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TENDO SWITCH,是任天堂遊戲公司於2017年3月首發的旗艦產品,主機採用家用機掌機一體化設計。新機不鎖區,支持1920*1080電視輸出和1280*720掌上輸出。港版NS於2017年3月3日發售,臺版NS於12月1日發售。這是前社長巖田聰最後一部參與開發的硬體產品,該產品將成為未來任天堂娛樂事業藍圖的中心。NS首秀獲得強烈反響,預告片YouTube首日播放量超一千萬回,一度登頂YouTube播放榜首,風頭壓過美國大選。
switch可以說是現在最強的掌機,網上對它的測評也是大部分好評,那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並給想入手的讀者,告訴你它的優與劣,順便推薦一些優秀遊戲。
switch的性能其實並沒有做到跨時代的突破,但是憑藉靚麗的外形跟分離式的手柄,提供了更多的玩法,吸引了一大批玩家。除了這些外在的因素,還有很多大作也是吸引許多老任天堂玩家的因素。其中很多大作是許多老玩家兒時少時的回憶,如塞爾達,馬裡奧等等。下面給大家看下小編機子的實拍圖。
實機的手感還是十分不錯的,雖然還是趕不上獨立的手柄手感好,作為掌機,這些是可以不去太計較的。機子續航只有三個小時左右,並不能十分的滿足外出遊玩體驗,排除掉這些我們來聊一下他的優點。
不需要任何攝像頭就已經非常成熟的體感操作。這點我本來覺得是噱頭而已。 但是自從用了塞爾達射箭和試用了一下烏賊2之後,才覺得有體感瞄準真的是太棒了。不如滑鼠但是比右搖杆瞄準好太多。體感跟右搖杆配合使用效果確實相當不錯,相信大家在這兩款遊戲中已經充分地體驗到了。而且兩個手柄可以分離操作,就像我們玩的電視上的體感遊戲。僅僅一臺掌機就可以做到這些,已經十分的不錯了,像arms,馬裡奧奧德賽,充分體現了這種遊戲模式的優勢。這也是他的炫酷所在之一。
可以做到一臺主機多人遊戲。
這點作為普通主機其實不算什麼優點,但是作為混合機就是一個巨大的優點了。在SWITCH之前幾乎沒有任何便攜設備可以做到一臺機器多人遊戲。但是switch一大宣傳點就是多人遊戲,大家看一看switch的宣傳片就可以充分感覺到任天堂已經把這個算作一大賣點,這也大大提高了遊戲機的交互性跟樂趣,突破了以往的掌機模式,這也是被稱為跨時世代的原因之一。
休閒性強。遊戲方面不用多說,畢竟這是說「遊戲機的好處」,而機器方面,首先是簡約的畫面,其次是「共享」的設計理念,讓全家人一起歡樂、好友一起歡樂,甚至可以起到社交效果(註:前提是在沒有亡者毒藥的地方),雖然沒有gta式的大作,但無處不體現其休閒性。雖然可以作為主機使用,但是這也與PSV,Xbox等主機有了很大區別,一個是遊戲類型的區別,一個是質量的區別。但是一部掌機又可以作為主機,也是十分的厲害了,這也是他跨世代的另外一大原因。
再就是有好玩的大作,我相信有很多人是為了塞爾達,馬裡奧等遊戲而入手的switch,目前來看這也是物有所值的,因為這些遊戲實在太棒了,與其他主機上的遊戲類型不太一樣,還能隨時隨地玩,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都會心動。
下面再來說下缺點
遊戲機易損。如果使用頻率大的話,幾個月手柄搖杆就是不靈敏了,機子後面的支架太單薄,經常使用後就容易壞掉,所以很多人乾脆不用,直接買支架,但是這就破壞了我們買他的意義,本來就是為了方便,最後卻買了一堆配件,為什麼不去玩主機呢,再就是遊戲機會有一定的彎機的概率,因為框架都是塑料的,機子又發熱,最後造成彎機。
屏幕像素其實不高,說實話到了現在這個技術水平,幾年前的手機屏幕像素都比它高,而且還有冷暖屏現象,雖然不影響使用,多少心裡還是會有些膈應。
優質遊戲數量還是太少。遊戲機發售了已經一年半了,優質的大作還不是特別的多,最後很多玩家玩完那幾款遊戲後就讓機子在角落吃灰了,但是這個情況隨著以後會改善,就是不知道大家手裡的機子能不能撐到那個時候了。
總體來說,switch還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可玩性也很高如果給個建議,我的建議是資金允許,是可以入手的,,但是如果手頭不寬快真的別入手了,機子不貴,後續的買遊戲買配件又是一大筆錢,再買臺機子都不是問題。如果再讓我選一次,我還是會買的,因為忽略一些細節問題,整體來說,還是一部很成功的掌機的。你要是強迫症深度患者還是看看就算了吧,真的不適合你。
深度遊戲好文,每天發布,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關於遊戲的世界。