年11月7日的常規賽中,兩人都打滿了48分鐘,張伯倫拿到了30分28個籃板的數據,而拉塞爾的數據則是22分35個籃板,張伯倫的得分更多但是籃板球不及拉塞爾,更重要的是張伯倫所在的勇士最終以106-115不敵拉塞爾領銜的凱爾特人。
兩人的生涯第一次交鋒也是他們整個NBA生涯裡交手的縮影,大多情況下張伯倫都是贏得了個人數據而拉塞爾最終贏得比賽的勝利。兩人在NBA常規賽裡交手94場,張伯倫只贏得了其中的37場,勝率僅為39.4%。在這94場常規賽裡,張伯倫場均可以拿到29.9分28.1個籃板3.8次助攻的數據,而拉塞爾的場均數據為14.2分22.9個籃板4.4次助攻。
張伯倫和拉塞爾在季後賽裡一共交手49場,也只贏得其中的20場,勝率為40.8%。在這49場季後賽裡,張伯倫的場均數據是25.7分28.0個籃板4.1次助攻,而拉塞爾的場均數據是14.9分24.7個籃板4.9次助攻,張伯倫再次淪為「空砍帝」。
你或許覺得張伯倫在季後賽裡對陣拉塞爾時這樣的勝率並不算差,但是我要告訴你們的是張伯倫NBA生涯裡一共8年在季後賽裡與拉塞爾相遇僅有一次贏得系列賽的經歷。儘管張伯倫沒有在季後賽裡被拉塞爾橫掃的經歷,但是張伯倫4次與拉塞爾的搶七大戰都輸球了,其中包括1968年張伯倫領銜的76人在東部決賽裡大比分3-1領先的情況下被拉塞爾領銜的凱爾特人逆轉淘汰出局、當時的76人在常規賽戰績第一的位置上有著8個勝場差的巨大優勢。張伯倫在拉塞爾面前如此糟糕的季後賽晉級率,難怪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他的歷史地位不如拉塞爾了。
如今的大多數人沒有親眼經歷過張伯倫打球,但是我們經歷過拉塞爾-維斯布魯克連續3個賽季場均拿到三雙的數據,而漫長的NBA歷史上此前僅有奧斯卡-羅伯特森一人次拿到過單賽季場均三雙。從來沒有人認為維斯布魯克是NBA第一人,你就可以了解個人數據無敵的張伯倫為什麼在NBA歷史排行榜上沒有進入前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